-
1 # 徐鑫鑫啊
-
2 # 南京京科醫院範曉健
你好,患者除了相關的藥物和手術治療等,有什麼日常生活各方面需要加強關注的嗎?
一、 吞嚥有困難需進食流質
病患家屬可以透過以下方法解決患者吞嚥有困難的問題:給予病人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粥和湯等;
服藥時藥片先溶解於水中,再用小勺把流質或藥片送到舌根處,讓病人自己吞嚥,心不要急,要慢慢來。
二、飲食宜清淡,少食油膩
多食動物脂肪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如豬油、牛油、奶油等要進行限制,膽固醇高的食物還有蛋黃、魚籽、動物內臟和皮、肥肉等。
炒菜可用豆油、菜油、芝麻油等,因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膽固醇排洩轉化為膽汁酸,可起到降低膽固醇、推遲動脈硬化的發生。
三、多攝入纖維素預防便秘
便秘在患帕金森病的人群中比較常見。帕金森病患者要積極預防便秘的發生,關鍵要改變飲食結構。
每天要吃足夠的含纖維素的食物,並喝足夠的水。水分和纖維素共同作用,保持大便通暢。
四、夜晚入廁避免摔倒引發骨折
帕金森患者晚間多醒,而且許多患者每次醒後都上廁所,如果此時出現“劑末現象”,就很容易跌倒。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生率高,一旦跌倒便可能引起骨折,運動能力就更受到影響。
五、適當鍛鍊,加強恢復
肢體僵硬是帕金森病表現之一,適當的鍛鍊可以改善肢體僵硬狀態並延緩其進一步加重。
建議帕金森患者能夠在專業醫院醫師的指導、在家屬的配合下進行相關的康復鍛鍊,以延緩病情的發展或者加強手術後的順利恢復。
六、情緒調節,保持良好的心態
帕金森患者應該保持愉悅的心情。好的心態是樹立信心的基礎,可以增強患者人群融入感,在緩解帕金森病情持續發展的情況下還可以預防抑鬱等精神性疾病的發生。
-
3 # 腦血管醫生孫永安
帕金森病的康復護理非常重要,主要是透過運動、推拿、理療等方法恢復僵硬的肌肉,晚期患者臥床2周,病情明顯加重,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1、運動:每天堅持運動2小時,如打太極、跳舞、做體操、散步等;
2、發病早期:生活可自理,不需要特殊護理;
3、發病中期:出門活動時家屬應陪護,預防摔傷;
4、發病晚期,做好日常生活護理,預防褥瘡
-
4 # 養生站樁
帕金森由於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根治,所以保養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
1、首先要從心理上調整好,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還有就是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練習,就是返虛!返虛是針對帕金森的非常好的心理調整練習!
2、其次要注意飲食,合理進行飲食的調理。
3、再者要注意鍛鍊,鍛鍊以站樁為最好。一般的運動鍛鍊不會有助於帕金森的康復,比如泰森就是得了帕金森,他是運動員,他的運動範兒加重了疾病的發展。所以一般的運動對帕金森的恢復沒有用,因為運動本身就造成了腦內多巴胺的消耗!
-
5 #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患上一種病只要不馬上要就好,許多高智商人才得帕金森,一般人想得也沒有這麼高的高度。
國內外也看了,前沿藥也用試過了,帕群也加了,究其病因世界回答不明,治療沒法。
人老了要坦然接受自己健康疾病,富有和貧困才對,人命有時福貴在天。
坦然度過每一天吧。
-
6 # 藍十字腦科醫院
帕金森疾病在生活中被人們所熟知,也是一種多發生在老年人群中的疾病,會對老人的晚年生活造成很大影響,也會給家人帶來一定負擔。帕金森患者想要控制病情的話,日常護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病情不同時期的護理也有所不同。那麼,我們該如何去護理帕金森病人呢?
1、帕金森早期:帕金森起病初期並不會對患者造成很大影響,患者可以進行一些活動,可以在家人陪伴下做一些適度的運動,例如:打太極、做晨操、爬山等等。
2、帕金森中後期:患者在中後期會發覺行動變得遲緩、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行走的平衡性下降,這時,家人應該給患者配備一些幫助行走活動的工作。同時,要儘量少的讓患者一個人單獨行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擦傷、摔傷等等。
3、帕金森晚期:到了晚期的患者,病情是相當嚴峻的,多數患者會完全喪失自理能力,家人需要幫助患者進行一些基本的運動,還要適當的給病人做些按摩。
-
7 # 健安生活
照顧帕金森患者“細心、耐心”必不可少
確診後患者的思想易消極、易極端,因此家屬除了身體上的照顧,更需要心靈上的慰藉。
應多與患者溝通、分散對疾病的注意力,儘可能讓患者情緒恢復平穩,養成樂觀的心態,這樣利於疾病的恢復。而且帕金森早起病情進展很快,一旦確診後要及時著手治療。
生活起居上應該如何照顧患者?1、儘量少吃太燙和太涼的食物、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控制乳製品的攝入量。
2、多吃柔軟、易消化的食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每餐保證足夠的膳食纖維。
3、多喝水,少喝酒,少喝含糖飲料,防止慢性脫水現象的發生。
4、多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要加強肢體和關節的鍛鍊,加強身體平衡性和柔韌性。
5、多參加社會活動,與人多交流,多參與智力遊戲等。
帕金森後期不能自理後應怎樣照顧?帕金森的首發症狀“震顫”,大部分患者由於肌肉缺乏應有的按摩和運動,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
隨著病情的惡化發展,患者的症狀會加重:肌肉痠痛、震顫——肢體軀幹僵硬——單側肢體運動障礙——運動遲緩——長期臥床。
杜絕這種現象,可在早期介入康復治療,作為輔助手段,延緩帕金森的症狀。
1、增強肌力
教導皺眉、鼓腮調動面部各個器官,家屬幫助患者做一些肢體軀幹的拉伸、彎曲和放鬆。按摩患者四肢,促進血液迴圈,避免肌肉萎縮。
2、吞嚥、進食訓練
教導患者在進餐前回想吞嚥步驟,進餐時將口腔多餘的唾液嚥下,咀嚼時用舌頭四處移動食物,一次進食要少並緩慢進食。進餐後喝水,將殘存食物嚥下,避免吞嚥困難嗆咳導致的吸入性肺炎。並堅持練習舌頭圍繞口唇環行、張嘴閉嘴等動作。
帕金森晚期易出現雙下肢水腫,睡眠之後症狀會消失,水腫嚴重時可將雙腳墊高,可促進下肢靜脈血液迴圈,減輕水腫。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護理要點,家屬應積極應對,諮詢醫生後科學照料,能降低患者的痛苦。
-
8 # 子鼠2019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痺,是一種較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原發性震顫麻痺,以緩慢進展的運動障礙,如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和體位不穩等為主要臨床特徵。
臨床主要表現主要有靜止性震顫、運動減少、肌強直、體位不穩,其它症狀可出現唾液和皮脂腺分泌增加,汗腺分泌增多或減少,大小便排洩困難,和直立性低血壓,也可有精神症狀,如抑鬱和痴呆等。
主要的護理辦法
1 安全護理 病人的動作漸趨笨拙,應避免病人發生摔倒等意外情況,應加強安全護理:除去所有的門檻,除去一切尖角的傢俱,在樓梯兩旁加設欄杆,在門把手附近的牆上增設扶手,以增加病人開關門時的安全性。墊高病人座椅的後腿,使病人腳容易坐下或站起來。在床尾處綁上粗長的繩子,使病人可以拉著繩子做起來,而便於下床。身高坐便器的坐墊,並在廁所浴室內增設扶手,方便病人穿脫衣服及大小便等。
2 營養的護理 增加飲食中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含量。將食物切成小塊,易於吞嚥和咀嚼。給予有粗大把手的擦紙或湯勺使病人宜於進食,如病人手抖的厲害可協助進食。給病人充分地進食時間。監測體重有無減輕。
3.保持大小便通暢 讓病人攝取足夠的水分,指導病人吸氣後屏氣利用增加腹壓的方法解便與排尿,根據病人的習慣排便時間相對固定。
4. 藥物的護理 嚴格按醫囑用藥,及時反饋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及早發現及早處理。
5. 康復的護理 做關節的全範圍運動,可預防關節欒縮。溫水浴按摩等物理治療,有助於緩解肌肉僵硬也可預防欒縮。觀察頭和頸部是否向前傾,指導病人注意知識與預防畸形,躺在床上時不應墊枕頭,還應定時取仰臥姿勢。指導病人在步行時,應以足跟先著地抬高腳趾不要拖拽,鼓勵病人手臂自然擺動,以舒展的步伐行走,較易保持平衡。過度震顫者應讓其坐在有扶手的椅子上,手抓住扶手,可以稍加控制震顫。讓患者穿輕便寬鬆的衣服,以減少流汗和活動的約束。鼓勵病人儘量試著獨立完成日常的生活,如說話、寫字和進食,穿衣、移動等。
願用我這份微薄的愛心,耐心,細心獻給正在閱讀的您,希望您也能把同樣愛獻給患病的家人。祝您能常懷輕鬆的心態面對生活。
-
9 # 基礎地
醫學生一天八到十一節課,一本書九百多頁,因為競爭極其大,基本上都是早晨六點起床學習,晚上學到十二點。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4年,工作累死累活沒日沒夜提心吊膽,承擔巨大社會責任和道德綁架,要是其他行業,學這麼長時間,付出這麼多努力,工資要比醫生高好幾倍。醫學生一天八到十一節課,一本書九百多頁,因為競爭極其大,基本上都是早晨六點起床學習,晚上學到十二點。本科5年,碩士3年,博士4年,工作累死累活沒日沒夜提心吊膽,承擔巨大社會責任和道德綁架,要是其他行業,學這麼長時間,付出這麼多努力,工資要比醫生高好幾倍。
-
10 # 醫者良言
帕金森病人如何護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帕金森的特點:
1.主要症狀: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姿勢平衡障礙;
2.帕金森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帕金森病情的進展,患者逐漸喪失作能力,至疾病晚期活動困難,甚至不能下床,最後常常死於墜積性肺炎、栓塞、壓瘡等併發症;
3.帕金森目前無法治癒。
以上是帕金森的幾個特點,我們可以試想,帕金森病人活動是逐漸減少的,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功能鍛鍊減慢這個過程,而且病情逐漸加重,這樣的病人大多會有精神障礙,日常護理主要就是針對帕金森出現的這些問題,筆者對帕金森日常護理的總結如下:
1.功能鍛鍊:在疾病的早期,我們可以對患者進行言語、吃飯、行走等各種日常生活的訓練,這樣可以減慢疾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2.心理安慰:帕金森由於長期服用藥物,且疾病進行性加重,超過一半的病人有抑鬱、焦慮等精神症狀,我們對其心理安慰,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減少痴呆的發生率;
3.預防便秘:帕金森患者由於運動減少,便秘的發生率增加,平時飲食注意增加蔬菜、水果、粗糧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減少便秘的發生;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保證每天2000ml的開水,可軟化大便,有利於排便;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4.監督患者按時服藥:雖然藥物不能治癒帕金森,但是能減慢疾病的進展;
5.預防併發症:晚期患者由於長期臥床,墜積性肺炎、褥瘡、栓塞等併發症的發生率增加,應幫助病人勤翻身、拍背排痰;同時由於患者運動減少,引起食慾減少,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所以應注意膳食的搭配;
6.積極手術:帕金森中晚期的時候,藥物效果很差,應積極進行手術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同時注意術後的功能鍛鍊。
以上幾點是筆者對帕金森患者的日常護理的建議,如果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
-
11 # S不存在
帕金森病人因為疾病本身的特點可能會存在一些進食的困難,還有運動障礙,包括起身、翻身的時候,或起床的時候,或行走轉向的時候,開始跨步的時候,這些行走動作緩慢甚至困難,所以要針對其情況進行護理。進食要小口吃,要在專業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進食吞嚥的訓練;在房間或洗手間裡面,裝一些扶手,能夠防止帕金森病人的跌倒;帕金森病晚期的病人可能會長期臥床,要防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以及餵食的時候防嗆咳引起吞嚥的誤吸,這些都是護理需要重視的部分。
-
12 # 心理助手可er
作為一名醫生,我來回復您的問題・_・?
1、加強肢體功能鍛鍊:帕金森綜合症患者應堅持一定的體力活動,主動進行肢體功能鍛鍊,四肢各關節做最大範圍的屈伸、旋轉等活動,以預防肢體攣縮、關節僵直的發生。 2、注意膳食和營養:可根據病人的年齡、活動量給予足夠的總熱量,膳食中注意滿足糖、蛋白質的供應,以植物油為主,少進動物脂肪。適量進食海鮮類,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3、生活中的指導和幫助:在帕金森綜合症的早期,病人運動功能無障礙,能堅持一定的勞動,應指導病人儘量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堅持四肢各關節的功能鍛鍊。
希望我得回答能對您有幫助!
-
13 # 美小護蘭蘭
帕金森又稱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疾病,以靜止性震顫,運動減少,肌肉強直和體位不穩為主要臨床特徵。 起病緩慢,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運動遲緩,特殊姿勢等。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尤其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
飲食護理:多吃穀類和蔬菜瓜果,睡前一杯牛奶,飲食中加入蠶豆,因為蠶豆中含有天然的左旋多巴,能促進藥物吸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不吃肥肉,動物內臟,油葷的食物。
用藥的護理:遵醫囑按時給藥,督促患者及時服藥。加強患者按醫囑服藥的意識,不能私自停藥或減量。觀察患者有無胃腸道的不適反應,如噁心 ,嘔吐等現象。
安全的護理:做好安全宣教,放置明顯的警示標識。囑家屬陪護,臥床休息期間要拉起床欄防墜床,下床活動時有人陪同,穿防滑鞋。外出時,一定要有人陪伴並佩戴寫有姓名,聯絡電話,地址的卡片或手腕帶。以防走失。
康復的護理:早期患者,鼓勵多進行主動運動。有計劃有目的的鍛鍊,循序漸進。 健康指導:正確服藥,定期複查。堅持適當的運動和體育鍛煉,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的發生。生活有規律,合理飲食,保證足夠營養供給,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的緊張,激動。
回覆列表
帕金森病患家屬可以透過以下方法解決患者吞嚥有困難的問題:給予病人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粥和湯等,讓病人自己吞嚥,心不要急,要慢慢來。
二、飲食宜清淡,少食油膩
多食動物脂肪可引起膽固醇升高,如豬油、牛油、奶油等要進行限制,膽固醇高的食物還有蛋黃、魚籽、動物內臟和皮、肥肉等。炒菜可用豆油、菜油、芝麻油等,因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膽固醇排洩轉化為膽汁酸,可起到降低膽固醇、推遲動脈硬化的發生。
三、多攝入纖維素預防便秘
便秘在患帕金森病的人群中比較常見。帕金森病患者要積極預防便秘的發生,關鍵要改變飲食結構。每天要吃足夠的含纖維素的食物,並喝足夠的水。水分和纖維素共同作用,保持大便通暢。
四、夜晚入廁避免摔倒引發骨折
帕金森病患者晚間多醒,而且許多患者每次醒後都上廁所,如果此時出現“劑末現象”,就很容易跌倒。老年人骨質疏鬆發生率高,一旦跌倒便可能引起骨折,運動能力就更受到影響。
五、適當鍛鍊,加強恢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