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帥小娟學習課堂

    一段“10歲孩子不去上學,父子戰一觸即發”的網上影片讓我百感交集,影片中的爸爸除了用武力解決孩子不上學的問題,看似沒有其他辦法,孩子一句“你不是我爸”,讓媽媽一直掉淚。這段小影片讓我想起了父親教育弟弟的方法,從小遇到問題不是打就是罵,導致弟弟從小開始厭學,小學畢業後就輟學了。父母沒有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就會一步步誘導孩子厭學。

    我親眼所見一個1年級的豆豆小朋友一邊走一邊大哭喊叫:“媽媽,我不想去上課,不想去......”,媽媽完全忽視孩子的哭叫,緊緊拉著孩子的手走進教育培訓機構上課。後來瞭解到孩子哭鬧的原因是媽媽給報了很多學習班,孩子從學校出來就被安排到各家機構上課,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現在社會競爭壓力確實很大,父母把希望全都壓在孩子身上,壓力太大孩子出現厭學心理。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有很多,開始時孩子不會直接表達出來,父母留意孩子平時行為習慣是否有異常。其實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是不喜歡學習的,他們從降臨到這個世界上,就喜歡探究摸索新奇的事物,後期受外界原因或者自身原因影響,導致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以前青春期的孩子厭學情況比較多,但是現在厭學已經成為各個年齡階段孩子出現的現象。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呢?家長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呢?想要避免孩子厭學,家長就要先知道會有什麼原因導致孩子厭學,我把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分為三大類:

    一、父母自身原因:

    1、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過高:“別人家的孩子報什麼補習班,我們就報什麼班;別家的孩子都考100分,我們家的孩子也要100分;別人家的孩子是第一,我們家的孩子也要是第一”,這樣無形的對比正在給孩子施加壓力,媽媽完全掌控孩子,父母控制慾太強會讓孩子害怕,進而導致上進心喪失和學習動力缺乏。很多人認為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才會出現厭學,其實不是,學習優秀的孩子也會厭學,因為他們同樣面臨的壓力過大的時候無法進行排解,慢慢也會討厭學習。

    2、父母極其不穩定的情緒:爸爸媽媽喋喋不休的家庭爭吵或者媽媽持續不斷的“唸經”圍繞在孩子耳邊,這樣子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孩子根本沒有精力去學習,長期也會走向厭學。

    二、孩子自身原因

    1、孩子能力的不足:孩子先天性的缺陷、後天學習能力的欠缺都會讓孩子學習效率不高,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不到成就感,長期的挫敗感會導致厭學心理。

    2、學習無興趣: 孩子在學習上經常出現學不會、學不進去、不知道為什麼而學的問題。越是學不會就越不想學,長期導致孩子在學習上一塌糊塗,進而失去學習的信心;在一些干擾因素下孩子學不進去,隨後就出現學不會的現象,同樣會激發厭學心理;初中時期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而學的情況比較多,沒有目標就沒有學習動力,孩子不明白父母常說的不好好學習就上不了好大學,後期找不到好工作會是什麼樣子情況,所以沒有目標的學習也是導致孩子學習無興趣。

    3、疾病因素:情緒的低落、焦慮、抑鬱以及精神問題也會誘發孩子厭學心理,所以家長需要隨時關注孩子的行為舉止。

    4、叛逆心理: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有叛逆心理存在,在青春期的時候最為明顯,父母越是讓好好學習,孩子就是不願意學習,所以這個特殊時期,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要方式方法,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學習,會加重孩子不願學習的心理。

    三、外界干擾原因

    1、學校老師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學校裡個別老師的教案內容從開學到放假都是一模一樣的,課程中的教學方法很乏味,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期以來孩子沒有濃厚的學習氛圍,慢慢也會走向厭學。

    2、學校裡的人際關係原因:孩子在學校經常被老師責罵和批評,老師的冷眼對待;每次在學校都是獨來獨往,沒有好朋友一起玩耍等原因也會激發孩子的厭學心理。

    3、學習環境的不佳的原因:家裡的爸爸媽媽不喜歡看書學習,孩子學習的條件太差,學校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等都會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心理。

    4、遊戲、網路等原因也會誘導孩子厭學心理產生。

  • 2 # 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大部分學生產生厭學症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的。比如不合適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屬失誤,還是社會上的不良文化的影響。

    首先來看不合適的家庭教育,當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對成績非常看重,孩子就會產生恐慌,因為學習不是自願的,當他看到書本費時候就能想起父母對待他的點點滴滴,心裡會產生氣憤心理,進而慢慢的不想學習,認為學習都是給別人學的,我不想為了別人學習,就一點一點的討厭學習,一提到學習就會心煩意亂,焦躁不安,孩子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苦悶感。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多學習一些科學的教育方式,儘可能的使家庭環境比較和諧,讓孩子在家裡面相對自由,活波。

    學校教育的原因,主要就是課堂乏味,每節課都是老師自己一人人在講,完全不顧及學生能不能接受,把學生看成是知識的容器,學生學習感不到任何快樂,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教師應該儘可能的充分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社會不良影響主要是一些不健康的價值觀導致的,比如“讀書無用論”等,針對這種情況,就儘可能使孩子遠離這些不良的價值觀,父母和老師提供正確價值觀以於引導。

    對於學生自己開說,就主動調整心態,必要的時候可以去學校的心理諮詢室尋求幫助。

  • 3 # 輔你做更好的家長

    對於這個問題,會因人而異。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真正天生厭學的可謂少之又少。大多數孩子在上學之前,甚至是充滿著憧憬、充滿好奇的。尤其是很多家長經常會用“寶貝快要上學嘍”之類的語言,讓孩子感到上學似乎是一種成長、對他來說是一種成就。

    然而為什麼後來有人會產生厭學呢?其實主要是因為上學的過程中給孩子帶來不好的體驗。比如,成績不好、與同學交往不好等等

    其中,成績不好又佔主要的方面。可能孩子在課堂回答問題時,反應沒有其他同學快,亦或是考試時成績不理想,還有可能參與班級活動時不如其他同學出色。都為給孩子帶來挫敗感。

    這種挫敗感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消除,孩子在上學過程中就體驗不到樂趣,也就不願意去上學。

    挫敗感在什麼時候產生,往往厭學也就會在什麼時候產生,比如一入學時,可能是個時間點、或孩子因某種原因轉學時也會產生、班級裡換了一個班主任也有可能產生、孩子因某種原因或變故突然成績下降也會產生。

    所以,無論是老師和家長,言行舉止要尤其注意保衛孩子的心理。有的老師和家長習慣在孩子考得不好時批評孩子,這無異於在孩子心靈的傷口上撒鹽,更會加深這種挫敗感。

    有這種行為的老師和家長是不專業的。正確的做法是:即使孩子在某方面表現不佳,要幫孩子分析原因,給出更正的方法。不要指責、批評,更不要侮辱孩子,或讓孩子感覺比其他孩子笨。要讓孩子知道透過努力,他一樣可以做得很好。即使有些時候孩子一下子不會進步那麼快,也要給孩子樹立恰當的、可實現的目標。孩子實現目標自然會有成就感,才不會產生厭學。

  • 4 # 小張老師

    孩子的厭學,是多個方面引起的,咱們一起來分析分析。

    我是一個九年一貫寄宿學校的老師,每當新學期開學的時候,學校的大門外都有很多的家長送小孩子來上學,都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面吃不好,睡不好,學習不好,時間一長,學生就不願意看到家長離去,就狠狠的就著大門,不願意進班級學習,家長一心疼,想著孩子還小,就三天兩頭不認真來上課,時間一長,孩子的知識銜接不上,學習吃力的時候,厭學的情緒就慢慢產生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到新的學期,學校就會再次打亂班級,讓學生從新組合升入新的年級,同樣是一個老師教的,可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是不盡一致,對於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遇到疑難問題不敢問老師的學生,時間一長,差距會越來越大,越學越學不會,時間一長,孩子就不願意去學習了。

    在一些管理比較鬆散的學校,老師會讓孩子們訂各種各樣的資料,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而且講授的都是資料上的題目,沒有訂資料,沒有上輔導班的同學,就學習不到上面的知識,時間長了,學習就脫節了,這些外在因素也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的。

  • 5 # 教要早

      顧名思義就是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倦,不想繼續上學,產生厭學的時間一般都在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甚至大一、大二的學生都有,而產生厭學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 有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挺好,也很聽話,進入初中以後,因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和增加了許多新的學習內容,他們開始很不適應,在初一階段性還能勉強跟上學習進度,但是已經對學習產生了焦慮,往往這個時期家長沒有發現,或者沒有引起足夠的注視,當進入初中以後,覺得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學習內容越來越多,孩子開始對學習應接不暇,顧了這門學課就顧不了那門,孩子原本脆弱的心靈開始崩潰,對學習產生恐懼,此時他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不上學,這時候也是青春逆反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也不跟家長溝通,而家長又沒有充分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只是一味的哄著他或者強迫他上學,還有的家長許諾各種條件來誘惑孩子上學,而這些方法都沒有效果,甚至很失敗。

      2、 網癮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也是孩子厭學的重要因素。

      3、 早戀的問題,因為早戀孩子在學習中容易分神,導致成績下降,也會產生厭學情緒。

      4、 缺少學習熱情和動力,沒有人生目標,迷失自我。

      5、 還有一些其它的社會因素和環境因素,對孩子形成各種各樣的誘惑,使孩子失去對學習的熱情。

      面對以上種種的厭學問題,很多家長無可奈何,該說的話都說盡了,該用的方法都用完了,孩子還是無動於衷,此時的家長應該冷靜下來,而這就需要我們專業的學生心理疏導機構來幫助解決,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找到厭學的根本原因,從根本原因著手,消除厭學的情緒,從新啟用孩子學習熱情和動力。消除厭學情緒到培植學習正能量,這個過程需要三到六個月。

      家長如果不從跟本上著手,只是從語言上疏導和規勸,即使孩子勉強到學校了,孩子還是會學不進,厭學情緒還會反覆出現。

  • 6 # 周永振老師

    孩子的厭學主要是在學習上受到了挫折而又無能為力去解決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受到了老師的打擊,因討厭老師進而討厭學習。要想解決問題,我們就要心平氣和地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瞭解清楚孩子厭學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

    如果是因為學習上受到挫折,就要找到一個非常優秀的教師,看清楚孩子到底在哪裡摔倒的,然後讓孩子重拾信心,趕上來就可以了。如果是因為受到老師打擊的話,那麼就需要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了。孩子肯定是對老師有誤解,可以讓孩子換位思考,讓他想想,他會不會有意打擊學生呢?這樣一問,孩子就會說,當然不會有意打擊學生了。那麼,同樣,孩子的老師也一定不會有意打擊他的。孩子心裡的疙瘩解開了,就不會厭學了。

  • 7 # 郭老師心理工作室

    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可能厭學,並不是危言聳聽。

    目前學齡前兒童超前灌輸,導致一些孩子進入一年級後感覺太容易了,容易造成上課分心,走神,這樣不好的行為習慣又可能會不大容易跟上老師和同學的學習節奏,逐漸對學習失去本來的興趣。

    進入初中,換了新環境,如果不能很好的適應初中老師的講法,再加上網路資訊氾濫,有的孩子甚至開始沉迷於小說、遊戲、網路劇等等,會逐漸丟失了小時候的學習習慣,一旦考試不理想,成績跟不上,思想上極易受到重創,開始厭倦學習。

    高中階段,學業負擔日見加重,大考小考不斷,學習一般的孩子往往會有無力之感。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竇漸開,對異性產生好感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不能很好的分清主次,很容易迷失自我,以致於不能專注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大學階段也有可能厭學。經過初高中六年的艱苦跋涉,好不容易考上了理想的大學,脫離了老師家長的苦苦施壓,如果大學校園學風一般,很容易放縱自己,不想再苦呵呵的學習了。

    所以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都有可能厭學,只是程度不同表現方式不同而已。作為老師和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在每個重要階段的言行和心理動態,多一些陪伴,少一些說教,儘可能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給孩子必要的梳理和引導。

    0-6歲是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6歲以後是性格塑造的黃金期。在照顧好孩子健康生活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關注孩子,從真正的有質量的陪伴、接納、理解開始。

    家長改變1%,孩子改變99%。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要在孩子最需要家長引領的年齡選擇了忽視,否則將會終生遺憾。

  • 8 # 吳家大少爺

    孩子厭學是從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開始的,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時候,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支援和幫助,但得到的卻是批評和指責,沒有正面的引導和鼓勵,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選擇逃避問題,不願意學習,如此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

    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習經歷,我們不喜歡一門課程的時候是因為什麼原因,不就是覺得太難了,學不會,從學習中得不到成就感,因此就會越來越不喜歡,假如孩子都學會了,有滿滿的成就感,自然就會越來越喜歡學習,0-7歲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是因為天然的好奇心,而開始上學以後內驅力就變弱了,常常需要外部驅動力(如老師和家長的壓力或者獎勵誘惑),怎樣提高孩子的內驅力呢,就是讓他在一件事情上不斷獲得成就感,想想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吧,因為在遊戲中能不斷獲得成就感和獎勵,激勵著他一直玩。

    總結一下:

    1.當孩子哪方面遇到困難時及時給孩子一些幫助,不要一味的批評和指責,要心平氣和的跟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在哪,怎樣解決。

    2.當孩子在學習上有進步和變化的時候不要吝嗇你的誇獎,但不要誇孩子你太聰明瞭,要說你非常用功,專注力有進步,比以前細心多了等。

  • 9 # Mu肖恩

    因人而異。

    身邊一個朋友的女兒,因為各科成績極其不理想,而轉學到了當地極其嚴格的一所私立全封閉初中。注意,是各科都不理想,毫不誇張。

    為什麼突然厭學了呢?要知道在之前她是班級尖子。

    母親也是四處聯絡,給她找補習班,始終是親女兒,小小年紀出來社會太過殘酷,於心不忍。

    一位補課的英語老師深得這孩子喜歡,後來這位英語老師告訴她母親,孩子厭學是因為不喜歡學校裡的一位老師。

    孩子始終是孩子,站在講臺上的老師,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是這門學科,更嚴重的就是整個學校的教育。

    本人也是因為初三的化學老師,中考險些沒考及格化學。

    所以,學校的老師可能是一個因素。

    另外一個在學校裡我發現的厭學原因,就是不夠刺激。在如今的世界中,各種媒體或者遊戲,早已讓孩子的刺激閾值提得極高。

    比如吃辣椒,一直吃同一辣度,時間久後就覺得不夠刺激了,因為閾值提高了,以後就需要更辣或者更大量來刺激自己。

    目前在院校中,怕是沒有幾個老師的教學能比王者榮耀、吃雞更刺激的。

  • 10 # 心理醫生小蔣

    如果是對學齡期的兒童,也就是在小學、中學,甚至大學,在接受教育的階段出現極度明顯的厭學,如果是新近出現的,除了從學習活動本身找一些原因,是不是最近對他來說有出現額外的學習壓力,看有沒有這方面因素,如果有要儘可能做些調整。如果沒有明顯的因素,都是正常的學習狀態,卻突然出現,或者最近一段時間很快出現明顯的壓力感,學習興趣動力下降,這時候要警惕是不是發生了抑鬱症、抑鬱焦慮這些疾病或者精神分裂症。這些疾病早期有些可以表現為學習或活動方面的下降,這對未成年人群所講,這個情況要及時去尋求專業的就診和幫助。

    如果是一個成年人,一般不想學習,如果學習對自己職業生活不是非必須的,個人認為也不見得非得要強制自己學習。如果意義比較大,關鍵是按自己平時的狀態是完全可以學習的,但現在明顯產生強烈不想學習的狀態,也是要警惕有沒有焦慮、抑鬱情緒方面的問題。如果自己感到難以理解自己的這種狀態,必要的時候也要去尋求專業的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喜歡老婆和異性來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