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月໊ོ
-
2 # 泡泡先森
突襲機制
突襲是這次新擴充套件包中加入的新關鍵詞,它的效果為:
突襲:不管是出牌還是召喚,帶有突襲關鍵詞的隨從可以在置入戰場時立即攻擊其他隨從。不過,它們要等到下一回合才能攻擊英雄。
突襲:可以在打出之後立刻攻擊敵方隨從——但不能攻擊敵方英雄。突襲 可以像衝鋒一樣迅速清理場面,但無法立即終結對手。
類似877魔暴龍,衝鋒,但當回合不能打臉。
舊卡相同的機制官方未決定是否修改為新關鍵字。
以上就是爐石傳說突襲機制的效果介紹了,也就是說魔暴龍的效果要更好一點,應為突襲的隨從就算被拉出來,當回合也是不能打臉的。更多遊戲攻略,可以關注
-
3 # 電競巔峰秀
先說突襲的來歷
突襲就是暴雪心目中的衝鋒
設計師心目中的爐石勝利條件是靠隨從,不斷的鋪場解場,隨從一點點磨死對面,設計師把衝鋒當成解場牌去理解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火車王一開始是四費,因為設計師把火車王看成了一張中立法術(4費打6給對面叫倆1/1)。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末日守衛作為衝鋒怪屁股卻有7點(解場後還能站場,高收益符合高代價:棄兩張牌)
但是後來設計師發現人們都把衝鋒打在對手臉上而非隨從,就想對沖鋒進行改動
冰吼這張牌就是設計師第一次改動衝鋒,但是玩家覺得這張牌過於憨,永遠無法打臉的機制讓玩家難以接受,導致這張牌進不了構築(不可否認冰吼在競技場是張好牌,但也僅限於競技場)
設計師想要教玩家玩遊戲的想法越來越強,設計師認為衝鋒就是要解怪而不是打臉,於是他們出了這張牌
在天梯的情況終於讓設計師認識到了衝鋒是打在對面臉上而不是充當一張解牌,於是女巫森林一下出現了一堆突襲怪。
衝鋒機制因為可以打臉會衍生出許多OTK牌組,而OTK用法是“較專業”一些的玩家才會用的,對於爐石傳說來說,它吸引的更多是普通玩家,是那些把爐石當做休閒的普通玩家。
如果玩家間的上下限被拉大,那麼高階玩家雖然爽到了,但爐石主要的受眾——那些低端休閒玩家們就只有被虐的份,這是暴雪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設計師被一黑再黑,但暴雪對於自己這款卡牌遊戲的定位一直非常明確,他們完全知道要把遊戲內環境控制在怎樣的地步。
所以,過多的衝鋒是不被允許的,但衝鋒不能較多出現不是因為它下場就能打,而是它下場就能打臉。那麼閹割了打臉效果的「突襲」出現不就很順理成章了嘛
對於突襲的評價就是
拓寬了遊戲內詞綴的數目,讓遊戲更有意思。
-
4 # 行為傷人
我最討厭的兩個詞:突襲(從這以後再沒出過沖鋒,新職業不算),狗頭人(逮個屁嚼不爛,從地下城到現在版本把把都有),
回覆列表
女巫森林版本的一些新卡在逐漸釋出中,大家對新卡牌和新機制都有了一定的瞭解,今天就來說說突襲和衝鋒,這對相似的兄弟。突襲是女巫森林版本推出的新機制,效果是隨從打出後可以立刻攻擊敵方隨從,但不能馬上攻擊英雄。感覺暴雪每個版本都會推出些好玩的東西,這彷彿已經成為定律:安戈洛的進化和任務牌,冰封王座的吸血和dk,狗頭人的給法術升級和抽到產生額外效果,然後這次版本的突襲和迴響。
設計師對於快攻——大多數時間都在打臉的卡組,可謂深惡痛絕,而能給快攻如虎添翼的衝鋒隨從也是被殃及池魚,受到嫌棄。所以,衝鋒不能馬上打臉的突襲應運而生。在爐石發展歷史中,為了抑制快攻,給天梯降速,中立衝鋒隨從卡很多都受到削弱,從最早的火車王把費用從4增加到5;到奧術傀儡的生命值加2,去掉衝鋒;到最近的帕奇斯不能衝鋒。因為這設計師不喜歡快攻,一步步將海盜戰從天下第一削弱到到近乎絕跡,深切緬懷小光頭同志。除了衝鋒隨從,一些能使隨從獲得衝鋒的卡牌也受到削弱,還是可憐的小光頭,【戰歌指揮官】修改成不能使隨從衝鋒、【衝鋒】修改成使隨從獲得衝鋒卻不能打臉。戰歌的削弱直接導致現在在狂野幾乎沒人玩奴隸戰。雖然奴隸戰不是快攻,但是暴亂狂加奴隸主給給對手的體驗極差,就像奇蹟賊的火車王三進三出的給對手的體驗一樣,所以都被削弱了。
關於突襲機制,擁有突襲的隨從只是第一回合不能攻擊隨從,這點跟魔暴龍和鹹魚王有些像,但是又有些不同。魔暴龍的效果比突襲強,因為它只是從手牌打出觸發戰吼效果的時候,才不能攻擊英雄,但是透過惡毒召喚師、琥口脫險等方式召喚的,就可以馬上攻擊英雄。鹹魚王的效果則比突襲弱,鹹魚王不管透過任何方式召喚的,都是永遠踢不到對手的臉。
突襲和衝鋒,雖然兩者相似,但是不能說誰優誰劣,突襲也不可能取代衝鋒,兩者所適用的卡組型別不同。使用衝鋒隨從大多的是快攻,追求打臉,蹭低對手血線,使用突襲隨從的應該是控制卡組,不追求打臉,進行隨從交換,解場加站場。相信突襲的到來一定會為爐石增添新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