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拉啦啦啦
-
2 # 小峰師兄說職場
看孩子成長的階段
有些習慣是要從小培養的,就像題主說的嚴謹細緻。
孩子的很多習慣受大人也就是家長的影響很大,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嚴謹細緻就要言傳身教,很小的孩子是在模仿本來還不具備自我判斷的能力
那麼在孩子面前家長就要對每一件事嚴謹細緻些,不能給留下不好的影響,有可能家長本人不細緻,但在孩子面前,要嚴謹了
等孩子大了之後,在大是大非,原則性的問題,還是要考驗從小的管教了,判斷力,和做事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
3 # 黑土情懷
嚴謹細緻是做事的基本原則,但一個孩子能不能做到這一點,一要看他先天的性格,是不是具備謹慎細緻的天賦。二是看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如果父母都是馬馬虎虎的人,對孩子教育也不嚴格,那孩子也很難養成嚴謹細緻的性格。三是看孩子在學校社會接觸的都是啥樣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會環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也不容忽視。
經常有家長抱怨:
“孩子做作業要大人守著,電腦一玩一整天,睡覺、吃飯、上學都得催,總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著,否則,別指望他能自己做好。”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制力的表現。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自律?
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力同樣重要,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難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標。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米歇爾曾做過一個經典實驗:
讓一些4歲的孩子待在一個房間,告訴他們,棉花糖可以隨時吃,不過,如果等到實驗人員回來再吃,就可獲得更多的棉花糖。實驗開始,有的孩子立即大口吃掉;有的堅持了一會,最後沒忍住;有的孩子不斷用唱歌、自說自話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堅持到最後,得到了更多棉花糖。
實驗結束後對這些孩子跟蹤調查發現,能堅持的孩子明顯比其他小孩更優秀,而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不善於應對壓力、注意力不夠集中……
如何培養孩子自律性
要想培養孩子的自律性,父母需要有足夠的耐心,用恰當的督促、適當的鼓勵以及必要的懲戒等巧妙地引導孩子,讓他們養成自律的習慣。
1、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管理時間、高效利用時間的好習慣。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比如當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時,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
2、延遲滿足
不要總是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要求或慾望,給他們一個等待的時間或是透過做事情來交換,這是一個意志力鍛鍊的過程,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和抵禦誘惑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引導孩子按照先“苦”後“甜”的原則做事情,教會孩子先將享樂推遲,先完成自己的小目標,再去“享受”。
3、幫助孩子樹立守規則的意識
規則是什麼?就是定出來讓人遵守的做事規程和行動準則。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守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想要孩子自律,就要教他學會遵守規則。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規則制定中來。只有這樣,孩子的積極性才能得到充分地調動,遵守規則的自覺性、主動性也會增強。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體,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建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識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課程一次收費就能終生享受,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