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咖啡豆子
-
2 # 像風一樣吹過4
一、身體健康最重要。少生病,體質好,不過於消瘦(不過度減肥)也不過於肥胖。【看到祖國下一代中的那些小胖墩兒小胖妹兒們我就心塞】 如何達到?第一,經常鍛鍊身體;第二,飲食均衡,什麼都吃,不暴飲暴食不亂吃零食、不過度節食;第三,生活作息規律,睡眠時間充足睡眠質量好。
二、心理健 康,多快樂少抱怨。包括不抑鬱、不消極處世、少對生活中的事兒多愁善感抑或傷春悲秋(看影視作品看哭了不算)。樂觀積極豁達,能自我排解不良情緒,少抱 怨。內心的狀態保持不卑不亢,尤其要從孩童時代開始養成,不要形成自卑的人格(如果孩子自卑,父母要以鼓勵型教育為主),也不要成為狂妄自大的人。自卑的 另一個極端就是自負,自卑又自負的人更可怕,這就是說心理健康很重要。不過人的成長過程中都難免有些磕碰高潮和低潮,青少年短時間內的自卑或者過度自信可 以接受,只是在孩子成年之後,尤其是進入社會之後,應當形成一個穩定、健全的人格。三、有一定的智商和情商。智商透過我們的義務教育就能得以提升。情商呢,和家庭教育、學校課本外的各種活動、與同學相處有關。成年以後,情商低很吃虧的。成年以後還常說腦殘的話做腦殘的事就不大好了吧。 四、有基本的 個人素養。包括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對人有禮貌、談吐舉止得體、說話能掌握分寸、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脾氣等。其中的談吐舉止、為人處世之道,是透過 各方對孩子的教育以及孩子自身不斷的摸索而慢慢得來的,中間肯定會碰壁會迂迴。我們能允許適度的青春期叛逆,但是從孩子20多歲開始,這些就應當趨於穩定。五、有獨立思考能力。父母不要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強加到小孩身上,要引導小孩自己思考。小孩不要過於不自信而依賴父母為自己做決策,失去自我判斷能力。
六、培養小孩的逆商。就是在逆境中的抗壓能力,不要軟弱,要能夠承受適度的壓力,在過度的壓力中懂得如何去適應或者想辦法改變。
七、有正確的三觀。三觀不正是網路上頻率較高的詞彙。常看到貼子名叫做“是我三觀不正嗎?blablabla…”哈哈哈
八、理性。成為一個講理的人。
九、寬容、尊重他人和他人的想法。就是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有長處,不要看不起別人。有包容心,能將心比心地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你可以和別人意見不一致,但是要懂得尊重別人的想法。
十、培養小孩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包括養成先做作業再玩的習慣【控制小孩玩手機玩電腦的時間】,有生活自理能力等(上高中或者大學後有空學學做菜,無論男女)。
十一、不成為書呆子,即使成年之後仍然保持一定的思維發散能力和創新能力。不要死讀書讀書讀傻了,父母和老師不要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十二、如果孩子有一些強迫症或者老追求完美,一定要讓ta不要追求完美。本人花了20多年的時間才走出來,真正端正了心態做到坦然接受不完美,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娃傷不起啊→_→
十三、另外一些方面,涉及小孩的自我保護(現在社會上壞人太多了),增強孩子的法律意識(瞭解酒後駕車的刑罰、出了交通事故以後再害怕都絕對不能逃逸),對性的正確認識,長大後對戀愛婚姻的正確認識等,。 -
3 # 黑狗5821
一,在初中升高中時,孩子學校共招了500名男生,被分成了5個連,參加軍訓。
二,由於尚未分班,簡單的按中考成績分班,也就是,最好的100名為一個連,最後的100名為一個連。
三,軍訓結束時,家長被要求前去觀看。
四,走步的整齊程度,就是按學習成績排序,使我感到十分驚訝。
五,走步應與智力關係不大,可為什麼有那麼明顯的差距。
六,思考了很長時間,最後認為是認真程度不同,所致。
七,做事情認真,學習成績好,走步就整齊。
八,教會孩子做事認真,會受益一生。
-
4 # 一條魚一條雨
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就目前中國來看,太多兒童成為留守兒童,而且犯罪年齡也有下降趨勢,其根本原因,就是父母長期不在身邊,造成兒童收到外界的不良誘惑和不良的資訊,造成價值觀的畸形,所以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家人的陪伴
-
5 # 渣渣金飛
父母的言傳身教,很多時候很多人會覺得這孩子像孩子他爸他媽;不只長相上的,其實很大原因上是孩子模仿父母的行為模式,跟父母有相似的氣場。父母孝順,孩子也會學會孝順;父母暴躁,孩子也會學的暴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影響孩子一生最大最多的人,個人覺得父母的以身作則是最重要的
-
6 # 一條享樂魚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把最簡單的事忽略,而所謂最簡單的事,其實對孩子而言,才是最重要的。錯過了這些環節,也許就再也回不去了。畢竟人無再少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身邊有太多的朋友迫於生計不得不遠走異國他鄉打拼賺錢,這無可厚非。可憐的是他們的“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爺爺奶奶或無暇兼顧,只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精神上就缺失了父愛或母愛。這對孩子今後成長,性格的形成是最直接的原因。
人在14歲左右進入叛逆期,如果在叛逆期之前形成的不良品性無法得到及時改正,那麼進入叛逆期後就更無法撥亂反正了。那麼這個時候就會覺得,錢跟孩子的未來到底哪個重要了。本末倒置,終將自食其果。
三觀教育與適度的滿足其實本人也有三個孩子,迄今為止我認為教育最好的一點是:我給孩子們灌輸了足夠的三觀正能量。同時也會盡己所能給孩子該有的物質滿足。
我的孩子們老大9歲,老二6歲,老三9個月。透過平常一些生活細節的教育,現在的他們懂得兄弟相惜、相愛、相讓。對事物保持好奇心,對人保持禮貌素質。最主要的是老大老二從來不會向任何人索取。人最怕的是得不到與易失去。如果在物質上適當滿足孩子的需求,這樣以後他就不會形成一些自私自利的行為性格。
個人淺見,不喜勿噴。
-
7 # 風輕雲淡9660490985068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的世界觀還沒形成,生活環境使大部分的孩子思想單純,這時就需要家長、老師和親人等的正確引導。我們應正確培養孩子的習慣,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但是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孩子思維活躍,不像我們大多數人被多年的生活固化了行事方式,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想。我們應多聽一下孩子對自己遇到事情的解決方法,我們可能不瞭解孩子的圈子,換位思考一下你可能發現孩子的方法是對的。孩子遇到事情了先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只要沒有走上偏路,就讓他們自己走吧。我們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是引導者和監護者而不是擺渡者。
-
8 # 黃黃66336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和其他媽媽交流時,都是一樣的感受,作為媽媽時時刻刻充滿了焦慮,可能佛系媽媽也有,但是我目前沒有見過。哈哈。擔心著孩子目前的衣食住行,焦慮著孩子將來的學習規劃。我們都認為養孩子就是一個挖坑與跳坑的過程,自己親手挖的坑竭盡全力也要讓它好看點。但孩子也是天使,他折斷翅膀找我們,更讓我們倍感珍惜。
孩子尚在襁褓時我們開始考慮幼兒園,幼兒園還沒畢業開始考慮小學的選擇,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一個個接踵而至。各種資訊漫天飛,領居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老師的警示,家長是緊繃神經,一邊滿世界搜尋資訊,一邊盯牢自家孩子,身心俱疲。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的成長看似很漫長,其實關鍵時候就那幾步。
那麼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什麼是最重要的?這個問題我也問過自己很多遍,也許這個問題的解答能稍許緩解我的焦慮與糾結。
一是孩子的人品。良好的人品是成功的基石。其實,在成人的世界裡,很多事情拼到最後就是拼人品了,良好的人品能得到他人的認可,能贏得更多的合作與協作機會,更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機會。所以從小注重培養孩子具有良好的人品,教導友善,有責任,能吃苦吃虧。
二是孩子的安全感。具備強大安全感的孩子能更好地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利於他處理各種關係。從近處來講,有利於他克服困難面對學業,從遠處看,更有利於他處理感情工作問題,能建立美滿的家庭處理好工作難題。
養孩子不易,孩子是張白紙,他的現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們做家長的投射。用心用愛去呵護他的成長,畢竟他全心依賴家長的也就幾年。所以我們做家長的正是且養且珍惜。
-
9 # 啟蒙的智慧
孩子的成長中最重要的是學會生存的本領,在現代生活中,要獲得生存的本領無疑是要學會一項安生立命的本領,說白了,就是要學得一技之長。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不能用一種做法讓所有的人獲益,特別是學習這種事情。但學習是有規律的,規律就有可以遵循的規則。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尊循科學的規律,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優勢,迴避自身的不足,取得最大化的收益。例如孩子對閱讀非常喜歡,或在買東西時算帳非常地快,生活中的小細節已經顯示出了孩子在語言或數學中的特長,加以培養是會有厚報的。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喜歡看小說,喜歡擺弄玩具零件,這可能就是不善長文而善長理的表現,這時你非要給他報個作文班,他的熱情如何體現 ,對這樣的情況他又如何應對?其結果是你累,他累,教師也累,結論是孩子不是學習的材料,家長和孩子的心都涼了。所以說,培養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揚長避短,培優取勝,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自己報喜愛的專長,這才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事情。
-
10 # 雪翁12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要讓孩子做這個年齡段相應的事情,大人不去太多幹擾,包辦或代替。既使有些事情做得不好或方法不對,大人也不要一味批評,要多交流,多鼓勵,多引導,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二)性格決定命運,要經常對孩子進行心裡疏導,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多到一些有文化底蘊的地方,開闊視野,增加知識面。鍛鍊在公眾面前交往的社交能力。培養孩子有足夠的氣場。(三)這點更重要,從小就要言傳身教地培養孩子有正確的"三觀",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在漫長人生道路上,找到正確的方向。當然,根據孩子的天賦和潛質,適應做學問的,多在學校,深造。智力一般的,可讓孩子學習鑽研一門枝術,這樣,才能在當今高速運轉的社會中,有一席立足之地,才能在激烈競爭中,求發展,永生存。謝謝邀請!
-
11 # 莫忘初心242650426
孩子成長過程中性格,習慣養成是很重要的。還有健康,智慧,興趣愛好的培養等等諸多方面都是不可缺失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初始階段的性格,習慣養成和成長是起著奠定基礎,啟蒙,導向性的關鍵作用的。孩子從出生到丫丫學語接觸最多的是自己的父母,重視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父母,甚至在孩子未出生前就苦費心思的進行了胎教,講兒童故事,聽兒童歌曲,都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有益的。孩子出生後成長過程中,第一次不標準的發音,第一句簡單的一兩個字的言語,都是受父母,特別是母親薰陶影響而學會的。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父母及其家庭成員的交流談吐,都會潛移默化的對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的。如同周圍環境中講普通話或地方話,孩子就學會了普通話或地方話一樣,孩子成長在什麼環境中,就會受到什麼環境的影響。語言文明的家長,孩子也會學會文明的用語。孩子偶爾出言不遜,只能說是家長或者周圍環境中發生過爭吵,對罵等現象,而導致孩子學會了不文明語言。孩子性格孤僻,內向,大都是家長與小孩交流勾通缺乏、缺失導致的結果。孩子興趣愛好廣泛,不怕生,不怯場,大方自然,動作協調,是家長陪伴孩子游玩機會多,而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孩子自私自利,也是與家長的有些做法影響分不開的。由此看來孩子成長過程中,耳聞目染到的東西,對孩子性格,習慣養成是至關重要的,作父母的是絕對不可忽視的。當然孩子的健康,智力開發,其他正常的需求,也是需要重視和儘可能滿足的。要給予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對於發現的不良習慣,要及時給予教育引導,切不可使用打罵訓訴等簡單粗暴的辦法加以解決,那麼做也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圖片來源網路)
-
12 # 33教育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培養孩子優良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優良的生活習慣是孩子美好品質的基礎,優良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保證。先從孩子美好品質上說,正確的日常生活行動積累成優良的生活習慣,優良的生活習慣積累成孩子美好的品質。這個積累一定少不了在平常生活中對不良行為的糾正,只有孩子美好品質塑造成功,那對孩子的教育就完成了一多半。再說說孩子優秀學習成績的打造。孩子優秀的學習成績是靠優良的學習習慣打造出來的。優秀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靠家庭教育才能陪養成的,只要把這兩個習慣培養出來,即使孩子是留守兒童,那他也一定是優秀的。
-
13 # 這個冬季很漫長
應邀回答。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陪伴最重要。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習慣決定好命運,好命運決定好未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父母的陪伴決定著孩子的一生,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呱呱墜地,就開始了和父母密不可分的親密關係。父母的一切都是孩子心中最初的印象,也是銘刻心中難以改變的!陪伴孩子就是給孩子培養好習慣,尤其是孩子上了小學後,父母的陪伴就更顯的重要要,精心給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一輩子都是幸福的!
現實中,有的父母盲目的把孩子甩給了老人,其實就是不負責任的表現。隔代教養都不如父母在身邊,孩子還是自己的父母帶比較好,給孩子幸福溫暖的同時,也讓孩子體會了父母拉扯自己精心培養自己的心酸和不易,會更聽父母的話,努力做個讓父母喜歡的孩子,成人後更懂得感恩!父母的形象永遠是孩子做人的標杆和榜樣,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聰明的父母從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就開始了早教培養孩子好的習慣。送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考上最好的初中、重點高中,水到渠成地邁進了名牌重點大學的大門,甚至出國留學。錯過了培養孩子的黃金期,金山銀山都補不回來!過日子就是養孩子,孩子沒出息,父母工作出色成就輝煌,也彌補不了孩子身上的失敗!
最後,建議有孩子的父母們,最好自己帶孩子,陪伴孩子成長。你會發現孩子有出息,父母成就最大!
-
14 # 雷小阿倫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沒有其它任何意思,僅做比方):如果我們的孩子的身體不健康或者得病了,你會覺得你說的那個孩子和她的母親是你想達成的所謂成功的目標嗎?排除掉孩子的辛苦,那麼孩子的優秀只是大人們最表面的虛榮!當然,這份優秀如果能做好當然最好,不過如果做的一般也沒有什麼不對!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健康、安全和良好的性格永遠是我們最應該注重的!我不雞娃,僅表達個人觀點,還煩請那些雞娃的父母們不喜勿噴!若覺得我說錯了,那您是對的!
回覆列表
一個孩子長大成人,在時間上需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這二十年間,大概是17萬多個小時。同時,從牙牙學語的嬰兒成長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需要學習各種的技能,掌握各種的知識,培養各種的素養,粗略算下來,不下幾百種。
猛一看上去,時間挺長,可是分配到具體需要掌握的“本領”上,其實非常有限。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對此都有深刻的體驗。往往剛開始的時候,生怕耽誤了孩子的發展,怕影響了孩子的某種天才,幾乎任何一個方面都要嘗試一下。孩子突然冒出了一個外語單詞,那以後說不定會成為外交家;孩子在紙上的塗鴉,竟然像極了印象派的傑作,那可得培養孩子成為畢加索第二;孩子玩滑板車一玩就學會了,怎麼看怎麼像是未來的奧運冠軍的樣子……總之,運動、藝術、科技、文化,哪個方面家長都希望讓孩子嘗試一下,萬一要成了呢?
漸漸地,經過一輪又一輪的篩選,一個又一個日子的課程,一次又一次的考級……家長髮現孩子的興趣在變化,原來喜歡汽車的現在喜歡籃球了,原來喜歡畫畫的現在喜歡音樂了。於是,對孩子將來的發展,家長也在隨時調整著自己的判斷和期望。這個過程是正常的,每個家庭的每個孩子都會遇到。同時,這個過程也是漫長的,伴隨著孩子成長的整個時期。
那麼,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素質究竟是什麼呢?家長究竟應該怎樣去衡量不同的素質,又怎樣去著重培養這些素質呢?這的確是令每一個家長都會頭痛,也值得每一位家長思考並付出行動的大難題——孩子一天一個樣,看似漫長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如果耽誤了某些素質的培養,到了長大了就不好彌補了。
從孩子小的時候,一會兒著重培養孩子的身體素質,一會兒又想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一會兒想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一會兒又想培養孩子閱讀思考的習慣,真的是無所適從,想一出試一出。這中間,有過想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帶著孩子滿世界看博物館,後來三過盧浮宮而不入的經歷;也有想透過下圍棋培養孩子思維能力,以及熱愛東方文化,但只學了皮毛就放棄的經歷;還有想透過學習游泳,讓孩子強壯身體鍛鍊意志,但中斷了游泳課,現在跟著小夥伴自學的經歷……
這麼幾年下來,我們從各種欣喜到各種焦慮,最後則是各種平靜。總的說來,知識和技能,是建立在素質之上的。如果偏離了素養,只是強調掌握的多少技能,學習了多少知識,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是浪費了時間去獲得隨時會變化的東西,最終將無所獲得。有三種素質,卻是孩子成長中最為重要,最為關鍵,也最為核心的。
一:健康的身體
父母幫孩子穿運動鞋就是白鍛鍊
很多人一看這一條素質就會說,健康的身體這誰都知道啊,現在的孩子,誰還缺營養啊?但是,小喇叭想說的,並非簡單的給孩子足夠的營養,而是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
這兩者之間有區別嗎?有的。在這裡所說的健康的身體,一是身體的強壯;二是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先說說身體的強壯。大家都知道,現在中國的孩子們整體的身體素質其實是非常堪憂的。每次在操場上站的稍微久點,就會有體力不支的同學退出,甚至有當場暈倒在地的情況。
強壯的身體究竟重要在哪裡呢?我覺得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並不是說身高一定要多麼
高,體重要多麼標準,但健康的身體,會帶來非常足的精氣神。這就讓一個人具有朝氣蓬勃的活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這在一個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中,其實是一條非常具有優勢的能力。當然,健康的身體,必然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保證。這就要說一下第二個層面的讓孩子學習運動了。
大家知道現在比較受追捧的運動是什麼嗎?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籃球、足球、排球,而是越偏門越好,比如Golf、冰球等等。初聽還覺得奇怪,後來才知道很多家長的想法,是孩子學這些偏門的運動,競爭的對手少,考級容易,小升初可以佔優勢,原來如此!
現在家長的小時候,數理化是學知識,體育課是添頭,經常被擠佔。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沒有掌握一項專門的運動,更不用說享受運動的樂趣了。
在一個文明富足的社會里,運動不僅是時尚生活的一部分,也代表著一個人的生活品質,更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樂趣。換句話說,在以後的社會里,一個熱愛運動的人,是有財富的人,有品位的人,有情趣的人。
可惜的是,這麼美好的一種愉悅的生活方式,一放到孩子身上,就被利益化了。以至於,經常看到,某項運動的訓練場外,不願進去的孩子被家長罵,而在訓練場上,則是爸爸媽媽齊上陣,一個幫著穿運動服,一個幫著穿運動鞋。這樣的孩子,會喜歡運動嗎,能享受到運動的快樂嗎?
二:健全的心理
不要讓孩子成長為大個嬰兒
心理素質有多重要?很多家長都有深刻的體會。人生的曲線不可能是一條筆直向上的直線,都會有上升和下降,甚至出現糾纏,回覆,以至於有斷裂的時候。但是,如何面對這些變化,讓自己的人生無論在任何的時候,都從容應對?
拿現在所謂的社會上成功人士的標準來看,幾乎在任何一個領域內有成就的人,都有一顆“大心臟”。積極,向上,寬容,堅定,不屈不撓,寵辱不驚。並不是說這種心理素質是成功的條件,但是,我想任何一個人,無論從事那種事業,喜歡哪種生活方式。擁有怎樣的心態,才是幸福最關鍵的保證。健全的心理,使人具有應對不同挫折的能力,也就是說,不會因為遇到困難而採取極端的行為方式。
可惜的是,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已經認可心理調節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看心理醫生就像看牙醫一樣平常。但華人卻非常忌諱說自己的心理有問題,更不用說孩子的健康心理塑造了。
我們周邊,有太多類似的例子。就是父母怎麼都不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會有問題,有的是性格叛逆,有的是不愛學習,有的是冷戰對抗。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孩子的心理出現了“漏洞”,而父母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親手製造了這些“漏洞”。
孩子的心理,就像是一塊軟軟的乳酪,今天有一個小洞,明天又增加了一個小洞,長期以往,小洞就會變成大洞。最後,整個乳酪就會變成空心的。這個時候,無論去填充什麼,都會漏掉下去,一點兒也不會留存了。
這就是當孩子小時候,父母不陪伴孩子;等孩子長大了,自然不理會父母的原因;父母傷了孩子的心,孩子長大後就會傷父母的心。那麼,建立孩子健康心理,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呢?我覺得,有一個最為簡單的也最為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直以來強調的,就是親子陪伴。
要知道,這個看起來天經地義的要求,在當下的中國,真正做到的父母,還真的是不多。有的是客觀的原因,而有的則是主觀原因——很多父母壓根都沒有意識到親子陪伴的重要性,其實是在一步步建立孩子健康的心理。
一位朋友分享放學接孩子時的感動,“每個媽媽都喜歡自己孩子朝自己跑來的樣子吧”。是的,我每天最享受的,就是離別一天之後,見到孩子的那種瞬間的喜悅。這個時候,無疑是最佳的建立孩子與母親關係的時間,也是母親和孩子雙方的心理得到最大滿足的時刻。
很可惜,很多父母從來沒有接送過孩子一次,也沒有給孩子講過睡前故事,更不用說和孩子一起在地上打滾嬉戲了。他們用物質的金錢和禮物,來補償自己不能或不願陪伴孩 但是,誰都知道,人的一生中,最珍貴的恰恰是時間。當孩子回家,沒有看到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心理上就缺失一點——這一點就是這一天缺少的,無法用新的任何一天去彌補。孩子小的時候,會猛撲到你的懷裡;大了一些,就會跑過來擁抱你;再後來,是走過來拉你的手;再大一些,則是走過來向你微笑。
但是,如果小的時候,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那麼,長大後孩子就很難對父母,對這個世界有發自內心的微笑。或者說,孩子成年後對父母、對世界的微笑,是小時候無數次父母的擁抱換來的。
二:生活的觀念
是什麼人比做什麼事更重要
中國的父母,具有很強烈的憂患意識,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以及未來充滿了焦慮,但是,究竟讓孩子擁有什麼樣的本領,才能保證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呢?除了以上的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理是必須的之外,我認為怎樣面對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一條。
生活觀念,聽起來挺虛的,而且也不重要,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其實是,“選擇什麼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
怎麼說呢,就是你認為生活中最有價值的是哪些,自己願意用時間和努力去換取的是什麼。有的人認為,文化的享受是最重要的,有的人認為,心靈的歸屬是重要的,有的人認為,自由地生活是最重要……那麼,這就會成為他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
這方面,很多家長都會忽略掉。其實,這非常重要。不僅決定著孩子未來的職業,未來的生活,還決定著未來的人生。在人生觀指導下的生活方式,就是一個指導人生方向的旗杆。
所以,真正重要的,並不是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決定長大以後他會從事某種職業。更為重要的,是決定孩子今後生活的方式——這比一切的目標,乃至夢想都重要的多的多。
孩子將來會從事什麼職業,是從事商業,或者文化,也或者是廚師,園丁,甚至在任何的職業之間轉換,都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因為,這都是基於孩子已經建立的生活觀念之上的一個個機遇而已。一個生活觀念正確的人,無論做什麼職業,都容易做出成就;一個生活方式健康的人,在任何境況下,都容易過的幸福。
那麼,生活觀念又該如何培養呢?很難,也很簡單。很難,是說沒有所謂的正確的生活觀念,要不損害別人的利益,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是對的;說容易,是說孩子不用專門去學,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