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資訊保安ovo那些事兒
-
2 # 壘高思維
問題上的"過時"是指老旗艦手機,過時也只是時間上,而好多老旗艦的配置仍不過時,而且比很多新千元機都更勝一籌。
究竟是買老旗艦還是新千元機好?現在也到了2018年的3月份,很多廠商也預備釋出自己2018上半年的旗艦手機了,所以前代旗艦機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降價。所以現階段並不推薦大家入手旗艦機,像小米6、魅族pro7這樣的手機也將降價。
老旗艦依然值得購買老旗艦手機雖然在新旗艦的光環後顯得暗淡些,但配置和價效比還是很誘人的。而且老旗艦的做工也是很用心的,用上了廠家年度最好的科技,這些都是其他千元機不能比的。而且千元機的唯一優勢就是設計更符合現階段的潮流,僅僅是外表的優勢,很多人還是會選擇老旗艦的。
老旗艦雖然"過時",但無論是cpu還是執行記憶體,一點都不過時。畢竟生產的成本不低,所以價格也不會降到多少。
有的老旗艦手機還比新旗艦更好就說魅族pro6的釋出反而火了魅族pro5,魅族pro7釋出火了魅族pro6plus。魅族pro7標準版採用的cpu是聯發科p25,而老旗艦魅族pro6plus採用的三星獵戶座8890比p25還更強,估計這種尷尬事情只有在魅族上才會發生。所以新旗艦手機並不一定比老旗艦手機好。
如果讓你選擇,你會買老旗艦手機嗎?還是選擇新千元機。
-
3 # 小青AI評機
這個話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蘋果、因為安卓手機更新換代價格都會大幅度下降、最為保值的還是蘋果、從4代到如今的7代不難看出、
蘋果7plus如今還在五千大洋左右徘徊、這是2016年釋出的機器時隔兩年、即使配置拿到現在也是秒殺眾多品牌的旗艦機、不得不說蘋果研發的系統和處理器、目前在全球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外觀設計依舊沒有落後多少、
安卓機的高通處理器雖然強悍、但還是稍遜一些、蘋果7plus的封閉系統、配上A10處理器,放到2018依舊是佔據前沿、可以說7系列的手機在用兩年也是綽綽有餘、就是釋出三四年的6sp配置放到現在也是眾多機友所喜愛的、曾經一度被譽為速度在眾多手機品牌裡最快的一部經典機器、
回覆列表
,兄弟我想說看手機的定位吧,這裡的話我就舉個例子像蘋果來說,蘋果從創立開始就不是什麼省錢的牌子。所以上個世紀末,蘋果面臨死亡。
而如今,蘋果透過ipod和iphone,確立了自己極高的溢價能力。
為什麼大家都捧蘋果?在ipod時代,是蘋果確立了音樂無實物正版流通的規範,說不上是標準;itunes是世界第一個正版音樂分發渠道,音樂愛好者又不想揹著比較大的CD機來回跑,用MP3又面臨轉碼問題的時候,蘋果如救世主般的推出了itunes,滿足了自己的利益,又保證了消費者的權益以及唱片發行商的版權。由於以上原因,蘋果重新回到消費者的視線,並且由於蘋果設計師導向的企業文化,大部分消費者對蘋果這種類包豪斯又顯得比較有質感的產品的外觀非常滿意。然而,這時候,蘋果的產品給人的印象還僅僅是貴,樣子不錯,下歌方便不用再拿CD轉格式了這種層次,但是也有一些人成為果粉,不過基數並不大。
後來的iphone,基本也是一個路數;初代的iphone不能下載軟體,但是還是能夠透過itunes聽歌,額外的功能就是上網,創新點就在於電容屏(事實上世界首款電容屏手機是LG推出的,不過最佳化太爛,品牌存在感太弱,到現在絕大部分人都以為電容屏是蘋果率先採用的)而且初代iphone怎麼說也談不上好看,尤其分割開的後背:

而且,初代iphone的銷量也真的不算高,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流暢的過渡動畫,以及針對電容屏多點觸控打造的一些手勢。而這些很多東西,在當時只有apple能做得到,為什麼?因為軟硬體一體,能夠針對硬體做最大的最佳化;相似的例子就是主機之於PC。
iphone真正流行起來是app store的上線,與itunes類似的盈利模式,還是那句話,三贏的模式,當然得到開發者的青睞和消費者的喜愛,畢竟當時的環境,塞班、wm都不能保證軟體收入,破解太容易。自此iphone才真正算上一款智慧機,並且第二代iphone終於加上了3G功能,iphone又恰好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最迅速的幾年。
國內對iphone的認知,基本要從iphone4開始,這一代iphone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顏值。

後文會對蘋果幾個顯著特點進行描述,其中一個就是營造概念。retina基本就是超高解析度的意思,然而,在蘋果之前沒有這樣的機器麼?其實是有的,舉個栗子,2008年釋出的HTC Diamond2,

當時就在3.2寸螢幕裡塞下了480x800的解析度,並沒有比iphone的DPI少多少,日常使用也基本分辨不出畫素點,當年也是一款挺火的機器。
而當年手機的格局是什麼樣的?智慧機高階小眾有win,低端的塞班佔據大部分市場,還有偶爾蹦出來的linux,共同點是什麼?沒有過渡動畫,UI視覺體驗不好,偶爾能見到幾款顏值高的機器,但是都太貴;剩下的就是功能機的天下了。還有當年的安卓,簡直不忍直視,卡得不要不要的。在硬體和軟體的顏值全面佔優的iphone脫穎而出,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同時這也是蘋果真正成為造粉機的開始;如果有時間在蘋果產品相關貼吧發個調查,成為果粉的產品基本都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自此,iphone神話正式開始,而隨著這幾年國內通貨膨脹,消費觀念轉變,以及生活物資物價的上漲,iphone顯得不像起初那麼遙遠。
而Macbook線,一部分是iphone引領的粉絲狂潮,另一部分是曾經的iwork 和FCP(現在的功能已經縮水很多)的獨一性,另外是為數不多的UNIX核商業作業系統,自然維護得力。Macbook線的增長,與更換X86架構CPU也不無關係,畢竟OSX(之前叫Mac OS)軟體太少,除了一些特殊用途,對於普通人根本不夠用。所以蘋果在更換架構的同時,就直接推出bootcamp,來解決自己系統上軟體缺失的問題。
蘋果的幾個顯著特徵:
1. 超強的公關能力,無論產品怎麼樣,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是一邊倒的好評,這可不僅僅是因為蘋果的東西真的那麼好;這直接導致了消費者在選擇過程中的被引導機率。
2. 超強的供應鏈控制能力,初期品牌號召力不強的時候,就透過非正常途徑加強控制,這已經不是新聞了;所以,很多時候,蘋果能做到其它廠商做不到的設計,比如mac mini。
3. 設計師導向,但是很多時候忽略了最基本的人體工學設計;但是如今的社會,顏值就是正義;
4. 概念的營造,前文有書
5. 軟硬一體,達到體驗最最佳化。
所以囉嗦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吧:
1. 蘋果擁有目前人數最多的粉絲群體,前文也介紹了蘋果的造粉過程;
2. 蘋果有著超強的供應鏈控制能力,可以實現其它廠商實現不了的功能及設計;
3. 設計師導向,使得大部分產品顏值都比較高;
4. 軟硬一體,想體驗OSX或者iOS,那麼必須買apple的硬體。
以上四點,使得蘋果有著高溢價能力。品牌的發展路線和定位,使得自身產品價格不可能降到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就好比,賓士就是要比現代賣得貴,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