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判股不用愁

    自媒體行業這段時間有心做會抓熱點的,都會有增長,反而是餐飲業、服務業等就被重創得比較深了。

    我公司老闆是在潮州,在其他人裁員,我們卻在擴招和辦公室擴建。

  • 2 # 格物同學

    疫情突如而來,說實在今年創業是艱難的,包括很多實體行業在疫情的打擊下損失巨大,餐飲、服裝行業、外貿等實體行業紛紛停止營業,資金壓力巨大。

    據資料顯示,78%的餐飲行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對於其它行業,疫情對於線下渠道銷售也會造成巨大沖擊,現在很多依靠外貿的企業,因為國外疫情的衝擊,也紛紛停產或者鼓勵員工自主找工作。

    但是危與機是相隨的,有危就有機,疫情環境下線上消費、社群電商、線上辦公、遠端教育、醫療器械、遠端醫療等行業也會得到爆發式發展,同時在5G的普及下,短影片行業等輕資產手機創業越來越得到年輕人青睞,社群電商一是門檻不高,二是作為消費渠道轉型的一部分,已經越來越得到商家和個人興趣者的歡迎。

    初創者可做渠道內容,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配合實體行業做短影片,透過內容吸粉,當然,前提釋出的內容也需要有內涵,能吸引人。

    隨著疫情的環境,不少企業也會積極轉型,加快發展線上業務,因此,線上電商和各服務平臺也會迎來意想不到的增長機會。

  • 3 # 亮說財經

    今年的形勢,不能簡單地用好還是不好下結論,辯證法認為凡事無絕對,善利用則有利,不善利用則有弊,今年經濟增量肯定比去年小,但如果你會跟房東和員工談的話,房租、人工成本等應該也會下降,所以是利是弊要看從事什麼行業,又要看老闆個人!

  • 4 # 大琪跨境亞馬遜招

    現在的的人動不動就想掙幾十萬,幾百萬的。哪有那麼多好的行業讓你做啊!我覺得我們只要選擇對了,努力以後自然會有結果的。我覺得現在的做跨境電商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也是自己創業做起來了,靠的就是跨境電商,大家都知道義務有很多人,靠電瓶掙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一百萬,有很多人因為電商成為了百萬富翁。現在店鋪每月穩定收入6000左右,運營個三四個店鋪,每月都能達到20000-30000的收入。這在農村已經很不錯啦!

    盈利方式主要是什麼?

    前期主要就是養店,我們把產品上到一定的數量即可,打個比方,我們國內產品,賣15元,那我們採集過來上到亞馬遜店鋪裡可以賣15歐元或者20歐元甚至更高,賣出以後換算成人民幣,我們掙去差價,基本上都在40%-70%一件小商品我們最少都能掙50塊錢。

    能有什麼發展?

    如果像樓主這樣有十幾萬的存款,完全可以開個工作室,弄十幾個店鋪,後面轉一下精細化,爆款店鋪,這樣我們的收益也能挑戰一下100000+ 自己資金不足的話,也可以先做一個店鋪先做著,後面發展好了再做決定,不管怎麼樣,跨境電商都是比較適合個人創業,老闆轉型來做的!疫情過後可以瞭解一下!

  • 5 # 東掌通

    上學時候,學校總會把優秀的學生挑出來,組成各種“實驗班”“強化班”,無緣入選的學生只能留在普通班。但有意思的是,過了一年,普通班又會冒出很多尖子生,而原先的實驗班也總會有人掉隊。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一輪又一輪,但總是如此。

    講這個事,就想說不管是好年景還是壞年景,不管是好環境還是壞環境,總會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意。創業也一樣,2003年非典時期還成就了淘寶,而“百團大戰”的投資泡沫時期卻留下了一堆倒閉企業。所以,無論是哪年創業,踏踏實實修煉內功,把企業做紮實,才是唯一的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本無罪,有罪的是不懂真愛而愛,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