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肥人e語
-
2 # 大明白97
加到上線如果四升機油,油底裡剩半升一升都沒問題,只要機油壓力燈不報警就沒問題,我開到過拔機油尺一點看不到的時候,放出一大碗機油聽說過。
-
3 # 朕是小迪呀
正好夠迴圈,最低限度就是下刻線了,再低就不夠迴圈了。
大家都知道,機油標尺拔出來,有兩個點,一個上刻線,表示機油加註的最大量。一個下刻線,機油加註的最低線。
保養換機油,一般廠家會將內部機油放空,重新加註都會加註到位置上限的。
四缸機2.0L排量以內的,一般加註四升機油就夠了。其實啊,發動機內部加註的機油都是擁有很大的餘量的,並不是說加了四升機油,發動機就需要四升的機油潤滑迴圈了。多餘的部分都是沉澱在油底殼中的,並不參與迴圈。
保養完之後,啟動發動機接著熄火,等待三分鐘左右,機油沉入油底殼之中,此時拔出機油標尺,顯示在下刻線和上刻線之間,說明機油加註量適合,最為標準。
另外,機油標尺拔出來也可以檢測機油是否整潔乾淨。
用紙巾擦乾淨標尺,觀察紙巾上的機油顏色。
-
4 # 鄴城永傑
廢話不多說,在刻度線以下沒條件(機油標尺能佔到機油燈不報警的情況下)是可以低速行駛的,有條件了要立即加註機油。
-
5 # 使用者74636801223
車輛機油低於下刻線是不能滿足機油泵的正常運轉的,機油是起到潤滑和給發動機降溫的作用,如果低於下刻線,會因為潤滑不夠,發動機磨損。下面在瞭解一下如何看機油尺:
檢視機油尺很簡單,把汽車停放在平坦的地面上,關閉發動機,等待一個小時以上,然後拔出機油尺,檢視機油的高度。一般來說,冷車時機油液位在上下刻線之間的3/4以上,熱車時機油液位在上下刻線之間的1/2以上,機油量就足夠了。一般來說,一個星期檢查一次就可以了。冷車時顯示的是發動機機油的總容量,而熱車時顯示的滿足發動機潤滑需求的量。大部分車型都是冷車檢視的,也有部分車型規定在熱車時檢視機油尺。不過個人建議還是應該在冷車時檢視機油尺,以免發動機中沒有機油就啟動了發動機。
-
6 # 汽車機械事故鑑定
機油本身就是潤滑,清洗,冷卻,密封的作用。
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機油少了是什麼後果。一般情況下,大家愛車在加機油時,機油尺有相應刻度,在刻度線3/4時即可。一般家用車在3.5L一4L之間(根據機型不一樣,機油量不一樣。)。所以一般機油包裝是4L的較多。
如果機油超上限,會增加發動機阻力,油耗增加。而且會使發動機到處漏潤滑油。特別是容易使活塞環對口燒機油的。
如果機油在下限,如果不是少很多倒沒什麼問題。但不能高油門行駛,這樣機油迴圈不夠,上部機油還未流入油底殼,那麼油底殼機油肯定不夠,導致發動機抱瓦拉缸的。
注意,如果機油泵在油底殼後方,當機油在下限時,如果車輛下坡,機油肯定不夠。如果機油泵在油底殼前方,當車輛上坡時,機油量肯定不夠。這些情況千萬注意。
因此,機油在下限,如果平路,不暴力駕駛沒問題。如果上下坡就要注意了。萬一抱瓦拉缸很麻煩。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7 # 汽車Power君
機油在下刻線時理論上可以滿足車輛日常行駛,發動機不至於損壞,但是發動機效能肯定是要受影響的。
當機油處於下刻線時潤滑效果會下降,油量不足以保證所有運動副都有充足的潤滑油。可能引起部分運動副出現異常磨損,存在損壞的風險。
當機油處於下刻線時冷卻效果明顯降低,缸蓋、增壓器等關鍵零部件由於距離缸體主油道較遠,機油供應不足,可能引起冷卻效果不好,影響缸蓋、增壓器區域性過熱,影響工作效能。
當劇烈駕駛時,由於車輛慣性較大,機油在油底殼內劇烈波動,可能引起機油泵無法正常泵油,可能引起系統機油壓力不足,嚴重影響發動機效能。
當過彎道時,由於離心力作用,機油被甩向油底殼外邊緣,導致機油泵無法泵油,此時即可導致曲軸軸瓦異常磨損,可能導致發動機抱軸。
當機油較少時,無法將各摩擦副間隙內的磨損顆粒帶至油底殼,無法起到清洗的作用,長時間可能會導致運動副間隙堆積大量顆粒,影響運動副配合間隙,影響啟動效能。
機油是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轉的關鍵物質,日常行車時需經常檢查機油尺刻度,確定機油是否滿足要求。機油處於機油尺刻度區間四分之三處最好,此時的發動機運轉最正常。
-
8 # Car偵探
機油作為發動機的“血液”,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主要作用“潤滑”之外,機油還有冷卻、清潔、密封的作用。當機油液位低於下刻線,那麼在車裡夠不夠迴圈呢?機油建議新增到標準刻度。機油加多了會影響曲軸的正常執行。也會導致車輛的油耗增加影響點:曲軸頸執行到下止點時,會觸擊到機油產生阻力,影響了正常執行,是不准許的。機油少了,不夠迴圈潤滑所用也是不行的,會導致發動機內部部件磨損加快,發動機損壞。機油到了最低下刻線,當車輛上下坡時油量就會有不足的情況,從而影響發動機的潤滑效果,雖然,這種情況下機油燈有時也不警,但時間長了,肯定會對車子造成傷害,還是要及時補充機油。同時要找到理由非正常消耗的原因,並及時排除。不過機油不僅僅有潤滑的作用,還有冷卻發動機的作用,部分高強化的發動機有專門的機油噴嘴冷卻活塞。如果機油量不足,會減弱對發動機的冷卻功能。此時如果激烈的駕駛汽車,會使發動機負荷過大,溫度升高,引起發動機過熱的故障。
-
9 # 低調做全世界都曉的人
機油到了最低下刻線,當車輛上下坡時油量就會有不足的情況,從而影響發動機的潤滑效果,雖然,這種情況下機油燈有時也不警,但時間長了,肯定會對車子造成傷害,還是要及時補充機油。同時要找到理由非正常消耗的原因,並及時排除。
-
10 # 嘎嘎樂悠悠
當然了,下限是可以正常使用的,這裡說的正常是發動機轉速基本控制在3000轉左右或以下的情況,如果稍微激烈一些,或經常大油門起步或飆車,那麼上限是你最佳的選擇。
-
11 # 小八字輪
機油位到下線,在正常工況下是夠迴圈的。每款發動機在量產之前,都經過嚴苛的實驗,才確定出正常油位。發動機裝車後還要在最低油位進行各種複雜路況測試,已驗證油位的準確性。因此,在正常工況下,機油是夠迴圈的。
如果遇到特殊的路況,比如說長時間爬陡坡發動機需要高轉速,輸出大功率。機油集中到發動機一端,造成機油泵吸空損壞發動機。建議機油位經常保持在高地位之間。
-
12 # 老車主說車
在下刻線不是什麼問題,問題是為機油是如何從中間偏上的刻度消耗到下刻線?
正常機油是不會損耗這麼多的。是燒機油還是漏機油,這才是你該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問題沒確診之前,後備箱備上機油桶,至少一星期檢查新增一次。
-
13 # 折翼的惡魔王
夠是夠了,不過最好再加點,特別是大眾的車
回覆列表
機油在下刻度線是最佳的機油液位,可以避免消除燒機油!
燒機油的第一元兇是機油加多了、油壓高、然後導致後面一串問題,其次才是機油品質問題,再次才是機油加多了導致積碳、堵塞回油孔、堵塞活塞環鋼圈、堵塞廢氣閥......加機油到下刻度線的Lavida計程車,好的情況下能做到0.3升/10,000公里以內的機油損耗、而Lavida《使用維護說明書》上寫的是可以 10升/10,000 公里。
我給的建議是,機油加註量不超過下圖所示,但是需要注意補機油、每次補油不要超過0.3~0.5升為佳:
給職業司機的建議如下、他們照此執行效果很好:
機油只要在機油標尺下端、下端、下端就可以了,低於下端都不要緊,中間偏上已經略多,保養完成之後、啟動車輛之前在機油標尺中間位置是合適的,啟動之後因為機油進入機濾等油路中,新機濾和沒進油的油路會吃掉大約0.3升機油,因此保養之後點火後的機油標尺顯示機油液位,就會低於中間位置;
各位都是老司機,如果出現機油液位低於下端、補一下機油不是難事,但是這樣對發動機大有好處,對發動機工況大有好處,所以即使麻煩大家,我們也建議這麼來。
實踐中,只要機油標尺夠得到油、都沒問題,但是前提是機油要符合《車主手冊》要求(真的做到、不是名義上擺樣子)
機油僅僅能迴圈是不夠的專業裡有個術語叫“升功率”:機油1升能支援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最大多少。升功率越高越好!
首先要機油冷卻效能好,其次是機油流動性強,升功率合格的機油、才能採用上述建議,同樣的潤滑要求、高品質機油少些卻能完成得更好;
潤滑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點腐蝕。
機油迴圈到了、但是有些點有空缺、沒被油膜覆蓋、形成小的腐蝕點,避免這種情況,同樣需要高品質機油。
最起碼要用符合認證標準、符合《車主手冊》規定的標準和方式保養。
下面兩張圖,差異不在於機油有沒有建立迴圈、而是機油品質有高低,一個有磨損、一個無磨損:
整治燒機油的第一個關鍵,就是機油液位保持在標尺下端南昌計程車行業的領軍人物,上百人、幾十臺車,改變5千公里保養習慣、在按照奧迪《車主手冊》執行保養,機油液位保持在機油標尺下端,效果非常好:
已經3臺車保養里程超過4萬公里不換油,7臺超過3萬保養里程、在繼續使用中;
治理燒機油,不怕機油位於標尺下端,補油也只不到標尺下端;
保養自費的情況下,2019年的十佳計程車司機、5位(一半)參加3~5萬公里長效保養,巾幗計程車司機1位參加3~5萬公里長效保養;
用斑點測試,拒絕過度保養、避免發動機帶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