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我的修車生活

    機油乳化是機油和水的混合物,很可能是你的防凍液進到機油裡面了,這就需要檢測發動機是不是高溫過,是否汽缸床衝了,如果汽缸床衝了,就需要大修發動機

  • 2 # 一車據說

    機油液麵升高和機油乳化是同一回事嗎?

    講機油乳化之前,我們首先要分清楚,機油液麵升高和機油乳化完全是兩碼事,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機油液麵升高是有汽油混入了機油,但它們都是有機物,可以互相溶合在一起。

    機油乳化則是另一個問題,造成的起因也完全不一樣,那是因為有不相容的液體(最大可能是水)混進了機油,導致機油變成了乳白色或者乳黃色粘稠液體,因此不能將兩種現象混為一談。

    針對正常汽車發生了機油液麵升高現象,其實還有更細分的情況,就是液麵本來就是稍高以及受到影響變得升高。

    如果抽出機油尺觀察,機油液麵稍高,但是沒有發生故障,那麼一般情況下考慮有以下原因:首先是存在加多了的情況,發動機工廠以 F 刻度線為準注入機油,但有一定的公差,實際注入機油時有超過 F 線的情況,但仍在規格範圍內。還有在車輛保養更換機油時,也有可能多加導致機油液麵超過 F 線。

    另一種情況就是在發動機工作時受到影響變得升高了,根據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在低溫冷啟動時,會存在極少量的未完全燃燒的汽油經過活塞環與缸體之間的間隙進入機油的情況,這種情況在發動機熱機後就會恢復正常。最後,在對機油液麵高度測量時,地面是否平整,機油溫度等也對液麵高度有影響。下面著重談談機油乳化。

    機油蓋有乳化和機油乳化有什麼關係?

    我們知道了機油乳化只是跟水有關。那機油蓋上有乳白色粘液出現,是不是就是機油乳化呢?也不一定是。從上面分析中我們知道,發動機工作時,曲軸箱內會竄入少量燃燒後的水蒸氣,而機油蓋比較薄,和外界冷空氣直接接觸,水蒸氣在機油蓋處遇冷會變成水珠,類似冰箱裡拿出的冷飲會吸附空氣中的水蒸氣,產生水珠一樣。時間長了後和四周的機油混合,形成乳狀粘稠物。這種機油蓋出現的乳化現象,只是區域性正常的物理現象,不代表曲軸箱內機油已經乳化。

    這種區域性的輕微乳化現象在發動機啟動,達到正常工作溫度後就會消失,並不會影響機油的品質,也不會影響發動機正常工作。

    那我們怎麼判斷機油是否真的大量乳化呢?最簡單的動作,是可以拔出機油尺檢視上面粘附的機油,是否有乳白色泡沫狀液體,如果油尺上的機油呈深黃色或者褐色,說明機油沒有乳化。

    所有燃油車都會發生機油乳化現象嗎?

    其實只要是有發動機的汽車,就有可能發生機油乳化現象。機油要發生乳化,就要和水接觸。其實在發動機運轉工況之中,機油和水接觸的機率也有可能會提升,導致了乳化的有利條件出現。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上面也提到過,因為發動機工作時,曲軸箱內會竄入少量燃燒後的水蒸氣。在低溫環境下,有溫差存在,氣缸蓋內很容易出現水凝結現象,其與機油油滴進行混合後,就會在發動機機油加註口、氣缸蓋內側等地方就會形成乳化後的白色泡沫。

    另外冬季或氣溫較低的時期,曲軸箱通氣管在輸送廢氣到進氣歧管的過程中突遇低溫的話,廢氣就容易冷凝,當聚集到一定量時就會形成水珠順著通氣管倒流回曲軸箱中與機油混合形成乳狀物。

    所以說只要有發動機的汽車,就有可能發生機油乳化現象,不過就像上面說的,機油加註口、氣缸蓋內側等地方出現乳化痕跡是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一般現象,不會影響發動機機油的正常效能,也不會對發動機的安全造成影響。

    (氣缸蓋內側出現的機油乳化現象)

    與發動機積碳、機油液麵升高一樣,在寒冷地區,機油蓋乳化同樣不可避免。但機油蓋乳化和因為冷卻液洩露至曲軸箱所引起的機油大量乳化,不是同一種現象,後者才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會造成發動機故障燈亮起,發動機抖動甚至損壞。

    這裡也說說一件大家很容易誤解的相關事情,有人質疑豐田在美國的缸體召回和國內機油液麵升高現象是不是有所關聯?答案肯定不是的,小編很負責任地告訴你,這完全是兩回事。美國缸體是由於美國工廠生產製造問題導致質量問題而展開的召回,跟國內機油增加現象沒有任何關係,只是恰好發生在同一時間而已。

    機油乳化/機油液麵升高會導致故障嗎?

    從化學角度上來說,乳化是在一定條件下使一種液體以極微小液滴均勻地分散在互不相溶的另一種液體中形成穩定乳狀液的過程。我們常說的機油乳化的突出表現就是全部機油變成了乳白色或者乳黃色粘稠液體,並出現大量泡沫,而並不是只積聚在機油蓋那一小部分。

    機油乳化後,等於變質,已變質的機油,會使機油原來應有的潤滑、散熱、清潔等功能的效果大打折扣,在發動機運轉過程中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很可能會帶來不可挽回的物理損害。如果發現必須要更換。

    因為機油乳化和溫度聯絡十分緊密,冬季出現機油乳化的現象會更加頻繁,但是如果只是正常機油蓋上出現輕微乳化現象,沒有造成任何故障燈亮起,也沒有造成發動機抖動,那麼就是正常的機油乳化現象,造成原因應該就是低溫以及頻繁的短途行駛。如果是這個原因引起的,那增加熱車時間,或者跑跑高速讓發動機升溫,這類機油乳化情況就會消失。

    而機油液麵升高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先說說機油液麵升高的原因吧。一是低溫短距離行駛導致,特別是寒冷地區,如果經常短距離行駛(5km內),發動機沒有達到正常溫度,混入機油中的汽油便不能汽化析出,或發動機升溫後,沒有足夠行駛里程便停車,混入機油中的汽油可能因為沒有完全排出,也會導致汽油混在機油中,致使機油液麵升高。

    二是發動機油氣分離器閾值設定問題,油氣分離器內有單向閥,在一定壓力下單向閥才會開啟,釋放汽油蒸氣到進氣支管,單向閥壓力設定偏差也可能影響油氣分離效果,致使汽油蒸氣不能及時排出。

    三是汽油比重問題,因為汽油也分輕質汽油和重質汽油,重質汽油揮發性略弱,低溫時只有噴更多的汽油進入發動機,才可能維持發動機穩定運轉,因此,汽油混入機油的量會增加。因全球不同地區油質差別,這也是有些地區沒有明顯機油增加的原因之一)。

    如果機油明顯增多後,帶來負面影響是不少的。車輛行駛時故障燈會亮起,隨之而來會出現不尋常的強烈震動,整個故障出現過程會相當明顯。

    怎樣才能及時地發現機油乳化或機油液麵升高呢?除了需要定時進行常規保養外,行車電腦也會無時無刻地監測著車輛的狀態,有任何問題故障燈就會亮起。這也意味著在正常狀態下,故障燈未作警示之前,車輛的狀態還是正常的。

  • 3 # 紅劍魚

    目前來看,只有豐田的中高階車型才有機油增多,比如CAMRY、亞洲龍、rav4榮放等,哪個也比COROLLA和LEVIN貴,也就是說,貴有貴的好處!比如CAMRY2.5l車型機油增多的機率就比CAMRY2.0l大!

    大家都知道,以前的本田新crv車主有靠倒賣發動機增多的機油,而買上蘭博基尼的,不少豐田粉對此也很羨慕,這不,豐田也給了大家機會,也就是說,你買一款比較貴的豐田車,起碼要20多萬的吧!就相當於買了豐田的機油增多的入場券,或者是交了會員費,讓你也像本田crv車主那樣的,靠倒賣發動機增多的機油來發財致富。

    就像很多人都搶著加錢喜提雷克薩斯es200和雷克薩斯es300h等車型一樣,你以為這些人錢多的沒處花,燒的難受,都是傻瓜和智障阿?其實,人家看重的就是雷克薩斯es能夠機油增多,有靠它發家致富的機會,不然,他們為何不買不用加價的BBA?不就是因為所有的BBA車型都機油增多不能嗎?

  • 4 # 天和Auto

    豐田汽車裝備NA發動機的量產車均設計機油乳化問題-LEVIN並不例外

    廣汽豐田

    一汽豐田

    雷克薩斯

    豐田三大合資品牌的NA動力均涉及機油增多與機油乳化問題,量產車從低端車COROLLA型別到高價低端車CAMRY、亞洲龍、榮放RAV4以及雷車系列無一例外。相關質量投訴問題皆有據可依,這一次不論豐田汽車用什麼“包不住火”了;那麼什麼是機油乳化,為什麼會機油增多,豐田的機油增多與本田現代長安等品牌的問題車有什麼區別呢?

    知識點:機油增多與乳化的關係與順序

    機油增多的概念:

    汽油與機油混合造成總量增加

    防凍冷卻液與機油混合增加總量

    機油本身並不會無緣無故的變多,製造機油的工藝是非常複雜的,這種潤滑油不可能“自然天成”。所以所謂的增多是其他油液的混入曲軸箱,與固定量貯存的機油融合後導致總量的增加,這會帶來什麼問題呢?

    問題1:假設汽油與機油混合!

    以本田長安現代為例,其發動機多為設計工藝缺陷導致汽油竄入曲軸箱,指缸內直噴噴油嘴在噴油過程中將部分燃油噴射到缸壁上,在壓縮衝程中因高壓力導致溼壁汽油透過過於大的活塞間隙被壓入活塞以下。而活塞下方需要透過噴射機油實現對活塞的潤滑,汽油達到這一位置後就會與機油混合,積少成多則會造成總量的增加。

    汽油並不具備潤滑能力,所以與機油混合後首先會造成發動機磨損程度的加劇。其次發動機應該加註多少毫升的機油是有標準數值的,不宜多也不宜少;因為內燃式發動機執行中會產生非常高的溫度,高溫傳導至曲軸箱會造成機油升溫並蒸發。機油從液態變成氣態會出現體積的膨脹,也就是內壓升高(從內部往外撐曲軸箱);機油只有按照設計標準量才不會造成壓力過高,如果高壓會怎樣呢?

    汽油與機油混合造成總量的增加之後,汽油與機油同時在高溫環境中蒸發為氣態,其箱體內壓必然會超標;在高壓下則會造成壓力損壞掉密封件——缸蓋,在這一位置有機油的潤滑油道,同時也有防凍冷卻液的迴圈水道。一旦缸蓋密封性被曲軸箱超標內壓破壞,那麼防凍冷卻液就會與機油混合;這種溶液的主要成分為水與乙二醇(EG),巧了:這兩種物質都會與機油產生化學反應,使之出現乳化的問題!

    發動機機油總會有【0W-20】的數字與字母組合標準(這裡為舉例說明/數字可變)。W是winter的縮寫,與數字組合代表不同標準的低溫流動性與機油冰點;橫杆後的數字代表的是機油的高溫粘度,指發動機達到理想執行溫度後的流動性。重點:機油乳化後會改變兩個標準的流動性,機油的潤滑能力會極速變差增加發動機的磨損;最終機油不再是流動性很差的乳狀物,而是和奶油一樣基本不具備流動性的膏狀物,如發現乳化不及時基本等於預設加速發動機報廢!

    問題2:豐田汽車增多與乳化的特殊性!

    參考COROLLALEVINCAMRY等車,這些車大多是在沒有明顯發現增多的前提下,首先發現了機油乳化問題。那麼這臺機器則有可能是【防凍冷卻液型增多問題機】,因為水與乙二醇會快速的出現反應並乳化機油,其次才是緩緩的出現機油增多;也就是說這些機器可能會先加速磨損報廢,而缸蓋密封性的破壞並不是因為增多——而是因為材料不合格。

    缸蓋在發動機執行過程中會受到非常高溫度的加熱,而在熄火後又會被自然低溫降溫,這在低溫環境普遍在零攝氏度以下、執行溫度普遍在100攝氏度左右的冬季會有更大的溫差。高溫會造成金屬材料的膨脹,低溫會造成金屬材料的縮小——熱脹冷縮,如果材料品質過低造成應力不均則有可能導致缸蓋出現縫隙,防凍冷卻液就這樣與水混合了,這是非常非常嚴重的質量缺陷,是標準的工業垃圾。

    機油增多與乳化能“自愈”嗎?

    汽油機油增多可隨溫度緩解

    防凍冷卻液型別無法緩解

    兩型別的增多與乳化都是質量缺陷——均不可能自愈!不過汽油類的機油增多在夏季增多的程度會低一些,因為冷啟動時發動機會加濃噴油造成嚴重溼壁,冬季低溫熱機過程緩慢(時間長),溼壁導致的機油增多速度會很快;反之夏季高溫熱機時間增多的速度也會緩慢一些,所以這些機器屬於“季節病”,但不論如何都是問題機了。

    防凍冷卻液型別的問題機則無解,因為缸蓋損壞了就是損壞了——汽油機油增多的活塞間隙大,但能夠依靠溫度調整加濃噴油的時間“掩蓋症狀”,但是缸蓋損壞那就是漏了,而防凍冷卻液卻是一年四季用車都需要進行迴圈的。所以這一類別的問題更嚴重,質量缺陷怕是隻有更換總成才能解決了。

    總結:對於這些車實際關注點並不是新車,因為那叫願者上鉤活他的該;但是二手車市場的日系車被炒作的很嚴重,對於不懂車的消費者要特別留意,否則入手那就是後悔莫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款逍客這車到底咋樣?請高人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