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L頻道

    我這有一張圖,基本上可以解決所有類似的這種問題。

    如圖,綠色部分看起來最重要且又是後期加裝麻煩的,買車時可優先考慮選裝,黃色部分也都是些實用性挺強的配置,但後期加裝容易,買車可以暫時不考慮。剩下的一些配置諸如按摩座椅,一鍵啟動等配置個人感覺比較雞肋,當然,如果你比較壕,那請隨意。

    但我個人的觀點是,配置這一塊,如果預算不是問題,能多加就多加吧,因為當你需要時按鈕就在那,按下去就能用,免得以後想要還要後期加裝。但是如果預算並不是太充沛,那還是要對比一下不同款式之間的區別,有些配置用處很大,有些則是後期加裝成本高,有些則是可有可無的配置。總之一句話,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儘量靠近實用性。像行車記錄儀、後置雷達、安全性方面的配置等等都是必不可缺的,越多越好的東西,6個氣囊比4個氣囊要好吧,有膝部氣囊比沒有要好吧等等諸如此類的,當然最終定奪還是要題主自己來衡量。

  • 2 # 汽車很聽話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要丟掉雞肋配置的話,最實用的也就是我們日常中最能用到的配置,我想安全性配置必須要排在前面,因為這關乎於你的生命安全。在眾多配置中,如果讓我選擇最實用的配置,我想我會選出以下幾種必不可少的配置。

    首先便是胎壓監測,雖然只是輔助配置,但是嚴重關係到行車安全。有了胎壓監測,什麼汽車漏氣,高速爆胎都能提前預知,更能提高我們駕車的安全性。

    ESP車身電子穩定系統,作為重要的安全配置,當車輛行駛過程中出現轉向不足的時候,ESP各個感測器通知電腦,然後電腦控制左後輪制動,產生一個拉力和一個扭力來對抗車體轉向不足的趨勢。在車輛失控的情況下,ESP絕對是救命配置。

    ABS防抱死系統,因為一旦車輪發生抱死情況,車輛就不會再受方向盤的控制,很容易發生側滑的危險情況,而擁有ABS的車輛能夠保證受駕駛員控制,在緊急時刻能有救命作用。

    還有就是遙控鑰匙,雖然這不是安全配置,但是能為駕駛者帶來最直接方便的配置,最重要的是其利用率還是極高的,所以個人認為遙控鑰匙這項配置還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總的來說,對於必備的配置來說,我認為以上幾項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關鍵的時候它們可以真正的起到作用。當然,例如安全帶、安全氣囊,如今這些標配的安全配置我們就不再多提,畢竟每輛車也都有裝備。

  • 3 # DearAuto

    這也是個不可一概而論的問題。配置雞不雞肋,還要看是什麼車。

    某項配置,對這個車雞肋,但是對另一臺車可能就非常必要。比如高階音響,你一臺五菱麵包車就算了,但是對一臺D級豪車,這就是必需品。

    一般而言,對經濟型小車,最實用的配置包括:轉向助力、電動車窗、氣囊、ESP;

    對中檔車型,應該還要增加定速巡航、電動座椅、無匙啟動、自動空調;後排座椅靠背角度如果可調,乘坐舒適性會大大提高,但可惜這個功能很少車有。

    對豪華高檔車,那就還要更多智慧化、舒適性配置,比如智慧的娛樂影音系統、遮陽簾、座椅通風等等。

    其實現在車上配置真的太多,很多配置根本用不上,白白浪費錢,而且造成故障隱患,比如按摩座椅、座椅記憶功能等,天窗也沒什麼用,我的車就幾乎沒有開過天窗,天窗不僅沒什麼用,還會大大降低車身整體剛性,而且價格不菲;

    另外一個常見的多餘配置就是車載導航,沒有哪個原廠的導航有手機導航好用,現在廠家真的可以把很多功能都取消,只要提供更方便的手機介面就夠了。

    下面這張圖比較全面,但是有些說法我不大同意,比如主動安全配置並不是越多越好,盲區報警還有點用,車道偏離報警就沒必要,如果車偏離車道了,還要系統報警,為人為己,你真的最好還是別開車了;

    後視鏡以及座椅記憶功能,多數時候真的是雞肋,即使偶爾家裡有其他司機要開車,重新調節以下,也一點都不費事;

    座椅加熱在北方可能是必備的,但是在南方真的多餘。

    自動泊車絕對的雞肋,千萬別選,沒用。用了,停車技術就永遠狠爛!有倒車影像、倒車雷達,難道還不夠?

    抬頭顯示HUD,也非常雞肋,沒用!

    (鹿SIR)

  • 4 # 爬著的老貓

    首先是地盤一定要獨立懸掛,要不過減速帶能把你甩飛出去,然後是發動機,喜歡跑高速就帶t,超車好用,至於其它的,EPS 防爆死倒車影像 有側影片胎壓監測後車雷達電動車窗 多功能方向盤 定速巡航都可以有,也應該是標配,其它的可有可無 ,買車無非就是圖一個舒適和安全,再多就屬於累贅

  • 5 # 車裝甲

    買車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糾結到底是買個低配的還是高配的,作為一名老司機,難道我會告訴你,你的豪華型也只是比我的舒適型多了一箇中控大屏。。。

    選車的時候建議大家不要關注那些華而不實的功能,多關注一些關乎安全的配置,比如這6個配置,有條件一定要配備。

    1、ABS剎車防抱死系統

    剎車防抱死系統,它是一種具有防滑、防鎖死等優點的汽車安全控制系統。在沒有ABS的車輛,如果緊急剎車一般會使輪胎抱死,抱死之後輪胎與地面是滑動摩擦,所以剎車距離會變長。一旦前輪或後輪鎖死,車子將失去側向轉向力和抓地力,容易跑偏和發生甩尾現象,特別是緊急制動情況下的雪地駕駛更容易發生。

    2、ESP電子穩定系統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很多品牌的汽車都有,只是各廠家的叫法不同而已,比如大眾稱其為ESP、本田叫VSA、豐田管它叫VSC,博士稱其為ESC,馬自達叫DSC,沃爾沃叫DSTC。雖然叫法不同,但是原理相同,當你猛打方向盤的時候,沒有ESP的話,此時很有可能會因為車輪失去抓地力而出現失控導致事故,如果裝備了ESP,剎車系統則會根據情況,對後輪增加制動力,避免車輛發生轉向不足的情況,並協助駕駛者躲避危險。

    3、倒車影像

    倒車影像在美國是安全標配,在國內似乎算不上一項安全配置,但每年因為倒車引發的血案並不少,實際上倒車影像可以有效的消除很多後方盲區。對很多新手來說確是非常有用的配置,雖然現在很多車型都有倒車雷達,但與倒車影像相比不夠直觀,尤其是當後方有較矮的障礙物,當倒車雷達嗶嗶響起的時候都已經親密接觸了。

    4、胎壓監測

    胎壓監測是非常有用的一項配置,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開車上路都不太會去主動檢查胎壓,而每年因為爆胎引起的死亡交通事故是非常高的。有了胎壓監測,不僅可以提醒我們養車良好的駕駛習慣,而且還可以保證輪胎在合適的胎壓,從而降低油耗,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

    5、兒童安全座椅標準介面

    家裡有小孩的,我覺得非常有必要考慮這個配置,曾經看新聞說一個媽媽抱著孩子,一個急剎車孩子直接從窗戶甩出去,聽著都嚇人。目前的兒童安全座椅介面有三種,歐洲制定的ISO FIX,美國製定的LATCH兒童安全座椅介面標準,此外還有一種安全帶介面固定模式。在國內大多數兒童座椅採用安全帶方式,安全帶直接從座椅穿過,雖然比較方便,但是安全性和牢固性不如其他兩種。

    6、後視鏡加熱

    無論是在雨天還是雪天開車,兩側的後視鏡最容易被掛上水珠或起霧了,從而導致後視鏡視野模糊,進而就會影響駕駛了。而後視鏡電加熱功能,則恰恰是對抗這種情況的最佳選擇。尤其是冬天,玻璃上的霜很難擦掉,有了後視鏡加熱功能就可以輕鬆去除,非常實用。當然,如果你想用它來對抗大雨,那我勸你還是趁早放棄。

  • 6 # 古月木7

    與其說什麼配置最實用,不如摸摸口袋裡的錢看自己能夠接受什麼樣的配置。沒錢我就買低配,電子裝置的維修始終費時費力,有錢就任性,保時捷一車一配置價格那麼高也沒怎麼聽過誰說過買保時捷不好。

  • 7 # 人人車

    無鑰匙進入/啟動

    現在越來越多的車型都標配了無鑰匙進入./啟動功能,車車認為這一功能是非常便利的,只要把要是帶在身上就不需要在花費時間使用機械鑰匙開門、打火了,可能有人認為這沒什麼用處,但是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愛上這一配置帶來的便利。

    自動空調

    自動空調能夠像家用空調那樣維持車內的溫度,而不像手動空調那樣透過調節風量來控制溫度,相信大家都有長時間吹空調的經歷,手動空調一味的吹吹吹很容易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讓人著涼,所以自動空調也是很必要的。

    座椅加熱/通風

    這兩個配置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東北)有一個溫暖的座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而座椅通風更是在炎炎酷夏不可缺少的配置。

    倒車影像

    這個車車估計肯定會有爭議,有些人說“我是老司機了,才不需要這種東西“但是現在城市路況越發複雜,停車時一個不留神沒看到後面的低矮障礙就會造成車輛損傷,而倒車影像的存在則能完美的解決這種問題,不管是老司機還是新手都受益匪淺。

    胎壓監測

    作為與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部件,輪胎的重要性大家肯定都心中有數,而胎壓監測這個能時刻檢測輪胎狀態的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ESP車身穩定系統

    車身穩定系統是一套複雜的電子系統,透過控制全車感測器分析車輛行駛狀態,在必要時介入保持車身穩定,不但能加強車輛的穩定性,還是保護車內人員的一道重要防線。

  • 8 # 淘車

    消費者在選車過程中,往往會從汽車自身價格、顏值、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來選擇,也有一部分消費者特別關注車輛的配置,盲目的追求高配置逐漸成為了國內消費者的一大特點。有些人喜歡全景天窗,可以坐在車上看星星。有人喜歡座椅加熱,因為住在北方。有些人喜歡倒車影像,因為可以解決倒車難題。面對這麼多五花八門的配置我們該如何選擇?買到一款適合自己且最具價效比配置的車輛才是關鍵。作為混跡汽車行業多年的老司機,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下本司機眼中那些非常實用的配置。

    倒車雷達/影像,倒車影像能夠使車後的狀況一目瞭然,對於倒車安全來說是最為實用的配置之一。當掛倒車擋時,倒車影像系統會自動接通位於車尾的高畫質倒車攝像頭,將車後狀況清晰的顯示於倒車液晶顯示屏上,有利於把握後方路況,提高倒車的安全性。

    胎壓監測,多數人很難做到每次開車之前會繞車一圈,檢查輪胎氣壓是否正常這一點。這時候胎壓監測就非常重要了,作為汽車和地面接觸的唯一部件,輪胎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而能夠實時告知當前胎壓是否正常可謂是輪胎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胎壓監測自然成了駕駛員的有效定心丸。

    車窗一鍵升降,指車窗玻璃可用一次鍵控制升降就位,可以有效的避免駕駛員開關車窗分散注意力,提高安全係數。目前大部分車型都配備了四門一鍵升降車窗功能,但某日系品牌還是僅有主駕駛帶有一鍵升降車窗功能。

    座椅通風/加熱,這個配置在大冷天和大熱天裡簡直神器!在寒冷的冬天,如果車子停放在室外較長時間,又是真皮座椅的話,剛坐進車內的一瞬間,一定會感覺自己被凍成了一根冰棒。而且因為發動機剛剛啟動,所以就算開了熱風短時間也無濟於事。這時候就能深切意識到座椅加熱和方向盤加熱的重要性了。

  • 9 # 車界動態

    我們買車時往往都會遇到選高配還是選低配的問題,而高配車往往比低配車貴好幾萬,甚至十幾萬,但很多配置根本用不上,相當於白花錢,所以選擇真正實用的配置還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就說幾個必不可少的實用配置。

    低配車中也必不可少的基本配置

    在汽車的眾多配置中,安全氣囊和安全帶是最基礎的安全配置,但現在市面上也幾乎沒有不配備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的車了,所以這個就不說了。

    除了氣囊和安全帶之外,ESP系統和ABS系統是兩大最主要的安全配置。ESP能在車輛轉彎、緊急避讓的時候保持車身穩定,如果沒有,車輛在急轉彎的時候很有可能失去平衡,後果很嚴重。

    而ABS系統則是在雨雪天等溼滑路面上需要緊急剎車時派上用場,猛踩剎車之後,ABS系統可以防止前輪或者後輪抱死的情況,防止車輛出現側滑、甩尾甚至翻車的情況。這兩大安全配置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看似便宜的低價車為了壓縮成本,可能會省去二者其中之一,但實際上這是用生命安全換那幾千塊的便宜,實在划不來。因此,這倆配置就算買低配車也一定不能省。

    高配車中最實用的安全配置

    而在高配車型中,也有很多重要的安全配置是多一個就多一分安全保障的,所以,在可承受範圍內,這些配置也建議選裝。

    ACC自適應巡航、胎壓監測和預碰撞安全系統都屬於高配車型中非常實用的安全配置。ACC自適應巡航可透過雷達波監測前車動態實現自動跟車,在高速路上極為需要,長時間駕駛可以解放司機雙腳,減輕疲勞感。胎壓監測能隨時向車主報告輪胎狀況,遇到異常提醒車主緊急換胎,避免爆胎危險發生。而預碰撞系統,則是在出現意外狀況時將傷害降到最低的一種主動安全配置,可以輔助司機緊急制動,避免追尾。

    但是在目前在售的車型中,ACC自適應巡航、胎壓監測和預碰撞系統全都配置的車型確實很貴,比如豐田旗下的PRADO和HIGHLANDER,高配車型不僅基礎安全配置齊全,高階的安全配置也很完善,但是選裝這些高階配置後,至少要再多花五六萬,總價近30萬,對於我們很多上班族來說確實有些小貴。

    那有沒有既有這些智慧安全配置,價格還更便宜的車呢?

    還真有,不過,既配備自適應巡航、胎壓監測和預碰撞安全系統,價格還能保持在十萬元左右的車型,只有可能出現在價效比極高的中國產車型中。

    比如剛上市不久的2018款吉利EMGRAND EC7GS,基礎安全配置十分齊全,高階安全配置更豐富。新款EMGRAND EC7GS將ACC自適應巡航升級為全速ACC自適應巡航,開啟範圍提升至0-150km/h,可以在紅綠燈路口實現智慧跟停,對於新手司機來說,能減小事故發生的機率和事故造成的傷害,實在是太實用了。此外,智慧胎壓監測、預碰撞安全系統、高畫質行車記錄儀、防眩目內後視鏡等等都為司機的行車提供了安全保障。實話說,這樣的安全配置標準在配置普遍較高的中國產車中也可以說是傲視群雄。

    其實選高配選低配的問題並不困難,堅持必備的安全配置,在預算價格內增加一些高階安全配置即可。希望大家都能選到安全舒適的車型和配置。

  • 10 # 大娃說車

    除了一些必要的安全性配置以外,其實目前還有很多配置的選擇是有很大空間的,你說最實用的配置也沒有一個嚴格的定論,我認為,要從車主自身出發,只要是你需要的配置就可以算是實用的。比如有人選車時候必須要有USB藉口,可以隨時COPY一些MP3聽歌,沒有就不行。但是有些人開車從來不聽音樂。這就屬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 11 # 汽車觀察家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然而,汽車在中國興起的時間並不長,而且,對於一般家庭而言,買車也是一項比較大的開支,因此,很多人在買車時也是比較慎重的,但是大多消費者並不具備專業知識,所以難免存在唯價格論,唯配置論、唯品牌論等現象。

    當前,購車時很多人都覺得配置越高,價效比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畢竟用同樣價格買的配置越高的車,就覺得越是物有所值,然而,有些配置並非必要,甚至有些還是雞肋,但是有些配置是非常實用的,那麼,這些配置要怎麼分辨呢?

    我們先說那些實用配置,按我的想法,安全配置不能省,中國應該學習歐美國家,強制性配備ESP、兒童座椅介面等,不管用不用得到都應該裝配。另外,對於一些太小的配置,比如後視鏡轉向燈、眼鏡盒、電動調節後視鏡、電動車窗、發動機啟停、氣壓撐杆等,這些配置對用車影響並不大,因此有沒有這些配置都沒關係。

    先說比較雞肋的配置,比如真皮座椅、真皮方向盤、天窗、車載導航、CD或DVD、日間行車燈、防爆輪胎、後視鏡加熱、車頂行李架、自動空調、分割槽空調、大燈清洗等功能,這些功能,面子工程大於實際功能。

    再說實用配置,比如倒車雷達/影像、通風座椅、胎壓監測、後視鏡摺疊、鎖車自動關窗、四門一鍵升降、車窗防夾手、多功能方向盤、自動大燈、大燈延時關閉、轉向輔助燈、定速巡航等。

  • 12 # 一號車評人

    感謝提問!我是知識問答百科,我來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1.日間行車燈

    2.倒車影像和倒車雷達

    這種東西因人而異,可能老司機用不到這些,最可靠的還是三個後視鏡,但是倒車影像對於觀察後方障礙物還是起到非常大的輔助作用的。

    3.後視鏡加熱

    下雨天后視鏡上很多小水珠,對於從後視鏡中觀察後方狀況的干擾非常的大,開啟這個功能,過一會兒您就會發現,xx,真清楚!

    4.無鑰匙進入和無鑰匙啟動

    這兩個功能一定要同時配備,可以讓您上車,啟動,熄火,下車,鎖車,全程都不用把鑰匙掏出來,非常的方便,如果兩個功能少了一個獨立存在,那麼就顯得有些雞肋了。

  • 13 # 汽車質量分析師

    幾乎所有人在買車的時候,配置往往是要考慮的首要因素。特別像中國產車,之所以能贏得老百姓的認可,一部分是因為價格便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產車配置高。隨便一部10萬塊錢左右的車,真皮座椅、全景天窗、車窗一鍵升降、電動座椅調節等一應俱全,而這些配置在合資車上,起碼要20萬起步才有。

    我們很多時候開車,明明看著後視鏡沒有車,一變道後方傳來了急促的鳴笛聲,再回過頭一看,才發現原來就有一輛車在你的斜後方位置。這時,很多人會有疑問,剛剛確實沒有看到它啊?其實啊,這就是視覺盲區的存在。視覺盲區不論從技術上還是心理上都會對駕駛者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甚至很多時候還會引發剮蹭事故。而盲區監測系統的開發可以檢測到後車鏡看不見的物體,當發現車輛斜後方有其它車輛或行人出現時,位於車輛後槓的雷達就會識別到障礙物,透過電訊號將資訊從車輛後視鏡反饋給駕駛員,從而避免變道或轉向時因為盲區而引發事故的可能。所以,盲區監測是一件非常實用的配置,特別是對於一些新手來說,必不可少。

    隨著智慧科技的發展,汽車大燈的演變從鹵素-氙氣-透鏡-LED,到現在科技含量更高的智慧大燈。之所以被稱為智慧大燈,實則車燈是可以識別路面上的車輛進行小面積遮蔽,而這最大的好處就是,對向車輛的燈光不會對駕駛員視野造成影響,從而減少因為燈照而產生的視野受阻。此外,智慧大燈還可以根據車輛動態表現,自動調整車燈高低位置,並且還會隨著車輛轉向幅度的大小自動調整大燈的傾斜角度,幫助駕駛員更好的觀察路面上的情況。

    但東西雖好,售價卻不便宜。就目前來說,智慧大燈還屬於高科技產品,生產難度和加工成本都比較大,所以目前只有在50萬以上的車型才有配置。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智慧大燈的技術逐漸被攻破,屆時越來越多的平民版車型將會陸續使用智慧大燈,同時每年因為亂使用燈光而引發的事故將會大大降低。

    夏季氣溫比較高,每次一上車都會被車內的高溫熱到爆炸。通常我們進車後第一時間就趕緊啟動車輛,習慣性把所有車窗開啟讓空氣流通,同時將空調開到最大檔位。雖然一段時間後車內溫度降了不少,但PP和後背由於空氣無法流通,所以會很容易出汗變得悶熱潮溼。不僅如此,下車之後扭頭再一看,座椅上往往都還會有一個水印,再一摸,褲子都溼了...遇到這種情況,想想都尷尬,特別像女孩子,更是不知所措。而如果此時車輛配有通風座椅,那這些問題就通通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擔心PP和後背出汗的尷尬了。另外,到了冬季,尤其像北方地區,冬季可以達到-20°,這時座椅又變得非常冰涼,尤其像一些女生,冰涼的座椅很容易會造成身體不舒服。如果這時你要去接一位女性朋友,車輛有座椅加熱功能,提前把它開啟,等對方出來時座椅已經變得暖暖的,相信這樣的小舉動會得到女生不少的好評呢。

    一般,像座椅加熱功能10萬以上的車基本都有,而像座椅通風這樣的配置通常只有20萬以上的車型才會有配備。有了座椅通風和加熱功能之後,不管是在夏天和冬天都能給予PP很好的照顧,這個功能,誰用誰知道!

    近幾年,電子手剎成為了很多代步車型的標配,包括很多價位在8萬左右的中國產車也都用上了電子手剎。相比於傳統機械手剎,電子手剎設計更小巧,不佔用空間,操作起來也更省勁兒。而像機械手剎,每次松剎車都需要使勁兒拉一下才可以,特別像一些女性朋友,碰見一些比較重的機械手剎很多時候需要兩隻手共同用力才能將手剎鬆掉,非常費力。就憑這一點,電子手剎完勝機械剎車。

    而關於自動駐車系統,同樣也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設計,它常被使用在等紅燈的時候。當自動駐車開啟時,只需踩剎車2-3秒後,駐車系統就會自動幫你踩剎車,這時你的腳就可以直接從剎車上拿掉,完全不用擔心。車輛需要行進時,直接踩油門就可以前行,也不用摁下剎車按鈕,因為當自動駐車識別到車輛要移動時就會自動解除剎車,省掉了那些繁瑣操作的步驟。

    剛剛我們提到夏季上車後要先把車窗開啟通風,這時就顯示出了車窗一鍵升降的重要性了。當車輛配備了一鍵升降功能後,只需要按一下按鈕,玻璃自動降到最低點;等到車窗需要升起的時候,一鍵升起,省時又省力。反觀那些沒有一鍵升降功能的車輛,就需要駕駛者一直摁住按鈕,雖然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但在逼格和實用性上就要比一鍵升降差遠了。

    顧名思義,感應式尾門就是不需要用手,直接用腳在車尾下方掃一下,即可自動開啟後備廂(部分車型還支援感應關閉)。這種場景最多適用於當你從商場出來後,手裡拎了一大推東西,雙手都被佔用了,此時根本無法用手來解鎖開啟後備箱。而如果車子剛好擁有感應式尾門功能,則可以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不過目前,感應式尾門還沒有完全普及,而且部分配備該功能的車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感應靈敏度參差不齊。但是,從實用性角度來講,感應式尾門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設計,希望日後技術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所謂電吸門就是在車門未關好的情況下,車門會自動吸合直到完全關閉。而使用電吸門的車型通常都是一些豪華高階轎車,對於這個級別用車的人來說,在出入一些大型活動和酒店的時候,常常會有人幫忙開門和關門,而此時太大力關門是非常不可取的,輕關還有可能無法完全關好。而如果眼前是一款電吸門,就完全堅決了這樣尷尬的問題,只需輕輕一推,電吸門自動閉合。安靜、優雅、自然,這不正是每位成功人士所需要的嗎!

    總結:

    其實,談到汽車的實用性配置,有太多可以列舉了。隨著現在汽車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配置被下放到各款入門級車型上,像ESP、ABS、導航、倒車雷達等,像這些配置基本已經是我們很常見的,而小編今天列舉的是一些還沒有完全區普及的汽車配置。不過,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更新,這些配置也將被逐漸推廣普及。

  • 14 # 腳鐲叮咚

    這也是個不可一概而論的問題。配置雞不雞肋,還要看是什麼車。某項配置,對這個車雞肋,但是對另一臺車可能就非常必要。比如高階音響,你一臺五菱麵包車就算了,但是對一臺D級豪車,這就是必需品。所以談論這個問題,必須要分車型。下面就簡單來說一說。一般而言,對經濟型小車,最實用的配置包括:轉向助力、電動車窗、氣囊、ESP。

    中檔車型,應該還要增加定速巡航、電動座椅、無匙啟動、自動空調;對豪華高檔車來說,智慧的娛樂影音系統、遮陽簾、座椅通風等等。

  • 15 # 每年持續好

    現在汽車上的科技配置越來越多,讓各位消費者眼花繚亂,雖然配置多,但是其中摻雜了很多雞肋功能,我認為,日間行車燈這個功能很必要。很多朋友都說沒有用,我只想說,說日行燈沒用的,90%都是沒車的,日行燈的作用如果您開過車都知道他有多實用,特別是在陰雨濛濛的天氣在後方行駛的深色車輛!

  • 16 # 花生好車

    先來說個雞肋配置,全景天窗、分體式天窗,市面上的汽車如今有各種各樣的天窗,天窗也逐漸成為了我們選車時考核的要素之一。有些車是標配天窗,也有的是選裝,甚至還有車主自行安裝天窗。小編覺得,如果你糾結要不要天窗這個配置,可以先看看天窗的這些用途對你來說是否有必要。如果覺得沒必要,大可不必花這個錢。接下來小編來說天窗的幾個優缺點:

    1.啟動時開啟天窗:通風換氣

    有些車的內飾選材用料會比較廉價,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密閉後,車廂內的空氣會充斥著像苯、甲醛等有害化學物質。過夜後上車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啟天窗,利用負壓換氣原理,迅速排清車內有害氣體。

    2.身處美景時開天窗:視野採光好

    全景天窗能給車內乘客更開闊的視野,而不會有車頂黑壓壓的壓迫感,畢竟開這麼大個口子,彷彿一抬手就摸得到天,看白雲青山和嫋嫋的煙。全景天窗也讓更多的自然光進入車廂,乘客會感覺更加親近自然,尤其是在戶外旅行途中,對於後排的乘客來說,一定是很棒的體驗,可以白天看白雲,晚上看星星,坐前排的乘客,也能跟著樂呵。

    3.堵車時開啟天窗:防止尾氣進入車內

    在堵車時,所有車輛都處於怠速或者停滯狀態,汽車尾氣將不可避免地散佈在周圍的空氣中。這時開啟天窗,並關閉側窗,車內的廢氣會很快排出,而車外的空氣則會透過空調過濾掉大量有害物質後再進入車內。

    4.暴曬後開啟天窗:迅速降低車內溫度

    在夏季,汽車經過太陽暴曬之後,車內溫度變得比車外還高,這時進入車內會非常難受。實驗證明,要想迅速降低車內溫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開啟空調的同時開啟天窗,在熱氣排出且空調製冷效果開始顯現後,再將天窗關閉。

    5.北方司機最愛開啟天窗:迅速除霧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冬季的時候,由於車內外溫差較大,擋風玻璃上容易產生很多水霧,需要分散精力去調節空氣迴圈,消除水霧。有的時候水霧多了後會嚴重影響司機視野,你還得用手去擦一擦,毫無疑問的增加了安全隱患。但如果如果開啟天窗,則可以很快降低車內外溫差,消除水霧,不過時間長了,可能會有點冷哦。

    5.高速時開啟天窗:降低風噪

    當駕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如果開啟側窗,車內就會呼呼地灌風,車內人員交談就被噪聲所幹擾,如果駕駛的是裝有天窗的車輛,只要開啟天窗來代替側窗,就可大大減少噪聲干擾,而且車速不受任何影響。

    缺點1:價格

    錢錢錢,不論是選擇帶天窗的車還是自己另外加裝天窗,都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錢,必須衡量一下上面的優點是否能讓你心甘情願去多掏這些錢。

    缺點2:密封老化、導流槽堵塞

    雖然享受到了天窗的各種福利,不過時間久了,很多橡膠都會面臨老化、硬化、破損等問題,很容易造成天窗不密封等現象。一般的天窗都會有自帶的導流槽,很多人都會忽略忘記清理它,如果不下雨倒是還好,一旦趕上幾天傾盆大雨,那天窗的漏洞,可能就會讓車內變成水簾洞。

    缺點3:車身剛性降低

    很多天窗都採用在發生事故的時候,車輛側面受到撞擊和車輛翻滾,考驗車身剛性最大的部分就是B柱。而B柱會環形貫穿車身中央地帶,車頂天窗部分就在B柱經過的地方,現在有的天窗為了追求大面積和美觀性,將B柱車頂縱梁儘量細化,在側面撞擊來臨時,或者車身發生翻滾時,車身勢必將會更易受擠壓而變形。

    另外,汽車是一個匯聚了機械、材料、美學等等的機械產物,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越來越智慧化,在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N多種黑科技配置。這些配置很大程度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雖然目前僅僅在豪車上才有出現。

    很多年前氙氣大燈還只是進口豪車的專屬,到後來成為高配車型才有的配置,再到現在氙燈已經是爛大街的配置。號稱燈廠奧迪的LED燈、寶馬的天使眼,在國外是有法律法規必須在白天行車開啟,而到了國內成了一種時尚的需求,上至進口下到中國產,甚至連老年代步車也有了日間行車燈。那麼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可能成為未來趨勢的黑科技配置。

    前段時間炒的最熱的就是賓士大燈技術,一項名為Digital Light的黑科技技術。該技術最大的科技含量在於讓燈光具有了“思考”能力,藉助攝像頭、雷達等感測器收集資料自動判斷周圍路況。從而達到可以自行調節燈光的亮度、分佈,可以避免成為“遠光狗”的可能。

    此外,它還是一臺移動的“投影儀”你受得了麼?根據路況資訊可以結合導航提示前方路況資訊,遇到行人還會自動投射斑馬線,甚至投影資訊催促行人趕快透過,避免使用喇叭造成的噪音汙染等等好處不言而喻。

    奧迪賴以成名的是造燈技術,但是在今天僅僅依靠鐳射大燈還不夠稱得上令人首屈一指的黑科技,因為這是相比自身這套防碰撞系統而言。有道是車禍猛於虎,奧迪可是下足了功夫。當側面發生碰撞時,車輛會自行在瞬間升高一側的懸掛抵禦傷害,瞬間響應的還有車窗玻璃自動升起;安全帶自動收緊。這一項黑科技在當前是非常前言的技術,未來可能會用於量產車型。

    說完賓士、奧迪的黑科技,寶馬錶示不服。新款的BMW7 Series搭載了手勢控制系統,對於駕駛方面的幫助暫且不論,但是在高速上不再透過按鍵實現某些功能,而是憑藉手勢讀懂駕駛員的指令。透過手勢簡化人與車的溝通,減少駕駛員由於分心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同樣也是很厲害的黑科技之一了。

    黑科技的潮流中,在要求低排放、低碳的大環境下,馬自達猶如一朵奇葩,對於自然吸氣的執著,頗有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架勢。這一代的創馳藍天技術已經遭到馬自達的嫌棄了!下一代的SKYACTIV-X就已經在路上了,據小道訊息有望在2019年作為新款的昂科塞拉動力心臟。

    這項黑科技的關鍵詞是汽油機壓燃技術。眾所周知壓燃是柴油發動機才會採用的技術,馬自達為了獲得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在全球各家車企都在研發壓燃技術中率先破局。這種黑科技技術叫做觸發式壓燃技術。

    這項黑科技技術的厲害之處,在於解決了汽油燃點較高的問題,即使活塞把氣缸容積壓到極限,也達不到汽油燃點所需要的缸壓,這項黑科技透過火花塞先點燃一部分混合好的油氣,再配合這部分燃燒帶來的壓力變大實現輔助壓燃,也就攻克了汽油燃點過高的問題。在現有的創馳藍天技術中,中低速扭矩和燃油經濟性提升15%!

    總結:各家百年以上的車企對於黑科技的研發從來都是不遺餘力,因為很有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配置功能或者技術革新,掀起新的時代潮流。其中最熱門也是大多數人都看好的是和AI結合後的產物,也是汽車越來越智慧化後,可以實現自動駕駛之類的高大上應用,也許在當下認可度、實行度還面臨很多問題,但是那一天離我們並不遠,你會期待嗎?

  • 17 # 東北車圈

    首先品牌是首選。汽車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還是一個大物件。儘管說生活水平提高了,買車不是啥難事兒,但也不能隨意花冤枉錢。一個良好的品牌是產品力、售後服務力以及口碑的象徵,買品牌就是買保障,買安心。產品有保證才會在後面的使用過程中更省心,更節省時間成本,不用你三天兩頭去修車比啥都強。

    其次是成熟的車型,那些更新換代好多代,已經在汽車市場上存活10幾年的車型一定是好產品。

    再次儘可能在安全方面的配置上多加選擇。比如氣囊的數量越多越好,各種ESP ABS 車道偏離系統等等。駕車還是安全第一。

    最後是良好的車內環境配置。比如以沃爾沃為代表的車內淨化功能、高品質的音響系統。能夠給生活品質提升的配置增加駕乘的舒適感。

    其他沒啥必要的配置,如真皮座椅(20萬以下的基本沒有真皮的,冬冷夏熱)、自動天窗、大燈清洗、定速巡航等等都沒啥實際用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福特領界操控怎麼樣?女生開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