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年少有為是值得欽佩,但這事會不會過分了?為什麼漢朝沒有懲罰他,反而成了佳話?明明只有帝王才能封禪
11
回覆列表
  • 1 # 才辰日月

    兩個方面。1.禮節出於皇家,皇帝的心情因人因事而異。看順了眼,一切都不是問題,看不順眼,照樣把忠臣良將給咔嚓了。

    2.霍去病封狼居胥,儘管越禮,卻盡顯國威,似乎也代表了皇帝的意思,辦大事不拘小節,所以就可以順理成章。

    總之,敗將無尊嚴,勝者通吃。古今中外皆是。

  • 2 # 棍哥觀史

    霍去病一生最閃耀的時刻就是“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但封禪乃是帝王祭拜天地特有的方式,由秦至清的歷史長河中只有12位皇帝有過封禪的記載,而且多是秦皇漢武、唐宗光武這樣擁有豐功偉績的帝王,為何霍去病敢越制封禪,而且還沒受到懲罰呢?

    (霍去病劇照)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又一次命衛青、霍去病各率騎兵5萬,分兩路北伐,其中衛青帶著李廣等傳統將領出定襄走西路;霍去病自己帶輕騎出代郡走東路。兩路軍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西路由於李廣迷路,錯過了圍殲的時機,導致戰果不能擴大,所以留下了李廣難封的千古遺憾。而東路的霍去病卻北進兩千多里,殲滅匈奴左賢王部七萬餘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並在此戰後擴大戰果,追擊至狼居胥山 (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推進至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狼居胥山座標)

    漢朝封禪的形成

    封禪其實就是祭拜天地的儀式,這種儀式據說是夏商周時期就已經產生,封為祭天,禪為祭地。而封禪的集大成者就是始皇帝,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開始了“春秋大禮”的梳理,封禪也在其中,但由於儒士們對於春秋禮儀的理解眾說不一,最終由秦始皇拍板,大致以秦國舊禮,融合春秋時期的統一禮制,形成了所謂的封禪大典。

    (秦始皇封禪)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封泰山,禪梁父山,這便開啟了帝王蹬泰山築壇祭天,於泰山下小丘除地祭地的禮制。後來的秦二世胡亥也於公元前209年封泰山,這個舉動在史學家看來,並非是傳承性質的,而是帝王“受命於天”的表達方式,掃六合的秦始皇、不當立的胡亥,都是想要表達皇位的正統性。所以後世的封禪也多有這層含義,比如武則天封嵩山,算是另起爐灶,避開了封泰山的傳統,就是想要表達武周為開闢性質的正統,而非傳承老李家。

    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並沒有進行封禪,一方面是因為漢初內憂外患,國家百廢待興,劉邦無心這種大型的祭祀活動。另一方面是因為劉邦的禮制建設並不順利,高祖初期,“三姓家奴”叔孫通以秦朝禮儀包裝漢朝,於長樂宮建成的當年(前202),舉行了大型盛典,劉邦雖然體會到了君王的尊貴,但總覺得秦朝的味道太重,加之諸侯王的叛亂,劉邦認識到禮法重於形式,而非切於實際,並不能約束諸侯,所以又嘗試過陸賈等人的儒家思想來包裝皇權。到文景時期,黃老思想在法家晁錯、儒家賈誼的崛起之下,逐漸勢衰,至武帝時,便有了“天人合一”的主流思想,所以從高祖至武帝期間,漢朝還屬於思想體系的摸索階段。

    “元年,漢興已六十餘歲矣,天下乂安,薦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諸所興為者皆廢。”——《史記·孝武本紀》

    在摸索階段,漢文帝有過封泰山的打算,最終還是因為顧及國家財政問題而作罷。到了漢武帝登基後,漢朝已是國庫豐盈,只是竇太后堅持黃老治國,武帝的封禪之意受到壓制,待竇太后去世後,儒家思想地位上升,加之“天人合一”思想體系的完善,經濟基礎、思想基礎都已具備,所以成為漢朝第一位封禪的帝王。也正是漢武帝時期的六次封禪,使之成為後代帝王的標配。這裡不再單單表達正統,由於漢武帝的豐功偉績,後世帝王也會以功績來衡量是否蹬封泰山。而且武帝的封禪大典是禮儀完備的祭祀活動,是秦朝始皇帝之封禪的加強版,也是後世沿用的標準版本。

    (竇太后與景帝劇照)

    霍去病封禪有無越制

    上文梳理了漢武帝時期是如何恢復封禪的,那麼霍去病作為漢武帝時期的武將,為何能夠在遠征途中進行封禪呢?這就要從霍去病的封禪時間和地點來看了。

    霍去病封狼居胥、禪於姑衍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武帝第一次封禪是元封三年(公元前110年),也就是說霍去病封禪時,漢朝都沒有形成真正意義的封禪禮制,換言之,黃老思想的主導下,封禪的意義本就不大。道法與儒家不同,沒有禮儀的束縛,並反其道而行之,在皇權方面,認為劉氏政權並沒有必然性,也沒有固定性。這是因為漢初人們對分封的記憶過於清晰,中央集權難以推廣,道法兩家的思想更加務實,並不要求神化皇權,而是想法使劉氏政權穩定持久發展,等思想記憶停留在戰國分封的人們逐漸死去,新生代就會順其自然的接受新社會。

    (封狼居胥)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其疆內名山大川。” ——《史記· 封禪書》

    所以霍去病的封禪與當時的思想並不衝突,而且當時也沒有封禪制度的框架,甚至是皇帝都不清楚封禪怎麼搞,正如《史記》記載的,漢武帝想要搞封禪的時候,還要派出一系列儒家官員編排禮儀、制訂章程。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時候,封禪也非皇帝專屬的祭祀活動,正如司馬遷所說,當時的天子祭名山大川,諸侯也能祭其疆域內的名山大川。霍去病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就以戰功封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的河西之戰中被拜為驃騎將軍,位同三公,只要不是古人眼中離天最近的東嶽泰山,他是有資格封禪其餘四嶽的,何況一個版圖之外的狼居胥山?

    再者說來,封狼居胥有強烈的政治意義,漢朝對匈奴的戰爭中,“元光北伐”時,唯一一勝就是衛青直搗龍庭,俘虜700人,這被稱為漢匈之戰的首次大捷。而霍去病這次封狼居胥是在匈奴腹地,當年衛青雖然搗毀龍庭,但由於其餘三路北伐軍中,一路被全殲、一路慘敗、一路無功而返,所以衛青是見好就收,退回了中原。霍去病的封禪相當於在匈奴的地盤宣誓了主權,這個意義就有所不同了,按照今天的標準來說,就是跑到狼居胥山插下界碑,刻上大漢王朝!因此這是漢武帝開疆擴土的功勞,不僅不會懲罰霍去病,反而是“以五千八百戶益封票騎將軍”。

    (漢武帝、霍去病劇照)

    另外根據《史記》記載,匈奴人也有一些祭祀的習慣,尤其是正月、五月、九月會有三次大祭,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具體時間無法確定,但以霍去病“穩準狠”的作風,想必此舉是有殺人誅心的意圖。在戰勝匈奴人後,他在匈奴的地盤以漢人的形式祭拜天地,是對匈奴內心信仰的徹底打擊。由此來看,霍去病的行為不僅沒有越制,而且是在武力征伐之外,在匈奴人的心中揳進一枚釘子。對於漢廷來說,這種殺人誅心的做法可謂是大快人心,飽受匈奴侵擾和羞辱的漢廷,也在此刻解了一口惡氣!因此朝中更無人會對封禪一事大做文章,霍去病此時就是漢家人人崇拜的偶像,是一個民族氣節的傑出代表,也是從此刻起,封狼居胥成為歷代武將心中的最高追求。

    綜上,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禪於姑衍發生在漢武帝封禪之前,這個時期漢朝並沒有形成帝王封禪的規制。古之封禪雖有等級限制,但霍去病並沒有越古制,他的身份已同三公,享有泰山之外的封禪資格。而且霍去病的封禪是在匈奴地界,對於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來說,屬於開疆擴土的一部分,因此是贏得武帝的賞賜,而非懲罰。就民族情感來說,霍去病的這個行為也使舉國振奮,年輕的霍去病化身偶像,這就淡化了封禪的規制討論,民心所向,帝王欣賞就將封狼居胥定義成了榮耀,而非越制!

  • 3 # 文史不假

    霍去病當年在遠征匈奴之時,的確擅自“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對於這個太過狂妄的行為,通常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當時交通不便,沒有條件事先奏請漢武帝;第二,最大限度的宣揚了漢朝的國威,震懾了匈奴。

    故而,漢武帝在當時並沒有懲罰他,但是,並不代表漢武帝對此事毫無芥蒂。甚至有人推測,霍去病的英年早逝或許與此事有關聯。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人。他是西漢武帝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與衛青一道被漢武帝譽為“帝國雙壁”。

    霍去病少年成名,極其善於進行長途奔襲作戰,積極貫徹執行了漢武帝提倡的“大迂迴、大穿插”思路,強有力的震懾了匈奴對於西漢的軍事對抗,徹底扭轉了西漢建國初期對匈奴的戰略守勢。

    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軍事奇才,在元狩六年時竟突然離世,年僅二十三歲。去世時,距離他人生的最巔峰漠北大捷並“封狼居胥”,只過去三年而已。

    聞訊後,漢武帝表現得悲慟萬分,為了彰顯霍去病的豐功偉績,劉徹下旨追封其為景桓侯。據《史記》記載:

    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

    又據《漢書》記載:

    去病薨。上悼之,發玄甲,陳自長安至茂陵。

    問題來了,對於霍去病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名將,無論是《史記》或者《漢書》都對他的死因諱莫如深,甚至到了欲蓋彌彰的程度。一個“卒”字,一個“薨”字,這種記載是何其的簡單。反而,史料卻對於漢武帝如何祭奠霍去病進行了詳盡的記述,為何會本末倒置?此處必定存有隱情。

    後世關於霍去病的死因,爭論已久。觀點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比如死於疾病、死於瘟疫、死於外戚……。但是,個人認為以上觀點都能被推翻,結合史料的記載和漢武帝的性格來看,我大膽判斷霍去病之死與漢武帝有直接關係。

    在衛青和衛子夫崛起後,衛氏集團迅速成為最強的外戚。加之,太子劉據為皇后衛子夫所生。為了防範未來外戚干政,漢武帝開始暗暗打壓衛氏。

    在此背景下,霍去病在軍中迅速崛起,而“封狼居胥,禪於姑衍”就是他人生的最高光之時。漠北大捷後,完全深入到匈奴的腹地,在此祭告天地,並且宣誓主權,就是為了達到震懾敵膽的目的。

    但是,這種封禪和祭天的行為,絕不是誰都可以為之的。尤其是,在嚴格區分禮教和等級的封建社會更是如此。根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能夠有資格進行封禪祭天的人只有皇帝,而且還得像堯、舜、禹這樣的帝王。

    春秋時期,齊桓公已經成為了諸侯的霸主。為了宣揚國威,他希望舉行祭天儀式,結果遭到了管仲的堅決反對,只得作罷。因為,只有“受命於天”的帝王才有此資格。

    而霍去病事前並沒有請示,就敢代表漢武帝進行封禪大典,這不僅是魯莽,更是明顯的逾越,是對皇權的蔑視。

    在霍去病班師回朝後,漢武帝對此事引而不發,是因為他急需霍去病在軍中制衡衛青,防止衛氏集團一家獨大。

    可惜,霍去病對自己的處境一無所知,對漢武帝的用意一無所知,依然憑藉軍功我行我素,固執的維繫著自己與衛氏之間的親情關係。

    一、射殺李敢

    在漠北之戰中,名將李廣因為作戰不力而被衛青問責,受辱後引刀自刎。從此,李廣之子李敢開始記恨大將軍衛青,多次對衛青無理,甚至拔劍相向。

    霍去病得知此事,竟然不顧國法軍紀,一箭射死了李敢。以此,全力維護衛青在軍中的絕對地位。顯然,這與漢武帝在軍中制衡和限制衛青的初衷是相悖的。

    二、參與爭儲

    元狩六年,極少參與政治事務的霍去病,聯同當朝丞相、御史大夫、太僕、太常和太子少傅等人,聯名上疏“請立三王”。據《史記》記載:

    今臣去病上疏,昧死請立皇子臣閎、臣旦、臣胥為諸侯王。

    諸皇子封王這件事,表面看起來很正常,但對於衛氏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因為諸皇子一旦封王,就應該離開長安,前往各自藩國赴任。這樣一來,太子劉據的地位就會穩固。

    所以,“請立三王”表面看起來是諸皇子受益,實際卻是太子劉據受益,衛氏集團受益。此刻,武帝真切的感受到了衛氏的威脅,感受到了衛青和霍去病的共進退。

    於是,新賬舊賬一起算,霍去病已經到了不得不殺的地步。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旁證。霍去病封狼居胥發生在公元前119年,而漢武帝在公元前110年又親自到泰山進行了一次封禪大典。可見,即便已經時隔了九年,但漢武帝依然對此事耿耿於懷,非要透過自己親自封禪來抹去當年封狼居胥的歷史影響。

    綜上不難看出,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魯莽之舉,已經嚴重觸犯到了漢武帝的逆鱗,並且成為他日後離奇死亡的重要原因。

    回答完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穆帥是個好教練,但現在無法稱作大師,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