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翁歸隱

    基本介紹

    【讀音】:gélǜ

    【釋義】:1、詩、賦、詞、曲等關於字數、句數、對偶、平仄、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則,外國詩歌也有自己的格律;格,通俗來講就是格式、格局,主形;律,即音律,主韻。

    2、規矩,準則。

    詳細解釋

    詩之格律

    來由

    格律本來自音樂,在音樂散佚後,經研究者總結古詩歌的共同規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

    格律,指一系列中國古代詩歌獨有的,在創作時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應遵守的準則。中國古代近體詩、詞在格律上要求嚴格,其他如古體詩、現代詩歌、歐化詩歌等沒有確定的、嚴格的格律要求。格律本來自音樂,在音樂散佚後,經研究者總結古詩歌的共同規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

    中文名

    格律

    別 名

    律詩

    起源年代

    南北朝齊梁時期

    主要題材

    四律,五律,七律,絕句

    代表作家

    李白,杜甫,王安石,李商隱

    相關書籍

    《切韻》《廣韻》《平水韻》

  • 2 # 笑相逢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從這句習語中我們知道,熟能生巧,只要多讀律詩,仔細揣摩,終會無師自通。

  • 3 # 十四阿哥郎春濤

    學習宋曉峰,基本押韻,思路清晰,表達準確就可以,畢竟是抒懷,自娛自樂,搞得那麼上綱上線也就沒了樂趣。李白為什麼到處尋歡作樂,跋山涉水?不喝多了就放飛不了自己,不溜達就難以敞開,不給朋友喝嗨了就沒有興致,所以關鍵是你自己得自信吶!

  • 4 # 鬱離星

    格律,是在隋朝時開始規範的。鮮卑貴族後裔陸法言仕途不順,但卻在中國文學上潛心鑽研,造詣頗深。他寫了《切韻》,是一部漢語言音韻專著。類似於詩韻字典。把漢字分為193個韻部。

    唐初,音韻學家孫愐編制了《唐韻》。在《切韻》的基礎上增修,全書共5卷,有195個韻部。

    北宋,陳彭年編著了《廣韻》。也是以《切韻》為基礎。竟然細分出206個韻部。

    元初,七歲登科的陰時夫著《韻府群玉》,定106韻的版本為:平水韻。以後至清,都以平水韻為詩詞韻律的標準。

    平水韻與現代漢語拼音最大的不同是,平水韻有五聲:平揚上去入。實則是根據音律:宮商角徵羽。用簡譜標註為:1多2來3米5索6拉。而現代漢語拼音則是四聲,沒有入聲,也與音律無關。

    平揚上去,四聲部位都相對穩定,入聲是個變數。入聲,可歸為“平”(平揚),也可歸為“仄”(上去)。比如,李白的“白”字。按現代漢語拼音的標準應該讀第二聲,揚聲,歸“平”。但是,在平水韻中,“白”是入聲,應歸“仄”。還有石頭的“石”,竹子的“竹”,在漢語拼音裡都讀第二聲,揚聲。但在平水韻中它們都歸入聲,屬“仄”。還有相反的,比例:在哪裡的“在”,按漢語拼音法“在”讀第四聲,去聲,似歸於“仄”。但是,平水韻中,“在”是入聲字,歸“平”。類似於此還有許多,舉不勝舉。

    除了平仄,五聲對應五音。古人會作詩、詞,一定通音律。詩、詞本身自帶音調。讀詩,為吟。讀詞,為唱。所以,詩、詞中的每個字都有嚴格的音、韻、格、調、律。不得馬虎。

    因此,要作稱為“律”、“絕句”的古體詩,或按詞牌填詞,就必須嚴格按照平水韻的規範及詩、詞本身的格律聲調。如果字首不冠以“律”“絕句”“詞牌名”,那麼就沒有嚴格的要求。

    平水韻,按“平揚上去入”的讀音歸類漢字,根據詩的平仄規律,查起來非常方便。現在學習平水韻,即使沒有書,百度搜索“平水韻”,就可一目瞭然。建議,準備一個本子,自己按韻部順序寫一寫、記一記,日積月累便不陌生。

    任何學習,都沒有捷徑可走。如果真地喜歡、享受其中,就無所謂快與慢。祝你腳踏實地,學習愉快!

  • 5 # 聾一翁周錦池

    那就不拘一格,自己覺得能夠表達內心情志,並且符合自然規律,就是好東西。有可能您會有新的發明創造被後人推崇呢!

  • 6 # 槓精朋友

    百度有,自學很簡單,律詩校檢工具也有。

    如果 三天還學不會 ,我就得懷疑你的智商有沒有80了

  • 7 # 幗英隨筆

    一,睡上一覺,發個美夢,在夢中實現。

    二,古詩詞已處於邊沿尷尬狀態,不學也無妨,花時間多且成功率低,不如轉學其它,適合自已的藝術。

    三,端正態度,下苦功夫,誓把它學到手。只要動動手指,網上很多專業人士可幫你解決各種疑難問題。

  • 8 # 潘恩Penn

    如果你不滿二十歲,可以學一學,這不像交女朋友,有可能迅速上手。學格律先要弄懂,後要背誦,沒有三年,依然蠢動。過了廾十,你就多讀讀古詩吧,讀熟了,有時自己寫一首,也可能暗合格律。

  • 9 # 蒲岸的瘋言瘋語

    可以背誦一下《笠翁對韻》,無論是寫格律詩還是填詞,都很有幫助。另外必須明白平仄和韻腳,就平仄而言,有一個簡單的記憶方法。普通話裡的一聲二聲基本對應的就是平聲,三聲四聲基本對應的就是仄聲。比較麻煩的是古代的入聲字,所有的入聲字在詩詞格律裡都是仄聲。但是入聲字演化到現在,一部分歸入了三聲四聲,一部分變化成為一聲二聲。歸入三生四生的入聲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仄聲的屬性沒有變化。而歸入一生二生的入聲字就比較麻煩了,這個就必須需要死記硬背了。另外關於詩詞格律的兩本比較權威的參考書,學詩看《佩文詩韻》,學詞看《詞林正韻》。另外在2004年中華詩詞學會提出“倡今知古,雙軌並行,今不妨古,寬不礙嚴。”的詩詞創作方針,將平水運重新校定並收入《中華新韻》。如果按照中華新韻的標準,就沒有入生制的考量了。

  • 10 # 簡學話題

    格律是中國古代詩歌特有的創作準則。其作用是以抑揚頓挫的音節變化來增加樂感強度,突出詩詞的音韻之美。

    但是,通常我們不宜將格律單純的理解為平仄音變化,還有對偶(也稱對仗)、黏對等。

    對偶,簡單的解釋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對偶的語句。王力先生《龍蟲並雕齋文集·語言與文字》:“對仗,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虛詞對虛詞。”對仗形式:言對、事對、正對、反對、流水對、扇對等,整體分工對、寬對兩類。律詩一般要求中二聯對仗,首尾不做具體要求。它的作用在於相互映襯狀態,使作品的語言、句式更加具有韻味,增強詞語的表現力。我們看一下《笠翁對韻》: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從中我們看出,對偶在加強作品表現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一定要重視。

    黏對,作用於聯與聯之間,上、下聯之間平仄要相"黏",即相同,是作品的組篇規則。簡單說就是:凡律詩前一聯的“尾句”的倒數第二字與下一聯“首句”的前數第二個字平仄必須相同,稱作“黏”,違者稱作“失黏”。

    格律詩中的“聯”。五律、七律詩 共有八句,兩句為一聯。第一、二句謂首聯,第三、四句謂頷聯,第五、六句謂頸聯,第七、八句謂尾聯。絕句詩共四句,分上下聯。

    ”起承轉合”是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起”是開端,作品內容的表述起點;“承”是內容發展的延續;“轉”是內容的轉折;“合”是對作品內容的議論或總結,也就是結尾。它們的作用分別對應于格律詩中的四聯:起,對應的是首聯;承,對應的是頷聯;轉,對應的是頸聯;合,對應的是尾聯。在四言絕句中,起承轉合分別對應其中的一、二、三、四句。

    格律詩,通常使用《平水韻》,而詞牌填寫則更多使用《詞林正韻》。由於這兩部韻書中,很多字是古時的發音,對創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有很多初學者使用更容易一些的《中華新韻》。

    格律還有很多要求,包括避免“四聲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

    個人建議,首先要清楚格律中一些名詞的含義,以及這些名詞在作品中承擔著哪些作用。瞭解這些之後,就是錘文煉字,要充分了解文字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寓意與作用,遣詞造句很重要,是表達能力與作品風格的重要體現。

  • 11 # 老張9844

    題主問:基本不懂格律,有沒有快速上手的辦法?

    說實話,我對“格律詩”也是一知半解,沒有系統的學習和研究。在格律詩大家面前,仍是一個小學生。因此,只能談一下自己的一些淺薄認識,供你參考:

    所謂“格律”,就有它的固定格式和韻律要求,決不能隨意亂寫,否則就不是格律詩。

    格律詩一般包括:五言律詩、七絕、七律等。它們都有自己的結構、平仄或對仗要求。你可以參閱有關書籍學習實踐。

    對於“七律”,我認為最基本的要求還是要掌握的。除它的平仄要求外,三四對仗,五六對稱是不能丟的。至於韻腳也是要注意的,押單韻或押雙韻都行,但是不可無韻。

    有人說:“多背多寫自己領悟”,或“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謅”這些說法,本人不敢認可。僅憑多背,是掌握不了“專業”知識的,其中的道道不去學習研究,僅憑“悟性”是參不透的。這種說教有點偏頗,也太籠統,不易掌握,也是很不可取的。

    我建議最好查閱有關資料,去掌握格律詩的基本要求。同時可以研究一下毛主席詩詞。偉人毛主席的詩詞可謂是格律詩的最好“典範”,非後人所比擬,令“大家”自愧不如,使萬人所折服……。

    例如:毛主席的《七律.送瘟神》(二首),它結構嚴謹,十分工整,大氣磅礴,氣壯山河,值得學習和研究。其一:

    春風揚柳萬千條,

    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

    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

    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

    紙船明燭照天燒。(其二不復重述)

    ……

    研讀這些詩,就知道偉人高超的文學才能,他的每一首詩詞都是那麼妙不可言,非一言便可中的,只有自己認真領會了。

    本人不敢輕言“律詩”,偶有一些習作也不敢標註“xx律”。最近寫了幾首“七言”,你若興趣可以參考批閱。

    ……

    僅談以上可人之見,不知是否能得到您的認可?意在拋磚引玉,“變廢為寶”!期望你的評判,老張恭候了。

  • 12 # 原卉詩詞

    所謂格律詩,顧名思義就是按照—定格式寫成的詩。

    格律詩分律詩,排律,絕句三種。律詩又分五律(八句40字),七律(八句56字)。五絕(四句20字),七絕(四句28字)。超過八句的叫做排律。律詩最主要的格律有三點:—是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二是除首尾聯外必須對仗。三是—韻到底的平聲韻。

    先說平仄相間,它的特點是:—:入韻句末字肯定是平聲,不入韻句末字肯定是仄聲。二:開頭兩字平仄相同,或都是平聲,或都是仄聲(雖有可平可仄情況,但不影響這個總規律)。三,三字同平同仄只能出現在句子中間的三四五字。四,單獨出現的—個平聲或仄聲字只可能在最末字。

    再說平仄相對,是指各聯內出句和對句平仄是相反的意思,即使不完全相反,也必須是相反的型別。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是完全相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就是相反的型別。

    再說平仄相粘,粘就是粘合,把幾聯粘合在—起,形成—個整體。說通俗點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上聯對句是平起戓仄起,下聯出句也必須是相應的平起或仄起。當然,因為對句入韻,出句不入韻,雖則相粘,平仄不可能完全相同,但總的講是相同的型別。

    再說對仗,兩兩相對的語句叫作對仗。通俗說法就是—聯的出句和對句要成對聯的形式。在詞性,詞類,句型上要相對。也就是說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虛詞對虛詞,偏正片語對偏正片語,動賓片語對動賓片語。

    最後說—韻到底的平聲韻。這個只能配備—本《平水韻》書了。因為古漢字讀音與現代普通話讀音相差較大,且古漢語存在入聲字,現代辭典巳歸入相應的四聲,不再有入聲。當然,如果你喜歡用《中華新韻》亦可,但筆者仍建議初學者先從平水韻入門,這有助於加深對格律詩的理解。

    當然,格律詩除了上述主要特點外,還存在不少的變通法。這裡就不贅言了,入了門再慢慢理解不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一個正在待產的孕婦,應該如何要注意優雅自然平靜輕鬆詼諧地生下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