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大學的時候擺過地攤,沒有什麼能做不能做,只要去動腦筋去做就可以去做。
我當時是大學還沒有放暑假的時候,想要在暑假擺地攤,
當時選擇賣什麼的時候,想過賣衣服,只是資金不允許,看到了阿里巴巴網站上有一款小包包挺好看,進貨價也不貴,也適合夏天提。對比了多家之後,我就問表哥借了600塊錢,進了500多的貨(具體金額實在記不住了),當時每個包包加上寄回來的物流成本是6.5元/個。
因為貨不多,暑假天氣又熱,當時我也一個人也挺害怕的,第一天下午6點左右,天氣也不熱了,就在我們老家的步行街開賣,效果還不錯,喊價15,最低10塊錢賣,只要有賺就賣,一共持續三天,每天一個半小時,三天賣的還剩十幾個包包,準備再進貨,被我爸攔截了,堅決不讓我再去賣和進貨了。三天的結果是,剩餘了十幾個包包,然後送給親戚了,本錢回來了,另外賺了三百多元。自己挺開心的。就是每天會遇到城管,遇到城管兜起東西就撒腿就跑的情景,那三天每天都會有,每次都心突突的跳,緊張又刺激。配個那時的圖片。哈哈,回憶一下青春
2012年暑假步行街賣包包
後來又進過一次木板拼圖,當時是給閒在家的前男友進的貨,讓他拿到廣場上賣,他壓了一年沒賣,有一次回老家,就拉著他一起去廣場上售賣,廣場上都是小孩兒,也是夏天大概6點左右去的,因為沒有準備燈,也就一兩個小時,收回了人民幣二百多,利潤率也大概有40%左右。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後來就沒有再擺過地攤了。
這都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對於擺地攤,我個人覺得:
1、要定位人群
2、產品新穎且大眾接受度比較高
3、沒事了可以和已經在擺地攤的人去閒聊一下,瞭解一下他們所擺攤產品的進貨價格及利潤率,自己核算。並且瞭解附近出入人群有哪些。附近已有的產品有哪些,缺哪些可賣的產品,是否收攤位費,是否有城管,你準備的東西,城管來了,自己是否好收攤。(像我在鄭州住的這個地方,我有時候買小吃什麼的,我都會跟那些小商販,擺攤的閒聊,大概知道他們每個月租金多少,物業是否收在小區門口擺地攤的費用。)
4、需要自己多去發現,和貨比三家,不同渠道找貨源。別人直接告訴你賣什麼肯定是沒有經過市場調研的。只要自己想了,就做,總會有收穫的,只是自己要接受最好的結果也要接受最壞的結果。沒有穩賺不賠的,只有自己去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才行。
5、選貨不要只挑自己喜歡的,自己不喜歡的也要進,要適應市場,各花入各眼。
6、成本肯定比門店低,自然利潤也可以了。
以前在大學的時候擺過地攤,沒有什麼能做不能做,只要去動腦筋去做就可以去做。
我當時是大學還沒有放暑假的時候,想要在暑假擺地攤,
當時選擇賣什麼的時候,想過賣衣服,只是資金不允許,看到了阿里巴巴網站上有一款小包包挺好看,進貨價也不貴,也適合夏天提。對比了多家之後,我就問表哥借了600塊錢,進了500多的貨(具體金額實在記不住了),當時每個包包加上寄回來的物流成本是6.5元/個。
因為貨不多,暑假天氣又熱,當時我也一個人也挺害怕的,第一天下午6點左右,天氣也不熱了,就在我們老家的步行街開賣,效果還不錯,喊價15,最低10塊錢賣,只要有賺就賣,一共持續三天,每天一個半小時,三天賣的還剩十幾個包包,準備再進貨,被我爸攔截了,堅決不讓我再去賣和進貨了。三天的結果是,剩餘了十幾個包包,然後送給親戚了,本錢回來了,另外賺了三百多元。自己挺開心的。就是每天會遇到城管,遇到城管兜起東西就撒腿就跑的情景,那三天每天都會有,每次都心突突的跳,緊張又刺激。配個那時的圖片。哈哈,回憶一下青春
2012年暑假步行街賣包包
後來又進過一次木板拼圖,當時是給閒在家的前男友進的貨,讓他拿到廣場上賣,他壓了一年沒賣,有一次回老家,就拉著他一起去廣場上售賣,廣場上都是小孩兒,也是夏天大概6點左右去的,因為沒有準備燈,也就一兩個小時,收回了人民幣二百多,利潤率也大概有40%左右。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後來就沒有再擺過地攤了。
這都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
對於擺地攤,我個人覺得:
1、要定位人群
2、產品新穎且大眾接受度比較高
3、沒事了可以和已經在擺地攤的人去閒聊一下,瞭解一下他們所擺攤產品的進貨價格及利潤率,自己核算。並且瞭解附近出入人群有哪些。附近已有的產品有哪些,缺哪些可賣的產品,是否收攤位費,是否有城管,你準備的東西,城管來了,自己是否好收攤。(像我在鄭州住的這個地方,我有時候買小吃什麼的,我都會跟那些小商販,擺攤的閒聊,大概知道他們每個月租金多少,物業是否收在小區門口擺地攤的費用。)
4、需要自己多去發現,和貨比三家,不同渠道找貨源。別人直接告訴你賣什麼肯定是沒有經過市場調研的。只要自己想了,就做,總會有收穫的,只是自己要接受最好的結果也要接受最壞的結果。沒有穩賺不賠的,只有自己去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才行。
5、選貨不要只挑自己喜歡的,自己不喜歡的也要進,要適應市場,各花入各眼。
6、成本肯定比門店低,自然利潤也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