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藻巧翁

    王充(公元27——約97年),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東漢時期唯物主義思想家,戰鬥的無神論者。他出身於一個以“農桑賈販”為業的“細族孤門”的平民家庭。他作過幾年縣吏,在政治上代表了下層庶族地主階級利益。反對世家豪族操縱朝政和“田宅兼併”;晩年失官在家,從事著述。現在流傳下來的有《論衡》一書。

    王充在批判董仲舒以來的神學目的論和讖緯神學的戰鬥中建立了“元氣自然論”的唯物主義無神論體系。

    在自然觀上,王充堅持氣一元論。他認為,天地和自然萬物都是物質實體,而物質性的“元氣”則是自然原始的物質基礎。他說:“天地,含氣之自然也。”(《談天》)天地萬物都是“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物勢》)。“氣”本身是“恬淡無欲、無為無事”(《自然》)的。由於“稟性受氣”不同,才有萬物形體上的區別。王充還褫奪了天命論者賦於“天”的神聖人格。他指出:(1)天是一個有形的實體,“夫天者,體也,與地同”(《祀義》)。(2)天地不同於生物,無始無終。“天地不生,故不死;陰陽不生,故不死”(《道虛》)。宇宙、陰陽、元氣是永恆存在的,它們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3)天沒有感覺。他認為,感官是感覺的前提,天地沒有感官,所以不能感知,天地不是有意識有目的的人格神,神學目的論是荒謬啲。

    在形神關係問題上,王充採納了前人“燭火之喻”的命題,指出天下無燭燃之火,也沒有離開形體而單獨存在的精神。他還進一步指出:“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人死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論死》)從而否定了有鬼論。

    王充認識論的特點是崇實知,疾虛妄。前者乃是先秦以來唯物主義反映論的繼承;後者則是對先知論針鋒相對的批判。王充明確反對知識是先天就有的,認為知識來源於感覺經驗,還要進行思維加工。他說:“是非者,不徒耳目,必開心意。”王充還十分注意效驗在認識中的作用。他說:“凡論事者,違實,不行效驗,則雖甘義繁說,眾不見信。”(《知實》)他還強調了實際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認為“日見之,日為之”,笨人也會變巧。

    王充堅持發展進化的社會歷史觀,他意識到國家的治亂、王朝的興亡,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他說:“王命之當興也,猶春氣之當為夏也;其當亡也,猶秋氣之當為冬也。”(《異虛》)但他對這一客觀規律認識不足,而把它歸結為“天時”。他還過分強調自然力,懷疑人的能動作用,因而墮入命定論。他說:“故命貴,從賤地自達;命賤,從高位自危。故夫富貴若有神助,貧賤若有鬼禍。”(《命祿》)用“命”反對神鬼,這是矛盾的。不過,他的思想,就其體系而言,對唯物主義的發展是起了巨大推動作用的。:

  • 2 # 聞魯生

    尤其敬重王充的思維邏輯。

    格外欣賞《論衡》的論述文采。

    算是愛屋及烏了 —— 衡山遊、衡水走,回回流連忘返:惟一個天亦衡衡!惟一個地亦衡衡!惟一個心亦衡衡。

    每每吟詠“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實 …… ”只此十字出口,總會按耐不住,悲愴湧上心頭。

    並非王充超前,實乃俺們滯後。

  • 3 # 不為何足道哉

    嚴格來說,王充的《論衡》並沒有超越了他那個時代的認識,《論衡》這部反封建神學的唯物主義著作,主要是對當時東漢前期“天人感應”學說提出的君權神授,各種氾濫的讖語迷信做出了深刻的批判,不過自身也提出了“善氣”,“惡氣”,“仁之氣”這些氣運左右命運的觀點,並沒有完全擺脫天人感應的神秘主義思想的影響,但想想今天都還有拜大師,求鬼神的達官貴人,兩千多年前的王充,其思想足夠偉大。

    王充反對東漢盛行的讖緯神學,天人感應這些思想,並非完全自創,也是傳承發展來的,遠自荀子的《天論》,“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近之深受其前輩恆譚的影響,恆譚著有《新論》,反對讖語,曾諫言光武帝劉秀不要用讖語治國,多用實用之學,可惜劉秀就是靠讖語發家的,差點被殺了頭,後被髮配了事。

    《論衡》全書85篇,將近21萬字,重點論述了天自然無為,天不是人格神,只是自然的物質,天不能故生人,人是物,天也是物,自然界的災異與社會現象無關,神滅無鬼,人死變塵土,何用為鬼,今勝於古,社會在進步,沒有理由一味的頌古非今。這些思想,今人讀起來都是受益良多。

  • 4 # 小強愛寫作

    《論衡》的創作是一個努力加 的過程,我們從以下幾點解析。

    一、王充的個人經歷

    王充(公元27年—約公元97年),字仲任。祖籍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系元城王氏之後。元城王氏在西漢時期極為風光,自開基始祖王賀始,王氏一門內外,上有皇后、宰相、下有列侯、將軍及各級官吏,一時間,元城王氏勢齊雲霄,榮耀非凡。到了王莽時候,廢漢自立新朝,元城王氏走向頂峰,成為天下第一家族,但也隨著王莽政權的消失,地位一落千丈。後來到京城,進太學學習,拜班彪為師,交勝友外,還廣沙博覽,窮讀群書。《後漢書》說王充在洛陽,“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途通眾流百家之言。”在熟讀經史之餘,王充還兼及百家,通諸子之學。

    王氏家族雖然不是地方大戶,但還沒到揭不開鍋的地步

    田昌五《王充評傳》說“他的家庭是屢受排擠而行將落入貧苦勞動群眾隊伍中的家庭。”

    這個估計是合乎實際的。王家祖宗儘管在社會上大耍無賴,好勇鬥氣,但對王充還是十分痛愛的,也十分注意培養。《後漢書》本傳說:“充少孤,鄉里稱孝。”似乎他從小不是失去父愛,就是缺乏母慈。這並不符合實際。王充《自紀》曰:充少“有巨人(大丈夫)之志,父未嘗答,母未嘗非,閻裡未嘗讓(譴責)。”可見雙親俱在,且很慈愛,未嘗見背。王充少時,不喜歡押呢戲辱等無聊遊戲。其他小孩喜歡掩雀捕蟬,戲錢爬樹,王充從來不去參與,表現出孤介寡和,端莊嚴整的氣質。這引起王誦的重視,六歲便教他讀書寫字,八歲進他上小學。書館中學童百餘人,都因過失和書法不工遭到先生體罰,唯有王充書法日進,又無過錯,未嘗受責。學會寫字,王充告別了書館,開始了儒家經典的專經學習和儒家道德的修練。

    他努力學習,刻苦專業,是他後來成就的基礎。

    二、寫作背景

    漢明帝劉莊和漢章帝劉炟在位的三十年間,是東漢社會比較穩定的時期,經濟逐漸繁榮,文化教育也發達起來。當時讀書人的思想比較活躍,對古代流傳下來的儒家經典敢於發表不同的看法,進行爭辯。漢明帝怕這種自由發表意見的風氣會影響他的專制統治,決定要統一大家的思想,他在永平二年(公元59年)親自到太學裡去講經,招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去聽講和看熱鬧。他要求大家按照他的講解來學習儒家經典,不許可有別的講法。

    王充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些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有所不同。

    在那種不是言論自由的時代,他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而且很有代表性。

    三、思想超前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無為立論宗旨,以“天”為天道觀的最高範疇。以“氣”為核心範疇,由元氣、精氣、和氣等自然氣化構成了龐大的宇宙生成模式,與天人感應論形成對立之勢。其在主張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學等方面彰顯了道家的特質。他以事實驗證言論,彌補了道家空說無著的缺陷。是漢代道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與發展者。王充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些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有所不同。

    《論衡》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該書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四、價值

    1.《論衡》中引有大量的《周易》經傳文辭,並且保留了某些與漢代《易》學有關的文獻材料。這些材料對《論衡》本身研究有多方面的意義,也是對《論衡》文字解讀的基礎之一;同時,這些材料是對《易》學研究,特別是對漢代《易》學研究有相當的價值。並且王充在論辯中為增強說服力而引用儒家經典著作及《史記》,為研究儒家經典及《史記》提供了文獻資料。《論衡》中的詞彙與東漢佛典詞彙有相同之處,可為校勘佛典詞彙提供參考文獻材料。

    2.王充的生態倫理思想從其哲學思想中提取出來,力爭進行比較系統地整理、歸納和分析,闡明其生態倫理思想及其價值。本文采用了文獻研究法對相關理論進行闡述。王充是中國東漢初期的哲學家,他的《論衡》中包含了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

    3.王充在駁斥當時社會風氣的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兩漢時期的社會文化狀況,為研究這一時期的社會文化、思想狀況提供了重要史料。

    綜上所述

    王充為什麼能寫出《論衡》這樣一部超出那個時代認識的著作就有了合理的解釋,個人經歷特殊,努力學習,刻苦專研是基礎,其《論衡》的價值巨大是體現。

  • 5 # 楊朱學派

    東漢王充的著作《論衡》並未超越時代。而是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僅僅是孔子所言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復古的陳舊思想。

    以孔子、子思、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儒家大師,皆是無神論者。儒家經典《禮記》對鬼神的定義:人死為鬼,聖賢死為神。上古時代不敬鬼神之罪,其實是不敬祖先。孔子對鬼神的態度是: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

    儒家是以禮法把君主和權力關進牢籠。焚書坑儒後,《周禮》毀滅。漢朝儒家無法限制君權。

    於是,董仲舒吸取了墨家的天志思想。以天人感應和災異之說約束和限制君權。這就是新儒家。與法家愚民截然相反,董仲舒以天人感應愚君,給君主套上無形的枷鎖。後來董仲舒因災異之說,被漢武帝下獄,幾乎被殺。董仲舒被漢武帝疏遠,再也沒有被重用。

    東漢罷黜百家,儒家獨尊,言論自由,未有一人因言被誅。言論的自由使思想的池塘再起漣漪。王充鄙棄了新儒家中墨家天志思想。舊儒家思想被王充復辟。批判天人感應。堅持無神論。王充使儒家思想從董仲舒重新回到孔子。

    最後,說一下先秦儒家思想有多麼先進:孔子主張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孔子革命一詞,最早由孔子提出。《九章算術》的作者是孔子,漢代丞相儒家大師張蒼僅僅是重修者。考古出土的戰國時代的《算術書》,內容與《九章算術》完全相同。被焚書坑儒焚燬的《周禮》,其數學知識遠比秦朝先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因為別人確診而被隔離十四天,可不可以要求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