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存心齋
-
2 # 仙玄兒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棲農村的青年男女,從相識,相愛到結婚生子,頗有一番習俗。
一是看人。男女經媒人一番撮合後,就約定個日子,到集市上去“看人"。這是男女雙方第一次正式會晤,主要看對方人財如何,如果都感到基本上滿意,男方要上飯店宴請女方及其陪從。並買上禮物(菸酒之類)請女方捎給她的父母。二是看場(又叫看家)。看場有訂婚之意。男女雙方經過多次見面和慎重考慮之後,女方要到男家看場以便了解一下未來的家庭情況,看場一般雙月雙日。男方對看場非常重視,這天,男方的主要親朋好友,本家長輩,都要光臨祝賀,中午飯特別豐盛,酒菜過後,要吃麵條,意思要用麵條拴住腳,別再“溜了"。晚飯要吃水餃,有團圓吉慶之意。飯後女方要回去,男方當然早已備好禮物,贈給女方和陪從人員一人一個提包。三是過紅。過紅是結婚的前奏曲。這天男方要把結婚前應該給女方的禮物,如衣服被褥子等,由長輩陪同媒人一起送到女方家中。四是看丈人。結婚後的第二天,男方要和妻子一起到岳父岳母家中問安。女方家的親朋好友,要陪同新過門的女婿一塊進餐。五是看清明,女方父母一干人等要到女兒婆家去看閨女,看親家,並帶上雞蛋糕點之類的禮品。六是看歡喜。一對新人生了小孩子叫“歡喜"(看小孩)。小孩滿百日,還要“過百歲”,意思是祝願下一代苗壯成長,長命百歲。
-
3 # Rg情懷陳少
封建社會中的傳統觀念是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上無媒不成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個“媒”指的就是媒人。說媒又叫做媒,就是透過媒人從中說合,讓男女雙方共結秦晉之好。說媒一般有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是納采“納采”,就是男家請煤人向女家說明結婚的請求。納采是要攜帶禮品的。古代用雁,所以這個儀式也稱做“雁"。納采用雁,有一定的講究:“雁候陰陽,待時乃舉,冬南夏北,貴有其所”。雁是候鳥,冬天飛往南方,夏季則生活在北方,來去有時。納采用雁,實際上就等於告訴女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應該像雁那樣適時選擇其所在。
後世納采的禮物大大地豐富了,有時多達五十多種。比如漢代的納采禮物就有合觀、鴛鴦、九子蒲、雙石、五色絲、長命夢、蒲帶、棉絮、卷柏、嘉禾、阿膠、乾漆、魚、鹿等。這些禮物都有先鋒贊文,提及這些禮品的象徵意義。
其實是納吉納吉,是問名之後的下步。在問名和納吉之間,有一個內容並不算簡單的“地下工作”,即合婚,這也可以看做是納吉的一部分內容。
納吉之後,“婚姻之事於是定”,雙方交換的帖子類似於後世的結婚證書。此後,男女雙方都受到社會倫理的約束,婚姻的終止再不是隨便的事情,而要經過雙方的協商或外人的調解。同時,男方連年過節都要給女家送禮,有些地區稱之為“綴節”,並且還要供給女方四季衣物。正是因為納吉的這種特殊意義,人們才對其象徵性代表一一帖子格外重視,好多地方稱其為“龍風帖”。
最後是納徵納徵,是男女雙方婚約已明確下來後,男家送禮給女家。它是男家迎娶女方必經的最重要的程式。亦即後世的過禮、送嫁妝、ト彩禮。納徵,一般說來,很多物品都必須是成雙成對出現的。人們很忌諱單數,認為那是不吉利的象徵。
舊時的納徵相當於現在的送聘禮,送禮時間,按慣例一般定於新娘正式過門的前一天。
納徵,北方叫“過大禮”,也稱“完聘”、“大聘”。這是進入婚姻階段的重要標誌。也是中國婚姻習俗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一環。當男家去女家送聘禮時,必須選擇偶數的吉日,由媒人(多半是女性)和男方父母與親戚(主要是男方的姑母)等,攜帶聘禮去相親。
接過聘禮的女家,取出其中的一部分聘禮,另外再加上十二種禮物,送還男家作為答禮。然後再由女家向男家奉茶,最後男家才接受女家的酒筵款待。接受此種豐盛酒筵款待的男家,要給每桌酒席奉送銀錢謝禮。
這時男家和女家都要筵請親友,表示兩家已經結成秦晉之好。男家也要把婚書供在神佛與祖先神位之前,報告已經和他們家結成親戚。
-
4 # 甦醒的一頭獅子
1、聘書
訂親的文書。也就是新郎交予新娘的書柬
2、禮書
結婚用的物品的清單
3、迎書
即迎娶新娘之文書
是親迎接新娘過門時
男方送給女方的文書
4、納采
媒人向女家提親
5、問名
新人的生日,也就是合八字
6、納吉
新郎送禮至女方家,也叫過文定
7、納徵
送聘禮至新娘家
8、請期
選好結婚日期後,相互徵求意見
9、親迎
正式成婚
-
5 # 吉石文化
分享幾個我們本地的結婚習俗:
1、一刀肉:一般結婚前一天男方熟悉車隊路線的時候同時也會帶上送給女方的煙、酒、肉、豆腐等。其中肉是一刀切好的整塊,這裡的“一刀”不是單位名詞,就是一刀砍下去,多少是多少。本地一直流傳下來的習俗,天下父母心,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兒嫁得好,但過去的人又比較“窮”,一年也難得吃到幾次肉,所以這“一刀”肉其實就是考驗男方經濟實力的一個方法,這樣既好開口要,用能看出男方經濟實力。
2、夾紅氈:這個習俗應該不僅僅是我們這有,大家參加過接親或者送親的話應該都有見過,男方娶親隊伍的“領導”臂上都會披掛這一塊“紅氈”,這可不是象徵性的披掛那麼簡單。
一般結婚的主家都會提前選好自己村裡比較年長的男士,另外要懂婚禮的風俗、忌諱,在娶親路上,是“逢橋遇廟”遮蔽、辟邪,這個時候,還要燃放鞭炮,驅趕“小鬼”,莫要騷擾一對新人…實際還是規避災難,確保成親過程不出差錯的一種習俗形式。
3、掃婚車:娶親隊伍出發前,新人做的婚車都會有專門的女士來掃車,這個人選一般是家裡長輩親戚,而且必須是父母雙全,有兒有女,家庭和睦的人,也算是對這場婚禮的美好祝福,同時掃車肯定少不了工具,我們這一般都是四件,分別是龍鳳托盤、龍鳳鏡、手電筒和笤帚,掃車的時候還專門有說辭和順序的。
掃完以後必須要把笤帚扔到門口的房頂上面才行。
近幾年婚禮市場中式婚禮和中式禮服成明顯的上升趨勢,得到更多新人的選擇和認可,網際網路和很多社交平臺不斷被大氣隆重的中式婚禮刷屏,中式婚禮的形式經過婚禮人的努力,呈現了多種多樣包含中國文化的婚禮形式,同時能更好的把本地風俗融入其中。
保有民族特色,體現民族文化!
-
6 # 靜善居士16688
關於結婚的風俗,個人觀點認為也是分南北差異的,在這裡就根據南北各個地區的風俗做一個解答吧!
比如南方人喜歡吃米飯而北方人喜歡吃麵,這是兩個地域的生活習俗造成的不同,當然,習俗體現的不同不僅僅侷限於食物之上,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體現。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全國各地關於結婚,到底有哪些風俗?
一、京津地區
京津地區融合了中國多個民族的文化,所以習俗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可分為北禮、南禮、旗禮、漢禮四種,到這個紀初,南禮逐漸融人北禮,形成北京特色。
傳統的結婚,先由媒人到女方家提親,雙方認可這門親事後,下一步就是“小定”禮。“小定”禮的多少有男方的財力決定,大多是四盒禮。在婚禮的日子選定之後,就是“大定”,“大定”除“龍鳳帖”之外,還需要有衣料首飾、酒肉、麵食和水果四包禮物。
二、江浙一帶
媒人在“相看”過男女雙方品貌後,婚俗禮儀要行“文定”禮,交換男女雙方各自的生辰八字,男方把聘禮交給女方當面點清。
聘禮多是各地土特產,桑麻織物,績羅綢緞,茶葉及禮金等。女方的嫁妝越多越好,並藉機來炫耀自家的財富,婚禮及其後的拜見禮等與北方大同小異。
三、湖廣地區
媒人在“合年庚”、看八字,並經兩方家長同意親事後,由媒人代換龍鳳帖,同時男方應下“小聘”禮,即一隻金戒指、耳環,一對金石榴,以及聘金、檳榔、禮餅等。
女方在收到聘禮後,回以文房四寶、鬆糕等。待迎娶前,男方還要下“大聘”,俗語稱“行茶”。“行茶”時男方應準備好禮金、禮餅、菸酒、海味、魚肉等,女方如數接收後,回以衣物、鞋帽、餅、糖之類,並商定雙方婚禮日期。
四、齊魯大地
1、見媒人 正規結婚不論是不是媒人說的,都要有一個媒人,叫做“大媒”,媒人兩頭說好,表示雙方均同意。
2、定親 雙方家長見面,說定親事,然後男方給女方買一身新衣服,擺酒席。
3、要媳婦 定親後,結婚前,男方家派長輩人給女方家彩禮,首飾,雙方合八字,說定結婚時間,諸般禁忌等。這個環節裡,女方在家裡可以給長輩人見茶,改口,男方給見面禮(彩禮除外)
4、婚禮 拜天地,拜父母時,再給一個禮錢。有給新媳婦見面禮一說,但是要定親過後,或者說要定親,第一次來男方家,講究的父母會給一個買衣服的錢。
五、東北三省
東北三省的婚禮習俗和京津地區有些類似,但也不全相同。東北三省的“小定”禮,需要女方到男方家參加送禮和擺設的酒席。
在酒席中需要交換“龍鳳帖”,男方還需贈給女方一枚金戒指當作定情物。此外還需要準備四樣禮物,即雞一隻;雞蛋八十到一百個;紅糖兩斤、粉條兩斤。定下婚禮日期後要過“大定”,其中包括了四季服飾、首飾、饅頭、酒等等。迎娶的前一天,是女方送嫁妝之日,嫁妝多為衣物、傢俱、首飾等等。
-
7 # 上海中心70後
大家好!我是70,有幸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我來分享一下我們老家結婚的風俗。首先,結婚當日要選擇吉時迎接新娘進男方家門,我們這邊大部分進門時間都選擇很早的時晨,有凌晨3-4-5-6點不等。男家婆婆一大早便先擺上貢品敬天神。然後,新娘進門儀式:跨火盆進入家門、進門後拜祖宗再敬公公婆婆茶,最後帶進新娘房間,吃上婆婆準備好的紅棗桂圓蓮子花生湯,意思是幸福美滿!早生貴子!中午婚宴開始,我們這一般都是在老家擺酒請廚上門做宴席。中午飯後,新郎新娘給所有來賓親戚朋友端上四手茶、香菸、糖果餅乾。晚宴繼續,晚宴後年輕人就開始鬧洞房,年中年長的韭打牌打麻將到深夜。第二天早上,新娘早起來給婆婆打洗臉水茶水,婆婆會給紅包回禮。基本上我們那結婚的風俗就這些。
回覆列表
簡單的說說我地迎親結婚的吃茶的習俗:
1、到女方迎親要吃蛋碗茶,二個蛋十甜酒為一碗,寓意好事成雙,甜甜蜜蜜,二姓姻聯秦晉,融為一家,所以碗要完美無缺,放入挑子(小調匙)一個,以讚美新娘是百裡挑一的好姑娘。
2、新娘及上親入門,要上三道茶。
(1)清茶一杯,寓意新娘清新脫俗,純潔無瑕。
(2)蛋碗茶,材料為蛋二個、甜酒、紅糖,說是茶,卻不用茶,寓意新人圓圓滿滿,家庭財源廣進。(雞蛋鄉人稱為元寶)
(3)紅棗桂圓茶,材料為紅棗二粒,桂圓二粒,紅糖水一碗,寓意早生貴子(棗生桂子)。
3、上茶回家時的團圓茶,各村都有不同,或黑茶,或紅茶,或綠茶,或蛋碗茶均可,女方上親與男方長輩,新娘新郎,媒人,證婚人共坐一堂,其間可能有新娘敬茶獻自己做的千層底布鞋,一是展示新娘的心靈手巧,二是孝親敬老,二家長輩都會叮囑各自兒女婚後要互敬互諒,共築愛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