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先生的鞋子
-
2 # 阿蠻你好呀
涉及到古典文學和植物,正好,小阿蠻來回答一下。
楊萬里《雨後田間雜紀》是組詩,一共有5首。樓主所問這一句,出自“其二”一首。全詩如下:
田水高低各鬥鳴,溪流奔放更驩聲。小兒倒撚青梅朵,獨立茅簷看客行。整首詩寫田園風光,非常迷人。而且,應是南方的田園風光。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看第一句,田水高低各鬥鳴。田地高低,足以說明地勢不平坦,是高低錯落的丘陵地帶,若是平原地形,難有這類景象。高出田地的水,往地處的田地流,就發出了一些聲響。
第一句寫田地裡的水,第二句寫溪流。驩聲,歡呼的聲音。這聲音比田裡的水更大,更歡快。
前兩句就寫景,三四句就寫人。寫的是小孩,手裡拿著青梅的花朵,站在屋簷下看風景,看著詩人路過。
重點來說第三句:小兒倒撚青梅朵。
小兒,就是小孩子,不是小兒子哦。撚,就是“捻”的古字。樓主用的就是簡化版的字,小兒倒捻青梅朵。
青梅,這裡我們一定要多留意。古典文學作品裡的青梅,和我們現在植物學上說的青梅是不一樣的。現在的青梅,拉丁學名是Vatica mangachapoi,是龍腦香科青梅屬的植物。而古典文學作品的青梅,一般多指現在的梅。它的拉丁學名Armeniaca mume,是薔薇科杏屬的植物。咱們最為熟悉的,青梅煮酒論英雄,就是這種梅。
為什麼叫它青梅呢?
因為它的果子,還沒完全成熟的時候,是青綠色的啦。
具體在這句詩裡面,楊萬里說,這個小孩子是“倒捻青梅朵”,朵是花朵,這個小孩子拿的是青梅的一朵花。
捻,意思是用手指搓轉,或者,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夾住。兩個意思都通。說的是,小孩子手裡倒著拿青梅的花。更形象點來說,花瓣朝上,就是正著拿;花瓣朝下,就是倒著拿。
從這句詩我們可以發現,楊萬里觀察的非常仔細,寫出了小孩子的天真爛漫。一朵青梅花,他們就可以玩的不亦樂乎,樂在其中。
-
3 # 不為何足道哉
楊萬里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詩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雨後田間雜記》,全詩如下:
田水高低各鬥鳴,溪流奔放更歡聲。
小兒倒捻青梅朵,獨立茅簷看客行。
楊萬里是江南人,他的詩主要描寫自然景物和各種生活場景,詩句淺顯易明,活潑自然,極富生活氣息,這首詩正是描寫了江南梅雨時節,鄉間生活的一個小場景。
梅雨時節,陰雨霏霏,平時涓涓細流的小溪此時也有了奔騰之意,溪水在山石間激盪歡鳴,順著溝渠流入高低錯落的農田。江南農家,房前屋後都種有青梅,小兒因雨在家,尋不得玩伴,只好簷下獨自觀雨,摘了青梅花在手上有意無意的轉動捻玩,看著山間過客發呆,倒捻兩字,把一個觀山水無趣,觀人更覺無趣,心思早飄飛至不知何處,痴想著和小夥伴們如何玩耍的呆萌小兒描寫的活靈活現。
整詩讀完,不免會心一笑,回想自己幼時,雨天無聊,大致也是如此憊懶。
-
4 # 風摩者
我記得80年有個寫,五講四美的作者好.象有個也叫楊萬里。參考訊息,南方日報。
雨後田間雜紀,源於全洲起作,著寫。
-
5 # 鈺姐的書齋
我是鈺姐,我來回答。
一、我們來了解大詩人楊萬里。這裡,鈺姐有必要介紹下詩作者楊萬里。楊萬里,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被譽“一代詩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官至秘書監。
他一生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他正直敢言,以致累遭貶抑,晚年閒居鄉里長年15年之久。據傳,他的詩作2萬多首,但僅少數流傳下來,作品有《誠齋樂府》等,我們也常會讀到他清新流暢、別具一格的佳作。
楊萬里的詩,被稱為“誠齋體”,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姜特立《謝楊誠齋惠長句》評價:"今日詩壇誰是主,誠齋詩律正施行”。項安世《又用韻酬潘楊二首》說:“四海誠齋獨霸詩”,可見楊萬里詩的巨大影響力。
他的詩作,不拘一格,富有變化,既有“歸千家、倒三峽,穿天心、透月窟”的雄渾,也有“狀物姿態,寫人情意,則鋪敘纖悉,曲盡其妙”的委屈細膩功力,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和思想力。我們來品一品。
二、楊萬里“小兒倒捻青梅朵”的解釋。楊萬里的《雨後田間雜紀》一共五首。問答中的”小兒倒捻青梅朵“出自楊萬里的《雨後田間雜紀其二》:
田水高低各鬥鳴,溪流奔放更歡聲。
小兒倒捻青梅朵,獨立茅簷看客行。
不難看出,這是一首風格清新、充滿歡快的田園詩歌,詩人把農村自然迷人、淳樸婉約的田園風光與風土人情,栩栩如生的躍然紙上。據載,楊萬里閒居鄉野長達15年,因此讓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同身受,對於田園詩詞更是信手拈來、毫不費力。
“田水高低各鬥鳴,溪流奔放更歡聲”。詩的上聯兩句,用田水和溪流的擬人動態抒寫了絕美的田園風光。上句“田水”對下句“溪流”,上句“各鬥鳴”對下句“更歡聲”。詩人把“田水”和“溪流”寫得如此的歡樂奔放,不僅象徵農家人的愉悅心情,更抒發了詩人此刻閒居鄉里的滿足、閒適之感。
“小兒倒捻青梅朵,獨立茅簷看客行”。詩的下聯兩句,由自然景物轉向當地的人文風情。村裡的小孩子們無事可做,手裡倒拿著青梅花朵,自得其樂的在屋簷下欣賞著風景,看著行人們經過。這裡把小孩子的無憂無慮、天真無邪,寫得生動形象。
“小兒倒捻青梅朵”,一個“倒”字寫出了小孩天真無邪、淘氣十足的情態。“青梅”又名果梅、酸梅,是一種還沒有成熟的果子,顏色為綠色,是營養價值較高的水果。因為詩人們對梅的高度喜愛以及梅文化的影響,因而對“青梅”也甚青睞。
在古代,“青梅”是愛情的象徵。“青梅竹馬”典故即出自“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詩句,指男女兒時天真無邪,親密無間地在一起遊玩。“小兒倒捻青梅朵”寫出了小孩子們對“青梅朵”的無比喜愛。
大才女李清照,面對上門提親的趙明誠,嬌羞萬分,寫了《點絳唇·蹴罷鞦韆》:”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其中的“青梅”同樣是愛情的象徵,從她的詩句中,我們也嗅到了少女愛情的味道。
我想,這“青梅朵”之於詩人,同小孩子的感受應該相同的吧。小孩對青梅朵的喜愛,也正是詩人對青梅朵的喜愛。此刻的詩人,也希望自己也是“倒捻青梅朵”的那個人吧,或許也想重溫“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兒時情景。
所以,這句"小兒倒捻青梅朵",更多體現的是詩人歡快的心情,以及對童真的回味。這是一幅江南閒適的村居圖,田水、溪流、小兒、青梅、茅簷等,充滿了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裡行間處處洋溢著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和嚮往。
這首詩讓我想起了豪放派愛國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裡,我們看到再豪邁的詩人也有婉約細膩的一面。
這兩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鮮活靈動的村居圖。尤其那“溪頭臥剝蓮蓬”的“小兒”,與“倒捻青梅朵”的“小兒”,如出一轍,自然清新,都是同樣的活波調皮,讓人倍感充滿溫馨的鄉土人情味兒。
楊萬里的“小兒到捻青梅朵”,您喜歡嗎?
(END)
-
6 # 胡蘭英
田水高低各鬥鳴,
溪流奔放更歡聲。
小兒倒捻青梅果,
獨立茅簷看客行。
我很喜歡楊萬里這首《雨後田間雜記》。這首詩沒有深奧的文字,他用一般人熟悉的文字描寫了雨後的山村的田園景象,還有天真小孩倒捻著青梅花朵,獨自站在茅草屋的房簷下,看人們的來往行動。
我是在廣西的丘陵地區長大的,讀了這首詩,會想起每年的清明前後,遇到雨水多時,清澈見底的小河水就會被混濁的雨水填滿,高高低低的水田都是水,明晃晃一片 ,水從高處往低處流去。嶺上的雨水彙集流到一條條小溝再流到田裡,再流到小河裡,在那都能聽到嘩嘩嘩的流水聲 。人們在田間赤腳幹活,扒開田口放一些寖泡在秧田的水,防止秧苗被泡久了被泡壞,鏟田埂草,或用田裡的泥搭田埂,防漏水。調皮的牧童都騎在牛背上,有的正騎,有的反騎,雙手還抓住牛尾,甩來甩去,有的趴在牛背上。雨後的春草嫩嫩的,有一顆顆珍珠般晶瑩的水珠。聰明的牧童,有的會掐一段碧綠的青草,卷在嘴裡吹聽過的電影歌曲。比如《紅星照我去戰鬥》。那時候,沒什麼娛樂,聽牧童們吹口哨也是一種精神享受。尤其是口哨吹得好的牧童。
晚上田裡有許多青蛙的叫聲,呱呱呱,呱呱呱此起彼伏,那是大自然賞給我們美妙的樂曲。
有時我們女孩子也會注意,有的田埂長了可以食用的菌子,把它採回家 做菜,就覺得是一種美味。
不記得我們那有青梅,有一種比草莓小的野果,熟時也跟草莓一樣是紅的,酸酸甜甜的真好吃。那時邊摘邊吃,都不覺得累。
讀楊萬里《雨後田園雜記》會想起小時候和年輕時我在廣西的生活,雨後田裡溝裡的流水聲,騎在牛背上牧童用草葉吹的口哨,以及我們在田埂上採菌子的經歷。
回覆列表
青梅花萼裂片5枚,花呈白色,有時為淡黃色或淡紅色,芳香,長圓形或線狀匙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古人以青梅入詩的很多,一般都寫青梅的果實,如青梅入酒之類的詩,但很少有人去描寫青梅花開的季節與顏色。於你要求與青梅有點關聯的詩句應該數下面的兩首詩了。《雜曲歌辭·桃花行》(徐彥伯)源水叢花無數開,丹跗紅萼間青梅。從今結子三千歲,預喜仙遊復摘來。《吳中書事寄漢南裴尚書》(皮日休)萬家無事鎖蘭橈,鄉味腥多厭紫虈。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儼遮橋。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鳥群高欲避潮。唯望舊知憐此意,得為傖鬼也逍遙。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