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譚天說滴
-
2 # 言者青青
“學無靜根,感物易動,處事多悔,如何?”這是明代“太學”倫彥式1520年6月,讓他弟弟詢問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明陽的問題。王明陽閱後,於1521年5月在白鹿洞書院給倫彥式回了這封信。這個問答題收錄在《王明陽書信》中。
王明陽全集(網路圖片)
王明陽先生認為:“惟學而別求靜根,故感物而懼其易動;感物而懼其易動,是故處事而多悔也。”意思是說,你所提出的三個問題,即“學無靜根,感物易動,處事多悔”,是互相之間有因果關係的問題。這句話裡面的關鍵詞“靜根”這兩字,是這兩字錯誤的引導自己走向了學習的歧路。
所謂的“靜根”其實並不存在,但你自己卻執著地認為它存在。於是,在學習中你求之不得,但是,當你面對具體事情時,心裡就沒底了。心裡越沒底,越怕情緒波動;越怕情緒波動,情緒越掌控不好;情緒越掌控不好,做事越容易後悔。因此,認為“靜根”是存在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也是造成“處事多悔”的根本原因。
那麼,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從思想上除掉“靜根”這一說。世上沒有“靜根”,但存在因果關係。自己在學習中是怎麼想的?明確自己為什麼要學習?學習的目的是什麼?那麼,你就會在學習中去獲得知識,並運用知識,在實踐中選擇並努力地去實現,這樣就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自然就會解決自己為什麼學習並學好的問題。
例如:我想當一名合格而稱職的汽車技工。那麼,自己就去選擇這方面的書籍去學習,集中精力,圍繞如何學好並掌握汽車技工知識與技藝,採取多種學習方法,一邊學習書本知識,一邊結合汽車製造與修理實踐,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努力,自己終於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汽車技工,獲得了上崗證書。
事實證明:這仍然是王明陽“知行合一”理論。在這句話裡是一個因果關係的必然規律。只要我們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好學習課題,努力的方向。選擇正確了,再加上自己的勤奮,就不會出現“感物易動,處事多悔”的問題結局。
-
3 # 澡雪堂主談修心
謝謝邀請!“靜根”也就是定力,沒有定力,誰也不可能真正靜得下來,都會因為抵不住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心隨境動,心隨物動,從而干擾到我們的理性判斷,在這種情況下,難免會做下許多糊塗事,為將來埋下諸多悔不當初的隱患,這就是“學無靜根,感物易動,處事多悔”這段話所傳達的資訊。
所以無論對誰而言,定力都是最難培養,也是最應該培養的一種能力,關於這一點,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經驗,大致可以歸為三點:
靜根是定,定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一個相對專業的詞彙,“心一境”,也就是令內心專注於某一處而不偏移,這個特性就叫做“定”,這是我們正常人都具備的一項內心功能,但有兩點我們必須要清楚:
正常人雖然都有這個功能,但都是呈點狀分佈的,我們可能“心一境”了一下,這一下也許只有幾秒鐘,甚至只有一兩秒,然後心就跑到別處去了,再把心拉回來,最多再堅持幾秒鐘然後又跑到別處去了。所以,擁有這個功能和能熟練運用這個功能是兩碼事,這個需要清楚;
“心一境”是指專注於某種態勢,而不是某一點,這種態勢怎麼變化,我們也要隨著它變化,而不受其它任何因素的干擾。所以千萬千萬不要理解成“心一境”就是死盯著某一點一動不動。這一點更重要,不清楚的話,練習定力不但不會有效果,而且很可能還會練出毛病。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正在聚精會神的看一部電影,電影畫面是動態的,那麼我們就不能只盯著銀幕上的某一點,而是要關注到整個動態畫面,不放過其中的任何一個情節,在觀影的整個過程中,不管銀幕以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一率不予理睬,這個才叫“心一境”。
滴水穿石現象是定力的最佳展現明白了“定”的含義以及它與“靜”的關係後,我們還要清楚,為什麼定力是最難,也是最該培養的能力?我們都知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後果,也知道“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典故,這一正一反的對比,足以讓我們認識到定力對任何一種成功的不可或缺性。
經典中關於“定”的記載很多,我們化繁為簡,說一下“定”的標準,眾經典對“定”都有一個統一標準,不管你練習什麼“定”,只要達不到這個標準,都不算成功,這個標準叫“輕安”,通俗講就是輕鬆安定,不要小看這幾個字,要做到是很難的。
“輕安”的專業說法是“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對治惛沉,轉依為業。”這應該算是目前非常權威的定義了。關於這一點,我們只需要記住兩點就行了:
沒有輕安,我們的心是不聽話的,即使聽話,也是勉強的,不情願的,這個就不符合“輕”的標準了,就是很累,一點也不輕鬆,因為要時時防著它跑掉;
沒有輕安,我們的心就沒有力量,我們強行把心放在某處,因為不情願,所以總想向外跑,這和“安”的標準就不符了,因為兩種力量一直在打架,沒法安定,心的力量自然就分散了。
所以我們可以把“輕安”簡單的理解為輕鬆執行某種任務的能力,即在執行任何任務的過程中,都可以輕鬆做到心無旁騖,且全力以赴,這個就是“輕安”,有了它,我們才算是真正和定結下了緣。滴水之所以能穿透巨石頭,正是源自於這種輕鬆而恆久的專注。
用四種觀念來培養我們的定力定力的培養是一個體系,他有很多種方法,可以供不同情況的人練習,所以最最關鍵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就和治病的道理一樣,每個人的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別人吃這個藥病會好,你吃了可能會死人,所以千萬不可人云亦云的去跟風。
但不管用什麼方法,有四個大原則,需要我們事先明白,有了它們,再配合具體的方法,這樣才有可能會成功,經典中叫做“四種作意”,“作”就是生起來的意思,“作意”,就是培養出四種牢固的觀念,來不斷的提醒我們:
力勵運轉作意:這是第一個階段,“力勵”就是努力,“力勵運轉”,就是努力讓某種觀念不斷的在內心起作用,什麼觀念呢?我們可以縮為一個“止”字,把它牢牢的刻在心裡,隨時用它來提醒自己,讓內心的各種雜念停“止”下來,這個非常難,需要反覆練習;有間缺運轉作意:上個階段的“止”是點狀的,到了這個階段不一樣了,透過練習以後,我們把“止”連成了線,每提醒一次,心裡都可以安靜一會兒,但中間也會被一些雜念打斷,然後再重新開始,所以叫“有間缺”,中間是有缺口的;無間缺運轉作意:到了這個階段逐漸輕鬆了,“無間缺”,中間不會再被打斷。如果你以前神經衰弱,經常失眠,那麼恭喜你!此時你會驚奇的發現,這些毛病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不見了,休眠質量越來越好,精神也越來越容易集中了;無功用運轉作意:“無功用”還有個說法,叫“任運”,就是說以前需要不斷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現在不需要有任何的勉強,自然就可以達到,到了這個時候,“輕安”就快來了。總結總之,我們的人生要想少一些後悔,就要多做正確的決定,這就需要排除各種干擾因素,讓內心達到一種理性的狀態才可以,而理性是需要冷靜的,這種冷靜又源自於一個人的定力,我們順著這個邏輯推理,不難發現,“學無靜根,感物易動,處事多悔”的關鍵就在定力的培養。
我們正處於一個喧鬧的大時代中,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內心難免會變的越來越浮躁,越來越不堪重負,如果有了定力,不但能增強我們的心理承受力,還能大大減少人生失誤,提高決策效率,所以對每一個人而言,培養自身定力,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
4 # 溫柔給你
1惟學而別求靜根,故感物而懼其易動;感物而懼其易動,是放處事而多悔也。心無動靜者也,故君子之學,其靜也常覺,而未嘗無也,故常應常寂,動靜皆有事焉,是之謂集義。集義故能無祗悔,所謂‘動亦定,靜亦定’者也。心一而已,靜其體也,而復求靜根焉,是撓其體也;動其用也,而懼其易動焉,是發其用也。故求靜之心即動也,惡動之心非靜也,是之謂動亦動,靜亦動,將迎起伏相迎於無窮矣。故循理之謂靜,從欲之謂動。”
2 就講究一個字心靜 萬事多想想
-
5 # 一起快樂人生
“學無靜根,感物易動,處事多悔”出自王陽明的《答倫彥式書》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學習的時候如果你靜不下心,你很難學到,當你沒有學到的時候處理事情就容易衝動,衝動後處理的事情,你很多時會出錯會後悔。
人人都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是比較難的,因為生活中的瑣事都讓我們無法進入靜的狀態。記得老子的《大學》裡有這麼一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和王陽明的“學無靜根,感物易動,處事多悔”不謀而合。
我們在生活中想達到這樣的一個境界,需要靜心,需要我們處在一個幽靜的地方,拋開俗世,拋開一切。需要慢慢的進入,因為我們俗世纏身,很多時候即使到了這樣的一個環境中,需要慢慢的調節自己,不然很難讓自己放下一切,放下也是我們頭痛的事情,因為有多少人可以放得下呢?這是一種修行。有很多古人都在用這樣的方法,使自己進入心境。
我們雖然達不到這樣的境界,我們起碼可以好好學習,遇到事情不能慌張,井井有條的去處理事情,儘自己的全部力量,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不會後悔。
回覆列表
呵呵,做到這些太簡單了,尤其是現在社會上浮躁的人越來越多,你放任、懶散、不想負責、不願學習……都可做到,俗話說:學好難,學壞易。因為提問中之三言,都是不好的習慣,是日常生活的“病態”,所以不用刻苦“學習”,也能做得到。問題是為什麼你這麼努力地想去做到?
【學無靜根】指人靜不下心來,無法專注,是學習的天敵;
【感物易動】是學無靜根的延續,由於不會靜學靜思,缺乏判斷能力,故世界觀、是非觀是飄移的,多變的;
【處事多悔】有了學無靜根與感物易動的兩者前提,所以勢必會形成事畢又極易反悔的常態。
大千世界,因果報應。寧靜致遠,臻達彼岸。今天所文,開頭實為戲言。願天下諸君,應摒棄陋習,學成有定力,能專一,敢擔當,善無悔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