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寧靜致遠158422973

    上名校有沒有用,拿我身邊的人說吧!有一個孩子上的985,畢業後到上海打工,月薪1萬多。另一個孩子211畢業,在我們城市找了份工作,我們屬於二線城市,工資4千-6千。另一個孩子普通高校畢業,考了公務員,工資4千左右。所以上不上名校,你看呢?

  • 2 # 小北童鞋

    最近,那個“被教育事業耽誤的相聲演員”

    張雪峰老師又火了

    他在《演說家》裡談努力考進名校對人生的改變

    @Eagle:

    北上廣這種中國超級城市,她所擁有的平臺等級是絕對優於其他城市的。所以可想而知,如果你在北京的一所211、985上學,那麼你接觸的很可能就是這個領域的頂級導師,就算老師不是頂級的,但你有大把的機會去接觸頂級。這在日後的工作上更是如此。

    所以,張雪峰說齊齊哈爾大學不是在黑這所學校,而是現實。確實不會有世界500強企業去招人,不需要啊!北上廣差不多就招夠了。所以,你連500強的門都沒敲到,還談什麼工作中鍛鍊?你在500強企業裡有機會和頂級業內人士接觸,你可以看到實實在在的企業文化。這是鍛鍊。你去搬磚,這也是鍛鍊。但這兩種鍛鍊環境,一年後,兩者的工作薪資、眼界、思維就天差地別了。

    @Echo:

    齊齊哈爾大學畢業的學生來答一下張老師他的觀點。其實我的母校也代表了大部分的非211/985院校的學校。

    張老師說的很對,來我們學校招聘的全是那種類似於沙縣小吃那種小且辣雞的企業,發展前途什麼的基本沒有,來我們學校招聘,就一個原因,們學校的學生廉價,工資會比985.211的低很多很多,剛畢業,基本2000-5000就打發了,正常基本2000-3000左右,5000的那是極少數的。

    學校能找到好工作,工資高且發展前途好的學生不多,大多學生選擇公務員或者老師,這一類的學生佔的比率蠻高的,還有的學生只能到一些只和你談情懷,談理想就是不談工資且不入流的企業拿著2000-3000的工作累死累活的苟且著。

    工作是能積累經驗,然後呢?馬丁說的好容易啊,問題是有什麼好的一流的企業讓你學經驗?沒有的!還是你特別能吃苦?熬得過各種各樣的困難以及委屈?估計大多數人只能做到前四個字——特別能吃。

    考進名校的確不是唯一出路,卻是多數沒背景、沒人脈、普通家庭出身學生的捷徑

    @蘇晨

    馬丁說對於本科生而言最好的晉升之路就是工作受挫折,可是,進入小企業,朝不保夕的,能有什麼上升渠道?大企業的學歷門檻根本不是普通本科院校能去的,不信開啟廣發證券、國泰君安等國內券商的招聘網站,上面的第一條招聘條件就是全日制重點院校碩士以上學歷,馬化騰是深大的,可去看看他的研發團隊有幾個深大的,有幾個一流985高校的;馬雲是杭州師大的,但他背後的團隊都是哪個學校畢業的?

    從底層十八線城市或者農村的孩子,在少的可憐的教育資源下,考上一個二三本院校,以為可以改變命運,結果到了大學才發現更大的世界,他們迫切想改變,選擇了考研,有什麼不對?不是非讀研不可,而是目前的學歷條件他們大多隻能選擇一份不怎麼樣的工作,消耗掉自己的大好青春。

    @張良計

    我自己就畢業於一所二本學校,深刻地感受過名牌大學提供的資源平臺和我們學校簡直不是一個檯面上的。大三的時候我參加學校裡的一個社團活動,和同學去復旦大學的兄弟社團做合作交流。 前面大家都還討論地熱火朝天興致盎然,等講到拉贊助的工作分配時,復旦的一名同學表示這一塊他們來負責,“復旦的牌子說出去就是保證。” 這句話背後透露出的那股自信,讓當時在場的我很尷尬。

    那次是我第一次去復旦,帶我去的朋友回來時羨慕地說 “人家學校隨便搞一個活動都是區裡市裡的級別,嘉賓都是你在報紙電視上能看得到的人物,咱們最多一年能請到三四個就很不錯了。哎,這就是差距啊。”

    是的,差距,這麼一個小事情背後反映出來就是學校和學校之間的差距。名牌大學就是比普通大學二本大學專科大學有更強大的師資,更專業的科研,更高階的社會資源對接入口,更響亮的名聲招牌帶來更快速的上升通道。好大學能帶給你接觸更廣泛圈子的機會,人脈的擴張,也是一個人能力與資源的擴張。這是誰都無法改變的客觀既定事實。

    名校在人心中的地位始終就不一般,它的聲望是由多年來源源不斷地人才輸入和輸出才形成的。所以HR選擇名牌大學的求職者,成本無疑是最低的。學歷不能決定人一輩子,文憑也證明不了人的能力,但一些機會,在某些時候只留給有這張紙的人

    為什麼名校畢業生大多能找到外人眼中不錯的工作?除了本身能力問題,校友的作用也很明顯。比如前輩在大型企業上班,那你進入他的圈子實習和求職的機會,一定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多。

  • 3 # 衡水人

    上名校就能進大企業掙高工資,這只是一個方面。最重要的是上名校,能讓人有完全不同的三觀,名校裡都是各地來的學霸,和他們在一起能博採眾長。而且名校裡的老師水平相對高,從他們那裡能學到很多好東西,名師出高徒嘛!在一個名校,能給你提供眾多的高水平校友資源,這是走向社會以後非常重要的寶貴財富。

  • 4 # ZBLiu

    上名校,一般已經有隱含條件:是在高考當中“力挫群雄”“脫穎而出”的。有人就說,進了名校,周圍全是高考優勝者。那麼,在高等教育階段有了個較高起點。但只是一個起點。而且,這個起點也隱含著一個條件:競爭對手的實力已經比高中裡高了不止一截,多了不止三個兩個。下面整個高校階段過得怎麼樣,還是個未知數。畢業時的主客觀條件和本人的應對,也千差萬別。所以,只能說條件比較有利,不能說“一定有用”。

  • 5 # 誓心4

    就拿大學課本來說,一般本科,課本是你們老師讀的,重點本科,課本是你們老師寫的,名牌本科,書寫的就是你們老師!這就是差距,每一點差距,帶來的就是洪溝!上名校不一定有用,但有用肯定更容易!

  • 6 # 清華不是大學啊

    我不談名校,談談我自己的普通學校。我是一名專科生,之後透過專插本考上了一所普通二本。在我專科的時候,很多老師說什麼職稱什麼大學畢業經歷過什麼,又說我們學校的某某專業在廣東怎麼怎麼好,老師都是多麼多麼厲害的,後來插本上了那所普通二本之後,發現這裡的老師簡歷欄更厲害,個個名牌大學畢業名牌大學研究生,突然發現,差別不是一點點。

    上課的時候,也很容易分辨出,不同級別的學校,對待學生的方式都不一樣,會猛然發現,是學校限制了我的想象。

    包括這邊的學生會架構、社團活動等等,辦的活動都不是一個等級的。

    優秀的學校會讓你認識到更多優秀的人,就算去不了優秀的學校,也要做這學校最優秀的那個人,只有這樣,你才能儘量的把你與他人的差距拉開

  • 7 # 易之堯

    學歷是塊敲門磚,普通高校是土磚,211是瓷磚,名校是金磚。

    不是說土磚一定比金磚便宜,說不定人家還是古董。但從大機率上說金磚一定比普通磚貴,老說名校不一定好,那你翻翻各行各業領軍人物,很大一部分都是名校畢業。

    一個學生在什麼學校直接決定了他的交際範圍是什麼樣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都是普通高校的,那身邊的人都是和自己一樣的,反之亦然。不要忽視群體對人的影響,如果你是建築工人,你身邊也都如此,那你的眼光格局基本就圍繞這個群體了,如果你身邊都是創業人士,那你很大可能也會走上這條路。不是歧視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學校是一個招牌,就像你買東西,你不是專業人士不知道那個品牌的東西好,肯定選擇知名品牌。名校就是知名品牌,不一定它的每個產品都好,但是大多數都是好的。

    不要老說上名校沒用,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遍地都是,一個個鍵盤俠跪在鍵盤上覺得自己能拯救宇宙的話你也能信嗎?事實是名校的學習氛圍,教學水平,能提供的平臺遠遠不是普通高校能比的,最簡單的例子,名校每年的經費比普通高校多多了,那麼多錢扔水裡還能聽個響聲呢。

  • 8 # 我有酒你有故事

    什麼叫有用?你會認為上名校沒用嗎?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對於教育、學歷、學校都是非常重視的。各種不要輸在起跑線,補習班,興趣班,這不是一直在被灌輸讀書很重要,而名校卻是讀書好不二的出口。

    你可以和我說馬化騰、馬雲都不是名校畢業。但是你覺得你成為他們的可能性有多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大多數是從業者。大學畢業的絕大部分學生也會走上就業的道路。而按照社會對於學生的分類,名校畢業的學生在選擇工作時會有很多優先權。

    名校畢業不等於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清華北也有工作不理想的畢業生。但是你不是名校畢業,你可能連很多企業的門檻都邁不進。這是社會做出的一種選擇,除了接受你無能為力。不過我認為,對於創業名校的分量可能並不重。因為,對於創業你更需要的是資金和想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人要去外地一年,高速兩小時,一週只開2趟,租車/借車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