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恩啟關愛自閉症
-
2 # 梨花茹雪
我對於自閉症不太瞭解,一般都是透過看電視知道點點,好像不愛說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與人交流,需要家人一直照顧,好像智商沒有問題,有的創作力還很好啊,這樣的孩子家長會費更多心血和錢財養育,不管家長如何努力他們都不能完全像一般孩子那樣,家長要放低對他們的要求,只要進步就好了,沒必要逼著高強度訓練,小孩子心裡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的,一邊玩,一邊訓練更容易激發天賦會更好點吧,純屬我的個人看法而已
-
3 # 夏風依舊
在遊戲中訓練效果會更好。
3歲的孩子,不論思想、智力都是發育完全了的。自閉症主要表現為目光呆滯、動作重複、行為刻板等症狀,我們要做的就是透過一些遊戲活動,來改善孩子的現狀,而遊戲則是最好的選擇方式。
那麼問題來了,哪種遊戲更為適合孩子呢?
這裡就需要我們家長尋找合適的康復中心,最好是各方面都齊全的,就像成都西南兒童醫院那種,有PT物理治療,OT作業治療,ST言語治療,音樂治療,心理治療,感覺統合治療,多感官治療,集體遊戲課程等多方面的。
自閉症孩子需要從多方面角度入手,先找到孩子的興趣樂點在哪裡,然後,再進行針對性的強化治療,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同時,定期給孩子進行心理輔導,增強溝通
,達到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目的。
-
4 # 愛心輔導媽媽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如果誰的家裡有個自閉症的孩子,那就等於希望破滅了,家長有多麼的無奈,有多麼的痛苦,是常人無法體會的,那麼怎樣才能讓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儘量恢復正常呢?
(1)自閉症兒童越早干預越好,在兩三歲的時候,就要對孩子進行訓練。
(2)有的家長把這樣的孩子交給一些機構去訓練,我覺得這樣很不好,因為孩子年齡很小,離開爸爸媽媽覺得很可憐,雖然孩子有一些自閉,但孩子也有恐懼感。
(3)訓練孩子的任務應該落在爸爸媽媽的肩上,因為爸爸媽媽是孩子最熟悉的人,孩子跟爸爸媽媽最可能有語言溝通,效果也一定更好。
總之,家裡有自閉症的孩子是不幸的,但爸爸媽媽既然給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應該擔當起訓練孩子的重任,讓孩子儘可能的接近正常人,這樣才不枉為父母。
-
5 # 鹿媽說育兒
“3歲孩子自閉症中度,每天應該高強度訓練還是在遊戲中度過?”對於這個問題真的是要看孩子的具體情況的,不能一概而論。
我先來講一個例子,之前我們有一位家長,她的兒子是自閉症。平時不管是上課還是帶出去玩,孩子都是呆呆的,沒有任何反應。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自己的兒子在和她玩遊戲的過程中,眼鏡裡閃著光,而且還很喜歡玩。因此她就抓住了這個契機,利用遊戲去教自己的孩子,最後孩子發展的真的很不錯,現在在幼兒園大班,已經快上小學了。
講上面的例子是為了告訴大家,沒有哪個孩子絕對的適合遊戲,也沒有那個孩子絕對的適合高強度的訓練。而對於效果來說,也不是說玩遊戲就學不到東西,就在浪費時間。其實遊戲中也有很多學習內容的。以《水果蹲》這個遊戲為例,我們來分析一下里麵包含了多少學習的因素:
1、認知水果的名稱
2、明白輪流規則
3、知道等待
4、能夠明確自己是什麼水果
5、還能知道別人是什麼水果
6、別人喊到自己所屬的水果時,要知道蹲
…
以上的這些元素都是我們要孩子掌握的。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單純的上課比較容易,難就難在玩遊戲。因為他們的思想刻板,所以很容易機械地記住一些遊戲形式而不是真的理解了遊戲規則。因此如果能跟自閉症孩子玩起來遊戲,其實也是很棒的。
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自閉症孩子來說,前期需要多一些密集型訓練,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基礎的知識,認知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升。這時候的孩子可以玩一些簡單的感官遊戲,因為太複雜的遊戲規則他們很難理解。
而訓練到後期或者是針對一些高功能的自閉症孩子,我們的課程可以以遊戲為主。因為這時候的孩子,基本的知識都已經掌握,他們需要的更多的是知識的綜合運用以及對規則的理解,因此這時候可以以遊戲為主了。
其實到底是以密集型訓練為主還是以遊戲為主,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而且也要看孩子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閉症孩子自閉的程度能夠減輕,最終能夠適應社會。為了這個目的,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方法,只要是對孩子好的方法我們都可以去嘗試。因為每個孩子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說固定用哪一種方法,只要是適合孩子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回覆列表
兒童需要在遊戲中進行學習。
遊戲對於任何一個兒童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在遊戲中兒童可以學習各種操作的技能,鍛鍊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建立社會的常規,促進智力的發展,並在遊戲的過程中得到愉悅的體驗。
而對於一個自閉症兒童來說,他們每一天的時間都被各種各樣的訓練佔據著,當然這對他們很重要,因為他們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東西。
曾經有一位母親非常無奈地跟我說:“我一天安排的訓練是非常滿的,我不能允許自己和孩子停下來,如果我看到他在那裡玩,就會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
但當我們不停地將孩子按在小椅子上學這學那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他們作為一個孩子應該享有遊戲時間和空間呢?當我們面對一名自閉症兒童時,通常會放大對“自閉症”的關注,而忽視了“兒童”,但事實上,“兒童”才是他們此時重要的生命歷程特徵。那麼怎樣才能解決訓練與遊戲的問題呢?我認為將訓練內容用遊戲的形式來展開是很好的辦法。兒童的每個遊戲中都包含著許多我們希望孩子學習的知識和內容。
以教自閉症兒童做遊戲為例,分析一下“丟手絹”的遊戲裡包含有多少與自閉症兒童訓練相關的內容:
◆配合能力:孩子要在圓圈裡等著輪到自己去丟手絹或是去追逐,自己不能隨便亂跑,學會“等待”,是配合能力提高的一個很重要的表現。
◆ 模仿:孩子們圍成一個圈兒蹲在地上拍手唱歌時,看別人的動作並跟著做,是相互間最好的模仿。
◆ 理解:透過遊戲的進行和講解,孩子可以理解遊戲的規則,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要站起來跑,什麼時候要蹲在原地,自己是要去追別人,還是應該快跑不被別人追上。加深孩子對於輸贏的理解。
◆ 語言:在遊戲的過程中,大家要一起說唱“丟手絹兒”,在追逐的過程中喊“加油”。
◆ 注意力:時刻關注手絹是否被丟在了自己的身後,就需要眼睛一直看著丟手絹的人。
◆ 運動能力:下蹲、有節奏地拍手、圍著圓圈走、快跑,這些都是基本的身體動作訓練。
再比如:在我們教孩子認識顏色、形狀時,拼圖遊戲會很有幫助;學習方位時,一家人一起玩站隊遊戲,可以很快地幫助孩子理解前後左右。
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恩啟特教平臺ing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