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品味物理
-
2 # D老師桃之夭夭
1.做“懂學生”的教師。多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問題,在他們犯錯的時候既要教育,又要引導,做錯了不在班上大肆批評,做對了一定要在班上大肆表揚。我們都是從孩子長大的,犯錯是難免的,事先預防更重要。
2.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孩子崇拜你,喜歡你。作為一名教師,在孩子們心目中你就是他們的“首領”,所以要多提升自己,讓自己的課更有趣。只要孩子們喜歡你,喜歡你的課,矛盾自然也就少了。
3.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做一些事情,“潤物細無聲”地住進孩子們心裡。比如:一起吃飯、一起聊聊天、一起拍照、一起勞動等等能夠一起做的事情,那種時候,孩子們會感覺你不是教師,只覺你倍感親切。
4.做孩子們的“知心朋友”。一發現孩子們上課狀態不好、作業不完成、跟其他孩子發生衝突……首先不要來就批評孩子,我們可以把孩子請到辦公室,跟他交流溝通,找出原因之後再進行教育。
5.如果你是語文老師,最好做一個愛讀書的語文老師,這樣你的腦海裡隨時都能搬出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講課的時候能夠結合知識講出故事的話,孩子們聽課更有趣。比如:我上課的時候,我就喜歡把有些字講成故事,這樣孩子識記下來的東西記憶更深刻。
-
3 # 大海之上
每個老師都想與學生髮展成和諧美好的師生氛圍,擇天下英才而育之,共同努力,創一段佳話。
但也有偶爾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我從教23年,教過小學,初中,也與學生髮生過沖突,經過反思實踐,留在多數學生心中的印象挺好的,足亦。
要想師生關係融洽,老師是一個成人,主導者,要從思想上,言語上,行為上對自已有所規範。
在思想上,老師要愛護、信任、尊重自已的學生,象對待自家的子侄一樣。學生都是些鬼精靈,你還未說話,他們就會感覺到你是否喜愛他們,他們會一再試探你對他們的容忍底線。他們可以容許一個愛他們的人的大罵,重打,但絕不會容忍一個不愛他們的人的言語,更何況罵,打。
在言語上,老師要多表揚少批評,多誇讚他們行為努力,少誇他們聰明,多提高一些對他們的期望,尊重他們的人格,少說一些侮辱的話。
在行為上,教師要以身作則,要學生做到的,自已也要先做到。平時體育課,活動時與學生打成一片,不要高高在上。與學生要友善相處,即便是懲罰他們也要公正,公平,合情合理。
我在教小學時,曾經打過一個學生的手板,原因是幾天未完成作業。那天放學後,我走到公交車站臺乘車,一陣擁擠後被人流擠到後車門處,我都沒注意,旁邊位置上一個孩子拉著我的手往上讓,我抬頭看到是今天被我打的孩子,他笑嘻嘻:老師,你坐這兒!我看著他的手上還有紅紅的印子,心中感觸良多。後來,我每天留一點時間給他,盯著他做作業,在路上讓他背乘法口訣表。
小學畢業後,他去讀了另一所中學。再次見到他,是十多年後,我去房管局辦事,他在裡面當辦事人員,見到我非常熱情,陪著我把事情很順利就辦好了,還給旁邊同事介紹:這是我小學老師。小學時多虧他天天盯著我背乘法口訣,我的口算房屋成本才會這麼快!
後來,我教初中學生,發現初中有些孩子不好捉摸,有時無意中的一句話會讓他頂嘴,頂得你肝疼。有一天上課,有個學生一上課就趴著,我走到他身邊問他:生病了?他:沒有。我提醒他坐好,堅持!他抬起了頭。等我回到講臺上,他又趴下了,我再次提醒他,他又抬起頭來。我心裡有點生氣,下了課,走過他跟前,發現他還趴著,把他肩膀搖了搖,讓他到辦公室來一趟。課間十分鐘過去了,我沒等到他。第二節下課了,我衝到教室裡,把他叫到辦公室,他懶洋洋地站在那裡,我問他第一節課趴著的原因,他翻著白眼:我不記得了!我當時想動手打人,但還是忍了下來,讓他把經過寫下來。後來,我打電話給家長,才知道他前一天在家裡與母親吵架了,心裡不暢快!幸好我當時沒衝動,否則肯定有衝突。
高中生年齡大,懂事了,人們覺得師生應該更好配合,但我看到一件事讓我的看法有了一點轉變。同辦公室的康老師,是退休返聘的,高中教學的牌牌,我們都稱他康老。有一天下課回來,他氣得雙手發抖,還不行,一腳將座椅踢倒了:這種學生!辦公室裡的人都去安慰他,上課鈴響後,其他老師都上課去了,就剩我跟他。他才說:一個學生,坐位靠門,他講課時,發覺隔壁班上課老師聲音太大,影響到這個班的學習,於是他走過去將門關上,效果要好一些。他講了一道例題,發現門又被打開了,他對那個同學說,旁邊教室裡的聲音太大,我們關上門效果要好一些。他把門第二次關上了。過了一會兒,他講完一道題後,發現門又被打開了。他有點不高興,把門又一次關上,他剛走回講臺,那個學生又把門打開了。他忍著氣,把這堂課上完,就出現前面所說的情景。後來,班主任說班上學生前一節是體育課,熱得很,開門通風涼快一些。從這件事上,康老也說幸虧自已沒衝動!
總結下來,師生衝突很多時候是由於雙方不夠冷靜,所以解決方法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
首先,教師要有愛的心態,心胸要寬廣,微笑進課堂,即便有不愉快的事,走上講臺時也要卸下包栿。
其次,對課堂上的意外要有智慧的應對方法,對待有些事要冷處理。有一個老師的做法讓我很佩服,他一天上課時,班上突然有兩個學生吵了起來,他看兩個烏眼雞一樣對著盯的學生,靈機一動,拿起兩個粉筆盒,走到那兩個學生跟前:哎,幹什麼嘛!劉總和王總,肝火不要那麼旺,來,喝喝茶消消氣!他把粉筆盒放到那兩人手上,全班鬨笑,那兩人也軟了下來。
學生大部分時候都知道尊重老師,但也些特殊情況下與老師衝突起來,這時老師要冷處理。學生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很多問題學生的背後是一個問題家長,家庭。所以,有時我們要與家長及時溝通,做家長的工作,要和家長形成合力,才能做學生的工作。很多家庭中父母鬧離婚,孩子就無心學習,成績大步下滑。
魯迅先生曾題: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甘為人梯,甘為孺子牛的老師,不乏寬闊的心胸,以"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為自已的座右銘,為學生樹立人生的榜樣,很多教師為師生關係的融洽做出了典範,讓我們景仰。
師生關係,不外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解決衝突要抓住一點:愛的教育,理解萬歲。
回覆列表
教師和學生天天打交道,不發生矛盾,其實那是不可能的。心理學中講到:影響師生關係的主要因素有:1.教師方面,2.學生方面,3.環境方面。所以我覺得應該從這三個方面來找到解決的途徑和方法
教師方面教育心理學中說到:教師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在全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從根本上來說,良好的師生關係首先取決於教師。為此,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瞭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5.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往
6.加強師德建設等等
學生方面教育心理學中說道:
1.正確認識自己
學生如果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以及應該努力的目標,那麼,他們對於教師的指導就能更加認真地傾聽和思考
2.正確認識老師
每位老師都有其自身的特徵、缺點和優點,當學生髮現教師不能滿足他們某些方面的期待或不喜歡某位老師時,應該摒棄對老師的固有成見,積極主動地和老師溝通。
環境方面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確保校園文化的純潔性
2.加強學風教育,促進良好學風養成,使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下健康的學習,這對於良好師生關係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和價值。
總之師生矛盾不可避免,想好解決的途徑和方法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