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兩歲半,正處於叛逆期,什麼事都要順著他,不順他就哭,我的觀念是不能慣著他,就讓他先哭,發洩一下,然後慢慢跟他講,教給他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爸爸每次是隻要一哭就趕緊滿足,所以我倆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大的代溝
大家說現階段的小孩應該怎麼管才好,真是頭疼
回覆列表
-
1 # 莫小煙
-
2 # 愛讀書的魚ing
孩子才兩歲半,正是第一次叛逆期,孩子覺得他長大了,這時期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同。可以做遊戲,比如扮演警察、醫生等職業。我們過去童年時也經常玩這樣過家家的遊戲,有的演爸爸,有的演媽媽等角色。父母如果沒時間,或者有條件的,送孩子去兒童樂園,與其他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玩過家家。在互動中玩的快樂,也滿足了認同感。推薦家長閱讀《心理營養》,《捕捉兒童敏感期》這些育兒書籍。
-
3 # AK大龍
你好,孩子都是有那麼一個階段的,現在還不是很懂事,然後脾氣都很大,等稍微再大一點了,他就會聽話的,現在他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大一點了你就跟TA講道理,不要去打也不要大聲喊,要有耐心,記住這個階段的孩子教育方法一定要有耐心,不管你的工作多忙多累多枯燥,對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孩子只要怕一個人就好,不要弄的兩人都怕,兩個都怕對孩子心裡不好,現在的孩子都聰明,教育孩子刻不容緩,小時候教育好了,長大了你就省心了。
-
4 # 天合觀察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家庭教育過程中通常以“省心”作為好的家庭教育成果標準,這具備一定參考價值,但不是唯一的標準。作為父母來說家庭教育中的確需要統一教育思想,孩子具有天生的模仿行為,在外界(引導)刺激下形成“趨利避害”思維及行為表現。父母應多陪伴發現孩子的真實需求,讓子彈飛一會才容易發現需求的軌跡與目標,適當的延遲滿足,在規範孩子行為上是有益的,也不宜矯枉過正把孩子按照預設目標發展。家長可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觀察總結,父母間定期相互溝通,在同類問題上逐步達成一致,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好引導。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引導啟發教育是主導因素,關注孩子成長的同時也需要父母的成長與自省。
不過看得出來你們倆個人都是真心愛孩子的,只是方法不同,成人之間好溝通。我主要說說孩子。
你家孩子不聽話,我覺得是好事,孩子自己有主意,在兩三歲就敢反抗父母,說明他的內心比較強大。你家應該也是兒子吧。
我兒子現在五歲多了,我一直比較順從他。但是你要和溺愛分開。
順從他的心意,就是比如他說媽媽我這會兒想看一會兒電視,你說可以,寶寶,我們約定好看兩個。
這個是順從。順從孩子的心意,讓孩子的需求被看見了,孩子有滿足感,有安全感。
如果孩子看完兩個了還想看,你不同意,孩子就哭起來。然後你就妥協了,讓他再看。這就是溺愛。
溺愛就是破壞原則地滿足他的要求。
但是我們很多父母都分不清溺愛和愛。包括我當時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好。
愛孩子,就是看到孩子的需求。孩子哭了需要媽媽安慰,想要抱抱。就抱抱孩子又能怎麼樣呢?成人在難過的時候都需要安慰,更何況是兩三歲到孩子。我也理解你的想法,包括我老公,我每次都和他說的話就是:“你不要總是用對成人的要求來要求一個兩三歲的孩子。”
孩子畢竟才那麼小一點,他的認知和成人相差太遠了。
比如他吃飯慢,也許他覺得飯菜裡的東西很有意思,在玩。你可以跟他說:“我的寶貝最棒了,吃飯又快又好,身體棒棒的。”孩子能感覺到你的關注,也能感受到你的愛,自然會加快吃飯的速度,但是肯定不會和四五歲的孩子一樣,也許沒有鄰居家一歲半的孩子吃飯好,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果你看見他吃飯慢,還邊吃邊玩,就開始給他講道理:“你怎麼搞的,吃個飯怎麼那麼慢呢?看看人家***吃飯多棒啊。你不快點吃,怎麼才能長高個子呢。”你覺得你是為他好,但是如果你和孩子兩個人互換一下身份,你願意接受這樣的教育嗎?更別說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啊。
孩子很叛逆,說明還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不夠,沒有看到孩子的需求。
兩歲多孩子一天能喊幾百聲“媽媽,媽媽”這就是孩子希望媽媽能看見他的需求,作為媽媽,我們應該細心地覺察孩子內心的需求。
比如你正在做飯,孩子說“媽媽,你看我畫畫。”你要及時迴應孩子的需求“寶貝畫的畫真漂亮,媽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可畫不了這樣的畫。媽媽現在要給我們做好吃的飯了,你想來幫忙呢還是想繼續畫畫呢?”
孩子被關注了,也被愛了。他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媽媽任何時候也不會拋棄他,自然不會再纏著媽媽了。
孩子叛逆,還是因為父母沒有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尊重孩子,任何事情都用商量的口氣。比如吃早飯,我就會問他想吃煎雞蛋還是煮雞蛋。這樣你把選擇權給他了,他基本上會在你給的選項裡選擇,這樣就是尊重了他。
大人說孩子叛逆還是因為孩子沒有聽從我們的安排。
孩子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情,大人就直接說這樣不對,那樣沒禮貌。
我希望父母多給孩子一次機會,畢竟才是幾歲的孩子呀。
有一次兩歲多的孩子幫我端牛奶,把杯子打碎了。這個時候孩子心裡是很害怕的。
我一把抱住孩子,他立馬大哭起來,還光著腳,我把他抱起來,先問他又沒有傷到,又安慰他,是不是嚇到了,沒關係,媽媽抱抱。小孩子打碎了杯子很正常,因為小孩子力氣不夠大,小手拿不緊,沒關係的。媽媽可以教你怎麼緊緊拿住杯子。
我覺得兒子應該是得到了安慰,一會兒就不哭了。後來吃飯的時候還說要多吃飯,有更大的勁兒就不會把杯子打碎了。
家長千萬不要說“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對孩子來說無疑是拋棄。
語言是最厲害的殺人武器,尤其是父母對孩子。
我一般都是對孩子說:“媽媽愛你,你淘氣媽媽也愛你,你表現好媽媽也愛你。無論怎樣媽媽都愛你,媽媽愛你。是因為你是媽媽的孩子,媽媽會一直愛你。”
有時候他哭了,就說“我不喜歡媽媽了”,我也會迴應他“媽媽生氣了也是愛你的,媽媽情緒的小怪獸沒管好,對你發火了。媽媽還是愛你的。”
沒有頭緒地給你說了這麼多,我真的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溫柔對待。
對我們的孩子,溫柔一些,和善一些,寬容一些。我們的孩子,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
多抱抱孩子,跟孩子好好說話。
溫柔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