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豫鄉圓圓
-
2 # 農村巧姐
根據您的描述考慮您家的小羊可能進的草有農藥殘留,可能是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大。建議您立即帶您的小羊前往動物醫院就診,在動物醫院獸醫的診療下方可明確診斷和治療,不能明確您的小羊患有何病症。
養育羔羊需注意六個要點:
1、喂足初乳:初乳的蛋白質含量是常乳的4倍,乳脂率是常乳的2倍,且富含礦物質。其中大量的鎂離子可促使胎便排出,避免羔羊發生便秘,此外,初乳中還含有羔羊建立自身免疫系統的抗體,羔羊吃足初乳能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因此,羔羊出生後應及時吃上初乳。具體操作時,應以擠出奶塞子為止。不要過多浪費初乳。對於一胎多羔的羊,要讓所有的羔羊都吃上初乳,越是弱小的羔羊越要透過人工輔助多吃些初乳。
2、防喂急乳:羔羊出生1周以內,給羔羊餵奶時要防止吃急乳,避免羔羊腹瀉。
此外,餵奶間隔時間也不要太長,最多不能超過4小時。
3、不要喂育肥豬飼料:有些養羊戶錯誤地將育肥豬飼料拿來餵羊,結果造成食用育肥豬飼料中毒死亡的事情發生。為此,農戶一定要注意,羔羊補喂精飼料,一定要用草食家畜飼料,千萬不要用育肥豬飼料餵羊。
因為目前市場上的育肥豬飼料大多都含有較高的礦物質和抗生素,這是不適合餵羊的。
4、飼料蛋白質不宜過高:多數農牧戶給羔羊補料比較單一,仍延用傳統的方法,即用炒黃(黑)豆麵拌溼了餵羊,這樣做容易造成羔羊營養性腹瀉,也就是說由於高蛋白質飼料不容易被羔羊消化吸收而導致腹瀉。
給羔羊補多少蛋白質飼料合適,可以透過羔羊糞便來觀察。在羔羊形成正常糞便後,當營養適中時,羔羊糞為大小適中的羊糞彈,外面有一層細糞膜;當營養過剩、飼料蛋白質過高時,羊糞則形不成糞彈狀,而是像豬糞那樣形成一堆糞便,嚴重時還會拉稀糞便;當營養不良時,羊糞彈大小不均勻,糞彈外面的細糞膜較薄,易碎。
5、及時喂青綠多汁飼料:羔羊最好在10日齡左右開食,除補給全價精料外,還應及時補喂優質青乾草、胡蘿蔔等粗料。對於羔羊來說,越早補料越有利於瘤胃的發育,但在給羔羊補喂青綠多汁飼料時,最好不要餵馬鈴薯,尤其是已出芽馬鈴薯,否則會導致羔羊馬鈴薯中毒的發生。
6、認真做好免疫及驅蟲工作,嚴防病蟲侵害: 對羔羊進行整套的科學免疫程式,是養好羔羊、減少死亡、提高成活率最重要的一環。羔羊的免疫程式有:羔羊15~20日齡皮下注射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羊猝疽三聯菌苗,30~40日齡皮下注射羊用口蹄疫疫苗,40~50日齡皮下注射羊痘雞胚弱毒疫苗,50~60日齡肌肉注射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活苗,60~70日齡口腔黏膜內注射口瘡弱毒細胞凍幹苗,70~80日齡背部皮下注射,羔羊除按程式防疫注射外,可根據免疫期的長短,結合春、秋季防疫給羊只重複防疫注射。
-
3 # 天野農家
這哪裡是什麼病啊?這不是像我們小孩經常吃奶的時候,嘴邊會留一些唾液之類的嗎?
這是羊羔的自我生理機能反應。
我家養了很多年的羊,我們現在還有百來頭羊呢。都是山羊,全部野外放養的,沒有圈養。
-
4 # 白禮彥
羊口瘡又叫"羊傳染性膿皰",是綿羊和山羊的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羊口瘡多於春秋兩季群發於3-6月齡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發病較少,呈散發性流行。
回覆列表
嘴流粘沫就是長“羊口瘡”。羊口瘡又叫"羊傳染性膿皰",是綿羊和山羊的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羊口瘡多於春秋兩季群發於剛出生的小羊及3-6月齡羊,成年羊也可感染,但發病較少,呈散發性流行。
病羊和帶毒羊是主要傳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因購入病羊的帶毒羊傳入,或是利用受汙染的畜舍及草地而感染。
1、症狀:病羊以口唇部感染為主要症狀。首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鏡上發生散在的小紅斑點,以後逐漸變為丘疹、結節,繼而形成小皰或膿皰,蔓延至整個口唇周圍及顏面、眼瞼和耳廓等部,形成大面積具有龜裂、易出血的汙穢痂垢,痂垢下肉芽組織增生,嘴唇腫大外翻呈桑葚狀突起。口腔粘膜也常受損害,粘膜潮紅,在口唇內面、齒齦、頰部、舌及軟顎粘膜上發生水皰,繼而發生膿皰和爛斑。
若伴有壞死桿菌等繼發汙染,則惡化成大面積的潰瘍,深部組織壞死,口腔惡臭。病羊由於疼痛而不願採食,表現流涎、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或廢絕、反芻減少、被毛粗亂無光、日漸消瘦。哺乳母羊的乳房也可能同樣患病,主要是由於被小羊咬傷而感染。
2、治療:
(1)首先隔離病羊,對圈舍、運動場進行徹底消毒。
(2)給病羊柔軟、易消化、適口性好的飼料,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
(3)先將病羊口唇部的痂垢剝除乾淨,用淡鹽水或0.1%高錳酸鉀水充分清洗創面,然後用紫藥水或碘甘油(將碘酊和甘油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即成)塗抹創面,每天1-2次,直至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