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雨燕
-
2 # 一股祚迄35062114
馬謖生活得過於滋潤,自己沒有必死之心,如何感染手下的兵?而且置於死地只能用於一鼓作氣的衝鋒,守是個漫長的耐心問題。
-
3 # 向陽花開7290
馬謖跟項羽最大的區別就是項羽是個身經百戰的真將軍,而馬謖,劉備臨終前就跟諸葛亮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項羽,乃楚國名將項燕之孫,擁有天生神力,輕而易舉地將大鼎舉起,世人無不甘拜下風。很多人只知道項羽能打,但他之所以能夠有如此輝煌的戰績,僅靠單打獨鬥是遠遠不夠的,主要是項羽有著極強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古代,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等被稱為兵家四勢,而項羽則是公認的“兵形勢”代表人物,故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極高評價。
馬謖,是諸葛亮當時最親信的人,馬謖雖然只比諸葛亮小歲,諸葛亮與馬謖的關係介乎師徒父子之間,關係極近。馬謖的哥哥馬良又與諸葛亮格外交好,馬良因夷陵之戰為國捐軀,諸葛亮對這個“軍烈屬”自然更多一分偏愛。因為夷陵之戰蜀漢損失了大部分既有經驗又有能力的干將,所以到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已經實在沒有多少可用之人了,在這種情況下,馬謖被諸葛亮重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馬謖,思維活躍,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但同時,因為一直都缺乏實際經驗,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個紙上談兵之人。但諸葛亮並沒有及時的看到這一點,因為其多次在參謀會議上提出的建議都很有價值,所以誤認為馬謖是個可以被重用的人才。
劉備認為馬謖“言過其實”,其實這一句評價是針對所有博覽群書而缺乏臨場經驗之人的評語,馬謖的戰略能力很強,戰術能力差,這需要後天的實戰去培養。
-
4 # 奮豆愛歷史
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讓我們簡單複習一下。
話說韓信,那是劉邦手下的名將,號稱“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在公元前205年,韓信以3萬人的兵力,擊敗了趙軍20萬人。那麼他是怎麼贏的呢?過去知道的情節是這樣的,韓信讓軍隊在水邊列陣,面對敵軍,也就是說,後面是河,前面是敵人,沒有退路,於是激發起了部隊計程車氣,一戰而勝。
這一仗打贏了,事後他手下人就問了:兵法上都講,列陣要在山前和水後,你偏偏在水前列陣,居然還能贏。這是什麼神奇的搞法?韓信就教他們了:“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這事兵法上有,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所謂“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只有當所有人都沒有退路的時候才能打仗嘛,有退路,人都跑了。
那韓信說的兵法上的話,有沒有錯呢?沒有錯,《孫子兵法》上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奇怪的事情來了。後世所有效仿韓信的人,沒有一個成功的。比如三國時期的徐晃,也是搞背水一戰,結果被趙雲殺得人仰馬翻。
仔細想想也是,大多數人如果身臨絕境,第一反應是驚慌失措,得有多大的勇氣才能拼死一戰啊?
實際上,冷兵器時代,打仗拼的不僅是力量,更重要的是士氣。有句話叫兵敗如山倒,一千人計程車氣高昂的隊伍完全可以屠殺幾萬人計程車氣崩潰掉的軍隊。我就曾經聽一位研究冷兵器戰爭的朋友講過。古代的守城戰,如果兵力不是特別弱勢,守城的時候,往往是倚城而戰,就是軍隊開到城外,背後是城,和敵人開打。我方知道自己還有後手,大不了退回城內,敵方知道很難消滅我們,在士氣上就拉開差距了,我方更容易贏,這才是古代城牆真正的價值。情況真要演化到城頭爭奪,那我方計程車氣反而就瀕臨崩潰了,其實城是很難守得住的。
你看,這個原理豈不是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正好相反嗎?到底是身臨絕境的人,還是有希望的人有士氣呢?那麼哪個對呢?
接下來我們看看核心戰場。背水一戰,總有個水,就是一條河。這條河當時叫“綿蔓水”,今天叫“綿河”,位於太行山井陘口。
韓信的部隊在河西,趙軍在河東。隔水對望。韓信做的第一件事,是半夜悄悄地派了2千名輕騎兵,脫離大部隊,在另外的地方,悄悄渡河,到了河東,在趙軍大營北邊的山上埋伏了起來。請記住這顆棋子。後面有妙用。
第二天,韓信的大軍3萬人,先派出了1萬人的精銳部隊渡河。在河邊列陣,也就是背水列陣。趙軍一看,什麼?韓信背水列陣,這是不是傻?都笑。這一笑,也就錯過了這場戰爭中趙軍唯一的機會:這時候該出擊,把韓信的軍隊趕下河。
我囉嗦一下,幫你再整理一下戰場上這個時候的形勢。
自西向東,最西邊是韓信的2萬人的主力部隊,然後是那條河,然後是韓信1萬人的先頭精銳部隊,然後是趙軍的大營。然後在趙軍大營背後的山上,還有韓信的一支2千人的伏兵。當然了,這隻伏兵的存在,趙國的軍隊是不知道的。就是這麼個形勢。然後就是奇蹟上演的時刻了。
韓信壓陣,帶領主力2萬人渡河。那豈不是和那1萬人的先頭部隊會合了嗎?並沒有。這2萬人過河之後,沒停,繼續前進,到趙軍的大營前列陣求戰。那先過河的那1萬人呢?沒動。還在河邊。這顆棋子,後面有妙用。
趙軍將領一看,那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來,你捨得死,我就捨得埋。我這裡是20萬大軍,你韓信帶了2萬人就到我營前叫板,而且你還背河列陣,身陷絕地,犯了兵家大忌。那好吧,出營打它!
兩軍開始正面硬剛,殺得天昏地暗。趙軍相對漢軍,數量上佔優勢,所以漸漸的,漢軍就落了下風。打不過,就且戰且退,一直退到了河邊上。
這時候發生了什麼?韓信留在河邊的那一萬精銳部隊,這個時候已經休息得差不多了,以逸待勞,加入了戰團。兩軍就在河邊開打,這個時候,韓信喊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退無可退!諸君何不奮力而戰!”
我們把眼光從河邊這個區域性先拿開,看整個戰場,這時候,戰場上誰最難受?不是激戰中的軍隊,而是在趙軍大營中看家的那部分軍隊。畢竟20萬人,肯定要留一部分看家的。算是趙軍的預備隊吧。他們一看,只要再加把力,韓信肯定完蛋啊。再說了,這功勞,再不搶就沒了。於是趙軍傾巢而出,下山摘桃子來了。
你應該想到這個時候該發生什麼了。還記得我們前面講的那顆棋子嗎?韓信提前埋伏在趙軍大營後山上的2千輕騎兵上場了。趙軍大營這個時候已經幾乎是一座空營,2千人足夠拿下了。拿下之後,迅速拔下趙軍的旗幟,換上了漢軍的旗幟。然後大喊,趙國已滅,趙王已成俘虜。這當然是虛張聲勢。
現在你再看20萬趙軍,本來好好的優勢,突然自己被包了餃子,老家被佔了,前方還有如狼似虎的韓信主力。趙軍軍心就亂了。前面我們講,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士氣是關鍵。一旦軍心不穩,軍隊越多,崩潰得就越厲害。後面的事就發生得很自然了。趙軍主將被斬,趙王被擒,韓信一戰成名。
我們回顧這個過程,不得不感慨,韓信真是一個心理大師。
他要經營的,其實就是趙軍心理崩潰的那個瞬間。20萬大軍一旦軍心崩潰,後面就是屠殺了。那怎麼讓它崩潰呢?要讓趙軍意識到自己被前後夾擊。怎麼才能前後夾擊呢?畢竟趙軍有絕對的人數上的優勢啊。3萬人怎麼夾擊20萬人啊?關鍵是把他們騙出大營。怎麼騙出大營呢?必須讓趙軍看到全殲韓信的希望。所以,前面的什麼短兵相接,什麼且戰且退,什麼背水列陣,都是為了讓趙軍走出大營而演的戲。
當然這麼做,也是有風險的,萬一自己退兵的時候,韓信這邊的軍隊士氣不穩,先崩潰了怎麼辦呢?所以先過河,背水列陣的一萬精銳就是保險。以逸待勞的一萬精銳生力軍,就像一塊鋼板一樣,穩住了自己這一方的局面。
你看,環環相扣,算無遺策。韓信真名將也。透過這場著名的戰役我有兩個感慨。
第一,不要相信什麼精神勝利法。表面上看到的那種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口號激發出來的精神力量,如果真的能贏,那背後一定還有一些深藏不露的東西。打雞血、喊口號,不是沒有作用,而是要在精心規劃的佈局上才能起作用。
第二,永遠不要相信那些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經驗。韓信並沒有說謊,“置之死地而後生”。但是如果沒能深入現場,深入細節,怎麼個置之死地?又是怎麼個後生?只聽了一句,我們就什麼也學不到。
-
5 # 揚楊劉
置之死地而後生,這種高超打法非常考驗將領的能力和指揮水平,歷史上有很多人模仿,但大多都失敗了。成功了的,比較出名的有韓信背水一戰,項羽破釜沉舟。
置之死地而後生,最重要的就是死地這個條件。就是讓軍隊,沒糧草,沒水源,沒營地,沒援軍,沒後路,沒希望……就是讓軍隊裡的每一位士兵都感到絕望,然後不拼死一戰的話,就沒有活路,全都得死。例如,韓信背水一戰,漢軍背後是大河,前面是數倍的敵軍,完全沒有苟延殘喘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士兵就會以一當十,悍不畏死,從而取得勝利。這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馬謖是怎麼做的呢?他把軍營直接紮在了山上,這根本不是死地。軍營裡面有糧草,有帳篷,有防禦。馬謖突圍的時候,蜀軍士兵就會想,就算打輸了,撤回到山上的軍營裡面,還有飯吃,還有地方睡覺,魏軍打上來還有營寨可以防守。
就是這些,讓蜀軍士兵有了苟延殘喘想法,因而不能不顧傷亡的拼死一搏,才導致了失敗。溫水煮青蛙,把青蛙放到開水中,青蛙會拼死一跳而得救。把青蛙放到溫水裡煮,青蛙苟延殘喘,但過一段時間後,青蛙就會死掉。這也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不置之死地,就沒有生的希望了。
劉備對諸葛亮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就是說馬謖只是善於紙上談兵,而且在街亭之戰中,馬謖丟下軍隊,自己跑了,這種將領還談什麼打贏?而韓信和項羽,在陷入死地之後,都身先士卒的作戰,因而他們能夠成功。
-
6 # 公明淏
兵法中的許多情況,它們並不是在哪裡都可應用的!也不是什麼人都適用的。一定要根據各種情況權變。
馬謖沒實戰經驗,沒有根據實際的山地情況和按照客觀的地形來進行安排。從馬謖在登山棄徑而駐的兵法部署中看出,有一股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味道,其用意應該也在此。絕地求生是應用於實戰中克敵制勝的方法之一。
大批的軍隊駐在山頂,它是有憑高視下,勢如破竹的大好優勢;但是,如果敵人斷了水源,並打算把該軍長困於山上,那麼最先混亂的必定是蜀軍,張郃還沒攻打呢,蜀軍就已經膽戰心驚了!這裡就有問題了,蜀軍不是更置之死地而後生了嗎?應該拼死一戰才有活路啊?!
這才是我要說的重點!!!在我看來,蜀軍計程車氣低下才是失敗的最主要的原因。這就不得不提關羽這個禍害了,從他開始至劉備夷陵大潰敗,失敗的情緒籠罩著蜀漢士兵將軍們的內心,使得他們沒有取勝的勇氣。荊州之戰、夷陵之戰,不客氣地說,已經把蜀漢的精銳部隊完全徹底的揮霍掉了!馬謖領計程車兵根本就不會打仗。而且士氣低下,一觸即潰,《三國志•王平傳》眾盡星散!多麼恰當……就連諸葛都不得不說各個戰場上我軍均多於敵軍,卻打不過人數較少的魏軍!
項羽在鉅鹿之戰中的戰法看起來沒有勝算,實際上不然。第一,他親自統帥。第二,他的那些將士都是身經百戰的親兵,他們如果真的失敗了,依照秦朝的法令,他們一個也活不了。
注:(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遺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則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
馬謖是秀才帶兵,還是新帶的,難免人心不服,誰會為一個新人賣命?怎麼跟項羽計程車兵比呢???對於項羽是反過來的。所以還沒打仗馬謖已經輸了。不是還有王平嗎?沒用,我告訴大家沒用!對手張郃,身經百戰無堅不摧,破袁紹、斬蹋頓、逐馬超、敵張飛、奮勇挫敗劉備法正黃忠。王平?諸葛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派高翔、魏延支援馬謖。那也沒有勝算。
最後用魏明帝來結束答案吧:“亮懷李熊愚勇之志,不思荊邯度德之戒,驅略吏民,盜利祁山。王師方振,膽破氣奪,馬謖、高祥,望旗奔敗。虎臣逐北,蹈屍涉血,亮也小子,震驚朕師。猛銳踴躍,鹹思長驅。”並稱贊張郃說:“賊亮以巴蜀之眾,當虓虎之師。將軍被堅執銳,所向克定。”
-
7 # 真正鱷魚不哭
馬謖的錯誤:
1.既不知己又不知彼。
馬謖是荊襄人氏,長期活動於南方,所效力政權都比較缺馬,沒有較大規模騎兵建制,因此他對北方常見的騎兵戰比較陌生,對魏軍鐵騎戰鬥力也沒有準確認識。
孫子云:"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也還不算太糟。問題是馬謖是缺乏實戰經驗,沒有自己的基本部隊,驟然統領大軍出征,也來不及熟悉下屬諸軍情況,實際上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這一點丞相要負主要責任,不必為尊者諱。
臨戰時馬謖拿不準魏軍戰鬥力如何,本來應該料敵從寬,把最堅強的部隊放在一線。但他不瞭解各營戰鬥力,沒有能做到這一點,於是前軍被張郃精騎輕易沖垮,不得不過早撤退上山,全軍陷入完全被動。
其實馬謖不是沒人可用。將軍王平系曹魏降將,堅忍善守——該部在全軍潰敗時還能保持建制收容潰兵,可見戰鬥力相當不錯。王平曾任曹操部下中級軍官(校尉),無疑是最熟悉魏軍的人,卻沒有參加前期一線防禦。所謂"連規諫謖",說的不是路口下寨問題,蜀軍離魏軍很近,沒有時間在平地建成堅固營盤,作為老營伍,王平不會不懂這個道理。他是自請擔任前軍,無奈馬謖名士習氣作祟,看不起他這種出身寒微的文盲老兵痞,沒有接受他的請求("謖不能用")。
2.貴族作派,不能與士卒同甘共苦。
丟失山腳陣地失去水源當然很糟糕,但也不至於馬上大禍臨頭。三國時期關隴地區還是比較溼潤的,隴山山坡總有些山泉,總體固然不足,但只要嚴格執行用水管制,還是可以支援一定時間的。關鍵在於將領要以身作則,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士兵們都是淳樸的,看到主將和自己一樣忍受飢渴,自然不會有多少怨言——王平部同樣缺水(演義所謂另立營寨系小說家言),卻沒有潰散,靠的就是王平放下將軍架子,和士兵打成一片,穩住所部軍心。
事實上馬謖軍堅持時間很短,還沒到真正飢渴難耐的時候就崩潰了,可見軍心已亂上下解體。而就在那個時候,蜀軍主力已經近在咫尺("袁子曰:亮之在街亭也,前軍大破,亮屯去數里"《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無奈前方兵敗,士氣大損,戰場條件又比較不利,諸葛亮不願意孤注一擲拼命,故以戰鬥警戒狀態,一邊收容潰兵,一邊緩步撤退。
-
8 # 姑且說
兵法,講究正奇結合。背水一戰,精髓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死地是兵法的正,後生是兵法的奇,其根本就在“後生之道”。項羽韓信將之當做一種手段,因時制宜,始終存在後生之道;馬謖東施效顰,完全不懂戰爭的藝術,將背水一戰當做一種目的,紙上談兵,自入死地。項羽—鉅鹿之戰
項羽的背水一戰,來源於鉅鹿之戰。當時,章邯、王離率領的20萬秦軍攻打趙地,大敗趙軍,所向披靡,天下的諸侯沒有敢去援救的。當時,王離、涉間圍攻鉅鹿,章邯則率領部隊保護秦軍漫長的糧草補給線。
而當時的項羽敏銳的意識到,秦軍的唯一破綻便是糧草!只要斷掉秦軍的後勤補給線,便能動搖秦軍的軍心,取得最後的勝利。於是,項羽率領軍隊渡過黃河,破釜沉舟,且只帶三日的口糧,以表示作戰的決心與勇氣。隨後率領直撲秦軍的糧道,成功擊敗章邯,截斷糧道,並最終先擊敗包圍鉅鹿的王離等秦軍,最後與章邯決戰,一舉獲得鉅鹿之戰的勝利!
項羽的主要目的是消滅秦軍,一是項羽他精準的把握到了秦軍的致命缺陷是糧草,調動全部力量,為的是博取戰機,求取生路!而不是無來由的將軍隊放到死地裡,以激發鬥志;二是看起來項羽破釜沉舟,且只帶了三日口糧,但是項羽的最終目的是截斷秦軍糧道,速戰速決擊潰章邯所部!只要快速擊潰秦軍,奪得糧道,項羽的“三日口糧”糧草不足的問題自然解決。
因此,項羽的背水一戰,正是破釜沉舟與三天口糧,奇是打斷秦軍糧道。這是基於對秦軍致命缺陷的把握,對戰場關鍵節點的清晰認識做出的絕對,而且置之死地是暫時的,只要打斷糧道,便是求生之道!
二、韓信——井陘之戰韓信率領幾萬漢軍想要渡過井陘口進攻趙國,而趙王則率領二十萬在井陘口準備抗擊韓信的漢軍。從紙面實力來看,趙軍不僅數量上佔據優勢,更是以逸待勞,佔據了有力的地勢。漢軍想要快速且徹底擊潰趙軍,必須要兵行險招,正奇配合,才能取得一線勝利的機會。
因此,韓信敏銳的做出瞭如下的作戰部署。一方面他命令2000名漢軍手持漢旗,迂迴到趙軍大營側翼的山谷中,等待時機偷襲大營;另一方面命命令1萬士兵趁夜色渡過黃河,背靠河水列陣作戰,以迷惑趙軍,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輕敵冒進。
果然第二天決戰之時,趙軍上下看見漢軍背水列陣,紛紛恥笑,對漢軍也愈發輕看。但趙軍對漢軍發起攻擊時,韓信故意假裝失敗,潰逃,趙軍見狀全力追擊,但是在前有河水後有追兵的情況下,漢軍反而為了活命開始奮力殺敵,使得趙軍久攻不下。而就在兩軍廝殺之際,潛伏的漢軍突然襲擊了趙軍大營,並插滿了漢軍旗幟。趙軍見大營已丟,紛紛潰散。韓信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韓信的主要目的消滅趙軍,其擺出背水一戰的架勢,一是以其看似荒唐的戰法,吸引趙軍的主力部隊,讓趙軍輕敵冒進,為偷襲趙軍大營創造機會;二是韓信面對兵力強盛的趙軍,要想短期內擊潰趙軍,只能採用出奇制勝的方法。韓信的背水一戰,其生路在於成功偷襲趙軍大營!如果無法達到這個目的,韓信的背水一戰只能失敗。但兵仙韓信巧妙的使用假裝失敗,吸引敵人輕敵冒進,又藉助背水的不利暫時能激勵漢軍為了活命而廝殺的優勢,暫時穩住了形勢,為偷襲爭取到了機會與時間。
因此,韓信的背水一戰,正是1萬軍隊背靠黃河抵抗趙軍,奇是2000兵馬奇襲趙軍大營,這是對敵我雙方情況的精準把握,並做出了詳細的正面戰場與側面戰場互相配合的戰略部署!其求生之路始終是戰略的重要一環。
三、馬謖——街亭之戰諸葛亮率領10萬大軍北伐岐山,命令馬謖為先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抵禦魏軍。諸葛亮指示馬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但馬謖卻不聽丞相指示,將大軍部署在附近的街亭山上。大將王平勸告他:街亭一沒有水源,二沒有糧道,魏軍一旦圍困,蜀軍將不戰自潰。但馬謖卻說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兵法,還嘲笑王平不知兵。
結果,曹魏名將張郃包圍街亭山,切斷水源,斷掉糧道,然後放火燒山,蜀軍飢渴難耐,不戰自潰。致使諸葛亮北伐失敗,退回漢中。
從這裡可以看出,一是馬謖根本不清楚,他的主要目的是防守,不是主動出擊;二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是兵行險招,其主要的目的,不在於置之死地,而在於後生。但馬謖卻不考慮實際情況,自己放棄水源、糧道以此來將蜀軍置之死地,任何在死地的鬥爭所激發出來計程車氣都是暫時的,只有看到生的希望,才能反敗為勝,而馬謖卻完全沒有配套的後生之道。
因此,馬謖的“背水一戰”,正是全軍紮營街亭山,生呢?說到底,不過是一場東施效顰罷了,不考慮實際情況,根本沒有搞清楚這一戰法的核心在於“後生”。
總之,背水一戰的精髓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為將者,需要緊緊把握住的不僅是置之死地,更是“後生”之道。光行險招,卻不知生為何物,註定失敗!
-
9 # 揚生解史
馬謖、項羽、韓信三人都熟讀兵法,其中馬謖還做為軍事參謀,多次給諸葛亮出謀劃策,而他的想法也總是很接近諸葛亮的想法。如諸葛亮徵孟獲時,馬謖建議:“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諸葛亮也接受了這個建議,最終降伏了孟獲。
但是,熟讀兵法只是好將軍的必須條件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條件。戰爭的勝負涉及很多因素,孫武在《孫子兵法》中說:
1、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2、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可見,戰爭的勝負涉及多個方面,作為主將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才有可能在戰爭中取勝。比如,同樣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何馬謖失了街亭而項羽韓信卻打贏了呢?
鉅鹿之戰--項羽順勢而為,出其不意打潰秦軍鉅鹿之戰中,在項羽破釜沉舟之前,形勢已非常有利於楚軍(聯軍)了,只是各國軍隊忌憚秦軍勢大,單邯勇猛而不敢進攻秦軍而已,具體如下:
1、楚王派宋義及項羽率一路人馬救趙,以伺機殲滅秦軍主力,另由劉邦率一路人馬經函谷關進入關中,伺機攻打咸陽。圍趙的秦軍是秦國唯一的主力部隊,在戰略上存在顧此失彼的可能。
2、楚軍在安陽已經停留了四十六天,秦軍認為楚軍不敢進攻,早已放鬆了警惕。
3、楚軍養精蓄銳,士氣正盛。而秦軍連續作戰,已成強弓之末。
4、如楚軍進攻秦軍,那麼鉅鹿城內的趙軍也會衝出來夾擊秦軍,只要足夠堅決,就有擊敗秦軍的可能。
5、兩軍統帥對比。項羽武力完勝章邯,最重要的是,項羽會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陷陣!
正是基於以上的分析,項羽才敢於破釜沉舟。而項羽身先士卒,率楚軍連續進攻,九戰九捷。大破秦軍,終解了鉅鹿之圍。
井陘之戰--韓信活用兵法,以少勝多井陘口是一條長約幾十公里的狹窄驛道,易守難攻,不利於大部隊的行動。趙軍已提前派重兵扼守住井陘口,以逸待勞。而韓信要進攻趙國必須經過此地,井陘之戰就在此時發生。
1、趙軍主帥陳餘熟讀兵法,但靈活不足,他堅持於“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的教條。拒不採用李左車:用奇兵從小道出擊奪取漢軍輜重,切斷韓信的糧道的建議,錯失了戰機。
2、韓信則採用閃電戰:他一面挑選2000名輕騎,讓他們每人手持戰旗,由偏僻小路迂迴到趙軍大營側翼潛伏下來,準備乘隙襲佔趙軍大營,斷敵歸路;一面又派出1萬人為前鋒,乘著夜深人靜越過井陘口,到綿蔓水東岸背靠河水佈列陣勢,以迷惑調動趙軍。
兵法上明確規定佈陣要“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但韓信卻背水列陣,自斷退路。趙軍認為韓信不懂兵法,因此放鬆了警惕。
3、韓信背水列陣是為了迷惑敵人,同時自絕退路使士兵只能勇往直前(最終趙車大敗):
“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難道他不怕被趙軍圍攻嗎?當然不怕。因為他已經兵分兩路了,到時受到夾攻的將是趙軍而不是漢軍,正是由於準備充分,韓信才敢自斷退路的。他活用了兵法,與陳餘死用兵法的作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街亭之戰--馬謖死用兵法失街亭街亭易守難攻,只要在當道紮營固守,魏軍無據可守將會主動撤軍。但馬謖卻認為兵法上說:“憑高視下,勢如劈竹。”而堅持在山上紮營。此時馬謖沒有考慮到以下問題:
1、魏軍只要把山圍住,蜀軍就會斷水斷糧。如果魏軍燒山,蜀軍就會潰不成軍。
2、馬謖理解錯了兵法。“憑高視下,勢如劈竹,”是適用於進攻的兵法,而他是來守街亭的,他忘了自己是幹什麼來了!
3、此時馬謖唯一的勝算是趁魏軍立足未穩時,率軍從山上衝下來攻擊魏軍,這就是兵法上說的“勢如劈竹”。但張郃可不是馬謖,他不給蜀軍任何機會,閃電出擊將山頭團團圍住,此時勝負已定。
馬謖在此戰中不僅死套兵法,而且把進攻的兵法用到防守上了,最要命的是,違反了“兵貴神速”的要求,最後失敗也在意料之中。
總結1、韓信、項羽在自絕退路前已有必勝把握,自經退路只是激發士氣的最後一步而已,所以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2、馬謖在自絕退路前並沒有意識到退路已絕,所以他最後是置之死地而死了。
3、兵法是把雙刃劍,活用它能打勝仗,為了用兵法而用它(死用兵法)則會害死人的!
-
10 # 減水書生
置之死地而後生,只是戰術。它需要戰略和形勢的配合才能奏效。馬謖的街亭之戰,與項羽的鉅鹿之戰和韓信的井陘之戰,完全是兩種戰略背景和戰爭形勢。
1.鉅鹿之戰和井陘之戰是完全的主動進攻主角的項羽與韓信,都是戰略攻勢方,所處的戰爭形勢就是我要去揍人,而且要把他們揍死。同時,箇中設定完全不是一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意氣行事。
鉅鹿之戰,項羽是怎麼破釜沉舟的?
項籍使布先渡河擊秦,布數有利,籍乃悉引兵涉河從之。項羽是先派猛將英布和蒲將軍率兩萬士兵先過的黃河。勇先鋒英布過河之後,迅速打開了局面,起碼也得在黃河東岸建立了穩定的陣地。這個時候,楚霸王才敢破釜沉舟、放手一搏。
而且,黃河對岸雖然諸侯作壁上觀,但是趙將陳餘的幾萬大軍卻是極為賣力的。“陳餘復請兵”,意思就是說:項羽你快過來吧,我一個書生都敢在這裡跟王離幹,你怕啥?
井陘之戰,韓信是怎麼背水列陣的?
韓信主要玩的是心理。一個是對自己人玩,精兵都被劉邦要走了,韓信手中就臨時拼湊了一支部隊,而要讓這些人去打仗,就必須讓他們沒地方跑,所以就置之死地而後生了。另個一是對趙兵玩心理,這些人都是本土作戰,有利則搶劫、無利則逃跑,所以騎兵迂迴、旌旗趙營,就能把這些人嚇跑。
而最大的一個關鍵就是項羽和韓信都是處於戰略優勢,就是我要去揍人,而不是等著別人來揍我。項羽匯兵天下諸侯,就是要去打王離和章邯的,是戰略進攻方。韓信雖然就是三萬人,但是他卻是要進攻趙國的,也是戰略進攻方。他們都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我們去揍人,所以置之死地就是隻能把人往死裡揍。而馬謖呢?馬謖是等著被人揍。
2.馬謖的街亭之戰完全是一種戰略防守的設定諸葛亮安排馬謖去守街亭,可能守不住,但馬謖可以拖延時間,等我把隴右收拾完了就可以了。馬謖知道、馬謖計程車兵也知道。如果是出隴右野戰張郃,他們肯定不會跑到街亭山上修碉堡了。
既然要守,就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也就是說你馬謖得讓士兵放心大膽地跟你守在街亭,以少戰多,扛住張郃的幾萬大軍。
但是,馬謖卻單單沒有為自己計程車兵籌謀戰略物資,關鍵的水源,一直就沒找到。人能扛幾天不吃飯,但是一天不喝水,就真得受不了。
這是馬謖一方,而張郃一方呢?張郃來得太快,他根本就沒有給馬謖做好籌備物資和檢查策略的時間。馬謖剛一上山,他就來了。而且,他來的目的就是要快速突破馬謖陣地,然後援救隴右。張郃一方就是要揍人的,而且誰敢攔我、我就揍誰。就是諸葛亮來了,也照揍不誤。所以,他是強勢的進攻方。
你馬謖這個時候玩置之死地,結果不可能生,而只能死。魏軍擺好了架勢,就是要揍你;你卻不敢拉出隊伍跟他硬拼。而守呢?馬謖卻啥啥都沒準備好。所以,這就只能送死了。
項羽和韓信都是在置之死地的同時,為自己也為自己計程車兵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項羽鉅鹿之戰,是先讓英布蹚了路,秦軍不可怕,揍他們就行。而且,陳餘的幾萬大軍,肯定會接應他。
韓信井陘之戰,早就開出了兩千騎兵,就等趙軍傾巢而出,然後把漢軍紅旗插滿趙營。
而馬謖呢?他可真是置之死地了,除了這,啥也沒安排。
3.面對的對手不一樣,而且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手項羽面對的對手是王離和秦帝國的長城軍團。王離和長城軍團可能在草原打匈奴沒問題,但是對中原戰場卻不熟悉。不僅項羽能揍得過他,就是劉邦也打得過王離。關鍵一個問題,就是王離所部已經在鉅鹿城下幹了三個月了,兵疲將乏。
韓信面對的對手是陳餘和趙國的二十萬大軍。但是,陳餘這個人之前沒打過什麼硬仗。項羽鉅鹿之戰,他只是一個配角。收拾張耳,是書生對書生,而且趁著張耳在關中,他早就把河北的軍政大權給控制了。他不用李左車之計,就已經證明了自己是軍事上的小白。而趙軍呢?剛剛丟掉了代國,劉邦的騎兵軍團也掃蕩了河北南部,所以趙軍是一直在打敗仗,沒有打硬仗計程車氣和堅韌。
這是項羽和韓信所面對的敵人,敵人看著很強,實際一點都不強。而馬謖的對手呢?
張郃,魏國為了對付諸葛亮專門把這傢伙從荊州戰場上調過來。而之所以調他,就是因為張郃能打啊。
張郃這傢伙確實能打。從黃巾起義的時候,他就開始打仗,跟著袁紹平定河北,跟著曹操官渡之戰、再又河北之戰,跟著張遼、淮南之戰,又跟著曹操、漢中之戰打劉備。打了這麼多仗,張郃硬是沒把自己打死,就足以證明他早就被戰爭鍛鍊成名將了。
而馬謖呢?馬謖在街亭之戰前就沒打過什麼真正的大仗和硬仗。兩軍交戰,先比將領,在這方面,馬謖已經輸了。
而張郃所部呢?張郃所部絕對是曹魏精銳,原因就是人家皇帝都到關中督戰了,足以說明對隴右戰事的重視,憑啥不派精兵。而且,就是要千里奔襲、援救隴右,這時候還能派湊數的兵嗎?
戰略背景不同,戰爭形勢不同,敵將敵兵也不同。所以,項羽和韓信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而馬謖置之死地就只能是死地了。
-
11 # 妙眼看歷史
《孫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之死地而後生,指把軍隊佈置在無法退卻的境地,從而激發士兵奮勇前進,殺敵取勝。置之死地而後生,作為奇謀險計多為兵家將帥們所運用,也創造了許多以少勝多的戰例。項羽的破釜沉舟,韓信的背水一戰都取得了勝利,而馬謖守街亭,紮營山上,為什麼卻失敗了呢?
破釜沉舟
《孫子兵法·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群羊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秦末,秦將章邯受命平定各路起義軍。章邯擊破了楚軍項梁之後,圍攻趙王於鉅鹿。趙王向楚懷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范增為副將北上救趙。
章邯派大將王離和涉間把鉅鹿城圍困得如鐵桶一般,自己則率領主力運輸糧草,因為章邯戰線太長,糧道就是薄弱環節。宋義半路紮營,停止行軍,持觀望態度。項羽報仇心切,遂殺了宋義,奪得了主帥。項羽命令士兵每人帶足三天的口糧,然後砸碎全部行軍做飯的鍋。楚軍渡過了漳河,項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交戰後,楚軍無不以一當十,以十當百,個個如下山猛虎,個個都奮勇拼殺。經過多次交鋒,楚軍以少勝多,秦軍大敗。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已殺卿子冠軍(楚軍統帥宋義),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漳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背水一戰
楚漢相爭,劉邦命韓信帶領一萬兩千人馬攻打趙國。而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韓信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兩側。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趙軍人數佔絕對優勢,嘲笑韓信背水列陣。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拼死奮戰。雙方交戰時,潛伏兩側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遍插漢軍軍旗。趙軍被前後夾擊,又看見軍營中插滿漢軍軍旗,鬥志全無,很快被韓信打敗。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馬謖失街亭
三國,諸葛亮率軍北伐,派趙雲、鄧芝為疑軍,兵出斜谷道,據箕谷;諸葛亮則親率諸軍進攻祁山。街亭關乎諸葛亮大軍側翼的安全,做為戰略要地,眾人都建議諸葛亮用魏延、吳懿等老將守街亭,諸葛亮則任命自己十分賞識的馬謖前往街亭阻擊張郃的援軍。
馬謖到達街亭時,效仿項羽、韓信置之死地而後生,紮營山上。王平多番規勸,馬謖不接納,王平自己率部分士兵紮營山下。張郃到達街亭後,先是圍山不戰,斷絕馬謖水源,等蜀軍軍心動搖後,放火燒山,大舉進攻。蜀軍士卒四散,潰不成軍,街亭失守。諸葛亮失去街亭重要據點,進退無據,無法再戰,撤回漢中,揮淚斬馬謖。
同時“置之死地而後生”,馬謖為什麼失敗了呢?
一、戰略目的不明確
項羽破釜沉舟,戰略目的在於奪糧道。章邯圍趙後,自己率主力護糧道,由此可見章邯長途圍趙,弱點就在於糧道。項羽戰略目的很明確,利用置之死地激發的短暫士氣,奪章邯糧道。
韓信背水一戰,戰略目的在於側面伏擊。韓信利用置之死地激發的短暫士氣,阻擋趙軍,為側面伏擊、插旗趙營創造機會。
馬謖守街亭,戰略目的有點混亂。諸葛亮下達得命令是阻擊張郃的援軍,死守街亭。而馬謖紮營山上,居高臨下,戰略目的不是“守”反而變成了“攻”。
二、馬謖軍中無威,做不到將士同心,缺乏執行力。
章邯剛剛擊破了項梁,項羽部下大多為江東子弟,因此報仇心切,再加上宋義半路紮營壓抑了士兵求戰心切的心情。項羽殺宋義、奪主帥,順應民心,使將士上下同心。
韓信在背水一戰之前已經帶領士兵打過很多勝仗,士兵對韓信是神一樣的崇拜。所以無論韓信做什麼部署,士兵都是深信不疑。
馬謖跟隨諸葛亮多年,但從沒有過帶兵打仗的經歷,因此在蜀軍中就沒有威望。從戰前眾人建議諸葛亮用舊將魏延、吳懿守街亭,到馬謖紮營山上時,王平的勸阻,這些都能看出馬謖軍中無威望。沒有威望,士兵對馬謖的部署缺乏信任,很難做到上下一致。
三、馬謖置士兵於死地,沒能讓士兵看到生的希望。
置之死地而後生,必須要讓士兵看到生的希望,才能激發士兵無限的鬥志。項羽“後生”的希望在於糧,只要擊破章邯糧道就有糧,士兵就能“後生”。韓信的後生在於插旗趙營,士兵們看見敵營插滿漢旗,就看到了生的希望。張郃圍而不攻,斷水斷糧,放火燒山,馬謖士兵的眼中不用說希望,應該都是滿滿絕望,也就更談不上鬥志了。
四、置之死地而後生,核心是一鼓作氣。
置之死地而後生,核心是一鼓作氣。因為利用“置之死地”所激發出來計程車氣是短暫,因此要充分利用這種短暫計程車氣,一鼓作氣達到戰略目的。項羽人稱霸王,作戰兇猛,自然可以保持“置之死地”所激發計程車氣。韓信利用“置之死地”這種短暫計程車氣,側面突襲,用遍插漢旗繼續保持士氣。馬謖的對手張郃,久經沙場,自然明白士氣的重要性,所以對蜀軍圍而不戰,斷水斷糧,等蜀軍毫無鬥志時再出擊。
戰場上瞬息萬變,同樣“置之死地而後生”,項羽、韓信久經沙場,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奇蹟。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卻失了街亭,丟了性命。
-
1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這是《孫子》中的話,也是戰爭中的經典理論。但是奇怪的是,秦末戰爭中,韓信和項羽都用這個戰爭理論成功了,三國時期馬謖用這個理論,卻失敗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先說說項羽、韓信與馬謖是怎麼用這一戰爭理論的。
(項羽劇照)
項羽成功的事例是破釜沉舟。項羽前往鉅鹿救趙國的時候,砍了船,砸了鍋,對士兵說,必須打勝秦軍,才準吃飯。要是打敗了,不但沒飯吃,也沒船過河,只有死路一條。因為陷入絕境,因此士兵們奮不顧身,最後打敗秦軍,解了鉅鹿之圍。
韓信成功的事例是背水一戰。這場大戰依然與那個趙國有關。韓信率漢軍攻打趙國的時候,在排兵佈陣的時候,把軍隊擺放在水邊上。趙軍見漢軍這種“自尋死路”的擺陣方式,於是傾巢而出攻打漢軍。結果,一方面,擺在水邊的漢軍由於沒有退路,拼死抵抗。同時,韓信事先派另一部分漢軍前往趙營,拔了趙國旗幟,改為漢軍旗幟。又設了埋伏,兩邊一夾攻,趙軍一慌亂,最後漢軍打敗趙軍。
馬謖同樣是把軍隊拉入絕境,也就是拉到山上。山上雖然居高臨下,但是沒有水源,糧食也非常有限。後來蜀軍被魏軍包圍,蜀軍走入“絕地”。如果蜀軍不打敗魏軍,他們因為缺水缺糧,就只有死路一條。但是,最終的結果不是蜀軍“置之死地而後生”,而是“置之死地就死了”,蜀軍被打的大敗,街亭也丟了。
那麼,為什麼項羽、韓信使用這一戰爭理論能夠成功,而馬謖使用這一戰爭理論卻失敗了呢?
(韓信劇照)
我覺得,根本的原因在於,雖然計策都是一樣的,但是在使用這一計策的時候,執行力不一樣。
項羽在什麼樣的狀態下使用這個計策呢?當時章邯帶領秦軍,打敗了項梁的楚軍,並殺死項梁。接著北上攻打趙國,在鉅鹿圍困趙軍。趙軍向楚軍求救。於是,楚王派宋義帶著項羽、范增等人前往救趙。但是宋義走到一半,因為害怕秦軍主力,就不去了。項羽反覆申請,宋義都不出兵。於是項羽殺掉宋義,然後便使用了破釜沉舟這個計策。
這個計策為什麼能成功?那是因為當時秦軍之前打敗楚軍並殺死項梁,楚軍急於報仇,這種心思非常強烈,而宋義卻阻礙了大家,因此楚軍將士這股氣鬱積在心裡,非常鬱悶。而項羽殺掉宋義,可以說順應了所有士兵的心意,讓他們這股氣得到釋放,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楚軍將士的勇氣。也就是說,因為這一勇氣被激發得淋漓盡致,所以,戰士們打起來,特別勇敢,最終勝利。
韓信的背水一戰為什麼也能成功呢?有三個因素很重要。一是由於劉邦築高臺拜將,給了韓信很大的權力,因此韓信想怎麼擺陣,沒人不服。二是韓信之前剛打了一系列的勝仗,大家很佩服他,他擺的陣,沒有不信。三是有“拔旗易幟”及埋伏配合這次軍事行動,可以對趙軍形成兩面夾擊,又在心理上擊敗了他們,他們有足夠取勝的把握。
(馬謖劇照)
現在咱們再來看看馬謖為什麼失敗?
一是馬謖無威。馬謖雖然被諸葛亮拜為先鋒,但是並沒有“築壇拜將”那樣的行動,沒有給他立過威。而且當時諸葛亮在選先鋒的時候,大家都認為魏延、吳懿才適合。馬謖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出徵的,他在軍隊中毫無威望。
二是馬謖無信。馬謖並沒有像韓信那樣有過輝煌的帶軍歷史,他根本就沒有帶過軍,也沒有打過仗。所以他安排的計策,大家都覺得很懷疑。首先就是王平很懷疑他,覺得他這種擺陣的方式是瞎胡鬧。
三是馬謖無援。韓信的背水一戰能成功,我們說了,是有其他戰術配合在一起的。是有援助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可以拖一時,但並不一定能堅持到最後。馬謖的戰術安排,明顯沒有其它戰術相配合,沒有其它援助。因此,最後馬謖肯定是失敗的。
由此可見,同樣是一個戰術,實施方式不同,結果顯然是完全不一樣的。
(參考資料:《史記》《三國志》)
-
13 # 野草的沉思
同樣一把刀,關羽使用,就能斬殺敵將,放在一普通將軍手,就會被人家斬殺;同樣一張紙,放在齊白石手裡,能畫出價值千金的精美圖畫,放在一個庸材手裡,只會把紙糟踏掉。
同樣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兵法,項羽韓信打勝了,而馬謖卻打敗了。
不是刀不好,不是紙不好,也不是兵法不好,是人不行。
項羽鉅鹿之戰,破釜沉舟,擊敗二十萬秦軍,其原因,除軍士因無退路而拼死搏戰外,主要靠項羽神勇,無人能敵。還有英布、蒲將軍等也十分勇猛。這是一場硬碰硬的決戰,項羽的超強武力和拼命精神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韓信與趙軍的背水之戰取得勝利,在於韓信先派人去趙軍營後埋伏,他又巧妙地把敵人全部引出營寨,使埋伏計程車兵乘機佔領敵營,遍插漢軍旗幟。而後,韓信率軍背水與敵死戰,使趙軍不能勝而想退回營寨,發現營寨全是漢軍旗幟,軍心頓時瓦解,因此大敗。
三國馬謖即無項羽之勇,又無韓信之智,又不聽諸葛亮的話,卻照搬兵法條文,不當路下寨,而駐軍山上,也想來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被張郃斷絕水源,軍隊不戰自亂,大敗,使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前功盡棄。
如果馬謖有項羽之勇,即使屯兵山上也不致敗。因為項羽待敵兵圍山時,完全有能力帶兵直衝下山,將敵軍擊潰。
如果馬謖有韓信之智,也可以採取計策,將少量軍隊冒充主力虛張聲勢屯于山上,吸引敵軍圍山,而將大部隊於兩翼埋伏,待敵人圍山時全力發起猛攻,上下夾擊,將敵人消滅或擊潰。
而以馬謖之才能,最好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聽諸葛亮的話,於當路下寨,深溝高壘,堅守不戰,擋住敵軍。
不是兵法錯誤,是馬謖無能。
回覆列表
都別搶,我來答。
三者面臨的形勢全然不同,因此不能混為一談,將馬謖在街亭的失守拿來和項羽韓信相比根本沒有可比性,相反馬謖在街亭採取的策略反而和項羽韓信採取的策略相反,韓信和項羽把自己置於死地是為了後生,馬謖把自己置於死地就真的死了。
其實只要稍稍瞭解一下韓信和項羽的策略背景,就能看出馬謖的失敗之處了。
破釜沉舟的項羽
項羽為什麼要選擇破釜沉舟呢?
因為當時情況已經非常的緊急和危險,鉅鹿被40萬秦軍圍的是水洩不通,而且秦軍糧食充足,而鉅鹿城內糧食儲備很少,被困死是遲早的事情。
章邯築甬道屬河,餉王離。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張耳數使人召前陳餘。陳餘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資治通鑑》而其它的諸侯聯軍看到秦軍這樣一種陣仗,都駐紮在鉅鹿城遠處不敢輕舉妄動。項羽擊殺宋義之後,帶來了多少兵呢?其實不過區區兩萬人,還不夠秦軍塞牙縫,要是按照常打法和秦軍正面對抗,項羽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所以他這時候採取了一個什麼戰術呢?就是“破釜沉舟”。
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史記·項羽本紀》瞭解二戰歷史的同學都知道日軍在戰場有一種臭名昭著的戰術叫做“萬歲衝鋒”,簡單來說就是一種自殺式戰鬥方式,但是在熱武器時代,自殺式戰鬥方式雖然確實能夠提高軍隊整體計程車氣和戰鬥力,但在絕對強大的熱武器下,自殺式戰鬥方式就真的成為了自殺。
但是在冷兵器時代不一樣,冷兵器時代士氣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項羽的“破釜沉舟”無疑就是一種自殺式戰鬥方式,讓大家帶上三天的軍糧,如果不餓死,就是被敵人殺死。所以這個時候其實項羽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們就是去送死,殺一個夠本,殺兩個不賠。
所以一下子就把軍隊計程車氣提高了,既然死都不怕了,那麼這一支軍隊的戰鬥力顯然就會成倍飆升,因為大家知道有一句話叫做兵敗如山倒。一般情況下,前面的軍隊一旦被擊敗,就會讓後面的軍隊產生畏戰情緒,所以都不敢再繼續戰鬥,只想逃命。
但破釜沉舟就是抱著一種必死的心態去面對敵人,這樣一種情況下,項羽才創造了一個奇蹟。那真的是一個士兵的戰鬥力當三個士兵,一支兩萬人不怕死的軍隊,其戰鬥力恐怕相當於數十萬吧,其實主要是在氣勢上就勝利了。
背水一戰的韓信
韓信的背水一戰和項羽的破釜沉舟有相似之處,但又是不同的。項羽採取的這個戰術是真的把生死拋之於腦後,真的就是不要命了。但韓信不同,韓信還是要命的,他只不過是故意把自己的軍隊置於死地,一切都在他精心的安排之中。
當時韓信和張耳一起去攻打趙國,廣安君建議成安君陳餘偷襲韓信的後勤,以便讓他們因糧草不濟而退兵。但是成安君陳餘沒有采納他的建議,便跑到井陘口的一處高地上佔據險要位置安營紮寨,以阻擊韓信。
韓信這時候先提前派出兩千人的騎兵,命令他們說:
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幟,立漢赤幟——《資治通鑑》也就是說等趙軍傾巢而出,大營空虛的時候,這兩千人就襲擊趙軍大營,把漢軍旗幟都插上,讓趙軍以後漢軍已經把大營給佔領了。
此外,他命令另外一萬人的部隊把大營駐紮在河道邊,斷絕了士兵撤退的道路。如此一來,漢軍不是被敵人殺死,就是被水淹死,士兵們為了求生,肯定都會拼命的戰鬥。因此第二天韓信帶著先頭部隊先去攻打趙軍大營,成安君不懂兵法,傾巢而出去攻打韓信。
韓信假裝戰敗,把武器、旗幟、武器一邊丟一邊撤退,而成安君的軍隊一面撿戰利品,一面追擊韓信。一直退到水邊大營,雙方在此激戰,由於士兵都知道沒有了退路,所以都奮力抗擊,趙軍一時半會無法打敗漢軍。
而這時候另外的兩千人騎兵見趙軍空巢而出,於是襲擊了趙軍大營,把漢軍旗幟都插在門樓。久戰無果的趙軍撤退回去以後見大營上插滿了漢軍旗幟,以為趙營已經被佔領,趙王被活捉,於是紛紛潰逃,在兩邊的夾擊之下,趙軍大敗。
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將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良久。於是信與張耳佯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疾戰。趙果空壁爭漢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敗……於是漢兵夾擊,大破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禽趙王歇——《資治通鑑》事後面對將領們的不解,韓信解釋說:
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資治通鑑》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意思:
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是一種兵法,為什麼要用這個兵法呢?因為他這次帶領的不是正軌軍隊,而是一支雜牌軍(驅市人而戰之)。
正因為他們不像正規軍人那樣訓練有素,所以故意把他們置於死地,讓他們為了生存而猛烈戰鬥,如果把他們送到可以撤退的地方,就會潰敗逃跑。
其實就是利用了人性中的膽怯心理,大家一看可以撤退保命,事態不對就立馬跑了。可如果斷絕他們的後路,他們自然就會奮力抵抗。
這就是《孫子兵法·九地》中說的: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自陷死地的馬謖
其實任何戰術都是死的,關鍵得看人怎麼去運用它。像項羽就是真的抱著必死之心去和敵人戰鬥,但項羽那也是一招險棋,畢竟面對數量是自己二十倍的敵人,沒有誰敢打包票說他真的可以打贏,而且後面也是諸侯聯軍加入戰場,秦軍這才潰敗。
其實如果項羽沒有打贏,也是在意料之中,所以說項羽的成功其實也有幾分運氣在其中,這種策略並不是“萬金油”,每次都能用,得有適合它的條件,否則絕處逢生真的就成了絕處了。
數倍強大於已的敵人
自己沒有了退路,唯有以死抗爭
這樣一來,人的意志力和戰鬥力才能得到提升,發揮出超乎尋常的戰鬥力。韓信是故意斷絕士兵們的退路,以激發他們的求存意志和戰鬥力,但是他也不敢保證士兵們真的能夠抵擋住啊,所以他還有後手,就是那兩千騎兵,即便失敗了,也能製造假象讓趙軍認為大營已經被戰。
所以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真的是永遠不過時,正因為韓信知道這支軍隊不像那樣兵油子,情況不對就立馬撤退,面對這樣一群雜牌軍,只有把他們置於死地,才有可能激發他們計程車氣,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這些人因為過度害怕,寧願跳進水裡以求生存的機率。
但是從大機率來看,人在絕境之下都會本能的抵抗掙扎,因此這需要對人性和心理有充分的把控能力。諸葛亮命令馬謖駐紮在街亭山下的城池裡據城而守,但是馬謖沒有采取諸葛亮的策略,而是舍水上山,把軍隊駐紮在街亭的南山上。
結果張郃一來,一看馬謖自己乖乖把自己置於死地,就將計就計把南山的水道給堵上,這水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人一缺水那渾身真的叫有氣無力,這種狀態還怎麼打仗,就算士兵們竭力衝鋒,但戰鬥力恐怕非但沒有飆升,反而已經降了幾個檔次了。
而馬謖又沒有什麼其它的策略部署,那真的就是龍困淺灘了,再怎麼掙扎都是徒勞的。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置於死地而後生”這種策略本身就是一招險棋,用的好可以收穫出乎意料的效果,用的不好就真的把自己置於死地了。
這是因為:
策劃人首先把自己置於不利的位置,那風險就隨之增加,風險的存在意味著不一定能夠收穫想象中的效果,所以有豪賭的成分,如項羽的“破釜沉舟”其實就是在拿兩萬人的生命不當命,40萬秦軍能夠被擊敗,實際上並不是項羽的強大,而是秦軍本身在擁有絕對實力之下的嚴重失誤。
二就是要對風險有所預判,這就像炒股一樣,今天可能有一隻股票漲勢很不錯,你身上只有10萬元了,你一股腦的投進去,賣出去可能有100萬的收益,但你並不能夠保證明天它還繼續漲,可能明天就停牌了。這就是尋求絕處逢生的風險。
像韓信的“背水一戰”其實是因為人家對自己的部隊以及敵人的戰鬥方法有了足夠的瞭解,所以韓信才敢用這一招,“韓信使人間視,知其不用廣武君策,則大喜,乃敢引兵遂下”,可見任何策略方面都需要有適宜的條件才能發揮效果。而馬謖光想著把軍隊“置於死地而後生”,卻沒有想到真的陷入死地以後怎麼辦?而且在王平百般勸諫下,馬謖還是不聽,這就犯了獨斷專行、盲目自大的作風了。
此外當時馬謖也完全沒有必要採取這一策略,因為他是防守方,只要守好城池就可以了,因此又何來死地一說呢?只需要以逸待勞把敵人擋住就可以了,但他偏偏不走尋常路,其實簡單來說就是犯了教條主義,只會死板的運用理論,但是沒有客觀的分析現實條件。
因此導致大敗,被世人所譏笑。就像明朝的那群東林黨人只會大喊“正義”,但其實對現實什麼都不瞭解,結果一番瞎折騰把大明朝給折騰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