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財經文化評論
-
2 # 姞雪心
兩者的根本區別是:
《三字經》是道理,是思想。道理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我們可以把《三字經》看作是儒家思想的提要、梗概。
《弟子規》是規則,是條文。規則是具體的,形而下的。我們可以把《弟子規》看作是特定歷史時期(封建社會),依據儒家思想,制定的社會禮儀規範。
那麼,為什麼市面上,現在流傳比較多的是《弟子規》呢?
因為,兩者的根本區別,造成了兩者價值區別。相對於《三字經》的思想,《弟子規》的條文更容易轉換成操作性強、門檻低的禮儀教學,更具備商業價值。
那就來簡單談談,《三字經》和《弟子規》各自價值所在。
《三字經》因其思想性,具備高度的文化教育價值。
為什麼?
因為《三字經》是思想性的東西。首先,思想性的東西太抽象,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大家更想學的是技能、成功秘訣之類的,儒家思想是什麼?能吃嗎?其次,教學要求高,難以培養商業師資。
來看看《三字經》教起來有多麻煩……
比如說《三字經》開篇的“人之初,性本善。”就這6個字,起碼得花2節課的時間,去解釋清楚,儒家性善論和性惡論,到底是怎麼回事。
簡單來說,“人之初,性本善”採用的是孟子的“性善論”。但孟子的“性善論”,常常會被誤會為“人生下來是完全善良的”。事實上,孟子認為,人的天性既有善良,也有慾望,是一種善欲交織的狀態。(關於這點,小編在別的提問裡有詳細回答過,感興趣的可以翻一下。)
以上,《三字經》的教學老師,必須對儒家思想有相當的功底。除了能引經據典外,還得講講歷史背景,講講歷史人物,然後,還得根據教學物件,結合當代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等等……
因此,《三字經》不是一個可以商業化的教學,是一個必須由文化和教育兩大領域,共同去推進的文化教育工程。
再來看《弟子規》。
《弟子規》是封建時代,基於親緣社會產生的社會禮儀規範,是有價值的歷史文獻。
1.可快速培養師資。《弟子規》是可踐行的條文,注重的是儀式感。師資培養方面,並不需要教學者深入學習儒家文化,能朗讀解釋生僻字,能示範禮儀就夠了。從教學助理到獨立講課,可能只需要三個月的培訓時間。
2.賣點明晰。國學情懷、可迅速培養起儒家範兒等等。學個似是而非的花架子,讓小朋友能向家長交待,讓大朋友可以出去吹牛。
3.課程易編排,好定價。《弟子規》共分為“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親仁、餘力學文”七個部分,其中開頭的總敘可以拿來當免費公開課。剩餘六個部分,每個部分可以安排2~3節課去講,再穿插禮儀,每週上2節課,完全可以在3個月內(1季度)完成教學任務。
為什麼?
因為《弟子規》的禮儀規範,只適合宗族制的親緣社會。
所謂宗族制,也就是以父系血緣為紐帶的,大家族聚居社會。
拿我們現代話來說,你可以想象,你所有父親這邊的親戚,血緣關係不論遠近,都和你住在一個街區。一出門,到處都是和你沾親帶故的人。而你的工作,通常在居住地附近,所謂活少離家近,但錢就未必多了。要外出遠行了,首選也是投奔遠親。
這就是親緣社會,特點是封閉,穩定,人際交往極度依賴親緣關係。
在《弟子規》中,把親緣關係分為三類。
第一類“親”,既父母、祖父母。推廣開去,也包括非血緣,但是有養育之恩的“親”。
第二類“長”,兄長、親戚長輩、老師、推廣開去,人際關係中年紀較長的前輩。
第三類“自己”,謹、信、泛愛眾三篇都是在講自身修養,自我約束。其中包含了與朋友,與親緣以外的人交往規範。
以上,儒家雖然是講五常(仁義禮智信),但長期以來的主旋律卻是仁義,就是因為,親緣關係佔了重頭。對於這些親緣關係,人在心理上會有一種天然的親近(仁)。但仁愛過度也不是好事,也得講分寸和道理(義)。
而現代社會,封閉的環境早已被打破。每個人的人際交往,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非親緣關係,比如同事、朋友。甚至要和許多陌生人打交道,比如出門辦事,拜訪客戶等。這個社會已經從封閉的親緣社會,轉換成了開放的公眾社會。
對此,我們更需要一種公眾秩序,來保障這些流動性較大的社交關係。花時間和精力,去培養建立大量非血緣的親近關係是不現實的,我們更需要建立的是信任。
所以,站在時代角度,儒家應該呼喚的是“信義”。畢竟,大家最常吐槽的就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嗎?”
-
3 # 晚亭與落霞同暉
三字經是經過多代人的精練彙集而逐漸完善定型的傳統啟蒙教材。
淺顯易懂,內容廣泛,幾乎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文理等各方面。
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順口、易懂易記。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即便不識字的婦孺也能滔滔背來,講出裡面的道理。"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故被歷代華人奉為經典流傳不綴!
弟子規則是以(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守仁,行有餘力"為要義,做為規範成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推廣、流傳於清代。
他們都是中華文化啟蒙教育的一部分,區別是,一個是面,一個是點、一個是全面的知識普及,一個是某一人倫秩序行為具象的規範。
-
4 # 彌陀的如意寶佛感
三字經是起盟?弟子規是做人的標準!都是善書!(古人要求讀一百遍!乾隆讓子孫讀一百二十遍!在讀!)大家吉祥!
-
5 # 明德至善堂
《三字經》和《弟子規》都是重要的儒學啟蒙讀物。然而,二者側重有所不同。
《三字經》是儒學的教學大綱目錄,側重於廣博,讓初學對各個科目都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它的內容包羅永珍,如倫理、道德、教育、禮儀、天文、地理、歷史、藝術、術數等等。如果將《三字經》進行詳盡的論述,那就是整部的《四庫全書》。
《弟子規》是儒學的的大根大本,側重於力行修身,讓初學修行有門,腳踏實地,所學能夠落實於生活之中。《弟子規》主講孝悌,具備了這個根本,然後才能生出謹信、愛眾、親仁、學文等枝葉花果。《弟子規》可以說是《四庫全書》的心經,是其精華濃縮之所在。
儒學之衰落,很大程度在於人們重視了《三字經》科目的廣博,而忽視了《弟子規》孝悌之根本。如果人們捨本而逐末,儒學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會逐漸乾涸枯萎,喪失生機與活力。
正如《弟子規》講:“不為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正是這個原因,很多有識之士大力提倡《弟子規》,真乃遠見熾識也。
《三字經》和《弟子規》本無二,亦無不二,唯智者能知而行之。
回覆列表
三字經講的是為人處事的道理,弟子規則講的是身為人子,晚輩,學生的行為規範。二者適用的物件不同。但都是為人處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