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故城舊影
-
2 # 儒釋道傳承
因為每個人都有好奇心,覺得自己看幾篇野史,貌似就懂得了歷史的發展歷程,然後告訴自己周圍的人一些歷史小故事,這些都是虛的,即便野史有的是真的,咱們也不是當事人,不能從當時的歷史環境中看出是非,環境不一樣,每個人觀看的立場角度都不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峰,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歷史的人物中學會別人的優點和教訓,這個才是最重要的,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嘛!
(1)一方面原版史書閱讀有障礙,而很多人也沒那個興趣去鑽研。
(2)習慣性的讀一些快餐文,而媒體工作者擔負起了去查詢這些資料,以及考核真偽的責任,當然現在多數人搞歷史快餐文就是為了博眼球,吸引讀者,很多時候表述都不確切。
(3)習慣性的相信看到的,而且會把第一次看到的,甚至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東西作為評價之後文章的參考。
(4)三人成虎,大家很多互相學習甚至抄襲,看得多了說法一致,就有了網文歷史。
(5)歷史真相需要關注,只要不是惡意胡編亂造都是有價值的,畢竟很多道理是相通的。比如慈禧為什麼要修頤和園是為了自己享樂,還是遏制李鴻章擁兵自重削減北洋艦隊軍費的說辭呢。
所以,所有的媒體人都可以發表對事件的見解,哪怕真的史實有小的出入也是有參考價值的。而只把自己知道的作為衡量標準,大加諷刺甚至辱罵就略顯淺薄了。恰如題目所說,很多人確實不會去仔細思考,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其實也不見得有那個能力。畢竟都是碎片化的,不一定準確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