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幸運的螞蚱

    六月十八去醫院做檢查時候醫生檢查已經開了兩指多,一點反應也沒有,加上預產期過四天羊水有點渾濁,就住院了,第二天一早掛的催生針,下午一點開始有宮縮的疼兩分鐘一陣,持續一分鐘,疼到要去撞牆的衝動,下午五點內檢開三指多,直接去產房打了無痛分娩針,寶寶六點二十出生,七斤二兩,無側切有輕微撕裂,縫了針,第二天醫生就讓出院了,我覺得順產除了開宮口時候受點罪,其餘沒什麼感覺,回來行動也方便,比刨婦產強太多了,寶寶出生兩天了看著她覺得這罪沒白受!

  • 2 # 想想媽媽

    關於順產,真是生之前忘不了宮檢的痛,生之後忘不了側切的痛。

    8月27凌晨就住進醫院,我覺得已經夠痛了,結果一去宮檢連一指都沒有,真是太酸爽了,眼淚都嘩啦嘩啦下來。痛到28日夜裡9點才開了1指半,醫生幫忙破水,加快產程,終於在29日凌晨2點多差不多要生了,本來醫生說讓我堅持一下儘量不側切,但是後面發現宮頸厚,看我又那麼辛苦,醫生說了聲要剪一刀了,我還沒反應過來,醫生就咔擦一聲了,當時因為打了無痛,沒什麼感覺。

    寶寶的頭出來時醫生說要把無痛拔了,不然會影響我的用力,很快寶寶就出生了。當時我的注意力全部在寶寶身上,側切的痛相對減輕了一點,但是也馬上要縫線,針起針落,能聽到剪刀的聲音,真是毛骨悚然。

    生完的6個小時以後,麻醉完全消了。都說剛生完寶寶的人要臥床休息,但是我疼得完全躺不住,坐不是,站不是,躺不是,先生說要過來扶我,我都不要,感覺整個人都來脾氣了,在病房外面的走廊來來回回走動。原來在疼痛面前,沒有人能感同身受。

    本來以為卸貨以後的日子會好過一些,可是我的整個月子都覺得側切的疼痛是那麼的崩潰。對,我的情緒不好完全就是因為側切的原因,除了側切還宮頸撕裂,痛了整整一個月子,也因為這個無故的發脾氣。

    產後側切後的恢復有幾點特別重要:

    在想上洗手間時一點要上,不能因為怕痛而忍住,不然容易便秘。可以先用熱水坐浴一下溼潤了面板再上,比較容易解決。實在沒辦法,可以借用開塞露,但是不要頻繁,容易有依賴。

    上完用清水洗淨,防止細菌感染。

    高錳酸鉀水坐浴,除了熱水可以緩解疼痛,還能殺菌消毒,減少感染加快傷口恢復。

    完了以後記得用毛巾把水擦乾淨。

    坐時避開側切的那個地方,不要引起二次撕裂。

    在沒拆線前,儘量吃清淡易吸收的食物,不管什麼手術後,醫生都這樣交待的。所以有點地方坐月子讓吃很油膩,經過爆炒的食物這個一定要避免。

    熬過來就好了,側切的痛雖然很難忍受,可是看到寶寶那麼乖巧,什麼痛還過不去呢。

    寶媽加油哦,放鬆心情,聽醫生安排,好好期待寶寶的到來。

  • 3 # 豆乾滴媽咪

    側切一般會在醫生看到寶寶頭了,考慮會撕裂嚴重採取的方式,撕裂縫針會更疼,而且不好縫,側切會打麻藥,但是生完縫時一般麻藥已經過了一半效果了,縫針好疼。所以側切時沒啥感覺,生完縫針才最疼。

    恢復身材,額,怎麼說呢?生完孩子的第一年,應該更注意恢復身體,與寶寶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第一年你會把生活重心,注意力都放在孩子上,孩子的餵養,孩子的生長髮育,孩子的護理等等問題,所以身材護膚化妝等,一般都會淡化,這就是當媽的偉大。

    順產相對於剖腹產,更有利於身體恢復,身材恢復,堅持母乳餵養,少吃甜食,多吃高密度營養物質。

  • 4 # 晨光微曉

    想想側切的時候不打麻藥,剪下去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

    但是當孩子順產的時候,宮縮的的疼痛足以讓當時側切那刀的疼痛忽略不計。

    另外,其實,也不一定都需要側切。會陰彈性好,胎兒頭沒那麼大的話,也是可以不用側切的。

    當然,如果是35歲以上高齡產婦合併類似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心臟病等高危病症,或者孩子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異常,或者需要藉助產鉗時,就得切了。

    關於恢復:

    一是產後注意清潔,儘量不用衛生巾,選擇醫用的衛生紙。 二是每天高錳酸鉀溫水沖洗,一般兩週就會痊癒。三是等傷口完全恢復後,可以每天練習提肛。

    最後不得不感嘆,當媽不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在幼兒園無理取鬧,愛發脾氣,該怎麼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