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名之名無
-
2 # 天使寶寶養成筆記
“謹記愛和尊重,態度溫和堅定。
1.家長以身作則。
2.尊重雙方意見。
3.鼓勵孩子參與管理。
4.全家態度儘可能一致。”
文章的主旨內容主要就是上面提到的一原則四方法,但這是個知易行難的事情。懂理論只是基礎,在實踐中怎麼操作才是重點。
我認為,您家孩子年齡較大,自主性變強,父母原來的約束和嘮叨正逐漸失去對孩子的影響力,這種情況下,不妨試試正面管教的方法,學習一下平等的溝通和互相尊重,溫和而堅定的處理事情。
另外,我認為您在現在的處理方式中暴露出了做父母的一些問題:
一是居高臨下的指責。對孩子說的話沒有溫情,問題中的那段話很充分的表達出了父母對孩子的不滿。就算是為了孩子好,聽起來也很不舒服,傷自尊。
二是控制慾極強的管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如果不打擾到別人,那他有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父母的指手劃腳,孩子只會越來越反感,發展至把父母的話當耳旁風。
三是缺少足夠的參與。父母“指派”孩子去做這做那,自己卻不參與進去,孩子未必對父母安排的活動有興趣,何不跟孩子多溝通一下,問問他自己想做什麼呢?
-
3 # 幼兒成長觀察
暑期孩子就願意玩遊戲,看電視。父母沒收了電子裝置,本身做法也比較極端,會引起孩子的反感。試想,我們大人的手機被人沒收了,自己也不開心呀。現在是兩敗俱傷的狀態,孩子不快樂,大人看孩子這樣無精打采的也擔憂。
本質是孩子和父母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孩子想玩遊戲,父母想讓孩子少玩一點。那怎麼才能滿足雙方的需求呢?
答案就是談判、協商呀。家庭圓桌會議,每個人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大家開會協商,制定一個彼此都滿意的規則,照此執行就好了。
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
為什麼要一起參與?因為要尊重孩子,給予自由選擇的權利。父母很多時候是強制性的命令,以自我為中心,根本不管孩子的喜好。
有個笑話,孩子說,我終於知道為什麼爸爸媽媽不挑食了,因為他們不喜歡吃的菜,他們就不做。對孩子,就是說這個幫助消化要吃,那個有營養也得吃。可是,大人問過孩子喜歡吃什麼了嗎?怪不得孩子挑食呢。
在相對公平的前提下,再有技巧性的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比如在你創造的大範圍內,給孩子某些專案選擇的機會,讓孩子選擇吃什麼,玩什麼,穿什麼,用哪支顏色的筆?大人少干預。小小選擇,大大開心。
舉例來說孩子:我要玩遊戲,看電視,看電影
父母:可以啊,比如今天玩遊戲和看電影,只能選一樣。你選什麼?(iPad,電視既然無法避免,就從時間量上來控制)
孩子:那就玩遊戲吧。那你讓我玩多長時間?
父母:你想玩多長時間?
孩子:3小時吧
父母:3小時太多了,對眼睛不好
孩子:那就2小時吧
父母:好吧,那你想2小時怎麼分配?
孩子:下午一次性2小時;也可以是下午1小時,晚上1小時(撓頭,選什麼時間段合適呀?)
父母:那你決定吧,我尊重你的想法。那其他時間玩什麼呀?
孩子:那就看會書,畫會畫
父母:我也有幾個想法,可以去遊樂場,看兒童劇,踢足球,室內跳棋(暑期熱烘烘的,不願意戶外活動,是正常的,勿憂)
孩子:那什麼時候做這些呀
父母:那我們一起商量個豐富的暑期時間表吧
培養自律
父母:定好規則了,那你能保證到時間了,自己停下來嗎?否則,不遵守規則,就徹底不能玩了
孩子:沒問題
父母:到半小時了,提醒孩子一次。提前10分鐘提醒一次,提前5分鐘再提醒一次。
總結,尊重孩子的選擇,再加上培養自律性。不只是暑期,對孩子一生的快樂和成長都是大有幫助。
-
4 # 愛是你我一起成長
手機的魅力超乎想象,成年人也是越來越多的“低頭族”,而對於孩子這種吸引力就更加大了,而且手機遊戲也會是孩子之間交流的話題之一,硬性“拿走”手機會讓孩子內心叛逆,還會影響親子感情。暑假天熱,帶孩子去游泳,最好約上孩子朋友一家。和孩子儘可能多的聊天,間接講講誰誰家去哪裡玩了、吃了啥啥好吃的、碰到了什麼新鮮事物……如果家長朋友們不反對,養個貓貓狗狗的也是很好的選擇,現在的孩子好孤單會發自內心的需要精神寄託。這個過程需要耐心,最好的愛是陪伴
-
5 # 吳溧蕙
不知題主的孩子有多大,為什麼孩子寧願宅在家裡玩遊戲,而不願意出去玩?透過問題找原因了,父母平常是不是也很宅呀,特別是現在智慧手機這麼普遍,父母也是低頭一族。下班回家以後都忙著刷手機而不顧上和孩子玩,而孩子也有樣學樣,並且從遊戲中找到精神的依賴和寄託。
這還反應題主的親子關係出現問題,也許很多人不關注這個問題。都說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父母就先做到什麼樣的。其實父母平時的言行舉止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有就是多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還有孩子平時的學習是不是很緊張,沒放暑假前孩子又是怎麼安排自己閒餘時間,孩子平常和同學們相處怎麼樣?孩子沉迷遊戲只僅暑假還是很長時間了,家長都瞭解嗎?若一律收了遊戲機不給玩的做法,確實有點極端,只會適得其反的效果。
那父母是否可以先為榜樣,不那麼宅,帶著孩子走出去,讓孩子發現除了遊戲以外還有可以放鬆的方式。
-
6 # JoeGemma197835278
現在很多娃兒都這樣,就是因為從小大多數時候都待在家裡,所以習慣了,變成宅男宅女了。像班級平時組織的一些戶外活動,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不願主動參加。就算是課間休息,很多孩子也是躲在一邊埋頭打遊戲,不會去操場或是教室外活動。有些孩子看起來壯壯的,其實體質很差,上下樓梯都氣喘吁吁,這種情況下,你強行拉他去運動或是出門,要麼中暑啊,暈厥啊,孩子也各種受罪。所以,要一下子改變孩子這種習性,下載格雷盒子軟體,合理讓孩子使用手機時長,這樣他們就會更願意去戶外,不會一玩手機就沒完沒了了!
-
7 # 莫雨竹說育兒故事
看到家長對孩子玩遊戲的焦慮。非常理解,確實我們也清楚遊戲對孩子的傷害,正因為了解,所以覺得著急。
首先我想告訴家長的是,先不要焦慮,既然對這個瞭解很清晰,相信對孩子是有限制的,那麼孩子應該平時玩的不多,那就不用太擔心,他也是因為放假想放鬆下,讓他玩玩也無妨。
下來是需要談方法的時候,如果長時間這樣該怎麼辦?
第一,尊重孩子,允許他玩
做這步其實是建立一種連結,只有親子關係好,孩子才願意聽家長的指令
第二,約定時間
當不是全然禁止的時候,相信孩子不會太多反抗家長的意見,那麼我們可以約定一個時間,每天玩多少分鐘。可以幫助孩子增加自控力
第三,跟孩子一起玩
如果家長可以在遊戲中贏了孩子,並可以帶領他走出遊戲
第四,找些好玩的事情
孩子之所以打遊戲,還是因為現實太壓力或者無聊,安排旅遊或者他感興趣的有趣的事情,很快就可以取代遊戲
-
8 # 黃叮噹的麻麻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要過於責罵。現在的孩子都有很強的叛逆心理,你越是不讓做的,他們就要反著去做,就如治水,只可疏不可堵,要及時引導他們。事實上,在大多數時間裡,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所以對於孩子玩遊戲,家長們不要一棒子打死,認為孩子在荒廢時間,而是應該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有空閒的時候家長們甚至可以陪孩子一起玩遊戲,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感受親子之間的快樂,這樣不僅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讓孩子學到更多東西。當然必要的規則還是不能破的,玩遊戲一定要適度,放任自流孩子就容易毀,建議家長可以試試格雷盒子APP,運用時間管理和軟體管理功能加強引導。
-
9 # 鬍鬚茬子
如果不願意出去,這樣長時間很容易影響孩子的身體素質,還容易造成自閉症。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出去玩,帶他去感興趣的地方玩耍,例如帶他到商場、遊樂公園等人多的地方。培養戶外活動與人交往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喜歡與人交往。至於玩電子遊戲,我覺得找到孩子更感興趣的東西,一步步耐心的引導,應該是可以解決的吧。如果孩子對其他都不感興趣,就愛玩遊戲,那家長可以採取一定的管控措施,如用格雷盒子APP,給孩子制定合理的上網計劃,然後實時監控孩子的上網行為,並根據孩子的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用最正確的方法給孩子提供合情合理的疏導,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
10 # 玩英語
沉迷遊戲的孩子可能是因為缺少愛和認同。
感覺您兒子確實已經比較沉迷遊戲,家長一定要趕快行動起來,幫孩子改掉對遊戲的依賴。
首先,投其所好現在迷戀電子裝置的孩子很多。我前陣子和親戚聚會。幾個十來歲的孩子都是一直捧著電子裝置,不知道在看什麼。這可能是一個時代特徵。
家長先不要緊張,也不要沒收孩子的電子裝置。這種硬碰硬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更想念電子產品。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你越干涉,他越叛逆。
第二,多多陪伴孩子迷上電子產品,罪魁禍首是家長。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安靜,好去忙自己的事情。就經常讓電子產品來陪伴孩子。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慢慢地迷上了電子裝置。
如果孩子已經依賴電子裝置,家長只能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發現他的興趣點,把他引導到新的愛好上去。
哪怕是經常和孩子聊聊天,說說閒話,聊聊小時候的事情。家長一定要慢慢地讓孩子覺得除了遊戲,還有很多其他有趣的事情。
第三,給孩子時間戒掉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是一個持久戰。就好比戒酒戒菸,都是非常辛苦的事。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時間。
-
11 # 七月十
現在遊戲真是佔有了孩子的生活,孩子玩遊戲上癮,家長有很大的責任。
一、給孩子硬性規定玩電腦和手機的時間,時間到了,家長可以直接關上。一次兩次肯定會遭到孩子不理解,會反抗。家長一定要堅持,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二、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愛好,讓孩子轉移興趣方向。家長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或者帶他做喜歡的戶外運動等。
三、家長不要玩遊戲,要以身作則。平時在家裡和孩子一起。可以親子閱讀,親子游戲。家長就是和榜樣和模板,孩子的任何舉動都是跟大人學的。
所以,只要家長注意自己的言行,從自身做起,孩子慢慢就不再沉迷遊戲了。
兒子一到假期,白天就躺在床上用ipad看電視劇和動畫片,喊吃飯都喊不應。到了晚上就在電腦上打遊戲,有時候要打到深夜。我和他爸爸看到他這樣,都很生氣。“去外面玩一會兒,或者打打球什麼的,不都比像一攤爛泥一樣賴在房間裡好得多嗎?”兒子就跟沒聽見一樣。我要他一起出去走走,他也不要。他爸爸就急了,把他所有的娛樂裝置全部拿走了。可是,他居然還是寧願在家裡待著,哪兒也不想去,喊他也不應,明顯是在向我們示威嘛!我們都很苦惱,這孩子天天在家不出門,不接觸外界,可怎麼辦?以後得不得變傻哦?
回覆列表
不知道題主的孩子多大,愛看動畫片,有暑假,姑且認為是小學生吧。假期裡,打遊戲,看電視劇,晚睡晚起,在適度的情況下,無可厚非。但夜以繼日地使用電子產品,肯定不好,需要家長干預。
我覺得,家長干預時的態度很關鍵,影響到孩子是配合還是抵抗。家長態度強勢,面帶慍色,說話夾槍帶棒,孩子肯定不愛聽。家長溝通時的態度決定了雙方是站在對立面,還是一條戰線。
指責型溝通,意味著孩子是錯的,壞的,把孩子推向對立面,孩子要捍衛自己的立場,會千方百計與父母對抗。而平等型溝通,是站在孩子角度去看問題,這時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尊重自己,和自己是一條戰線的,這樣他才會願意去聽爸爸媽媽的建議,才會袒露內心真實的想法。
將心比心,我們大人偶爾放鬆一下時,如果配偶斥責我們,不給我們好臉色看,我們是美美地遵從呢,還是奮起捍衛自己的領土呢。孩子也是如此。其次,可以探討一下孩子酷愛電子產品的根源。平時父母陪伴孩子是否足夠,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否也是手機或者電腦一族。畢竟,孩子是我們父母的鏡子。
關係大於教育,教育的順利進行是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之上,而良好的親子關係無外乎平等,尊重,自由,以及不打折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