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方
-
2 # 老顧an
謝邀!你引用的所謂“復旦教授”所言我無法也不想作考證,不打不罵教不出人才的說法純粹胡說八道,現在這樣的垃圾“磚”家、“叫獸”實在太多,別人我無權評說,就說我家孩子自小到大,我們從沒打過,也及少罵過,而是重在因勢利導的教育,不但很懂禮貌,為人處事也很好!四年大學獲“雙本科”學士學位,現從事獨資公司管理工作,或許算不得什麼人才,但大家都說很優秀!某此所謂專家教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別把自己的謬論誤導社會,誤人子弟!
-
3 # 涵風紫戀
我覺得就算是打罵也不一定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經常打孩子會激發孩子叛逆心理,自卑心理,因為孩子被打,一般都是會有兩種想法,一種是為什麼打我,我沒有錯,要是都這樣被打,那我做那麼好乾嘛?另一種是經常被打,難道真的是自己不夠好,自己笨,從而產生自卑,對以後事物都不自信。
就拿孩子護著玩具來說,護的那個孩子不想給另外一個孩子玩,想玩的孩子就會搶或者爭,然後不是你哭就是我哭,一般人對待這問題就是罵護著的孩子不懂事,越罵孩子脾氣越倔強,怎麼說都不會聽,如果我們換個做法,先對護著孩子的說玩具是怎麼來,玩具一般是父母買,或者是爺爺奶奶,叔叔阿姨買的,孩子能如實說出玩具來自誰之手,先表揚她根棒,然後告訴她這麼多人買的玩具就不能全部屬於自己的,弟弟妹妹要玩也要分給他們玩,玩具都是的大家給你們買的,你不能一個人全護著不給她們玩。
我女兒有一次也是這樣的情況,我沒有罵她也沒有打她,而是這樣和她說後,她奇蹟般的和我認錯說以後不會了,但是她能認錯,也是一種進步,或許她以後也會出現這情況,但是我相信糾正多了,她自然也不會再犯了。
-
4 # 靜守那份愛12
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不支援。我家小孩才三歲,我幾乎沒有打罵過她。這麼小的孩子還沒有自我生存能力,容易缺乏安全感。她所有的仰仗和依靠就是父母。如果父母打罵孩子,孩子很容易沒有安全感,長大後也會成為沒有安全感的人,很難信任人,不容易交到朋友。大一些的孩子打罵也是不對的。我就是容不得別人罵我的人,自己父母也不行,感覺就是侮辱。打架更是。被父母打罵長大的孩子,內心缺愛不說,更是容易傷害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自卑或逆反,重則破罐子破摔。
當然,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一些必要的懲罰還是要有的。偶爾打罵也是說得過去的。嚴格要求孩子讓孩子有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他的一生都是受益匪淺。而且小孩子從小就要有抗挫折教育,長大後遇到困難才不容易被打倒。
-
5 # 宏竹媽媽
不以規矩 ,不能成方圓!再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必須樹立起良好的規矩!孩子不盡相同,所以也必當因材施教。假如他就是塊石頭,你必須敲敲打打,磨其稜角才能成才。假如他是塊木頭,你必須雕雕刻刻。他若是張白紙,你比必須在上精心繪製,才能出好畫!所以,在孩子的教養過程,就不應該一概而論。除非先天缺陷,不然沒有孩子沒有太大差別,只要教育得法,每個孩子都能發揮其特產,有所長成!
-
6 # 晴晴麻麻10
仔細閱讀完全文後,我發現,其實“標題黨”了。按照我對文章的理解,錢教授只是對於中國教育,從傳統的“棍棒教育”到如今片面強調“快樂教育”,矯枉過正,過猶不及發出了警醒。
作為一個美國PD正面管教的認證講師,我必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近年來風靡國內的以“正面管教”為代表的西方教育理念,從未認為“嬌縱”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強調的核心理念是:與孩子的相處要堅持“和善而堅定”,即表情、語氣要和善,但態度要堅定,使用順應孩子心理的方式、工具,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
很多時候,父母和老師堅持使用懲罰手段的首要原因之一是,懲罰有效——短期有效。從長期效果來看,“打罵”之後,會培養出兩種孩子,一種是堅定的“叛逆者”,另一種是軟弱的“討好者”。試想,這是我們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的樣子麼?
不可否認,錢文忠教授,及他在文中提到的新東方俞敏洪、王強都是在“高壓教育”下,出挑出來非常成功的人士。但回頭想想,又有多少孩子沒有承受住這樣的“狂風暴雨”,喪失了信心,放棄了自我呢?
作為一個媽媽,我更願意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慢慢教會我的孩子成長的本領,與大家共勉~!
-
7 # 職場雙寶媽媽
這句話有點片面。
教育孩子我們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而不是千篇一律,一個“招式”。
管教男孩女孩的重心不一樣。
1、男孩子相對女孩子來說,小的時候會調皮一點。我們就要把重心放在男孩小時候的各種管教上。女孩嘛,相對安靜、乖順一點,小的時候不用我們操心太多。
2、到了青春叛逆期時,我們要把重心放在女孩上。
雖然青春叛逆期的孩子都不好管教,但是女孩子如果不細心管教的話,容易受到傷害,而且這種傷害一旦造成會是影響她們的一生。
-
8 # 怡巧怡妙
打罵是一種家長在憤怒時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出現的過激行為。這也是我們東方家庭教育觀念的落後,實施打罵教育的家長,首先沒把孩子當成一位人來看,孩子是我生的,屬於我的一件私有財產,我想怎麼就怎樣。在孩子的言行不合家長心意時,透過打罵來渲洩自我心中的情緒,這難道能讓孩子優秀嗎?由於打罵反而打沒了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伴隨孩子的成長,讓孩子養成古怪的性格,因為性格缺陷將來也會以暴制暴,表面也許有些風光的一面,內心卻無比痛苦的。另一方面,打罵教育還會引發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每當犯錯都受到打罵,他會把原因歸結於這件事上,心中充滿怨恨,只要面對這事就會聯想到痛苦,對此產生恐懼。所以並不支援打罵教育。
懲罰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施行相應的懲罰,要適度。做到獎罰分明,事前與孩子溝通好,讓他明白為何被罰,慢慢的孩子會養成遵守秩序和規則。讓孩子們有擔當、有責任心,懲罰的原則一定不要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
9 # 做老師的二孩兒媽媽
先亮明觀點,我絕對不同意這位教授的說法。
首先從我的個人經歷出發,實踐證明恰恰跟這位教授的觀點相反。在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當中,跟他們基本上都是和平共處的,並沒有出現過打罵孩子的現象,但是兩個孩子成長的非常令人滿意。老大不僅學習成績優異,連續幾年都是年級第一,同時在學校的社團和社群服務中都表現得非常優異;老二雖然年齡尚小,但是愛學習,懂禮貌,關心他人。也許有的人會覺得,我對優秀的定義,標準太低,但是我覺得一個孩子能夠努力地做好自己,能夠快樂的面對人生,就應該是優秀的。
其次,毆打謾罵懲罰帶給孩子的永遠是負面的影響。
任何孩子成長的軌跡,都不可能是一條永遠一直向上的直線。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難免會經歷溝溝坎坎,起起落落。成績再好的孩子,也會或多或少的遇到學習上的難題;再勤奮的孩子,也會有或長或短的倦怠期;多麼成熟理性的孩子,也會在錯綜複雜的事物面前做出一些錯誤的判斷……將心比心,就算是有了孩子的家長自己是不是也會有同樣的問題呢?那麼憑什麼孩子一旦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家長為什麼就要對孩子實行打罵懲罰呢?
孩子一旦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家長不是幫孩子查遺補漏,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對孩子一通打罵。“你怎麼就這麼笨呢?你怎麼這麼懶呢?你怎麼這麼愚蠢呢。”教授的追隨者可能都說過類似的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嗎?孩子有可能會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認為自己就是笨,就是懶惰,自己就是愚蠢。自信心嚴重受挫,破罐破摔,把自己歸結到失敗者的行列!
再者打罵懲罰出來的效果是表面的。
有的家長會說孩子不愛學習,孩子不聽話,孩子不喜歡練琴,不打不罵,不懲罰,他就什麼都不幹,那不就一輩子一事無成嗎?
更有很多人以鋼琴家郎朗,為一個鮮活的代表,往往是說如果當初他的父親不是那樣嚴格的對他進行訓練,那麼他也就成為不了享譽全球的藝術家。
我要說的是,也許只有無能的家長,才會用武力和暴力來強迫孩子。聰明的家長會從小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行為規範,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和孩子共同面對,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經過打罵之後的孩子,坐在那兒學習了,彈琴了,但是他真的愛上了學習,愛上了彈琴嗎?更主要的是他從學習和彈琴當中,享受到了樂趣了嗎?終有一天家長打不動了罵不動了,那麼孩子就會喪失,對學習對生活的原動力,難道家長願意看到一個毫無生機,了無生趣的孩子嗎?
郎朗的成功,絕對是因為他對鋼琴的熱愛,以及他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我相信如果朗朗的父親,能夠使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激發他對音樂的興趣,而取代對他的打罵,他也一定能夠有今天的成績。
最後我認為,跟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面對成長中的煩惱,不斷的修正自我,指導孩子,才是為人父母的根本。每一個成功的優秀的孩子的背後,一定會有家長關注中讚許的目光和無私的支援。而動輒打罵懲罰孩子的父母,永遠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
10 # SUU伸手摘星
我看到過身邊出現過一個很特別的個例,甚至都成了傳說。我初中是在農村的中學讀的,在讀初一時有個比我大一年級的學長當時學習成績非常平庸還很調皮搗亂的,他媽媽非常氣不過,但也沒什麼好辦法就說“不學習就不學習吧,以後在家種地!”……從此,沒課的時候就帶著學長下地,非常辛苦,也不知他有什麼感悟就是還算比較順從。反正沒多久就期末考試了,學長依然成績不佳。騎著腳踏車揹著書包到地頭的學長告訴他媽媽後,他媽媽也不讓他幫忙了,就是哭和罵還有打……也不知道是前段時間和他媽媽一起面朝黃土背朝天勞作的感悟,還是面對媽媽心傷的不忍。總之,這傢伙“上道”了,從此好好學習不用催促了,然後一路開掛考試重點高中又“順其自然”考上清華……
但是,我認為個例之所以是個例,就是對大多數人來說不具有普遍性和適用性。我看到的更多的孩子還是被“打壞了”,膽小的孩子被打的唯唯諾諾,大聲一點都不敢了,一點自己的個性都不敢表達,這種孩子長大也沒什麼特長和個性很難有好的發展。膽大的孩子打不好還是要“頂”,我認為家長若是沒有能說服孩子的能力和事實還是不要動手,在事實清楚的情況下立些規矩可能要更好一些。
立些規矩和做好榜樣可能是更好的辦法,在不遵守規矩的情況下,對膽大的孩子可以適當的“打一下”。
-
11 # 歐陽雨晴
我看過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教授的這篇演講,他通篇沒有這句話,
這是我抓拍的我家兒子女兒
1>揍孩子是守住底線的教育;
這句話確有些道理,古話有:
不打不成材,弱愛無孝子!l
教育或講道理不是萬能的,有人就是不聽道理,不講道理,把道理當耳邊,於是才有了拘留/判刑!。。。。大人尚且如此,何況小孩呢?
有的孩子確實頑劣,你不揍他一下,他都不知道世上還有拳頭!
當然,這揍應是"該揍"才要揍,不能亂揍,什麼才是該呢?
就是揍得他自己都覺得自己錯了!
舉個例子:
我有個家訓,其中之一是"不能欺騙父母!"<當然也不能騙別人,但這個好監控>。。。實際上,小孩有時一定會騙一騙的!
因此,我經常對他們說:你們可以騙我,但要注意次數!
去年六月的一個週六,我出門時叮囑兒子十點鐘去游泳
晚上回來,兒子主動說他去游泳了,並指溼毛巾這樣說
這神態,我覺得他說假話,打電話一問,根本沒去!!
我問:怎麼懲罰?
他說;你揍我!
因為"逃學/逃課"都入了"捱揍事項"之內,他們是簽了名的!
於是我拿出一把塑膠真的狠狠打他屁股,打得他真喊救命!l
這就是"該揍"!!而且一挨就讓害怕,下次才不敢!!
有的家長大事也揍小,小事也揍,說是揍也就是兩幾個,這就是不該揍,把小孩揍成了牛皮糖!
懲罰是教訓,也是不可少的教育!
該揍的時候要揍,要告訴孩子:現在揍他,是為了他們以後走上社會少捱揍!
因此,從"該揍要揍"的角度而言,"揍",至少是一個優秀的孩子頭上把劍,人有所敬畏,才能揚蹄奮進!!
當然,最好的狀態是:讓孩子知道,爸爸能揍我,只是他不忍心揍我,於是心生敬畏!!
2>教育目標要恰當:
作為家長,不能從小就朝考個好大學的目標,把小孩往死裡整,結果勢得其反,矛盾不斷,孩子逆反,教育失敗!
教育小孩要有個分級目標,
小學階段,我是隻要求中上就好/不要掉隊!
小學拼出來好成績的學生,到了高中大都會掉隊,因為過早地透支的智力!
有的家長心太急,總巴不得小孩考前一二名,實際沒必要,你總把孩子與最好的比,很傷孩子的自尊!!
小孩小學階段的家庭教育目的可以是"一有兩懂得三養成"
學習上要"有"箇中上/基礎,不要求他們拼成績,但也不能掉隊
懂禮貌/有教養,俗話說:開口有尊言/站要有站相/坐也要有坐相!
懂得犯錯誤會受到懲罰,有個家長問專家
小孩挑食不吃飯咋辦?
專家答:餓他,看他吃不吃?
早上要上學,但小孩賴床不起,有的家長又是吼又是叫又拖。。我對小孩只叫一句,絕不叫第二句:他不起床,就讓他遲到,遲到了老師就罰他搞衛生。。
要讓孩子參加適當的課外活動,增養多方面的興趣,當然是他們要有興趣,不能太強迫,我孩子是學游泳/乒兵球,女兒另學古箏
要讓孩子懂禮貌/有些教養,俗話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要培看紙書的習慣,我兒子喜歡看二戰/兵器方面的書,說起這方面,他頭頭是道1
要培養動手/勞動,我家飯筷都是兒子和女兒<讀六年級〉輪流洗,他們的內褲也要自己洗
煎蛋/炒蛋/蛋湯這三種菜,他們自已弄!
整書包/整床鋪等
要養成守時的習慣,參加集體活動不遲到/按時洗漱/睡覺/答應別人幾點到就幾點到等等,這一點走上社會很重要!
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有個朋友,平時很少與小孩溝通,與孩子去看場電影呀等一年也沒一次,她老婆一告帳說小孩問題,他不是打就是罵l
小孩變得頑劣樣子!
我就說這不行,你要關心他,陪伴,他才會聽你的,他按照我的方法,每週至少一次陪他看電呀/去游泳呀/爬山呀/一起跑步呀/一起出去吃個飯。。。。
現在小孩聽話多了,成績也進步了!
最失敗的家庭款育,是媽媽管不了孩子,只會告帳,而爸爸只會動拳,不會陪伴!
4)多表揚孩子
少指責小孩,要批評也要注方法和場合,特別是在外人面前更不要數落小孩!
表揚和鼓勵最重要的作用是讓孩子感到成功和快樂!!
表揚和鼓勵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動力。它讓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在成功和快樂中產生自信,這對孩子一生的成功與否可以說關係重大。
所以,父母/老師,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和鼓勵。
父母的發自內心的稱讚,哪怕僅僅是豎起大拇/一個簡單的動作,都會起到你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5>多向孩子表達你的愛|
日常的稱謂上是很好的表達愛的途經,我叫孩子不直呼其名,從小到現在都M,叫"兒子""女兒"
有的人家大呼小叫地直呼其名,大大影響孩子的培養!
再說一遍:
該揍的時候要揍,要告訴孩子:現在揍他,是為了他們以後走上社會少捱揍!。
很多人就是這樣"揍"出來的,我也是!
培養孩子,不要只想著優秀,更要有底線:長大後至少:能自食其力,養家餬口!
-
12 # _________17901702
要是從小就聽話講的通,就可以,教育的人,會教育才是重要的,方法對了,怎麼都是對,當父母的要有耐心,我父母就沒耐心,我小時候,經常尿床,尿完就是一頓打,後來大了才不尿,也不捱打了,後來就是上學不聽話也是捱打,煩死了,所以後來自殺了,沒自殺成,又活了,導致我爸媽又不敢打又不敢罵,然後我也該怎麼玩就怎麼玩,也毀了自己,所以什麼事情還是不要做到極致,自己也要懂得道理
-
13 # 冬青0笑著向歷史告別
錢文忠這個人我認識,二十年前碩士跟他上過“梵文”的選修課,當時他認識我,畢業後沒聯絡,五年後我回復旦讀博士,面試的時候正好在樓道碰到他,他問我來幹什麼?我說我來玩玩,他說你可不是來玩麼。十五年又過去了,估計早就忘記我了。錢文忠現在成了名人,說些話很多人信,不好反駁,畢竟當過我的梵文課教師,呵呵吧。其實他家境好,自幼成才,內心自負得很。我等愚才都不入他的法眼。愚才嘛,就算打罵罰,你還是愚才,不是那塊料。
-
14 # 手機使用者7028722956
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每個家長的做法又不盡相同。有人說,不打不罵不罰就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我覺得嚴師出高徒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但並不代表嚴就一定要打要罵要罰。
在古代人們要拜師學藝,肯定是少不了打罵和懲罰的,有時候會讓孩子很恨師傅,但是越是後來能收穫精湛的手藝的人,越是感激老師當年對自己的嚴厲。任何一種學習都是極辛苦的一件事,每個人都免不了有惰性會犯懶,如果沒有一位嚴師鞭策著,很難有人自發地由衷地發奮圖強。
可以看看孩子年級的學習成績,班主任嚴厲的,班上的成績明顯就是好。我兒子的班主任是個男老師,當初我還覺得挺好,以為男老師比較有威嚴,可以鎮住孩子們。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個老師很年輕,性格也很隨和,跟學生在一起更像是朋友。但他的班上整體比較懶散,老師說話也沒有什麼威力。同學們不認真學習,我不好還有不如我的呢。
而他們鄰班,老師是以說話刻薄著稱的。誰做得不好,他說話都不客氣,就是學習好的同學偶爾犯了很顯的錯誤,也不會受到任何“優待”,所以同學們上這個老師的課,高度緊張,對待考試和平時作業背誦根本不需要別人督促,積極主動得不行,生怕自尊心受傷害。
我上學的時候我的老師是教歷史的,特別嚴厲,說同學們見她就像老鼠見了貓也不過分。有些人的威嚴是有力量的。課間同學們玩得正瘋的時候,看見老師進來了,就都乖乖地回到座位上去,好像要上課了似的。老師意識到後就說沒上課呢,你們玩吧。同學們也就小範圍地跟前後左右的同學說說話。可我們班的成績很好啊,尤其是歷史,雖然是副科。
我希望老師家長嚴格嚴厲,但不希望打罵,適當的懲罰我是能接受的。這樣他才能記得牢,不再犯錯。
現在都推行賞識教育,提倡給孩子鼓勵和讚美,我覺得這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我的意思是說,讚美要適度,不宜太頻繁,讚美得多了他還以為自己挺好的。而有的孩子甚至成了習慣,再也受不了別人說他一點錯誤。當然對於鼓勵,我想永遠都不要缺少。
-
15 # 學霸數學
作為老師,我覺得暴力並不能解決問題
暴力教育是最失敗的教育,在現代不可能被推崇的;打罵給孩子帶來身心的傷害在孩子以後的人生中不可能被磨滅的,影響深遠.打罵並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雖然孩子可能會懼怕,可以解決某些問題但卻給孩子成長帶來巨大的隱患,打罵可以使孩子聽話,孩子卻不變得更加自覺和上進,打罵只能暫時起點作用,但可能給孩子帶來消沉與墮落!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南韓電影<老師的恩惠>,裡面講的就是暴力打罵教育,影響了學生幾十年而消除不掉,學生最後在師生聚會時將老師殺害的情節,反映了教育並不能簡單粗暴,而是講究愛的.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而且是要注入情感的,學生和老師都是需要付出情感,情感體現的並不是打罵.
不打罵並不代表沒有懲戒,適度懲戒有助於培養,但十分需要技巧對於一些學生,不拿出手段來限制他的言行確實也行不通,近年來學生殺死老師的情況頻繁發生,學生家長逼老師下跪道歉、學生自殺、老師自殺的情況時有發生;
如果沒有懲戒,部分學生的行為確實是無法無天了,老師看在眼裡出於責任心不得不管教,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肢體衝突就不可避免的發生.所以懲戒得從小進行,讓孩子們從小懂得規則二字,做錯了事老師耐心分析清楚而不是直接懲戒,老師要明白懲戒的目的,也要讓學生懂得懲戒的目的.
-
16 # 33教育
我覺得錢教授的觀點很正確且很鮮明。很明顯錢文忠教授針對的是孩子犯錯誤後,該怎樣對他進行處理。對孩子輕微的錯誤用罵的方法來對待,這個罵並不是說破口大罵,也可以理解為勸說,批評。對孩子重一點兒的錯誤就要用罰來處理了,這個罰可以是罰站罰做。對孩子再嚴重的錯誤就該用著打的處罰方法了,打,就是要讓孩子明白,犯了嚴重的錯誤就要付出代價,接受懲罰。所以錢教授的這句話非常鮮明具體。
-
17 # 清風朗月zgh
教授說得有道理,不打不罵沒出息。
體罰手段為輔助,教育目的應有數。
體罰不是萬能的,沒有體罰不行的。
適當體罰有必要,過度體罰不能搞。
自我體罰可先用,打罵體罰擇機行。
體罰在家不在外,體罰用手不用棍。
體罰可以打屁股,體罰不能打頭部。
學習偷懶應體罰,惡習露頭須打罵。
體罰須得說原因,體罰不可無理由。
三歲以下不體罰,幼時體罰記不住。
十二歲後不體罰,大了體罰會記仇。
體罰自然有講究,莫將體罰隨意做。
-
18 # 穆子16818
【體罰學生的老師,需要高尚的師德——再談“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
我以為,中國優秀傳統教育方式之一就是適當地體罰學生。
我之所以稱之為“優秀傳統的教育方式”,這與學習、繼承中國文化的特點有關,也可能是孔夫子之前的老師就已經開始沿用的教育方式。因而,我認為賦予老師體罰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權力是非常神聖的。
當然,關鍵在於把握好體罰學生的分寸。這點非常重要。我想,這個跟老師的師德有關。老師決不能出於洩私憤而打“跳皮”的學生!家長也應當充分地相信老師。
尤其要指出的是,當前整個社會狀態唳氣太濃,實質上反映了道德水平的下滑。運用好體罰學生這一民族優秀的教育傳統方式,要提高包括老師、家長、教育官員乃至全社會的道德素質。
我記得我小時候讀書時,我的父親、叔叔千叮嚀萬囑咐我的老師,“如果不聽話的話,可以隨便打他!”。
當然,我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走向社會以後,我才不那麼聽話……
回覆列表
打罵孩子其實是家長無能的表現。
打罵孩子會對孩子的心裡造成影響:經常被打罵的孩子容易自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孩子在暴力之下,會變得性格懦弱,尤其將來走向社會之後,抗風雨能力會很弱;父母總是脾氣暴躁,也會養出易怒的孩子;如果長期這樣,心裡脆弱的孩子還會有過激的行為。
暴力也許解決一時的問題,換來孩子表面上的順服,其實從長遠來說,要做和善的父母,就要變成機智、智慧型的家長,就應該多讀書、學習,向有經驗的人多請教,方法總比問題多,在育兒路上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多和孩子交流,畢竟和風細雨比狂風暴雨對幼苗的成長更有力。家長朋友們,別真的摧殘了孩子的內心後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