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經典食尚暈媽

    怎麼打的怎麼還回去。媽媽不能容忍不反抗,讓寶寶的心靈覺得忍讓是應該的。

    打不了小孩就讓他的父母給寶寶道歉,公開道歉。

    樹立寶寶強大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 2 # 萌萌的創意

    1、不能責罵孩子如果孩子在學校或是別的地方被人欺負了,千萬不能責罵孩子,因為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永遠是孩子最親的人,孩子告訴父母肯定是希望父母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而且作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保護神,當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一定要挺身而出,不能退縮,而且不管有多難都要去處理,而不是單純的衝動或是甩手給老師處理就完了。

    2、瞭解事情原由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保護神,所以當孩子說出自己委屈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認真的傾聽,不斷的安慰他,鼓勵他,不要害怕,一切都有爸爸媽媽在,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護你的,讓他知道自己有依靠,讓他儘快走出陰影。也好更好的瞭解事情的經過。如果孩子表述能力不強,那就要細心的問多幾次,一定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由。瞭解事情也可以透過多個渠道,比如多問問在場的小朋友,老師,還有打人的孩子。千萬不可一心只想著如何保護孩子,而不管誰對誰錯,如果是自己孩子因為不講道理搶別的孩子的玩具或是其他東西,別的小朋友出於自我保護而打的孩子呢?那就不能護著孩子,要不然孩子知道有父母撐腰以後會更無法無天,雖然打人是不對的,但也不能護犢子。

    3、處理方法(1)必須要和班主任溝通,說清問題。引起老師的注意,必竟老師是有責任與義務確保每一個孩子在校的安全。同時要與對方的家長溝通,告訴對方家長實情一般情況下在老師與雙方家長的介入下孩子都能夠認知自身的問題,畢竟小孩子還是具有可塑性,比較聽老師和家長的話的。

    (2)如果遇到老師和對方家長都不重視,問題依舊,那麼就要注意了,學校方面,直接找到校方領導讓校方領匯出面解決,當然要注意溝通的方法,不能上火,一切以解決問題為初衷來溝通。而對付對方家長,如果對方孩子喜歡有事沒事的欺負小朋友,那問題一定出在家長身上,家長平時肯定是縱容孩子欺負人才會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大可以把事情鬧大,帶著孩子去醫院各種檢查(務必帶上校方老師),直到確定孩子沒有問題為止,然後所有的費用要求對方家長報銷。再有錢的家長,花這錢都會心痛的,肯定會教訓他以後不準打某某某。

    (3)教育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因為小朋友愛打人大多不會選擇老師在場的時候打,所以務必教會自己的小孩子。如果他打你,立刻、馬上、必須還手。如果實在打不過那就跑,往人多的地方跑,但是不管打不打得過都必須打,而不是他一打你就跑,必須先打,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為什麼要這麼做?1、人都喜歡挑個軟柿子捏,所以不管打不打得過,如果他每次打你,你都還手,他就不敢再打了。2、把事情搞大,引起校方關注,這樣才能更好的處理問題。

  • 3 # 李遇儀

    正所謂三歲定八十,孩子如同萌芽初生,所接受的外界灌輸的教導和自己的思想及行為,對自己將來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我記得我小時候的自己也是非常迷茫的,因此我經常和我內心的自己去溝通,直至到我現在已長大成人了,而且現在還不斷地內觀。數十年的功力,讓我熟諳每一個孩子的年齡層的心理和想法,和孩子溝通也是十分輕鬆,因為他們就是過去的自己,尤其現在是科技年代,生活方便了,孩子反而依賴電子產品多了,內心變得比過去的我們更加孤單了,與人溝通方面也許沒有那麼的勇敢,甚至容易逃避起來。這是給大家敲了個警鐘,必須要加以重視,否則對孩子的將來影響非常大。

    因此,面對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推搡,忍讓或反擊均都不是絕對正確的答案,但是這些孩子的小片段可以衍生很多教育的方向,所以作為家長應覺得高興,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是一個非常棒的教育機會,能在孩子小時候能讓他們多經歷些困難和挫折,對他們成長是非常大的幫助,畢竟將來更多挑戰等著孩子,我們能在孩子小時候給予他們勇氣,推動他們往前一步,以後他們就懂的如何面對和解決眼前的事情。

    因此,家長和幼兒園的老師作為孩子的第一老師,調整好心態,言身傳教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無論是自己親眼看到,還是聽了孩子述說在在幼兒園被別的小朋友推搡的事情,都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溫暖擁抱,表揚他們非常勇敢,敢於在老師家長面前表達自己想法。孩子被鼓勵分享,以後有任何事情都會跟家長老師說,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那接下來,我們就知道下一步我們知道教育孩子的方向。

    另外,要了解孩子對此解決態度是容忍還是反擊的,可以知道孩子的潛在性格是哪種型別,是外向好動型還是內向文靜性的,而且這些性格還不是固定,因此我們用心加以引導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棒,更加好,讓孩子會獨立思考問題,勇敢用行動去解決問題!

  • 4 # 熊豔老師

    我覺得要看具體情況定,幼兒園的孩子大部分還是很單純的,如果孩子只是嬉笑打鬧時不小心推搡就不必斤斤計較,告訴孩子們玩鬧時小心點就行,如果是欺負人故意推倒的,一定要反擊,絕不能姑息,否則總會被別人欺負,要本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則。

  • 5 # 陌上花開繪本館

    看情況,如果是三歲的孩子怎麼說呢?很多時候行為是無意識的,更多的是行為好奇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我覺得讓孩子自己處理就好。

    如果到了大班,我這麼跟孩子說,第一次也許是不小心的,第二次可以告訴老師,如果還有第三次,就反擊!!但是不要動人的五官,你可以選擇用腳。雖然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不想教出一個受氣包……就這樣。

  • 6 # 妞兒媽媽

    這要看孩子的感受了,回家後孩子跟你提起此事時是特別受傷,還是反應很平淡。如果孩子很受傷,可以告訴孩子以後別人惡意推你,那就遠離他說以後不要跟他玩,如果不是故意推了一下,那就無所謂。

    孩子需要社交也需要朋友,沒必要因為一點小事,讓孩子耿耿於懷,還是教會孩子適當的大度,適當的忍讓,這對孩子一生都有益。

  • 7 # 父母記

    我們不止一次從孩子口中聽到“被打”、“東西被搶”、“被同學威脅寫作業”的事件,每位家長都不會願意,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但,當這樣的情況真的發生在了自己孩子的身上,該如何去教育孩子解決,很多家長正在思考的問題。

    小孩被同齡的小孩打了怎麼辦?小孩被打了之後也不敢作聲,只會跑來家長身邊哭。

    有人表示,站在孩子成長的角度講,受到攻擊,要給予對方適當的迴應,要適當反擊。

    而息事寧人,最終只能指望“欺負方”樂趣的邊際收益遞減來擺脫傷害。

    一味地教孩子忍讓,可能讓孩子長期處於身體和心理的虐待中,在遇到任何事都不知反抗,長大後也缺少捍衛自己權利的能力。

    有一個家長的回答,個人覺得還有幾分道理!

    孩子被同齡小孩打的時候,叫他大喊,你再打我,我就還手了!聲音要大,最好周圍的人都能聽見。

    我們在教孩子友善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真正的友善並不是一味忍讓。

    當有人對你惡意相向,你別害怕,更不要選擇忍讓,媽媽不希望有任何人傷害你。

    2

    面對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後,“打了還手”似乎是最見成效的!也因此漸漸成了多數家長的共識。

    聽朋友分享了一個他的小故事。他的兒子前幾天從幼兒園回來,說有個小朋友用手故意打了他臉。

    他問孩子還手沒有?孩子說沒有還手。

    他竟跟孩子說:

    那你別跟我說,以後記住在外面受了欺負要知道還手,打不打和打不贏是兩回事兒。

    打輸了回來,我向你檢討,是爸爸我授藝不精,咱以後繼續練;打贏了回來我給你慶功,別幹那告狀打小報告的事兒。

    也不知道兒子聽沒聽明白,反正特認真地對我說好!

    暫且不評價這樣做的好壞,適當的引導孩子,受到不正當的攻擊、欺負,需要作出反抗是可以的。

    但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讓孩子有了一點虧都不能吃的意識,我想,將來是會害了孩子的。

    3

    曾在一個小區裡,看到一位爸爸這樣 “教訓”自己的兒子:

    “你這個沒用的東西,被人打了只知道哭。不是跟你說了,別人打了你,你就打回去。”

    孩子的眼睛充滿了膽怯,而這份膽怯來自於他的父親。

    孩子去玩後,這位父親這樣跟我解釋:

    因為孩子欺負了,找對方的家長評說,人家只會嘴上答應你,回家之後說不定還會誇自己孩子,所以實在沒辦法,只能教孩子“以暴制暴”。

    其實,孩子被打後這樣教育孩子的家長還不在少數!

    有一個男孩,在學校被前排的同學打了沒還手,但心裡一直記得這件事,在要不要還手中糾結。

    突然有一個念頭在腦海裡縈繞,就是他的家長曾說過的一句話:必須還手!

    正上課時,突然跳到桌子上踢了同學一腳,還剛好踢到頭上,對方家長不依不饒地鬧到學校,學校要求這個男孩退學,家長好說歹說賠了對方一筆錢,才勉強在學校繼續檢視。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理性,不要一味地向要求孩子“必須還手”!還手主要是對於對方的一種警告,讓對方不要來無故招惹,而不是目的。

    曾經看過一個電影,裡頭有一句臺詞我印象很深:

    在被欺負的情況下,打回去,是一種戰術,為了不再被欺負。

    在這當中,其實需要家長和學校的老師相互配合,好好引導孩子;便能夠有效避免很多事情的發生。

    4

    大多數家長支援打回去,這樣以暴制暴真的好嗎?

    首先在這裡提醒大家,教孩子“打回去”一定得分情況。

    如果遇到年紀比自己大、身體比自己強壯很多的情況,首先要做的一定不是打回去。如果周圍有大人,可以用那個家長說的方法:讓對方知道你的一次忍讓並不意味著你會一直忍讓。

    回到“以暴制暴”真的好嗎這個話題來!

    站在被打孩子的角度,個人是要打回去,而且是第一時間就還手。如果是事後再動的手,對方便有了理由還可以說你的孩子在主動招惹。

    在引導孩子如何應對“被打”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打架是不對的。打架是最壞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如果孩子沒有錯,卻被欺負了而不敢還手,就一定要教孩子反抗,保護自己。

    如果孩子也有錯,就細心幫孩子分析錯在哪,錯了就要勇於成錯誤的部分。

    對於孩子之間的打鬧,不能只以大人的眼光去看待,作為家長,我們要去辨別,他們是探索還是攻擊。

    如果是具有攻擊性的,他們的表情一般不會是和善的。

    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要急於去教育(教訓)孩子,一定要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試著去感受他所處的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帶工作室藝人見大場面,為什麼范冰冰跟楊冪差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