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酒痴老劉
-
2 # 墨月魅
自釀葡萄酒有毒???
揚州大學園植學院凌裕平副教授自己親自做了實驗,他用了半年親自採摘葡萄、釀酒,對自己釀的葡萄酒進行有害物質的檢測,結果顯示自己釀造的葡萄酒是無毒的,是安全的。
因為自己家裡每年都用自己的葡萄來釀葡萄酒,所以就仔細地瞭解了釀葡萄酒的相關資訊。網上都說自己釀的葡萄酒有毒,直到確認後才敢繼續自己釀製葡萄酒。
-
3 # 風嫣然
誤區一:廚房是儲藏葡萄酒的理想地點有時到朋友家中做客,總會看見他們將葡萄酒放置在櫥櫃中或冰箱裡,每當這時候真會恨得手癢癢的,總想給葡萄酒換個家。朋友們,沒有什麼地方比廚房更不適合儲藏葡萄酒了!葡萄酒可不跟西紅柿一般大大咧咧,隨手放在冰箱裡便可以長期保鮮(除非你家中冰箱為恆溫冰箱)。葡萄酒是一位有血有肉且需要被呵護的風情女子,光、熱、震動可都是它的敵人,所以每當你開關冰箱時,對住在裡面的葡萄酒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啊!接下來,你肯定要問,那我該把這位“嬌小姐”安放在哪兒呢?如果你沒有專門貯藏葡萄酒的酒櫃,那麼避光、涼爽、恆溫的壁櫥或者地下室都是不錯的貯藏地點。誤區二:只有昂貴的好年份葡萄酒才需要醒酒這也是一個小編常被問到的問題,這時候我喜歡取出家中的攪拌機為我的朋友們做個小實驗:將年輕、單寧較高的紅葡萄酒倒入攪拌機中,攪拌30秒,然後倒出來讓他們品嚐。對比攪拌過及未被攪拌過的葡萄酒,結果驚人,經過攪拌的葡萄酒口感更順滑,因為它經過了充分地醒酒,酒和氧氣充分接觸並柔化了酒中的單寧。所以,不僅老酒需要醒酒,去除酒中的沉澱物,讓酒液與氧氣充分接觸,年輕的葡萄酒也需要醒酒,以釋放酒中的香氣。(當然咯,這裡並不提倡小編這麼極端暴力的醒酒法!醒酒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誤區三:白葡萄酒應冰鎮後飲用,紅葡萄酒應在室溫下飲用侍酒溫度是影響葡萄酒飲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侍酒溫度會影響到葡萄酒的香氣和口感,其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你選擇的酒杯及配酒的食物。一瓶直接從冰箱(溫度為5℃)中取出的白葡萄酒,其香氣會因為過低的侍酒溫度而被掩蓋。白葡萄酒的最佳侍酒溫度為10℃-13℃,所以在飲用白葡萄酒前最好先將它從冰箱中取出,靜止20分鐘後再飲用。同樣地,貯藏在儲藏櫃(溫度為22℃)的紅葡萄酒也不適合直接飲用,因為過高的侍酒溫度會加重酒中的酒精味。紅葡萄酒的理想侍酒溫度為15℃-18℃,所以,小編建議大家不妨先將取出的紅葡萄酒放在冰箱裡冰凍15分鐘後再飲用。誤區四:越貴的葡萄酒越好我們常常將商品的質量與價格掛鉤,認為越貴的商品質量也就越好,但這一市場規律並不完全適用於葡萄酒。因為葡萄酒因地而異,有些葡萄酒產區的土地及人工相對便宜,市場需求量也不大,所以這些葡萄酒雖然售價較低,但也擁有極佳的品質。南美洲的葡萄酒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你可以在智利以較低的價格買到優質的赤霞珠葡萄酒(Cabernet Sauvignon),在阿根廷買到優質的馬爾貝克葡萄酒(Malbec),還可以在烏拉圭買到優質的霞多麗葡萄酒(Chardonnay)。誤區五:紅酒配肉,白酒配海鮮、家禽關於美酒與美食的搭配有千千萬萬種方法,所以小編認為大家不應該拘泥於這一口訣似的搭配法則。各位葡萄酒愛好者應該喜歡喝什麼酒,就喝什麼酒。但是,正確的餐酒搭配確實能為你的佳宴加分,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一條自己常用的準則——吃什麼地方的美食,就搭配當地的美酒。這一招屢試不爽,並且還能省時省力地讓你體驗一把當地人的生活。
-
4 # ChadSir
行業某些黑幕就不爆了,說說普遍被帶歪的幾點誤區吧。
誤解一:“葡萄酒為什麼有幹型的?喝了會讓人口乾舌燥嗎?”
解:葡萄酒所謂的“幹”指的是該酒含糖量的高低,也就是甜度。一般分成三種程度,首先幹型是指幾乎不含糖的,其次半乾型是指含有一定量的糖分,最後一種就是指含糖量偏高的甜酒。一般來講,葡萄中的糖分通常會在釀酒的過程中發酵成酒精。幹型葡萄酒,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乾紅或乾白,葡萄在釀酒過程中會把幾乎所有糖分都發酵成酒精。而半乾型葡萄酒或者甜酒的發酵過程,會在把葡萄中所有糖分成為酒精之前停止。而且不同的葡萄品種,也會影響釀造完成後葡萄酒中的含糖比例。
誤解二:“單寧為什麼要單著?有雙寧嗎?”
解:單寧是指葡萄酒中一種嚐起來讓人感覺苦澀的成分,類似那種泡得過於濃郁的茶,裡面所帶有的苦澀味。簡單來講,單寧是存在於植物當中的多酚,一種化合物。葡萄酒的單寧來自葡萄皮和葡萄籽,並在榨汁和橡木桶陳釀的過程中保留了下來。其實單寧是沒有味道的,他形成的是一種口感,因為單寧入口後會銷蝕舌頭上的部分蛋白質和油脂,使舌尖感到澀澀的。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吃肉和芝士的時候喜歡配搭紅酒,因為單寧作為一種“味蕾清潔劑”,能有效去除油膩感。不光是葡萄酒,巧克力、咖啡和茶也會含有單寧的成分。
誤解三:“酸的葡萄酒就是檔次太低,不好喝!”
解:葡萄酒的酸類似於檸檬和青檸所含有的檸檬酸,嚐起來既酸且清爽,簡稱酸爽。。。還記得咱們中學時用石蕊試紙做的實驗嗎?PH值小於7的話,就是酸性物質,那酒的PH值是多少呢?大概在2.5到4.5之間。酒的酸一般來自酒石酸以及葡萄裡的蘋果酸,不同品種的葡萄有不同程度的酸,而且在不同氣候環境的影響下,葡萄在熟成過程中酸度的流失程度也有所不同。含糖量較高的葡萄更需要一定的酸度來平衡他的甜度,可樂之所以需要那麼多碳酸也是這個原因。能想象喝下沒有任何酸的可樂嗎?那是會讓人有自殺衝動的啊!
誤解四:“酒體輕重怎麼區分啊?不同酒還有不同重量嗎?”
解:酒體輕重指的並非重量的大小,而是一個描述性詞語,指酒液入口後,味道的濃淡以及口感的清濁。這個詞一般用來評價某款酒的總體特性,也就是說甜度、酸度、酒精度和單寧厚度等元素疊加起來的綜合感受。酒體的程度分為輕盈、中等和厚重三種。總的來說,甜度、酒精度和單寧三者的程度都比較厚重的話,酒體也會比較重。酒體輕盈的酒,通常酸度較高,而且比較容易入口。
誤解五:“一瓶酒光喝就能說出產地、年份和品種?忽悠吧?”
解:在品酒的專業領域中,有個“風土”這樣的詞,來自法語Terrior,讀的話發音大概是這樣:tehr-wah,各位自行體會吧。這個詞指的是葡萄出產當地的氣候環境和風土特點,以及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對該年份該地區收成的葡萄的影響。氣候環境包括溫度、溼度、晴雨、日照和經緯度等等,風土特點包括土壤成分、地勢高度、坡度、傾斜度、風向和種植方式等等,這些個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得要爛熟於心,然後才能逐步實鑑,去嘗試分辨葡萄酒的前世今生。這難度不比做研究搞學問的低啊,也講求一點天賦,但卻不能否認有專業人士能夠做到。所以嘛,不要在沒見過牛人之前就暴露自己的無知哦。
誤解六:“舊世界的酒就是比新世界的要好!”
解:嚴格來講,新舊世界的葡萄酒只有製作工藝上的區別,並無孰高孰低之分。舊世界酒莊用的是傳統配方和工藝進行釀酒,混釀的品種比單一品種要多,味道的層次也比較多,但是一般人的味覺是難以辨別這種微妙的層次的。所以舊世界葡萄酒的複雜和變化容易讓人覺得過於濃重,不大適合入門的時候喝。新世界的酒,尤其是澳洲的酒則多用新配方和新工藝,產生新的化學變化來釀造葡萄酒。這些新的釀造技藝,可以大幅提升葡萄的果味和酒的香氣,甚至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的口味,調整單寧和酸度的比例。因此,新世界的酒通常品質極為穩定,極少受到種植環境惡化的影響。一般新世界的葡萄酒,單一品種的比混釀的多,更加適合入門階段飲用,以便對單一的葡萄品種留下更加深刻的味蕾記憶。還是那句話,沒有絕對的高低好壞之分,舊世界的酒也不一定都比新世界的貴,畢竟世界上創拍賣紀錄的最昂貴葡萄酒,正是來自新世界的嘯鷹嘛。
誤解七:“紅酒一定要醒過才能喝!”
解:好的葡萄酒,我從來都是直接喝的!一瓶酒開啟後,每隔十五分鐘左右產生輕微變化是正常的,因為酒精會揮發,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也會對酒體產生影響。但好酒從來不需要醒,因為我們只需要邊喝邊體會他的變化。而劣質酒則經常強調要大家醒酒,目的是為了酒中過量的硫化物甚至其他揮發性物質的味道可以先自行揮發,否則的話會有讓人產生不愉快的味道。剛來的酒香氣不足是正常的,但若伴隨著讓人不悅的味道,那就要小心了。
誤解八:“葡萄酒不能窖藏,兩年內就得喝掉!”
解:一句話,只有劣質酒才需要儘快喝掉,因為劣質酒壓根沒有陳年能力!其他不解釋了,還固執地認為陳年老酒騙人的話,那請自行去了解一下82年的拉菲和90年的羅曼尼康帝吧。至於為啥有的酒商告訴你紅酒不能存放?如果大家都去買陳年好酒,那誰去買他們的劣質酒啊?哈哈哈哈哈
-
5 # 老柴聊球
所謂常識就是一個成年人走動社會時應該具備的知識。我遺憾的發現華人在有些領域得道頗深,但在葡萄酒常識方面欠缺不少,以至在日常交際中露出馬腳鬧出笑話。好吧,憑著我兩年來搜到的情報,向各位羅列下常見的一些錯誤,希望你認真閱讀並能從中受益。
1.酒精度越高,質量越好
去某些賣酒的網店,果然有這等說法且斬釘截鐵。哪位老師教的?
我告訴你酒精度的高低只和產酒地的日照時間和溫度有關。日照時間越長,釀酒葡萄越成熟,糖份就越高,釀出的酒自然度數就高。譬如澳洲的酒,普遍都在14度或以上。度數高的葡萄酒只是酒體更為強勁,和品質沒一點關係。否則的話,新疆吐魯番早就是馳名全球的產酒地了。
2.掛杯越明顯,酒就越好
掛杯現象和酒液的粘稠度有關,酒精度越高,掛杯越明顯(如14度以上的),酒精度底,則幾乎無掛杯現象。這和酒的品質同樣沒一點關係。
3.軟木塞的酒好,螺旋蓋的不行
舊世界格守傳統喜好軟木塞,新世界求變創新偏愛螺旋蓋。目前世界上選用螺旋蓋的快佔到40%,連大名鼎鼎的奔富也大多用螺旋蓋技術。實踐證明選用螺旋蓋對儲存酒液和軟木塞幾無差別,只是用螺旋蓋對於戶外飲用葡萄酒的人更為方便而已。
4.凹槽越深,酒便越好
拜託朋友,現代科技如此發達,你說凹槽要多深?需要多少極容易做出來,你要不要?
5.背標全外文的是真酒,中文背標是假的
簡直荒唐至極!國家食監局明確規定:凡用於市場銷售的進口葡萄酒,必須依規貼上中文背標。有些不懂的酒商因違規還被處罰呢。
……還有很多謬論,不再羅列。
老柴告訴你好酒的幾個必不可少的要素:酒的顏色、香氣的表現及層次感、酸度澀度等的平衡性、餘味如何。這方面我專門有文章,你可參考。
而判斷你買的葡萄酒是否原瓶原裝最厲害的一招,便是讓酒商出示該批次酒的合規報關單及檢驗檢疫證。並且上面的單位一定是“瓶”而不是“桶”。
-
6 # 一樽紅酒
我想大家多多少少在酒桌上都見過這種情況,一個人拿起紅酒就開始搖頭晃腦的說:這酒年份不錯嘛,放了這麼多年了肯定好喝!其實,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紅酒不是妖怪,修煉千年是不能成仙的! 相比起來,紅酒更像女人,一開始青澀懵懂,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後變得風韻傾城,卻總逃不過容顏不再的殘酷。紅酒“風韻傾城”時即時最佳適飲期,所以如果你沒能在最佳時期品嚐,等到它容顏不再時,營養和口感也會有所下降,那你就錯過它了。
所以,紅酒並不是放得越久越好喝,每瓶紅酒都有它的最佳飲用期。
大概說起來,葡萄酒可以分為三種陳貯型別:
1.即飲型葡萄酒:這類葡萄酒就像是夏天的冰淇淋,從冰箱裡拿出來就該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立馬解決掉,過長的陳貯不僅不能提升品質,而且還會影響口感,這類酒佔全球葡萄酒產量的90%。
2.普通型葡萄酒:普通型葡萄酒因為經過橡木桶陳釀,所以陳貯時間比即飲型葡萄酒長,但也是不適合陳年的,其適飲期在5年以內,就像現在娛樂圈裡的流量小生一樣,吃的是青春飯,等過了幾年,就沒有了熱度,所以也要儘快飲用。
3.陳年型葡萄酒:這類葡萄酒隨著陳貯時間的延長,風味也越來越深刻,一般品質較高,當然價格也高,比如82年的拉菲就是其中的典型,但是這類葡萄酒僅佔葡萄酒產量的1%,可謂是可遇不可求了。
大家買酒時,一定要注意根據酒標上的資訊來判斷葡萄酒的適飲期,儘量在適飲期之內喝了它,可別想著買來存放個幾年,否則多年之後這瓶紅酒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只有骨架沒有血肉的木乃伊。
回覆列表
“葡萄酒=紅酒”?
其實紅酒只是葡萄酒的一種,葡萄酒還包括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香檳、起泡葡萄酒、甜白葡萄酒(貴腐酒)、冰酒、雪利酒、波特酒、馬德拉酒以及各種加香葡萄酒。
葡萄酒加雪碧馮小剛導演說過:歐洲人研究了幾百年,最難的事就是從紅酒裡把這糖份給提出去,結果咱們中國同胞都給兌回來了。
相信“酒是老的香”實際上,葡萄酒的品質和價格,是隨不同的年份呈曲線波動的,而不是隨酒齡呈直線上升形態。因為葡萄酒的品質不是取決於酒齡,而是取決於葡萄園的土質和葡萄生長採收那一年的日照、降雨量及氣溫的適時與適量所以,同樣是一箱拉圖紅酒,1981年的現在賣1000多英鎊,1982年的卻要9400多英鎊。
葡萄酒越放越好?理論上,葡萄酒是一種有生命的東西,裝瓶後仍然會繼續成熟和變化。在良好的儲藏條件下,葡萄酒會在歲月的歷練中使得單寧酸逐漸柔順圓潤,酒香更加富有深度,口感也更為均衡協調。不過,《葡萄酒入門》中指出:“並非所有葡萄酒愈陳年愈好。事實上,世界上90%以上的葡萄酒在一年以內喝掉最好。”
掛杯就是好酒?“掛杯”現象只表明酒精、糖分和甘油含量比較高,並非好酒的絕對標準。比如那年的氣候比較炎熱,導致葡萄的糖分過高、葡萄酒的酒精含量過高,自然也會出現密集的“酒腿”。而與此同時,炎熱的氣候往往也會導致葡萄的酸度不足,這樣的葡萄酒就會缺乏堅實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