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見著
-
2 # 徐小帥de麻麻
話說,我大學畢業也有快十年了。想來從畢業到現在班級沒有組織過一次整體的聚會。關係好的夥伴小聚一下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
為什麼聚會很少呢?我其實挺能理解的,一來我也是不太歡喜聚會,二來也是沒有時間。畢業工作結婚生子,時間都被佔據的很多了。大老遠跑一個城市聚會不現實,也沒有精力。不能跟上學的時候比,那麼自由那麼時間充裕。過了自由自在的年齡,就該接受這個年齡階段帶來的問題。
還有,看多了別的朋友同學聚會,也覺得沒意思。聚會上混的好的還好,混的不好的總感覺不自在。想來上學的時候也不是跟所有人關係好。既然聚會,還是要隨心一點,真的想念老同學,喊上三兩關係好的也是可以的。
不過,同學情誼深似海,這份情始終在心底。
-
3 # 網際網路上的美味家緣
這個題目很有意思,我想回答一下。
我是92年畢業的。我是班長,連續兩年當班長。三年前,我們曾經組織過一次同學的聚會。當時能邀請來的同學只有一半多,另外的老師呢也只有兩個,一個是我們的班主任,一個是教我們的英語老師。我們待在大酒店裡面吃吃喝喝吹吹牛,互相問候一下,挺溫暖的。
事後回訪了一些不來參加的同學,有什麼原因問下他們。他們給出的答案几乎都是工作很忙。
其實這些都是藉口的,混的好的同學的話,那喜歡出出風頭,交際比較活躍的同學的,他就喜歡過來參加同學聚會,這些混的不好的同學的話呢,就不想多露臉啊,怕丟臉。其實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心裡,嗯作怪,有自卑感。
人生短短几十年,一下子就過去了一大半,然後呢,好不容易有做同學的機會都不好好珍惜一下。
所以我這個班長不好當!每次組織聚會的時候呢,都是很吃力的。人生已忙過半,同學現在分兩種吧,一種有錢人,混的好的,另一種混的差的,是沒錢的,或者是負債累累的。很難把大家統一聚會。
-
4 # 天問觀世界
“太忙”,是我們華人最好在裝逼法則。
現在你要是不說自己忙,你都不好意思跟我打招呼。我見到一老兄,本來是在打麻將。接到一朋友電話,趕緊叫別人別說話,跑到外面接電話,就聽這老兄說:最近,有好幾個客戶在談,每天要加班,忙死了。
當然,也有真忙的。反正,忙,已經成了華人身份的標誌。
至於說參加工作,就聚得很少了倒也未必。如果大家事業混的一般,聚得就真少了,那點虛榮心在同學聚會的時候,一點就冒出來。但總有幾個混的好的,特別熱衷同學會。我看到最有意思的,同學會參加,聚餐肯定少不了,一到餐桌,幾個開好車的,要把車鑰匙特地放在餐桌上,最好有人不經意的看到,然後:哦一聲,說:“兄弟混的不錯,都開上寶馬了!”
於是,總有這人,很享受同學充滿崇拜的目光,特別是那種在學校不顯山不露水甚至還有點小自卑的人,如果畢業後混得好了,就更加想把場子找回來,甚至吃完,搶著買單的也是這些人。
所以,聚得少了,哈哈,就說明大家可能時下混得還不怎麼樣唄!
很多同學會,早已經不是敘離別之情,而是裝大尾巴狼!
回覆列表
自從高中畢業後,就大一上學期去過一次同學聚會,後來就再也沒有去過,後來組織的有關於同學聚會也都沒有參加,什麼初中同學聚會也完全沒有參加的慾望。
你可能會說我這是性格孤僻,有社交恐懼症吧?其實並不是,完全沒有,只是不想去面對一些無聊的聚會罷了。
其實好多真正跟你好的人,想見怎麼都能見到,私下裡不知道聚了多少次了,而像整個班級的同學聚會卻像是真正少了一些意味。
平時根本不聯絡一回,只有在同學聚會的時候出現,我跟你聊什麼,也只能聊之前的一些事情,其實坐在你對面的同學,早已經不是之前的同學了,就好像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寒暄問問幾句近況,就再也沒有任何話題可聊了,剩下的只是滿滿的尷尬,然後就各自玩手機了。
這種同學聚會,完全是浪費各自的時間,其實同學聚會是想找回當時那種純真的感情,可現實卻是一次次地告訴你,你們已經回不去了。
而且同學聚會,會有一個特別具有殺傷性的事情,本來你們已經沒喲什麼聯絡了,同學聚會又有聯絡了,然而他說他要結婚了,希望你到時候一定去參加,你當然得去。
去一次同學聚會,平時不聯絡,甚至八竿子打不著的那種,微笑地和你說這種話時候,你受到的是一萬點暴擊。
尤其是像我這種單身狗,能不能結婚都兩說,深深地覺得隨出去的份子錢是收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