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騰求職助力營
-
2 # 手機使用者61521829014
名校的學生,是在優勝劣汰十幾年中摸爬滾打出來的,無論他們的智商,無論他們的奮鬥精神,無論他們的才藝,無論他們的創新力丶無論他們的品格都是經過無數次的檢驗。除上個別特貢學生,其他絕對是優秀的。而二丶三本的學生,特別是三本基本上無可比性。當然了優秀的也有,但只微乎其微
-
3 # 鵝媽媽講閱讀
名校畢業生,面試官會說,哦,你們學校平時都怎樣的?因為面試官也是有崇拜名校情節的。非名校的話,那就按部就班問你問題嘍。
還有,如果你是名校生,結束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小心翼翼地問你對薪資有何要求?如果非名校生,那麼面試官會直接告訴你薪資待遇的方式。
總之來說,言語之間看不見的那種優越感吧,以及錄取的成功率都會不一樣吧。
-
4 # 實習僧一、 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名校的學歷。在常人眼中北大清華這樣名校的學生肯定會比一般學校的學生更加厲害和優秀。這是不能迴避得了的問題,這就是人之常情,並且從機率上來說也是科學和客觀的。名校的准入要求、校風,師資,資源和平臺都保證了輸出學生的質量。名校的學生從大機率上來說,確實會更加自律,學習能力更加強,在基礎知識、表達、邏輯能力等也更好。這些加起來形成的暈輪效應,都會讓HR在面試的時候對名校的學生更加看好。
二、 思維差距面試的時候,一般會遇到很多考察思維能力的問題,企業會更加傾向於思維清晰,邏輯合理,能快速想到解決辦法的人。畢竟人的行動受到思維的支配。正如有句話說的“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錯誤”。名校的學生在學校的時候,會接觸到更多和更好的思維訓練,他們面對一個難題時往往知道怎麼去簡化和抽象問題,把問題撥出來分類或者分層討論,一一討論,逐個擊破。而一般學校的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普遍會缺乏邏輯性或者條理性,且思維格局上不夠寬闊和嚴謹。這樣的思維差距,在面試的時候會體現的很明顯,HR當然會更願意看好名校的學生了。
三、 準備工作的差距《精進》這本書裡提到過一個觀點“那些考入非名校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非名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境按時,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的度過每一天。”這樣的觀點雖然過於片面,但是無法否認這個觀點還是說對了一部分人的狀況。長期在低標準的環境裡獲得的滿足感,會使得非名校的一部分學生養成很隨意的做事方式。
名校生由於各方面的資源充沛,生源之間互相交流的內容質量更高,學生的見識和討論深度更勝一籌,導致了格局上的高低。但是格局上的高低是可以透過學生自己去增廣見聞得到鍛鍊的,並不會就因為學校之間的差異就無法彌補。同學們要在求職或者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提高個人見識,自然就知道求職裡面應該準備什麼。
-
5 # 面試官艾琳
我們姑且把學校範圍限制在國內,名校指的是“985”、“211”類院校,非名校指的是二本、三本類院校。
這些年不少企業打著“非985、211類院校不予錄取”的旗號招聘,好像學校的等級就代表了學生的等級,搞得很多非985、211的學生在找工作時也給自己限定了範圍。
在我看來,名校和非名校的學生,在面試中既有差別,也沒差別。
有差別的,是差在自我定位。有的學生進了二本、三本學校後,不管過去自己在中學有多優秀,也把自己按照學校排名給自己貼了“二流”標籤。用“二流”的標準要求自己,用“二流”的行動奔赴“二流”的目標。
在學校裡,他們覺得自己又不是名校出身,再努力也過不上“一流”生活,於是在面試中他們沒有“一流”的大學經歷和能力來得到“一流”的工作。
沒差別,是在於好學校也照樣有找不到好工作的,普通學校的也一樣有在職場中出類拔萃的。我曾經面過國內排名前十的大學畢業的一個學生,大學四年只會憋在宿舍裡玩遊戲,來求職也是一片迷茫。
也曾面過只有專科學歷的學生,過去幾年一直積極地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和實習,還沒畢業就已經做好了職場轉化。
所以說,差別不在學校,而在個人。
你給自己什麼定位,你能付出什麼樣的努力,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職場也罷,人生也罷,都是一個道理。
回覆列表
非名校生和名校生的差距,一生都無法縮短嗎? 名校生為什麼更受青睞看到一則訊息,說一本科就讀於西北普通院校的學生,工作兩年後,考上京城一所名校的碩士研究生。他本以為從此“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卻在找工作時屢屢碰壁。幾番折騰下來,他發現問題還是出在學歷上:招聘單位不光要看最高學歷,還要看第一學歷。許多地方招人規定“211”“985”院校畢業的優先,更有甚者,不僅要求碩士、博士是“211”“985”的,本科也必須是!俗稱“查三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一些本科就讀於非名校的學生,花了三四年時間準備名校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好不容易通過了筆試,甚至分數不算低,卻在複試中被淘汰了。與此同時,一些名校因為有較多推薦免試指標,很多學生輕鬆獲得“保研”資格。這被稱為名校的“學緣歧視”,名校的研究生院似乎更樂意錄取本校或者相同層次學校的本科畢業生。
或許是經驗形成了刻板印象,作為一個HR,在招聘時更傾向於選擇名校畢業生。
就拿面向應屆畢業生招聘的管理培訓生來說,專業的限制已經儘量減少,那麼,在堆積如山的簡歷裡,如何確定面試名單呢?熟練的HR可以5秒看完一封簡歷,略過基本資訊和自我吹噓的個人介紹,有料的應該就是畢業院校、校內外實習經驗和所獲榮譽了。往往上述三項“硬貨”,後兩項都跟畢業院校有明顯的關係。
比如,A同學在某500強日化公司市場部實習過,組織並導演小品參加全校迎新晚會,組織暑期社會實踐赴西部某省參與環保主題活動,作為學院學生會體健部部長,組織過各項校園級體育賽事及運動會等;所獲榮譽有足球、籃球賽冠軍、新科舉大賽冠軍等等。B同學實習經驗為某年暑假家教一個月;所獲榮譽為某年度班級三等獎學金。
怎麼樣,是不是可以明顯分辨出哪個是好學校的學生?在高強度的簡歷閱覽工作中,HR自然會選擇更簡易的判斷方式,簡單粗暴卻有效率。
聽了有沒有很感動?但這樣“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面試者,也並不是所有HR都青睞的。如今就業壓力大, 非名校畢業生更珍惜就業機會,只要是稍微大一點的正規公司,就不考慮未來發展方向,不考慮工作地點和環境,猛往裡衝,可是,真的應聘成功上崗了,個人發展方向與崗位的不匹配,工作地點的糾結,各種問題都逐漸突顯出來,員工痛苦,企業花了大力氣培養人才卻留不住,結果雙方都委屈。
對比中發現,非名校除了師資力量薄弱和一些硬體設施缺乏帶來的不利之外,更讓人擔心的是得過且過、放任自流的心態,這會讓很多學生降低標準,“60分萬歲”。這樣的人工作後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公司和領導,上班稍微努力點就開始思考是否該要求加薪了,遇到一點問題就覺得自己受排擠被歧視彷彿有天大的冤情。他們也羨慕牛人,但往往只是想想,內心深處會說“我不行,我做不到的,人家是名牌大學的,天生聰明”,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差距越拉越大。
其實名企要的不是多麼高的GPA成績,而是一種內在的精神狀態。就像《年薪百萬的年輕人都是怎樣生活的》一文中描述的: “那些年薪百萬的年輕人,他們拿著高薪,卻依然選擇為了工作到深夜,並且他們的狀態很不一樣,每天都為自己讓世界變得更好了一點點感到振奮,非常積極。他們的辛苦不叫辛苦,也不為百萬年薪。辛苦是他們獲得自我實現的途徑,自我實現使他無窮快樂。這世界就是一撥人在晝夜不停地高速運轉,另一撥人起床發現世界變了。”
名校與非名校的差距現實中,名校畢業生基本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學校(校友)能提供的資源和人脈支援相當可觀。比如,人大、復旦等學校新聞專業的學生,自然比其他學校的學生多很多機會。因為有很多業界的中堅人物、優秀前輩都是自己的校友,進了這樣的“圈子”,實習、求職就變得相對容易。而在每年求職季,非“211”“985”學校的學生,比名校生面臨更大的壓力;所謂“就業難”也主要發生在二本、三本群體身上。名校有更好的師資和環境,這也當然是為學生之後升學或者找工作加碼,但是家長、學生甚至學校往往忽略了名校最有價值的一點,則是“同齡效益”,用通俗的話來說,則是同學們之間的影響。
同齡效應的影響當然不僅僅侷限於成績,朋友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也會深深地影響著彼此。一篇研究發現,在印度,對於那些出生貴族的小學生來說,在他們有了社會階級底層的人作為同班同學或者同桌之後,他們變得更具有同情心。他們更加願意參加公益活動,更加願意按照能力,而不是以家庭背景為條件選擇朋友,也更加願意把自己的資源分享給小夥伴們。
最後,同齡效應在學校之外也是非常有用的,曾經的同學往往是進入社會後最好的人際資源。智利的研究資料發現,在控制了能力變數以後,進入名牌大學的人比沒有進入名牌大學的人更有可能成為世界五百強的董事會成員,而這個影響不是因為學校本身更好,而是因為同學之間的關係。考入名牌大學的人家裡更可能有良好的社會背景,而就算沒有良好的社會背景,在他們高中和大學接觸了這些有背景的人之後,積累了社會資源,也更有助於他們在職場上成功。
《精進》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二三流高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境暗示,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地度過每一天。”
在北大最震撼的不是老師多牛,同學多聰明,而是一種大家都積極努力的氛圍。比如期末考試過後自習室依然燈火通明,上課永遠都人滿為患,課間20分鐘換教室時間學校裡到處都是叼著麵包奔跑的人。每個人都毫無時間觀念地瘋狂學習,參加各種活動。他們永遠充滿了鬥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每天從睜眼就忙得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兒。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二本學校的同學曾說一些現狀,比如自己努力學習就會遭到周圍人的排斥,同學們都抱怨老師不好,天天宿舍睡覺,學習氛圍很差只有考試時候才努力學習。而個別一些稍微努力點的同學,如果不去看看外面真正的世界,就會覺得自己相當不錯了,或者覺得自己的努力被同學排斥孤立,可能是自己的錯。
其實每一個同學進入大學的時候都懷著努力學習的心態,一二三本都有好學生,也都有特別努力勤奮的人,但為什麼走著走著就會消失一大半呢?其實就是《精進》裡的這幾句話“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地度過每一天。”
越能幹,越努力;越有錢,越上進。
進入社會十年八年後,名校和非名校帶來的名氣和基礎學歷教育的差異漸漸就不明顯了,更多的是個人經驗、經歷以及社會化程度的較量。有的人的生活越過越好,有的人越過越找不著北,甚至日子越來越慘。而造成這一切的差異,最主要的來自人的精神核心。簡單說,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你是一個積極進取的人,還是一個愛抱怨懶散怠惰的人,直接決定了你之後的全部生活。
我們很難明確而苛刻地講,名校和非名校帶來的差距到底是什麼,是畢業後收入水平還是生活水平的不同。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從思維方式和做事態度上來看,名校所帶給人的自律、進取、積極、勇敢,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金錢很難傳承很多代,但精神卻可以永遠流傳。即便是那些非名校但依然在社會上取得不凡成就的人,他們也擁有同樣的精神與氣質,這些透過自我變革和付出巨大努力之後重塑起來的優秀者,他們和那些名校出身的優秀人才一起,活躍在人生的舞臺上,創造自己的榮光。
“一個二三流大學的學生,能夠勇敢以名校學生中檔乃至高檔水準來要求自己,才是恰當的做法,他也一定會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