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廚321
-
2 # 週一小章魚
各種味道都有,淡的話一般都是直接包糯米,如下圖黃色的那個,切開可以直接蘸糖吃,甜的一般都差不多,包豆沙,鹹的餡就多了,滷肉的,紅豆綠豆肉餡,鹹蛋黃的等等~
-
3 # Ho樹糊糊
道滘粽子
道滘,是東莞一個鎮的名字。道滘的粽子有個特別的名字叫做"裹蒸粽",是廣東東莞漢族傳統名點,屬於端午節食俗。道滘水鄉人每年端午節,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和祭拜河神而做的一種糯米粽
-
4 # 人間百味哥
相比於南方粽子餡料的多樣 作為北方人的我還是比較羨慕的 哈哈哈 不過 我覺得北方經典的紅棗餡料仍然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的最愛 隨著這些年餡料種類的豐富 北方也逐漸有了很多南方化的餡料 如蛋黃 肉 蟹黃 等等
-
5 # 麥熟紀錄
我家鄉是貴州貞豐縣,貞豐是中國西南的“糯食之鄉”,貞豐糯米飯是出了名的,貞豐灰粽也在全國享有名譽。
我們的粽粑餡料很多,有排骨板栗,有鮮肉板栗,有黃豆板栗的。
其實貞豐特色不在餡料,而是在於它的灰色,灰是木草灰燒成的,可安全食用。
-
6 # 青青是水英
我小時候媽媽包的最多的是白米粽,也會包點綠豆紅豆粽,現在條件好了有人包大肉蛋黃鹹肉和板粟的,我覺的白米粽子最好吃。
-
7 # 鄉村de記憶
端午節快到了,大家都在籌劃著包什麼餡的粽子了!吃粽子賽龍舟,是中國的的傳統,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小的時候,過端午節很簡單,我們那裡的傳統是包粽子,煮鹹雞蛋,鹹鴨蛋,包三角糖包,煮點稀飯,端午節就這樣過了,在那時候的農村來說,這樣的生活也很不錯了。粽子一般都是白米粽子,或者裡面包個棗。這樣簡簡單單就過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過端午節也跟以前大不一樣了,鹹雞鴨擔,糖包照樣不缺,只是粽子的花樣多了,根據每個人的喜好,口味,包不同餡的粽子,一般有紅棗粽,肉粽,蛋黃粽,豆沙粽,蟹黃粽等,以前過節,難得一回享受美食的機會,現在過節不單是享受美食,更是品味生活,享受快樂!一家人開開心心,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
8 # 桔梗染輕弦
又到一年端午節了,小時候過端午喜歡跟著大人在田裡跑,大人插秧我們小孩就捉泥鰍捉黃鱔。回家就有粽子鹹蛋吃,粽子我們小時候一般是吃白米棕的(座標重慶)現在生活水平好了才有臘肉蛋黃板栗。以前都是白米粽外面裹白糖,黃豆麵香的很。現在都是吃個情節了。少了小時後的感覺了。。。
-
9 # 不忘初心231587707
還有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家是重慶酉陽的,家裡會區分5月初五(小端午),5月15(大端午)端午節前兩天都會有游龍船,包粽子的材料媽媽每次都會去外婆的老家砍包粽子的葉子,還有那種棕葉拿來系粽子,家裡一般都是包白粽,,過端午節那天還會把整顆大蒜一起煮,端午節一整天都是吃粽子,到了晚上會在家的周圍灑雄黃酒。各位其他的有什麼區別呢,來評論比比
回覆列表
我心心念唸的家鄉在山清水秀的廣西,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家庭環境不太好,過年的時候包粽子都是用肥豬肉拌綠豆或者紅豆當做餡料;端午節的粽子相對於過年的粽子來說就小很多也簡單很多了。
端午的粽子是沒有加餡的,而是直接用糯米放一些鹽攪拌用大竹葉包起來蒸,就是清水白粽,蒸好後拿白糖或者紅糖來當做蘸料就著無餡的粽子吃的,雖然沒有餡料,有糖的甜有家的溫暖❤️,也是吃得很開心![太陽][太陽]
現在生活水平不一樣,包粽子都會放各種喜歡吃的餡料啦,我最愛的還是海鮮肉粽子了,媽媽也成功教會了我包粽子。
分享一下本人最愛吃海鮮肉粽子,做法也簡單✌️✌️
餡料做法:
1⃣️鍋裡熱油放入薑片、蝦乾、乾貝翻炒,倒入少量啤酒炒一分鐘左右起鍋。
2⃣️之後將五花肉煎至兩面微黃,微微出油即可
3⃣️倒入泡好的筍乾、幹鮑魚,再倒入小半碗的啤酒悶兩分鐘,倒入海鮮醬,生抽老抽和鹽翻炒均勻出鍋
4⃣️糯米淘洗乾淨放入兩勺生抽一勺老抽,一點鹽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包粽子:
①把粽葉疊兩片一起,一頭不動,另一頭把它旋轉上來形成一個鬥窩
②先鋪上一層糯米,再放餡料,再鋪上一層米,蓋住餡料
④最後就是下鍋啦!
高壓鍋先放入粽子,再加水,水量一定要能全部淹過粽子,煮1小時30分鐘之後就可以出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