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東衛校線上

    1、提前達成協議

    每次在給孩子玩手機前,先跟孩子達成協議,比如做完作業或者做完家務,才能玩一次手機。而且孩子想玩手機,要自己找密碼,密碼會每天更新。維持1-2周,爸媽再視情況作調整。

    2、控制使用時長

    孩子可以適當玩手機,但要控制好時間,每次10分鐘。如果孩子要看動畫片,每週只能看一集,因為每集動畫片可能要15-30分鐘,甚至更長。

    3、選擇優質內容

    最好單獨留出一個手機,把裡面的電影、遊戲全部刪掉,專門下載一些適合小孩看的動畫片或者音樂,避免孩子連續看影片,反覆玩遊戲。

    4、選擇合適場所

  • 2 # 張子談教育

    如果你知道玩物喪志的含義,你就不會覺得奇怪啦!

    玩物喪志 玩:玩賞;喪:喪失;志:志氣。常用來指醉心於某些自己所喜好的事物,從而喪失了積極進取的志氣。

    這個成語是有典故的。

    公元前668年,這時中國歷史已經進入春秋時期。周王室地位衰微,各個諸侯國紛起爭雄,弱肉強食,齊桓公重用管仲,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一舉奠定了霸業。而此時的衛國卻是另一番景象。在經歷了州籲、宣公、惠公、黔牟數十年的國政動盪之後,衛國元氣大傷,當年康叔、武公的輝煌早已成為可望不可即的遙遠的背影。就在這時,一代荒唐國君衛懿公登上了衛國的歷史舞臺。

    衛懿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第十七位君主,他平生最大的愛好,既不是權術,又不是酒色,更不是治國,而是養鶴。他為了養鶴建造了專門的宮苑,整天與鶴為伴,他非常喜歡鶴的卓爾不群的外表和高傲優雅的姿態,以至於如痴如醉,衛國從上到下的大事小事全被他拋到了腦後。他還讓鶴乘坐高階豪華的車子,比朝中大臣所乘的還要高階,鶴乘坐的車駕在大街上透過時,所有路人都必須恭敬地閃避一旁。為了養鶴,衛國每年都要耗費大量資財,百姓們無形中加重了負擔,無不怨聲載道。由於衛懿公荒廢國事,大臣們的奏章如泥牛入海,許多國際國內事務得不到及時處理,漸漸也引發了大臣們的強烈不滿。而衛懿公沉溺於玩鶴,對現實形勢不管不顧,早就失去了復興衛國的宏大志向了。

    很快,衛國的災難就降臨了。公元前659年,山西陝西一帶的狄部落抓住衛國困頓衰弱的機會發兵侵衛。衛懿公得到奏報之後馬上慌了神,他下令軍隊前去抵抗,可是將士們都氣憤地說:“既然鶴能享受比我們高的待遇,現在就讓它去打仗吧!”衛懿公沒有辦法,只好親自督率傾國之兵出征,與狄人戰於滎澤。由於軍無戰心,結果衛國軍隊很快被狄部落打得落花流水,連衛懿公也命喪沙場。衛國滅亡了,朝歌作為國都的歷史就此告終了,後來若不是齊國、宋國出兵援助,保住了衛國僅存的七百多人,衛國真的要亡國滅種了。

    這就是“玩物喪志”這個成語的出處,衛國國君沉迷於玩鶴,結果國破家亡。

    我們現在的有些青少年就是沉迷網路遊戲,對其他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他們已經喪失了鬥志,喪失了品質,喪失了神志,喪失了意志,在他們眼裡,一切都是浮雲,唯有打怪才是最重要的,可以不吃不喝不睡覺,這就是典型的“玩物喪志”。

    怎樣才能治療“玩物喪志”者?

    使一個人有“信仰”就行了。

    答案就是這麼簡單。

  • 3 # 地球9999

    有些青少年不熱愛讀書,而熱衷於玩麻將和網路遊戲,歸根結底,這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人們常說,玩物喪志。孩子熱衷於玩麻將和網路遊戲,可以看出他沒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如果父母能夠及時引導孩子樹立明確的目標,並鼓勵孩子為之奮鬥,恐怕孩子也沒有心思沉溺於麻將和遊戲之中了。孩子沒有人生目標,就沒有奮鬥的動力,過一天算一天,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活在當下就是他們的現實狀態。

    或者是孩子的學習不如意,或者是學習枯燥乏味,家長沒有及時跟蹤,沒有與孩子一起尋找根源,改變現狀。孩子只能逃避現實。當他發現打麻將或是玩遊戲能夠給他帶來刺激、興奮、快樂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歸宿。而麻將遊戲又可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成就感,這是現實無法超越的,於是,他就沉迷其中。

    父母要始終關注孩子的變化。當他孤獨無助的時候,父母忙於工作,無法給予精神上的慰藉,他可能從麻將中、遊戲中找到精神的寄託。他可以和“戰友”談笑風生,他可能向“朋友”敞開心扉。平時的傷心事、煩心事,在這裡得以傾訴。

    也可能孩子缺少生活情趣,除了學習,沒有其他的什麼活動。單調的生活讓他在麻將、遊戲中找到了趣味而不得自拔。

    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澆水、施肥、呵護,才能不讓孩子走進歧路。只有真切的愛,才能引導孩子走向正道。

  • 4 # 泉說國學

    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人這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

    在學校、老師身體力行;在家中,父母上行下效;在社會,公眾潛移默化。三方面都做好,孩子才能茁壯成長,而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

    學國學,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三歲會背《弟子規》、《千字文》。四歲識字2000個;五六歲能吟誦《大學》、《中庸》、《老子》等儒道經典;七歲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孝悌謹信懂感恩,知書達理有禮貌……這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這樣的潛力。

  • 5 # 虞海棠

    那是因為這些人目前仍然是衣食無憂,有父母提供免費飯票,不用為生存擔心,今朝有酒今朝醉,哪裡管明天會發生什麼!

    常人都懂讀書學習不是為了別人或者其他事,就是為了自己的將來!有些人懂這個理也堅持去做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懂這個理但是不想去做,最大的原因就是作為未成年人他們還有家長撫養,不用去工作不用吃苦,就可以理所當然的去享受父母提供的一切物質條件,就算能想到將來父母也有喪失勞動能力的那一天,自己不得已也得去工作,他們也不願意去多想後面的事,先享受著或者先啃著老再說吧!

    有這樣想法甚至行為的人不在少數,免費飯票只有短期沒有永久的,希望在家長和老師的教育下早日醒悟!

  • 6 # 負債翻轉教練

    青少年的天性還是喜歡玩、娛樂,讀書學習是學校的事,作為教師儘可能聯絡家長溝通,解決孩子不貪玩,又學業有成的問題!

  • 7 # 莫小煙

    家庭環境有關。

    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玩遊戲打麻將遊手好閒,而且這些活動很舒服很輕鬆啊,會讓小小的孩子失去生活的目標。

  • 8 # 快學excel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要知道遊戲為什麼好玩?很多人會給出答案,通常是以下幾個大類:

    1、遊戲的內容很有趣,很多細節設計非常完美。

    2、在遊戲裡可以互動。

    3、在遊戲裡可以贏,現實生活不如意在遊戲裡可以透過贏彌補一下。

    我不這麼認為,至少不完全贊同。舉例說明,比如說俄羅斯方塊,它美在哪?又有多少設計?玩俄羅斯方塊就是跟機器互動,難倒比現實生活中跟人互動有趣嗎?俄羅斯方塊永遠不可能贏機器,註定是要輸的,但是依然風靡全世界。所以說以上三個觀點都不完全準確。那到底遊戲為什麼好玩?追其根本原因是遊戲提供了完美的目標即時反饋機制。

    什麼是目標即時反饋機制,就是我們在達到一個目的的時候我們要得到相應的反饋,否則就很難維持。打個比方,減肥誰都知道少吃多動,可是為什麼難以堅持?就是沒有即時反饋,因為在頭幾天即便你已經運動到累的趴下,餓的胃裡翻江倒海,你的體重秤告訴你沒有任何變化,你得不到任何反饋,我們是受不了沒有反饋的目標性行為的,所以堅持不下去。這就是為什麼電腦卡住了30秒,我們要崩潰,而看著安裝軟體的進度條能呆呆的在電腦前等10分鐘的原因,因為進度條的增長再不斷的給你反饋。

    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少有這種明確的反饋系統,遊戲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在遊戲裡打死一隻怪馬上就能獲得經驗值,經驗值到一定程度就能升級,升級了馬上就能穿上屬於這個等級的裝備,然後立馬就能比低等級的玩家厲害,在遊戲世界裡做任何事情馬上就能獲得當下的反饋。

    透過上面所說的,你應該知道了遊戲之所以好玩的底層邏輯,回到本問題“青少年為什麼不熱愛讀書”你應該清楚了,就是因為讀書不能給我們當下的反饋,比如你告訴青少年只要你們好好讀書未來就能進入好的大學,青少年得不到當下的反饋啊,等不了這種漫長的等待,他們不知道聽完眼前這堂課,做完眼下這道題離進入好大學這個目標之間又近了多少,得不到當下具體的反饋,現實生活中沒有進度條。

    如何把這種即時反饋機制搬到我們現實生活中,是教育者,企業管理者要琢磨的事情,現在也有很多公司根據這個機制改革企業管理。奧巴馬也曾經說過要把遊戲變成下一代美華人學習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湯圓怎樣做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