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一隻小班馬

    相傳春秋時期,周國第三代國君鄭莊公姬寤生出生的時候其母武姜難產差點死掉,從那以後武姜就特別不喜歡姬寤生以為是上天安排的自己的剋星。姬寤生從小就被安排在府外由奶媽照看,過的相當艱苦。

    三年後武姜順利生下第二位皇子姬叔段,武姜很喜歡叔段,把他留在自己身邊親自撫養,武姜數次請求鄭武公立叔段為太子,鄭武公都以傳長不傳幼這一傳統而拒絕她,而且還把寤生接回府中,希望兄弟倆能互敬互愛的從小長大。武姜被拒絕後就想出一條計謀,她讓寤生找條木棍拿到臥室。武姜趁寤生出去的時候用準備好的棍子狠狠打在叔段背上。叔段哇哇大哭。鄭武公跑到臥室看到寤生拿著木棍站在床邊,叔段背上烏青,而武姜一邊哭一邊指責寤生為何下此狠手。鄭武公詢問寤生髮生什麼事,武姜先發聲誣陷寤生不喜愛自己的弟弟,想打死他。鄭武公聽信了武姜的話喝退寤生。

    武姜又把從小照顧寤生的奶媽找了出來。奶媽撒謊說寤生從小愛說謊話,無惡不作。其實奶媽是武姜的人。趁此機會武姜又提出立叔段為太子,鄭武公這次猶豫了起來。武姜花錢在市面上造謠中傷寤生,還串通大臣一起勸說鄭武公。鄭武公經不住大臣和武姜的勸說終於決定立叔段為太子,並準備擇日焚香上告自己的祖先。

    寤生聽到這個訊息後心灰意冷,想著自己的親生母親不喜歡自己誣陷自己,自己的父親不相信自己對活著失去興趣。當他跳河準備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一位老人把他救了下來,並詢問他為何輕賤自己的生命。寤生把事情的經過說給老人聽,老人勸告他未到絕境不可輕言放棄。

    第二天,鄭武公寫祭告錶帶著大臣來到祖先牌位前點上香,準備把祭表燒掉的時候,砰的一聲只見祖先牌位從供桌上掉了下來。鄭武公把牌位恭敬的放回原位,剛準備點火,砰,牌位又掉了下來,如此這般幾次後,鄭武公和眾大臣紛紛猜測是不是先輩不允許另立太子。鄭武公把祭表讓人拿出去後,牌位再沒有掉下來過。眾人心想果然祖先不允許另立太子。寤生沒想到自己到自己依舊是太子,就記下了那天的日子。鄭武公病逝後,姬寤生繼承君位後就把那天定位祭祖的日子,那天正好屬於二十四節氣裡的清明。後世就把那天定為清明節。

  • 2 # 鄧倫我男神kkw

    大約在唐朝時,“清明”開始進入詩中,在杜牧《清明》之前,孟浩然已有一首《清明即事》,其中提到“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但此處“清明”還不是我們今日的“清明節”,唐時人們掃墓祭祖還是從“寒食節”開始,寒食之後兩日是清明,大約清明時才能完成所有的掃祭活動。

    唐代非常重視“寒食”節,唐詩中有很多關於“寒食”的詩作,沈佺期、杜甫、孟雲卿、韓翃都曾寫過以《寒食》為題的詩,因為重視,所以也有了官方假期,根據《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記載,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開始寒食清明放四日假,唐代宗大曆十三年開始寒食清明休假增至五日,唐德宗貞元六年開始寒食清明前後各給三天,也就是說,從唐代開始,“清明”正式成為官方節日。到宋代時,“清明節”的地位越發重要,不僅繼承了“寒食節”的掃墓等習俗,還融合了“上巳節”的部分習俗,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主題,兼有禁火、冷食、踏青、植樹、鞦韆、蹴鞠、賞花、詠詩等習俗活動的大型節日,從北宋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可見當時都城東京清明節的熱鬧。

    元代“清明節”基本定型,明清兩代雖“清明節”官方休假規定,不過“清明節”外出掃墓和踏青等活動已被人們完整繼承了下來,至1935年,民國政府又確定4月5日為清明節,而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 3 # 人生就是兩個字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曆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中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

    ”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開放,接著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

    《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言。

    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中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節也有這樣一個傳說,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國外,生活的特別艱辛,甚至最基本的柴米油鹽都成問題,重耳差點被餓死,就在這個時候,他身邊的大臣介子推偷偷的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烤熟了給重耳吃,就這樣公子沒被餓死,說“公子一定要堅持下去,我們肯定能很順利的回到我們自己的國家,”後來公子重耳和他的大臣們一同回到自己的國家。

    十九年後,重耳回到晉國,成為晉文公,他賞賜了許許多多一起和他同甘共苦的大臣們,卻把介子推忘得一乾二淨,後來一位很忠心的大臣向晉文公稟報,在您流亡期間,介子推對您忠心耿耿,在你快被餓死的時候,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來給您吃,怎麼您就不封賞他呢!晉文公突然醒悟,我竟然給忘記了,真的很慚愧。

    後來一位大臣給晉文公出主意,說”在介子推待的森林周邊點火,他看到火後,就會出來了”,晉文公說“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有這樣了”,誰知道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出來,他和他的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了,晉文公看到介子推的屍體後,又後悔又傷心,他大哭了一場,讓士兵把兩個人安葬在了大柳樹下,晉文公宣誓“我要永遠記住這件事情,傳令下去,把燒火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每到這一天,全國上下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後來由於寒食節這一天與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很接近,人們就把這兩個日子合併了,在這一天祭祀掃墓紀念逝去的人。

    在我們現代人這裡,也很注重清明節,無論是遠在他鄉的高官福祿,還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以及能力平平的小生和遊子們,總是騰出時間來一次回老家祭祀掃墓了,而那些近在自己老家的人們也更不會列外了。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 4 # 今生情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其一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埽墓節。按主日說,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了! 在墓前祭祖埽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華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戰國時代埽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韶定寒食埽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揚,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中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說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華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來源 談到清明節,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紀念方式 清明節紀念祖先有多種形式: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後供上食品鮮花等。 由於火化遺體越來越普遍,其結果是,前往骨灰置放所拜祭先人的方式逐漸取代掃墓的習俗。 新加坡華人也在廟宇裡為死者立神主牌,廟宇因此也成了清明祭祖的地方。 清明節當天有些人家也在家裡拜祭祖先。 在清明節這一天,可到先人墳地、骨灰放置所或寺廟的靈位前靜默鞠躬。 不論以何種形式紀念,清明節最基本的儀式是到墳前、骨灰放置處或靈位前追念祖先。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瞭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

  • 5 # 植物貼畫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儘管各地風俗不同,但一般具有兩大主題,掃墓祭祖和踏春遊玩。

    清明最早只是一個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關於寒食節,晉文公重耳與其丞介子推割肉救主的故事,這個傳說耳熟能詳,不在贅述),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自2008年起,清明節被列為中國的法定節假日。其時間基本每年的四月4號或5號。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曆書》)。

    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節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宋代許多詩詞,表現了清明遊春的情景,如。

    北宋詞人歐陽修的《採桑子》,寫清明上巳時節西湖遊春的盛況: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譁。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清明時節·習俗

    “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時節,春暖花開,春和景明,正是人們出戶郊遊、“勝日尋芳”的好時節,所以,華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清明踏青,其意義在於順應時令節氣。陽春三月,生氣始盛,萬物萌生,人們走出屋門,來到郊外,積極主動地迎合時氣,以促進體內的陽氣流轉,這對身體的健康大有益處

    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盪鞦韆

    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仍是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的活動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據說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 6 # 傳統文化小神嘆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由寒食節發展而來的。有這麼一個傳說: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之後晉文公即位,封賞群臣,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則不慕名利、隱居綿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來尋找介子推,事後卻發現介子推揹著老母死在一顆枯柳下,並留下遺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親自率領文武百官登山祭拜介子推,卻發現當年和介子推母子一起焚燬的那棵老柳樹居然又死而復生了,他當即下旨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

    清明節來源於春秋時期。在晉文公流亡期間,隨臣介子推為他割肉煮湯,但晉文公登基後卻忘了介子推,晉文公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得知介子推已死,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親自上山祭拜介子推,發現當年隨介子推焚燬的柳樹竟然死而復生了。所以,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7 # 九州微議

    清明節來源於春秋時期。在晉文公流亡期間,隨臣介子推為他割肉煮湯,但晉文公登基後卻忘了介子推,晉文公追悔莫及,火燒綿山以尋找。事後得知介子推已死,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當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親自上山祭拜介子推,發現當年隨介子推焚燬的柳樹竟然死而復生了。所以,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 8 # 酒都醬香茅臺人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

  • 9 # 楚飛鴻情感線上治癒者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遠在周朝就確定了。

    這天,各家掃墓,祭祀祖先。

    有關清明節的來歷還有個傳說故事。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

    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半天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

    人們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但其已離家去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

    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去。晉文公見狀慟哭。

    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敦親睦族、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也成為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少海外僑胞、華裔,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好玩的生活小樂趣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