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在此詩中所述的碣石具體地理位置是哪裡? 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碣石瀟湘無限路”的“碣石”是一個地方嗎?雖然,曹魏地理邊界到了東海,曹操是否真的都過海邊,並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歡迎各位大佬討論
7
回覆列表
  • 1 # 消失的雲

    《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託志,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創作背景

    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後來在田疇的指引下,小用計策。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整體賞析

    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達了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統一中原的雄心偉志和寬廣的胸襟。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是實寫眼前的景觀,神奇而又壯觀。“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作者面對蕭瑟秋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則是虛寫,作者運用想象,寫出了自己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說明這是樂府唱過的。

    這首詩全篇寫景,其中並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託的詩人的情懷。透過詩人對波濤洶湧、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讀者彷彿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控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寫景部分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透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這首詩不但寫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首詩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讚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裡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 2 # 無心隨墨

    這首詩確實是曹操到了海邊寫的,不過不是東海,而是秦皇島那邊的渤海。

    當時曹操破袁紹統一北方後,北方還有少數民族烏桓和袁紹兒子帶領的殘餘勢力經常襲擾幽州,成為曹操向南進軍的後顧之憂,所以曹操北征烏桓,取勝後,在碣石,就是渤海邊,寫下了這首詩歌。

    這首詩表現了曹操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也是容易看出來的。所以這個和《春江花月夜》不同。《春江花月夜》是完全虛寫,用“碣石瀟湘”,一北一南兩個地方代指所有的遊子之路而已。

  • 3 # 無聲中的狂歡

    當然呀,不然就不會去寫這麼有名的《觀滄海》呢。曹操徵兵,大破烏桓,回朝的途中,登上了碣石山,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而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你肯定想到曹操登碣石山上觀海,是否帶了毛筆和墨水,拿什麼去寫呢?那你可以發揮想象吧!

    第一,可能觀滄海完後在碣石山周圍的石頭上刻詩;

    第二,可能剛打勝戰完後直接登碣石山上,肯定沒帶毛筆和墨水,但軍隊裡面有帶毛筆和墨水的負責士兵,防萬一突發事件就馬上寫信傳給朝廷,這時正好拿來用作詩;

    第三,可能觀滄海完後回朝再作詩。

    總而言之,《觀滄海》真的是曹操到海邊有感而寫下的。

  • 4 # 潛龍3884069831100

    《觀滄海》是曹操一首名詩,膾炙人口。是他帶兵打勝仗後登山臨海直抒胸臆之作。詩歌氣勢磅礴,抒發的是他遠大的志向。

  • 5 # 溫海燕子

    曹操的《觀滄海》全文為: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是東漢末年詩人,《觀滄海》是他創作的一首四言詩。當時創作的背景是:建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毅然決定北上。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觀滄海》。

    詩中的碣石山具體在哪裡,學術界原有三種觀點,一是河北昌黎,二是山東無棣,三是遼寧興城。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秦皇島孟姜女廟附近的孟姜女墳出土一批文物,證明昌黎縣城北的碣石山就是當年曹操所登臨的碣石山。偉人毛澤東寫下的詩詞《浪淘沙·北戴河》中那句“東臨碣石有遺篇”也是對《觀滄海》具有一定說服力的佐證之一。

    碣石山,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山峰。碣石山主峰為仙台頂,海拔695米,是渤海近岸最高峰。站在山峰上能看到渤海。可以說《觀滄海》是當時詩人登上石山,俯視大海有感而發所作的一首名詩。

    而初唐時期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詩中“碣石瀟湘”泛指天南地北,暗指路途遙遠。此處並未用典 , 也不是特指。所以《春江花月夜》詩中的碣石並不是特指某個地方。

  • 6 # 白溪釣客

    觀滄海 【三國•魏】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是曹操親臨大海,抒情而作。官渡之戰後,袁紹退守。曹操繼續進兵定四州,安定河北。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打敗袁氏兄弟,自柳城凱旋,途經碣石所作。

    曹操在班師途中登上碣石山頂,居高眺望,壯闊的大海呈現在眼前。在浩渺遼闊的大海上,突兀聳立的海島,平添了幾許神奇、秀美的景觀。島上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陣陣撲面而來,海面上波濤洶湧、巨浪起伏。此刻沒有悲秋中的觸目傷懷,有的是詩人躊躇滿志的豪邁。

    日月從海上生起,又從波濤中落下。水天一色,彷彿銀河也融入其中,所有景物在大海面前都十分渺小。

  • 7 # 謀略國學

    曹操如果沒有去過滄海的話,他怎麼能夠寫下《觀滄海》呢?以前又沒有電腦,電視機,手機之類的。

    毛澤東十分喜歡曹操這首詩,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寫了“魏武揮鞭”,曹操的詩中並沒有寫到“揮鞭”,可是毛澤東卻能說出他在揮鞭。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再加上“揮鞭”,這是個什麼樣的形象? 袍上是土,劍上是血,馬身上是汗,一個征戰未定的詩人,以鞭指海,並吟著詩。

    鞭之所指,便是征服的決定,便是麾旗所向千軍萬馬的衝殺。“揮鞭”是一位偉大的人另一個偉大的人的充分理解,別人是寫不出“揮鞭”的其賣,在魏武曹操之前,已經有一個人君臨碣石以觀滄海了,這個人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征服六國後,就急急地奔向大海,他在這裡刻石樹碑,向大海宣揚自己的功績。然而贏政實在是疏於文采了,他沒有留下詩文,他的一生也沒有留下詩文。

    橫槊賦詩,以武略文功詮釋大海的蒼涼,曹操為第一人。

  • 8 # 微雨聽瀾

    《觀滄海》是曹操寫的樂府歌辭《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這首詩寫曹操登臨碣石山,俯瞰大海所見到的壯觀景象,氣勢恢弘,想象雄偉,是古代詩歌中以寫景為主的名作,也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如果說不曾親自“登臨碣石”觀“滄海”而寫出來的這首詩歌,我有些不相信,因為憑想象是無法達到這種情景交融的高度,如果那樣,只能感嘆曹操的想象力太豐富了。所以,我認為,《觀滄海》是曹操確實“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後所作。

    頭兩句起得很平穩,就是簡單的行為描述,已經告訴讀者自己所處的位置:“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說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接下來的兩句,“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寫從碣石山往下看滄海的情形。

    曹操這時候站在山頂,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 所以他從大處落墨,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給人一種堅定倔強的感覺。山島巍然, 一下子就引起了詩人的注意,所以緊接著就寫島上的景色。“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充滿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彷彿其中有無限的生趣等待我們去發現。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隨著一陣蕭瑟的風聲,突然湧起了滔

    天的波瀾,使人覺得驚歎都來不及呢 ! 可是等我們掉轉視線, 準備去看那湧起的洪波的時候,詩人以豐富的想象,把我們帶進了一個更加宏偉的境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這寥寥十六個字,寫出了滄海之大,寫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氣派。 天連水,水連天,浩浩蕩蕩,無邊無際。

    曹操這首《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並且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 詩人不滿足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透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

    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

    結語:

    這首詩是曹操率軍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 大戰前夕,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種融會到詩裡,藉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從詩句中景色的描寫上,層次感和遞進的方法,也說明了曹操此時正站在“碣石”上觀“滄海”,此事毋庸置疑。

  • 9 # 秋閣一憑欄

    曹操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作者在戌馬賓士之際,登山觀海時所作,似乎純寫滄海,其實寓情於景,旨在表現統一北方的雄偉胸懷。面對遼闊的大海,作者高唱讚歌,寫出海水的蕩漾起伏,山島的巍然屹立,那島上又是一派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的景象,一陣秋風起處,平靜的大海頓時捲起了洶湧的巨瀾,但作者並無憂傷之感,視野更見開闊,感到執行,發光的日月星辰,也好象是從這巨浪滾滾的大海中冒出來的,這種生氣蓬勃的景象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聯想,既表現了大海的遼闊,更反映出作者奮發樂觀的精神面貌。

    全詩描繪生動,氣勢磅礴,表現了宏偉的抱負和耐人深思的哲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交車司機罪惡的種子誰幫他種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