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項廣達易學應用
-
2 # 紹興李珍
讀完“人和”後,能否說說孟子認為誰應該講究“人和”?
答:“人和”出自《孟子·公孫丑(下)》第一章: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成了千古絕唱。
孟子把第一章的前面一句話當成現在的論述題的論點,然後自己進行論據與論述。
論據即是事實:對一個小城城牆四面圍攻而不能勝,既然能夠四面圍攻,必然會有有利的氣候。得出結論:天時不如地勢。
城牆高,護城河深,兵器銳利,甲冑堅固,糧草充足,但將士棄城而逃。得出結論: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孟子得出結論也即是論述:管理百姓是不依靠疆界限定,固國不依仗險要,立威天下也不以兵器之利。
德政者多助,失德者少助。少助至極,親戚叛離;多助之極,天下歸順。用天下歸順,攻親戚叛離;所以君子只是不戰,戰無不勝。
孟子這裡是對執政者說的,講究“人和”,畢竟他們能夠明白,對大眾有直接的恩澤與福惠。當然,一個普羅大眾如果能夠知道這種道理,並且能夠運用,做人當然更加順暢和舒心。
但有一點必須講清楚:什麼是“人和”?子路聞過則喜,禹拜善言,舜與人同善。這樣的“人和”才有用,團體作奸犯科之和,失去了意義。孟子講的道理是連續的,整篇的,這樣才不負“貽矩”之義。敬奉!
-
3 # 字文愚
不論《人和》還是其他著作,可以先了解孟子所處時代大環境和思想文化,這樣我們很容易得出了答案。回顧下孟子,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孟子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遊說各諸侯國,在戰國戰火風雲大環境下,孟子開始周遊列國,遊說於各國君主來實施他的仁政主張,從大環境得知沒有一位君王聽的進去。如果說怎麼軍事戰略攻佔領土,政治改革繁榮發展或許做了哪個國度相邦了,可是孟子思想文化就是仁政,“仁者無敵”與當時歷史大環境而背離。所以孟子游歷了齊、宋、滕、魏、魯等國,並來回遊說,前後有二十多年。
說了這些我們回到問題,讀完《人和》後,孟子認為誰應該講究人和?那麼回答是:孟子認為天下所有君王都應該講究人和,並非哪一個君王,如果秦始皇天下統一,沒有諸侯國那麼孟子游說應該是秦王!
-
4 # 帥爸靚媽
孟子《人和》第一章第一句就提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然後以一個圍攻四面高牆的小城為例分別論證了這一觀點。然後在後面又繼續說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樣看著好像就是對執政者說的,要講究“人和”,但我個人認為,孟子應該是認為世上每個人都應該講究“人和”。
那麼就要先搞清楚這個“和”字。《中庸》有這麼一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始終都能是平衡的,那麼就會平和,清靜。而當你有各種情緒時去平衡自己心理的過程就叫“和”。人能夠心定,這是取勝的根本。而能夠去定住自己的心,就是取勝方法。定心了,那麼周圍的一切就順暢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明明外部條件這麼好,好像各方面趨於有利方向,奈何人的心不定,做事患得患失,終究會是失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果你心清靜了,明心見性,那麼就順應了天性,就是“得道者”,當然各方面都會有利於你,反之當然就是各方有阻礙而導致失敗。
“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得道者”去做事情,戰無不勝。
總之說到底,孟子應該是認為每個人都要去“和”,在自己的領域中取勝。
回覆列表
給執政者說的,教導他愛民,也是給每一位人說的
孟子強調:“省刑罰,薄稅斂。”重刑罰、暴斂稅,是歷代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焦點。孟子提出省刑罰、薄稅斂,是勸說統治階級要善待民眾,不要過分地剝奪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