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形勢萬分危急。
撤退過程中,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了激烈的空戰,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將大部分士兵撤離歐洲大陸。這次行動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併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根本,可謂是二戰期間歐洲大陸執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
影片同時展開三條故事線,從陸、海、空三個角度分別講述。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每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在逃離海灘的過程中相繼結識吉布森與亞歷克斯。
海面上,同時民用船主道森先生與兒子彼得、17歲少年喬治也離開英國,去往敦刻爾克拯救士兵。三人陸續搭救了海軍、飛行員柯林斯及湯米一行人,而在空中,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則在被敵人雙面夾擊的艱難情形下頑強戰鬥。
不同於以往大多數戰爭影片,雖然是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敦刻爾克》全片沒有出現刻畫與描述統帥層面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或山崩於前的危局中當機立斷、力挽狂瀾的決策過程。
影片中,德軍幾乎完全遁形,除了看不見駕駛員的飛機,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身穿納粹軍服的德國士兵——等待英國士兵的只有不知從哪兒飛梭出來的子彈、在水中明滅不定的魚雷,以及俯衝轟炸機所帶來的令人恐懼的轟鳴——觀眾跟電影中亟待撤退的英法聯軍一樣,完全不知道德軍什麼時候會進攻過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出地獄般的敦刻爾克。
就第一視角的意義而言,《敦刻爾克》的真實,或許就是士兵們的真實。在宏大戰場上的他們,面對的是混亂、未知的情形,根本談不上什麼戰略全域性觀,絕大部分都只是盡力生存下來的“螞蟻”。
他們不太可能有時間真正去細細觀察隊友的中彈和死亡,倒是更有可能因為一次猛烈的掃射和炮擊而抱頭躲避,戰戰兢兢。
這種戰場上的真實恐懼,是《敦刻爾克》真正的敘事動力。無論是海灘上等待救援的數十萬大軍,還是從海峽對岸奔赴救援的無數普通民眾,又或是肩負重任的空軍飛行員,他們所面對的根本處境,都是下一秒鐘的朝不保夕。
因此,《敦刻爾克》簡約得不需要敵軍,也不需要戰場上的千軍萬馬。這部影片與其說是戰爭片,不如說是懸疑片。
儲存性命與拯救生命,就是這場在秒錶的嘀嗒作響伴奏下的生存危機最核心的內在衝突。影片裡一次又一次的懸念高潮與情緒釋放,也都來自於最終倖存下來的欣喜與激動。
諾蘭沒有試圖去評判戰爭的對錯與意義,甚至也沒有試圖去評判在戰爭中不擇手段尋求生存的人們是否正確。
換上了英軍服裝的法國士兵吉布森和遭受炮擊後心存恐懼的斯里安·墨菲,都不是反面形象,而是作為普通人的一種被描寫和關懷。
在《敦刻爾克》裡,諾蘭讓戰爭的本質迴歸為最原始的求生。在炮火和大海面前,求生即是正義,回家即是勝利。
像道森先生那樣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盡力挽救多一條生命,像法瑞爾那樣為了更多人掃清障礙戰鬥到最後一刻,便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正義。
諾蘭在電影中故意隱藏了敵人的存在,造成一種無處不在的壓迫感也刻意淡化了傳統二戰電影中正邪對立的關係,同時視角保持在士兵的層面上,竭力忠實還原他們本身的體驗:逃亡,不顧一切的逃亡。
士兵們不知道幾十年後當人們回顧敦刻爾克大撤退時將其視作在二戰史上重要的轉折點;他們只是不擇手段、竭盡全力的想要逃離敦刻爾克海灘,渡過英法海峽。
當他們坐著小漁船,滿面油汙,垂頭喪氣的回到英國,滿以為自己會被民眾因敗軍的身份而唾棄,沒想到在報紙上看到丘吉爾的演說,看到火車窗外的民眾的歡呼,他們才意識到自己這次狼狽的撤退和絕望的逃亡居然被視作一場偉大的勝利。
結尾時男主讀完報紙上丘吉爾的演說,抬起頭愣了愣神,似乎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現實,電影便結束在這個瞬間。戰爭所帶來的迷茫,命運的不可捉摸,便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情境。
《敦刻爾克》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形勢萬分危急。
撤退過程中,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了激烈的空戰,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將大部分士兵撤離歐洲大陸。這次行動成功挽救了大量人力,併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根本,可謂是二戰期間歐洲大陸執行的一次戰略性撤退。
影片同時展開三條故事線,從陸、海、空三個角度分別講述。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每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陸地上,英國士兵湯米在逃離海灘的過程中相繼結識吉布森與亞歷克斯。
海面上,同時民用船主道森先生與兒子彼得、17歲少年喬治也離開英國,去往敦刻爾克拯救士兵。三人陸續搭救了海軍、飛行員柯林斯及湯米一行人,而在空中,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則在被敵人雙面夾擊的艱難情形下頑強戰鬥。
不同於以往大多數戰爭影片,雖然是歷史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敦刻爾克》全片沒有出現刻畫與描述統帥層面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或山崩於前的危局中當機立斷、力挽狂瀾的決策過程。
影片中,德軍幾乎完全遁形,除了看不見駕駛員的飛機,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身穿納粹軍服的德國士兵——等待英國士兵的只有不知從哪兒飛梭出來的子彈、在水中明滅不定的魚雷,以及俯衝轟炸機所帶來的令人恐懼的轟鳴——觀眾跟電影中亟待撤退的英法聯軍一樣,完全不知道德軍什麼時候會進攻過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出地獄般的敦刻爾克。
就第一視角的意義而言,《敦刻爾克》的真實,或許就是士兵們的真實。在宏大戰場上的他們,面對的是混亂、未知的情形,根本談不上什麼戰略全域性觀,絕大部分都只是盡力生存下來的“螞蟻”。
他們不太可能有時間真正去細細觀察隊友的中彈和死亡,倒是更有可能因為一次猛烈的掃射和炮擊而抱頭躲避,戰戰兢兢。
這種戰場上的真實恐懼,是《敦刻爾克》真正的敘事動力。無論是海灘上等待救援的數十萬大軍,還是從海峽對岸奔赴救援的無數普通民眾,又或是肩負重任的空軍飛行員,他們所面對的根本處境,都是下一秒鐘的朝不保夕。
因此,《敦刻爾克》簡約得不需要敵軍,也不需要戰場上的千軍萬馬。這部影片與其說是戰爭片,不如說是懸疑片。
儲存性命與拯救生命,就是這場在秒錶的嘀嗒作響伴奏下的生存危機最核心的內在衝突。影片裡一次又一次的懸念高潮與情緒釋放,也都來自於最終倖存下來的欣喜與激動。
諾蘭沒有試圖去評判戰爭的對錯與意義,甚至也沒有試圖去評判在戰爭中不擇手段尋求生存的人們是否正確。
換上了英軍服裝的法國士兵吉布森和遭受炮擊後心存恐懼的斯里安·墨菲,都不是反面形象,而是作為普通人的一種被描寫和關懷。
在《敦刻爾克》裡,諾蘭讓戰爭的本質迴歸為最原始的求生。在炮火和大海面前,求生即是正義,回家即是勝利。
像道森先生那樣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盡力挽救多一條生命,像法瑞爾那樣為了更多人掃清障礙戰鬥到最後一刻,便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正義。
諾蘭在電影中故意隱藏了敵人的存在,造成一種無處不在的壓迫感也刻意淡化了傳統二戰電影中正邪對立的關係,同時視角保持在士兵的層面上,竭力忠實還原他們本身的體驗:逃亡,不顧一切的逃亡。
士兵們不知道幾十年後當人們回顧敦刻爾克大撤退時將其視作在二戰史上重要的轉折點;他們只是不擇手段、竭盡全力的想要逃離敦刻爾克海灘,渡過英法海峽。
當他們坐著小漁船,滿面油汙,垂頭喪氣的回到英國,滿以為自己會被民眾因敗軍的身份而唾棄,沒想到在報紙上看到丘吉爾的演說,看到火車窗外的民眾的歡呼,他們才意識到自己這次狼狽的撤退和絕望的逃亡居然被視作一場偉大的勝利。
結尾時男主讀完報紙上丘吉爾的演說,抬起頭愣了愣神,似乎有些不敢相信這是現實,電影便結束在這個瞬間。戰爭所帶來的迷茫,命運的不可捉摸,便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