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拉拉育兒記

    《3—6 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 幼兒階段是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時期, 良好的人際關係和人際交往能力對幼兒身心發展以及知識、能力和智慧作用的發揮具有重要影響。”

    孩子離開家到幼兒園、學校,會面對各種挑戰,但是一個或者幾個親密的朋友能給予孩子陪伴、勇氣和力量。

    友誼是孩子生命中的必須品。發展高質量的友誼,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具備社交技能

    社交技能並不等同於友誼,但社交技能是友誼發生的前提,沒有社交技能很難建立友誼。

    社交技能主要包括:遵守社交規則、分工協作、合作解決問題和換位思考。

    孩子從幼兒園開始瞭解社會規則,並且逐漸把它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準則。

    譬如要排隊、玩具要輪流玩、要用語言來表達感受和解決衝突、不可以搶東西、不可以打人、要懂得分享等。

    孩子從三歲左右會更多的想要和同伴一起玩,如果不遵守社交規則,遊戲很難繼續下去。

    可孩子又有和同伴一起遊戲的渴望,因此在不斷的磨合中,孩子開始學會遵守規則,並發展出社交技能。

    ️二、友誼的核心要素

    友誼有三個核心要素:平等、互惠互利、相互信任。

    平等:兩個人互相尊重,在關係中的權利相當,沒有誰壓制誰,也沒有誰控制誰。

    互惠互利:友誼不是單方面的付出,是兩個人共同的付出。

    相互信任:友誼的雙方彼此忠誠又彼此承諾,相信自己是對方的朋友,也相信對方把自己當成朋友,由此帶來的安全感讓孩子擁有更多勇氣。

    ️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友誼的份量在生活中都極其重要。但是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情況發生時,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困擾:

    1、友誼是階段性的

    即使現在是最要好的朋友,也可能因為彼此的成長、環境變化而發生變化。

    每一次環境的變化,孩子都可能經歷友誼的喪失,譬如幼升小、小升初。

    我們可以創造條件讓孩子之間的友誼持續,但也需要讓孩子理性接受友誼的變數。

    2、友誼是可能有陰暗面的

    最好的友誼也可能會有陰暗面,親密朋友關係中的佔有慾可能會斷絕孩子和其他朋友的正常社交,形成排外性的關係。

    這種突破邊界的友誼關係是不健康的,會給一方帶來很大的壓力。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健康的友誼是有足夠空間容納每個人在成長中的變化的。

    3、友誼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讓孩子不必太在意友誼的數量。即使孩子好朋友少,如果她不覺得孤單,也很開心,那我們就不用擔心。

    相反,如果孩子覺得自己的朋友很多,但孩子卻很孤單,那麼孩子的“朋友”有可能並不是“高質量”的友誼,或者孩子的社交技能方面還需要改善。

  • 2 # 文化點滴哥

    孩子的世界是純粹的,沒有一點雜質,他們的友誼也許就是建立在一塊可以玩的來,或者是學習中的幫手,或者是其他興趣愛好!他們年齡雖小,但是奠定了長大的友誼,更是自己童年的一部分,有助於他們的交際拓展和交際能力,更好的為將來打拼、業務處理等墊底基礎!對於如何建立孩子的友誼,小編有如下意見:

    1、多分享!孩子一般都比較自私,所以從小就要有意識的讓他有與別人分享的意識,平時家裡給他的好吃的,多引導其分享給家人;如果在遊樂場或者公共場所一定要主動給他說玩具分享或者主動和別的小朋友玩耍等;如果在學校的話,別人請教自己的擅長知識,一定要和大家分享,幫助別人!

    2、多交流!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讓其多說話,和別的小朋友交流,不管是學習還是玩耍中,一定要將大家當做一個集體,要多溝通,多配合,這樣孩子會有集體或者團隊意識,從而更好的發揮成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心樹》給我們講了一個什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