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延

    “將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墨子》中:“昔者晉有六將軍”。意思是說,以前晉國有六位可領兵的統帥。

    “將”是指統領、率領,後來“將軍”就成了軍隊統帥的一個固定稱呼,幾千年主要涵義基本沒變過。

    秦商鞅變法前:

    “上將軍”最大,相當於全軍總司令,唯一的元帥,當然他不是軍委主席,因為他不掌軍權。下面一級就是“大將軍”,這是每逢戰事的出征統帥,數量不多僅數人而已,地位相當於大將。

    變法之後,五大夫爵以下戰爭所率軍隊數量多寡就與爵位嚴格等同,在左庶長以上就要進入中央述職,戰爭時由國君直接任命,與爵位就沒太大直接關係,而與能力有關。

    漢時:

    與秦不同,漢代最大的是“大將軍”。相當於現在的軍委副主席,雖不掌軍權,但在軍隊中的威望極高。如衛青、霍去病。

    但是也有個例外,那就是霍光,因為託孤的歷史原因,由大將軍直接掌控軍隊,所以漢昭帝和前期的漢宣帝過得就很不如意。

    下面一級就是前、後、左、右、衛將軍,這五大名稱號“重號將軍”。到這一級便有資格開府,建立自己的手下班底。地位相當於建國前的方面軍司令,但不掌實權,平日裡待在長安,打仗時直接帶領自己的班底率領一軍出征。

    值得一提的是車騎將軍、驃騎將軍這兩個稱號,以前也是眾多不重要的雜號將軍中的兩個,但因為衛青、霍去病的出現,這兩個稱號也上升為“重號將軍”,跟五大稱號等同,開府領軍。

    再下一級就是“雜號將軍”了,重號之外的將軍全屬於這一類。這一級的稱號很多,五花八門,材官將軍、貳師將軍、樓船將軍、伏波將軍等等。這些稱號一般都按照所出征的物件而臨時加封的,他們有資格獨領一軍,但無權開府,相當於天天在長安待著的軍長、縱隊司令。

    隋唐時:

    建國有功的都成了國公,將軍便不是最高級別武將的稱呼。

    因為隋唐實行“府兵制”,實際操作是衛、統、府三級,由“衛”掌控天下各府軍隊,比如隋朝的“十二衛”、唐代的“十六衛”。其首領便置將軍號,居中御外,衛戍京師,將府兵與禁軍合一,他們才是皇帝的保障。他們就相當於真正的軍區司令了,只是身在長安罷了。

    明清時:

    這時候已經不常設將軍了,各地統兵的職位稱呼為“總兵”,掌管一省軍隊,相當於省軍區司令。

    但每逢戰事,朝廷便會臨時給總兵置將軍銜,授印信,戰事結束必須歸還印信,取消將軍稱號。當然邊軍不一樣,鎮守邊境的一般都常置將軍,比如雲南總兵掛徵南將軍;駐守寧夏的叫徵西將軍等。

    這個跟我們現在就不好類比,因為我們現在邊境都只是邊防哨所,而不是一整支軍隊鎮守,姑且叫作邊境軍長吧。

  • 2 # 優己

    由於古代採用的是建設兵團的編制,因此,一個最基本的兵團建制就可以稱呼為將軍。不過呢,稱呼畢竟是稱呼,這個還得看你在誰面前。你個破營在團面前肯定不敢稱呼為將軍,只會自稱為小將,而去青樓耍威風的時候一個伍長也敢自稱是將軍。

    旗牌營最大的優勢就是軍資糧餉可以自給自足。一般來說,160人是維持一個軍墾旗的最小編制,這是需要保持的最少戰鬥人員,他們一般會駐紮在一座城市裡(人再少就沒法守城了),這一百多人需要駐守城池而不需要參與生產。而另外的那些人則需要自己耕種或者組織當地百姓(一般是囚犯)進行各種屯墾建設。所以呢,旗牌令實際上就是一個城主了。

  • 3 # 侃古道今

    由於每個歷史時期軍隊的編制、官員的設定都不相同,所以不能拿正個古代社會來做比較。這裡我就挑選兩個朝代與現代做個對比,來回答您的問題。

    將軍在中國古代雖然不止是帶兵打仗的高階將領,但是肯定都與武官有關。如先秦時期,大多諸侯國還沒有專職的武官,就以士大夫臨時統兵是為將軍。

    先秦時期,對各國軍隊的數量是有嚴格規定的

    《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意思是說,在當時周王有六個軍,每個軍有12500人,這個人數在現在雖然只相當於一個師。但是在生產力不發達且人口稀少的古代,這12500人且訓練有素的軍隊絕對是一支強大的力量。統領每個軍的主官才可以叫做將軍,所以這個時期的將軍就相當於現代戰區的司令員了,最少正大軍區級。

    漢承秦制,將軍並不常設。從高往低依次為大將軍、大司馬、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方將軍”等。這些將軍一般都不常設,平時開府議政,戰時統兵征伐,都具有很大的權力。也有一些雜號將軍,在漢朝初期也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漢末由於立軍功者比比皆是,雜號將軍也就多了起來。

    《後漢書·百官》:“大將軍營五部,部由校尉統領,部下有曲,曲有軍侯一人,曲下有屯,屯長一人”。

    根據其他史料記載,在屯下還有隊、什、伍等編制,這算下來5人為一伍、10人為一什、50人為一隊、100人為一屯、500人為一曲、2500人為一部、五部為一將軍統轄,正好也是12500人。但是此時的社會發展較先秦時代有了很大的發展,國家的常備軍也不限於“六軍”了。

    漢武帝時漢朝的武官制度日趨完善

    拿漢朝駐守各郡的“外軍”來說,每個郡的軍隊都由郡尉統領,郡尉相當於校尉。可見,將軍的地位還是高於各郡郡尉的。漢朝的郡大體相當於當代的地級市,郡尉相當於地級市的軍分割槽司令員,而當時能稱為將軍的起碼都得是省軍分割槽司令員往上,這與現今軍級以上軍官成為將軍的習慣幾乎相同。

    在當代,將軍一般是稱呼少將以上的軍官

    之後的各朝各代將軍各有發展,有的依然是高階武官、有的成了武散官的稱號。到了清朝,將軍的地位可就非常高了。常設的一些鎮守地方的將軍如黑龍江將軍、伊利將軍等那都是一品大員了。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宗室爵位的最後四級也稱為將軍,分別是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別看只是最後幾級,即使最後一級的奉恩將軍也相當於當時的四品大員了,在現在也是正廳級的高階幹部了。

    黑龍江將軍府

    綜上所述,古代實至名歸稱為將軍的再現如今也屬於高階武官了。當然,一些社會底層對披甲人的奉承之語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 4 # 阿飛見解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題主問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那我就細細回答。將軍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含義,中國古代的將軍,可以是高階武官的職位,也可以是高階軍政官員的稱謂,有的時期還被作為是軍政官員的名譽職銜,甚至作為爵號使用。但是,貫穿中國兩千多年的將軍體系,對於將軍有一點是相通的,也就是在官方的稱呼中,將軍都是代表高階武官的稱謂,也就是各個朝代只有在軍隊中有一定的地位的人才會被稱作將軍,那麼古代什麼級別的武官才能稱的上是將軍呢?古代的將軍又相當於現代軍隊的什麼級別呢?筆者根據歷史資料,來詳細梳理一下。

    從將軍體系的整個發展歷程來看,可以把將軍體系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先秦時期,將軍出現之初,將軍體系很小,只有固定的極少數人可以稱為將軍

    首先,看看將軍的來源,將軍來源於先秦時代的卿將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實行"寓兵於農,寓將於卿"的軍事制度,卿與將職責不分,卿是將,將也是卿,平日理政是為卿,戰時統兵即為將。而到了西周時期,軍事制度進一步完善,周代軍制有嚴格的規定:"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軍將皆命卿",由此可以看出,卿就是將軍的前身,從將軍最初的誕生來看,將軍的本義就是統帥一軍的人,這決定了將軍在軍隊的高階屬性。也就是夏到周早期,只有卿才能被稱為將軍。

    到了春秋時期,將軍的名號開始出現,當時的諸侯國打破周王朝對於軍隊編制的嚴格限制,大國諸侯出於爭霸的需要而擴充軍隊規模,常常擁有3個軍以上的兵力,而編制上他只有3個軍,只能設三卿。於是,就把擴充軍的統帥稱作“將軍” ,就是以將軍稱呼“一軍”的統帥,“始自秦晉, 以為卿號”,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四中寫道“晉獻公作二軍, 公將上軍, 太子申生將下軍, 是已有將軍之文, 而未以為名也”。也就是說晉獻公擴充了兩個軍,以將軍為統帥,將軍開始出現在晉國軍隊中,而且是統率一支軍隊的統帥,地位不凡,但是這個時期並沒有將軍的正式稱呼,到了戰國時將軍開始正式作為為高階武將的名號。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又置前後左右將軍。秦因之。漢初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位次上卿。證明戰國時期的趙國正式確定了將軍的職稱,並沿襲於後世。早期戰國常備軍開始出現,將軍開始作為常備軍的統帥。將軍仍然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專稱,一般指統帥一支大軍的人才能被稱為將軍,那個時候經常出現例如,魏國以吳起為將,燕國以樂毅為將等字眼。

    自此,將軍正式形成,並且明顯有了兩個基本屬性,一高階軍職,二統軍之人。也即是統軍的高階軍官就可以稱為將軍,順著兩個屬性,就可以梳理後世哪些人能被稱為將軍了。

    第二個階段是,戰國後期以及南北朝五代十國等大混戰時期,由於戰亂頻繁,將軍的門檻降低,將軍變成了對統兵之人的尊稱。

    戰國後期,將軍開始氾濫,很多帶兵的人都會被人稱為將軍,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更加嚴重,畢竟亂世,保命要緊,見到帶兵的,吹捧一句將軍,人家也會美滋滋。

    第三個階段是,秦漢到魏晉這一時期,武官制度完善,將軍開始明朗化,這個時期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部分將軍會被加上將軍的稱號

    秦漢以來隨著大一統國家的建立,國家軍制結構日漸完備, 將軍制度也逐漸固定下來,之後的軍隊分為統軍之人和管兵之人,一般統軍的高階武官可以被稱為將軍,而且這這些人一般會被授予正式的將軍名號,而管兵的人即使地位高,一般也不能叫將軍,比如西漢的郎中令,儘管屬於掌管宮廷宿衛的高階武官,但一般不被官方稱作將軍。那些人可以稱作將軍,基本很明確。

    在秦朝的軍制中,太尉是國家最高武官,統帥軍隊,太尉之下有護軍都尉,他們位在各種將軍之上,負責軍隊的管理以及人事,一般不被官方稱為將軍。他們之下有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等常設將軍,位上卿,率軍鎮守邊郡。此外還有一些臨設將軍,比如面臨對外戰爭時,臨時設定上將軍(大將)、裨將軍(副將)。秦朝時期裨將軍以上的被冠以將軍名號的以及太尉,都可以稱作將軍。

    漢朝軍制更加完善,並大大擴充,各類將軍名號開始變得複雜,《史記》中的《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明確表明將軍就是主要是太尉與諸將軍。後將軍既包括戰時臨時設定的征伐將軍,也有常設將軍。其中,統領京師宿衛的中央列卿,如郎 中 令、衛 尉、中尉,以及權兼文武的地方郡太守,將兵徵行一般需加將軍號。而太尉、御史大夫無需加將軍號,以本官即可出征。也就是郎 中 令、衛 尉、中尉等高階武官,沒被加將軍號的不能算作將軍,而太尉、御史大夫出征時可以直接被稱為將軍。自此可以明確,漢代可以被稱為將軍的人很明確,就是太尉、御史大夫以及各類稱號將軍。漢代軍制等級為: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徵、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自裨將軍往上,以及設定太尉時的太尉,出征時的御史大夫,都可以被稱為將軍。

    西漢的雜號將軍

    此後,漢自魏晉基本沿襲了這個軍制,但不同時期各有演化。

    東漢的雜號將軍

    第四個階段,是隋唐以後隨著軍人品銜制度的完善,將軍們不再被正式加以將軍號,固定品銜以上的都算將軍

    隋唐以後,軍人品銜制度日趨完善,並逐步建立了軍人品銜與武官實職分開的制度,這與現代的軍銜制很像了。這個時期,將軍失去了固定職位稱號的作用,更多的是對地位較高的軍官的尊稱,固定品銜以上的軍人都算將軍。因此一個人能不能算作將軍,要看他的品銜。雖然各個朝代的武官名差別很大,但是,基本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品銜在五品以上的都可稱作將軍。具體如下:

    唐軍軍官等級如下,自從五品下的遊擊將軍往上,都可以叫將軍,至於其他臨時稱謂比如李靖的幷州道行軍大總管,則要看他的具體品銜,一般被臨時授予統帥大軍之權的人品銜一定不低,因此,外出統軍的一律可算將軍。另外,唐朝前三級為虛職。故李元芳的千牛衛大將軍已經是武官的巔峰。

    宋朝武官名稱的最大特點是,有了很多某某使,這些使都算將軍,其職級為副將以上或品銜為親衛大夫以上都是將軍,具體等級如下圖:

    一,宋朝武官職級圖,副將以上都算將軍

    二,宋朝武官品銜等級圖,親衛大夫以上都算將軍

    三,南宋名將岳飛升遷過程圖,從親衛大夫開始岳飛被稱為嶽將軍

    明朝武官等級圖,從五品以上可算將軍,具體如圖:

    明朝低階軍官等級圖,他們不能算將軍

    清朝大致與明朝相仿,佐領、參領以上,也就是從四品以上武官可以算作將軍

    圖一,清朝可稱將軍的人

    圖二,不能稱為將軍的五品以下清朝武官

    結束語

    綜合各個朝代武官制度來看,古代將軍稱號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以及含金量,在先秦以及秦漢至魏晉時期含金量最高,基本都是固定的幾個稱號,而大動亂時期,將軍的含金量最低,只要統軍就可以算作將軍。在隋唐以後,尤其是宋以後,將軍作為武職稱號的概念逐漸淡化,更多的是對高階軍官的尊稱,但也有一定的含金量。但概括起來將軍無非就是軍中地位高的軍官或者統帥軍隊的實權軍人。而現代由於軍銜制的成熟,將軍的含金量再次提高,只有授予將軍以上軍銜的才叫將軍,包括元帥、上將、中將以及少將,若與古代對應,則戰國早期以前的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上將以上,秦漢至魏晉時期的將軍則相當於現在的中將以上。隋唐朝的忠武將軍以上,宋朝的副將以上,明朝宣慰使以上以及清朝的佐領以上都可以相當於現在的少將以上。

    希望對您有幫助。

  • 5 # 船長趣談

    將軍之號起源於春秋時期,原來是率領軍隊之意,後來演變為武官的稱號。古代實行九品中正制,從五品及以上可稱為將軍。將軍有重號將軍與雜號將軍之分。重號將軍相當於今天的將官(上將,中將,少將),雜號將軍相當於今天的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一,漢朝

    漢朝時的重號將軍: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前將軍,後將軍等等。大將軍為武將之首,是最高的將軍。

    雜號將軍:貳師將軍(漢武帝封李廣利),驍騎將軍(漢武帝封李廣),偏將軍,裨將軍等等。偏將軍,裨將軍為最低的將軍之一。

    只要在偏將軍,裨將軍及以上在漢朝皆可稱為將軍。

    二,三國兩晉

    曹魏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一,二,三品為重號將軍,四,五品為雜號將軍。

    在三國兩晉五品及以上的武將皆可稱為將軍。

    三,南北朝與隋朝

    南北朝與隋朝時期戰爭頻繁,制度混亂。南北朝時期九品分正從,九品變為十八級。正一品到從九品皆可稱為將軍。南北朝到隋朝只要是武官都可稱為將軍。

    四,唐宋

    唐宋時期從五品及以上皆可稱為將軍,遊擊將軍為從五品,為最低的將軍稱號。在唐宋只要遊擊將軍及以上的武官皆可稱為將軍。

    五,明清

    明朝武官分為總兵,副總兵,參將,遊擊,都司,守備。遊擊為最低將軍稱號,遊擊及以上武官皆可稱為將軍。

    清朝武官分為提督,總兵,副將,參將,遊擊,都司,守備。遊擊為最低將軍稱號,遊擊及以上皆可稱為將軍。

    總的來說古代大部分時期五品及以上武官皆可稱為將軍,唐朝到清朝遊擊將軍為最低將軍稱號,相當於今天的少校以上軍官。

  • 6 # 路之意

    自古以來,帝王將相,屬於不同序列中的頂尖者。其中,那個“將”字,更是熱血男兒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只是,“將”這個職位,亦或是將軍這個職位,我們都很熟悉,但很多人對它的定義卻也很模糊。正如我們看古裝影視劇,有時可能會注意到,劇中的軍官無論官職多大,但凡有點地位,或是手中可以掌控幾十名士兵,一般人看到就會稱呼他們為將軍,好像將軍是菜市場的爛白菜似的。

    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到底什麼樣級別的武官能稱為“將軍”呢?

    其實,古代的將軍稍有複雜,隨著時代的更迭,不同朝代,不盡相同。就拿春秋時代來講,當時,以一軍之統帥為將軍,但只是一種虛稱,並非真正的官職。後來,到戰國時期,將軍成了職稱,諸如前後左右將軍。到了秦朝,在前後左右將軍之外,又增添了大將軍、驃騎將軍、衛將軍,不同名稱,位列分高低。很繁瑣。從秦朝發展到西漢,又增添了中將軍。晉朝時,更是增添了伏波、撫軍、都護等職位。乃至於,到了南北朝時期,因為將軍的名號太多,讓人想記都記不住。

    可以說,在唐朝之前,將軍的名號,隨著歷朝歷代的更迭,都是在做加法。自唐之後,才開始做減法。以唐朝開始講,將軍只有上將軍、大將軍、將軍,或為武散官。而宋元兩朝,多以將軍為武散官。這兩個朝代,將軍一名,算是一種尊稱。就像我們現在叫某某人為老師,這就像是唐宋梁超將某某人稱為將軍,一個道理。

    再到明清之時,這兩個朝代就更有意思。只有烽火迭起,戰爭起來時,才會安置將軍一職,到戰爭結束後,就將將軍之名去除,一軍統帥該幹嘛還幹嘛去。就像明朝時候的藍玉,打仗時是將軍,不打仗了,就老老實實做他的涼國公,所以藍玉,乃至“藍玉們”,都只能算是半個將軍。值得一提的是,明清兩朝,駐守在各地的軍區統領,也稱為將軍,這才是這兩個朝代真正的大牛,比如說明末時,守遼東的李成梁。

    相當於現在軍隊的什麼級別?

    古代的大將軍可以調動部隊,指揮作戰,有點類似我們國家的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因為古代的大將軍可以不透過皇帝用皇帝賜予的虎符調動部隊,可我們國家的國防部長沒有權利調動軍隊,只有軍委可以調動,所以應該是軍委副主席兼任總參謀長,因為國防部長是相當於古代的兵部尚書,只管軍械和將領調動,不直接調動指揮部隊。

    總結:古代的將軍在不同時代是不同的稱謂,真正屬於有實力的應該是大將軍!

  • 7 # 百川行

    將軍在我們古代一般是高階軍事將領的統稱,而在不同朝代、國家將軍所具體指代的也有所不同:中國古代常作為高階武官、軍政官員的職位甚至是爵號;日本幕府時期,將

    軍是日本的最高權力者;近現代,多用於稱呼軍隊中的將級軍官。而作為高階軍事統帥,“將軍”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出現了。

    春秋時代以卿統軍,故稱卿為將軍;一軍之帥稱將軍。見《國語·晉語四》、《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此皆非正式官名。

    到戰國時代始為正式官名,而卿仍稱將軍;又置前後左右將軍。

    秦朝同樣是如此漢初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位次上卿。西漢還有“中將軍”,見《漢書·衛青霍去病傳》、《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這些將軍都是朝廷重臣,常加朝中官號,參與朝政。另外有樓船將軍、材官將軍、將屯將軍、伏波將軍等雜號將軍,地位次之,統兵征伐時臨時設定,因事立名,事情結束後就會被罷去。將軍之下還會設有偏、裨將軍。魏、晉、南朝、北魏、北齊時期,專職武官將軍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及其所領左衛將軍、右衛將軍、驍騎將軍、前軍將軍、後軍將軍、左軍將軍、右軍將軍等,典掌禁軍,各有職司,其餘諸號將軍名為朝中大臣和地方長官的加官,雖然也領軍兵,但不是專職的軍事統帥。其中晉朝有驃騎、車騎、衛將軍,有伏波、撫軍、都護、鎮軍、中軍、四徵、四鎮、龍驤、典軍、上軍、輔國等大將軍,開府者位從公,不開府者秩二品。三品將軍秩二千石。見《晉書·職官志》。晉諸州刺史多以將軍開府,都督軍事。南北朝時將軍名號極多,權位不一。西魏、北周時期實行府兵制,各級府兵組織的統帥也帶將軍號,如柱國大將軍、大將軍、驃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等。隋朝十二衛、唐朝十六衛等諸禁衛軍都置大將軍、將軍,分別冠以衛號、軍號,統領府兵、禁軍。遼朝北面御帳官、皇族帳官、諸帳官、部族官、屬國官、軍官中皆置將軍,參掌本部軍隊之政令。金朝宮中置宿置將軍,領親軍,掌宮城及出行禁衛;大宗正府下設諸宗室將軍,分治宗室事務;金章宗發兵攻宋時曾設定平南諸號將軍,軍還而罷。明朝鎮守邊防的將領掛將軍印,如駐守雲南的總兵稱徵南將軍,駐守兩廣的總兵稱徵蠻將軍,駐守遼東的稱徵虜前將軍,駐守宣府的稱鎮朔將軍,駐守甘肅的稱平羌將軍,駐守寧夏的稱徵西將軍,駐守交趾的是副將軍,駐守延綏的稱鎮西將軍等。明清兩代,有戰事出徵,置大將軍和將軍,戰爭結束則免。明朝領兵出征的總兵官臨時掛將軍印,如平賊將軍、平胡將軍、平虜將軍、徵夷將軍、徵虜將軍、討賊將軍、前將軍、副將軍等,事畢納印。清朝臨時派遣的軍事統帥授以靖逆將軍、揚威將軍等,班師撤回時,軍隊各歸原建制,印信繳還。清朝還把將軍作為宗室爵號之一使用。清朝宗室封爵共分十二等,清制規定第九至十二等分別為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此外,太平天國軍中職官在指揮以下按炎、水、木、金、土名將軍軍銜,分正副,如炎正將軍、炎副將軍、水正將軍、水副將軍等。出征時總制以下皆聽調遣,初期定員一百人。定都天京後,又增加從一至十的排序,如炎一正將軍、炎一副將軍、炎二正將軍、炎二副將軍等,依次類推。還設有提船將軍、巡守將軍(十八員)、恩賞將軍、職同將軍(無定員)等。

    而在近現代將軍是軍隊中最高階階層。

    軍銜,再細分為準將、少將、中將、上將乃至大將等將級軍官之統稱。一個時期內出現很多將軍的地方,如享有“中國第一將軍縣”之美譽的紅安縣。

  • 8 # 棍哥觀史

    古代武官體系是比較複雜的,但將軍這一稱呼並不複雜,因為它並非是嚴格的職位劃分,多數情況下是一種尊稱。就好比現在我們去某機關辦事兒,如果不清楚某個領導的職位,稱呼“某主任”絕對不會錯。如果非要嚴格定義“將軍”的概念,一般可以認為是高階軍事將領的統稱,但不同朝代都有不同表現,或是高階武官、或是軍政要職、或是爵號。

    按照《墨子·非攻中》“昔者晉有六將軍”的記載,六將軍“即六卿為軍將者也”,也就是春秋時期的軍將通稱為將軍。而春秋的戰爭都是貴族之間的“火拼”,所以能成為軍中將領的也都是貴族階層,這就註定了“將軍”的尊稱內涵。

    這裡體現最明顯的就是項羽,這個很看重貴族身份的西楚霸王。在鴻門宴上,劉邦投其所好的解釋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以王公貴族和士卿的階層差距來博得項羽的寬恕,這裡也體現了將軍的尊稱之意。

    除了尊稱,其實在戰國時期也出現了實實在在的將軍官名,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裡記載的四方將軍(前後左右),但這只是將“上卿統兵”具體化,可以理解成給帶兵將領的一個名分。真正創立將軍官職的是秦漢時期,是有具體任職的,比如西漢的前將軍官職,趙信、李廣、韓增、蕭望之、何武都曾受任過。

    秦漢時期的將軍稱呼

    說到漢代武官官職,很多人並不陌生,一部《三國演義》讓諸多將軍家喻戶曉,漢末亂局的始作俑者被廣泛認為是大將軍何進,這個大將軍其實就是漢代最高軍事職位,但不常設,只有戰爭需要時才設定。如果不設大將軍,那麼就是三公之一的“太尉”(東漢時常稱大司馬)視為最高軍事長官。如若設定了大將軍一職,太尉一般就給與朝堂元老加做虛銜,二者都是月俸三百五十斛。

    在此之下分別是驃騎將軍(某些時期性質等同於大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方將軍,這些將軍是正經八百的將軍稱號。當然,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在西漢前期屬於因人設崗(衛青、霍去病),當時是最高軍事統帥的象徵,並不能視為太尉之下。

    這些將軍封號有可能空置,有可能也是虛銜,統兵與否還要看實際任職。比如曹操表劉備為左將軍,實際也沒有給他軍隊,但這個虛銜帶來的實際意義並不是將軍尊稱那麼膚淺。這個封號代表著劉備可以開府,從而招攬幕僚、請命將軍府屬官、募集規定數量的兵員。

    將軍府的重要屬官主要有軍師、長史(首席文官)、司馬(首席武官)、從事中郎(參謀)、參軍(參謀)、主簿(秘書)、各曹掾屬(各部門主管,如糧食、軍備等)。

    按照漢初的規格,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位次上卿,只有這些將軍具備開府的資格。將軍級別理論上可統屬五部,每部校尉一人(與將軍府軍師,軍師祭酒,長史,司馬等級別相當),軍司馬一人(分部二把手),軍假司馬一人(軍司馬副手,可設可不設)。比如三國時代的樂進,史載“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說到樂進,就以曹魏軍隊編制為例講講,曹操在《步戰令》中規定每部校尉統兵800,這個只是下限,戰爭時期能募集更多的兵員也不會打亂整編,所以校尉統兵基本上在800-1200左右,相當於今天的團長。

    三國裡經常見到“部曲”這個名詞,這就是校尉統部,部下設曲的意思,曲是部的下屬編制單位。曲設軍候一人,相當於營長;曲的下屬單位是屯,有屯長一人,相當於連長;屯下是隊,有隊率一人,相當於排長;隊下是什伍,有什長、伍長,相當於班長、組長。

    特殊職位

    除了上述常規配置外,還有些特殊部隊編制,比如漢武帝時期於京畿郊區擴編的北軍,下屬八部,由八校尉統領,即著名的北軍八校尉:中壘,虎賁,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胡騎(不常置)。此八校尉規格要比普通校尉高,相當於太守級別,放在今天可以等同於首都衛戍部隊的旅長。

    到東漢時期北軍整編成五校尉,一直沿用至兩晉。而在漢末更為出名的是西園八校尉,即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鴻、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瓊,蹇碩負責統一指揮。與北軍不同,西園八校尉都是一種“兼職”狀態,為首的蹇碩乃是小黃門(宦官之首),袁紹乃是虎賁中郎將,鮑鴻還是北軍的屯騎校尉。

    在兩漢時期,校尉級別幾乎沒有被稱為將軍的,而且區分明顯,比如《三國志》記載衣帶詔時提到過“先主方食,失匕箸,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校尉就是校尉,將軍就是將軍,即便是特殊身份的北軍八校尉之一也只能稱校尉。

    再看另一些特殊職位,例如別部司馬,這個就是一個軍或部沒有統領時,它的臨時指揮官就叫別部司馬,級別根據軍隊規模可大可小,小規模等同於普通校尉,大規模則會加授雜號將軍。這種部隊的性質有點類似特種兵、獨立團,尤其是戰爭時期以精銳臨時組建比較常見,所以名將常常都有別部司馬的經歷,如關羽、曹仁、孫堅等。

    別部司馬看似級別不低,但也不能稱將軍,例如孫堅,他是討伐黃巾時募集了千人規模的軍隊才被表請為別部司馬。張溫代理車騎將軍時開府討逆,這才正式將孫堅招募為屬官參軍,然後累積軍功被拜烏程候。此時即使要對其尊稱,也是稱其侯爵,侯爵才是他的最高榮譽。孫堅真正能被稱呼將軍的是袁術為其表請的破虜將軍、兼豫州刺史,孫破虜的稱號就是這麼來的。

    其實在漢朝官職中,若要表達尊敬,並非只有將軍稱呼,比如軍師將軍和軍師祭酒,前者無非就是加個將軍稱號,連雜號將軍都算不上。而《漢書》中註解“禮,飲酒必祭,示有先也,故稱祭酒,尊之也。”祭酒就是首席幕僚的意思,也是表達尊敬之意,與之相仿的軍師中郎將亦是如此。

    由於漢末各割據勢力並不能達到某種官階高度,所以諸侯為了籠絡下屬,招攬幕僚,只能因人設崗,在諸多官職後邊加上尊敬或重視的字尾,軍師中郎將就是劉備首創,於赤壁之戰後授予諸葛亮的“雜號將軍”,因為此時劉備最高身份也只是左將軍,他能請表的也只是左將軍府軍師一職,字尾中郎將無非就是表達尊崇。

    漢代武官確實是以中郎將為分水嶺,至少升遷順序大致是由軍司馬、軍假司馬、都尉升至校尉;校尉要麼幹一輩子,要麼升遷中郎將;中郎將以虎賁、羽林為首,僅次於將軍稱號,但由於起源於皇帝近衛軍,所以尊稱將軍無可厚非。

    一般來說能做到虎賁、羽林,這就離拜將出徵不遠了,因為這是一個將軍成長的臺階,也是最容易得到出征機會的職位,一旦出征,則會拜雜號將軍,根據出征目的拜為四鎮、四平、四安將軍(平亂基本拜討虜)。不過也有人認為中郎將要尊於雜號將軍,因為雜號多是虛銜,中郎將則有實際兵權。跨過中郎將和雜號將軍之後就是正經八百的將軍稱號,即前文說的那些。

    漢代還有些高階武官,雖然沒有將軍之稱,但級別也絕對稱得上是將軍行列,比如衛尉,屬於九卿之一,掌管皇宮各門守衛,官位高於各路中郎將,與四方將軍地位不相上下。再比如執金吾,地位與衛尉也差不多,這種一般會加將軍稱號,但若未加,同僚也可以將軍稱呼。比如李廣擔任過未央衛尉,《漢書》記載:“後四歲,廣以衛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

    另外到了漢末三國時代,各勢力根據漢代官制進行調整,創立或修改了一些武官,如曹魏的五支精銳中央軍:武衛(虎豹騎),中壘,中堅,驍騎,遊擊,都由一名將軍統領。以虎豹騎為例,曹純統領時,還未有武衛設定,所以曹純只擔任過虎豹騎督,這個官職也就是校尉級別,稱不上將軍。

    但在武衛設立後,曹魏先設定武衛中郎將,曹丕時期改為武衛將軍,名將許褚就分別任過這兩個職位,這便不是雜號將軍,而是名分很重的將軍。其餘四個同理,如中壘將軍司馬炎;中堅將軍張遼、曹真;驍騎將軍曹仁、曹彰;遊擊將軍夏侯蘭、樂進、陳泰。另外曹魏中軍統帥設定中領軍、中護軍,這兩個職位都是心腹才能擔任,前者夏侯淵長期居之,後者曹真、曹休都擔任過。

    總體上,漢代的將軍稱號不是很隨意,除了正牌將軍封號,一般是實職武官中郎將以上可稱將軍,特殊職位,尤其是禁軍高階將領也可以將軍尊稱。到了三國時期,因人設崗造就了一批將軍稱號,還有私募軍隊的頭領也常被手下稱呼將軍,這也要看募集所得的軍隊規模。

    隋唐以後的將軍稱呼

    由於三國亂世因人設崗帶來的影響,將軍“門檻”在兩晉開始逐漸降低,但規律還是一樣的,分為虛銜、實權、尊稱三個方向。到了隋唐時期勳官制度產生以後,以上三個方向就被統一規定於一個界限,能不能稱將軍看看級別就知道了。

    勳官制度曾在《木蘭辭》裡有所體現,即“策勳十二轉”,按照勳官制度的規則,花木蘭是被晉封上柱國了。以從五品騎都尉往上,稱呼將軍幾乎都是合理的。後來朝代基本上也都是按照從五品作為一個分水嶺,在其之上都能稱將軍,所以“勳”可以視為今天的軍銜

    比如宋朝,騎都尉作為從五品勳,在從五品級別的武職官和散官都視為將軍。如職官殿前馬/步軍都虞候、防禦使、捧日/天武/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團練使、諸州刺史;武散官遊騎將軍、遊擊將軍。即使是官制改革,也不與勳制衝突。如宋徽宗時期定武臣官階五十三階,第十一階為親衛大夫,這對應的也還是從五品勳爵,所以抗金名將岳飛真正意義上能被稱為將軍的,是他從武功大夫提拔至親衛大夫。

    明朝也可按照上述規律辨別,但清朝將十二轉勳官制度廢除後,就不能以此區分清朝的將軍了。清朝將將軍作為爵號納入宗爵體系,實際上的軍事將領除了特別任命外也都去除將軍名稱。而且清朝軍隊體系有八旗和綠營之分,八旗駐守各地的設有將軍,綠營只有提督;滿人授將軍稱呼,漢人沒有(年羹堯這樣的比較特殊)。所以清朝是不能尊稱某高階武官為將軍的,除非他真有將軍授予,否則還是職稱字尾大人較為妥善。

    綜上,古代將軍稱呼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漢代作為封建官制的奠基者,在稱呼上比較嚴格。但隨著勳官制度的誕生,武官晉升的途徑更加清晰明瞭,為了營造軍人殺敵立功的氣氛,從朝堂到軍營都逐漸放寬將軍稱呼的界定,再結合職官名稱、勳爵名稱,大致就產生了從五品的將軍分水嶺。當然,如果按照今天的軍銜來定義,少將以上才稱呼將軍的話,那麼分水嶺估計就只能是從三品往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時皮帶你們是多久換的?有沒有斷過皮帶的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