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一CAR
-
2 # 汽車廠阿虎
作為一名整車耐久試驗工程師,負責任的告訴你,中國產車跟合資車從懷孕都是有差距的。
每個車型從研發的立項,開發,各個方面都離不開錢和時間,錢代表的是產品的質量,時間代表的是產品的可靠性,因為從試製到試驗到整改到再驗證,最後到試產,量產都需要時間,研發上的專案管理工程師會核算成本的,產品生產出來分攤研發費用都是有數的,各個配件都有成本核算的,中國產車的成本必須低,不然就沒法賣,因為品牌溢價低,所以跟合資車比,同級別的車型價格又低配置又高,合資車高在研發成本和研發週期上了,而且他們的零部件可靠性高一些,不要看配置,除了三大件,電子電器的東西不值錢的,還容易出故障。
-
3 # 勿進
中國產車的質量還是可以的。
作為一個資深中國產車使用者我有以下看法:
首先,質量方面不用擔心,汽車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核心三大件百分之九十的品牌都不會出問題。
其次,穩定性方面,和合資品牌相比還有一點差距,有時候會出一些小毛病但不影響使用,對於我這種剛需使用者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報值方面,這是中國產車最大的痛點,絕大多數人認為中國產車一定年限後會問題頻發,所以二手中國產車不保值。
我的車子是海馬福美來,四年了,換過一個空調開關,其他的一切正常,車況和新買的時候也沒大區別。一句話,車好與不好只有開的人知道,別人都是猜測。
-
4 # 西王1727
這臺長城車,10年20萬公里了,還是很好開,前些天撞到臺階,修好才300塊錢!開過一次6年的三菱Mitsubishi ASX,難開!
-
5 # 汽車大冒險
無圖無真相
這是19-4月份的,現在19.9萬了,EMGRAND EC7GS,16款,1.3t幹試雙離合,估計還能再戰20萬
-
6 # 鯉魚侃車
先說說我這十幾年,對中國產車的印象。零幾年的時候,當時一次出差,坐領導的車,從安徽一箇中等城市,去南京出差。領導開的車,是輛瑞虎,我坐在後排,兩個多小時,我腿被抖得,麻得不得了。那時候,有人問我買車,買什麼車?我大多不建議買中國產車。
大概是2010年前後,一個同事買了一輛悅翔,我也坐了幾次,感覺坐起來還挺舒服的。開了沒幾個月,機油就乳化了。後來去4S店檢查,說是缸蓋裂開,機油裡進了防凍液。那時候,我對中國產車的印象也是,不靠譜。
近些年,開中國產車的朋友,同事,越來越多了。一個同事的CS35開了四年,里程60000多公里,除了正常保養,換了火花塞等,沒修過。另外一個朋友,女司機,開的逸動,5年了,也沒啥問題,但是漆面確實大不如以前了。
合資車企的母公司,在汽車行業經營了數十年,上百年。積累的技術,體系等,非常豐富和完整;而國內車企,成立時間短,在拼命的追趕,在補齊各項短板。技術上的差距,還是要正視,但質量和可靠性一塊,我個人認為中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差距在迅速縮小。一個不太準確的比喻,中國產車比合資車綜合來說差5%,價格上卻少了50%。
-
7 # 汽車ban運工
那是相當耐開,我身邊就有個朋友15年買的寶駿560,到目前為止沒有修過任何地方,而且保養又便宜,在4s店一次大保養只需要八九百塊錢,這是身邊的例項,之前我也不太看好中國產車,但是現在中國製造確實已經非常牛了,比一些進口的強多了。
-
8 # 淺戈之諾
中國產車耐開麼?相比合資怎麼樣?
奇瑞奇瑞修車排隊,這句話在以前我們經常聽到過,那現在這種現象還存在麼?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不存在了!
中國產車呢相比合資比較起步晚,技術研發的時間比較少,所以在以前的中國產車質量確實那麼不盡人意,但是現在卻不同了,現在的中國產車發展都是有目共睹的。
現在的國廠也能自己研發發動機,底盤以及變速箱,技術上比起合資可能是差了那麼一點,但是也有比肩的合資的技術,像奇瑞的1.6T發動機就是個鮮明的例子。但其它總體來說還是有那麼一點差距的。
雖然有差距但是並不代表就不好就不耐開,前段時間不是也有這樣一則新聞麼,一個車主把吉利的遠景開到了100萬公里,照樣還能跑,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產車有一個全新的認知,不要總是跪著,我們應該站起來去對我們的中國產車另眼相看。
國廠車一直在進步,但是還是有人不願意去相信去認可它們,覺得它們就是不好就是合資好,可是怎麼就不回過頭來想想呢,60多萬的賓士4S店門口都還沒出就漏油了!特斯拉不照樣自然!賓士不也用扭力梁!二三十萬的雷克薩斯不還是省了後排座椅鋼板!相反七八萬的的中國產車給你配後排座椅鋼板,給你用上百元的車門鉸鏈,給你很多的安全配置,價格還很優惠!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看不到呢?
都21世紀了,不應該在跪了,是該站起來好好正眼去看一下我們的中國產車了。我們應該就問題而論問題,不應該崇洋媚外,一起支援中國產走向世界,走向最好,讓世界對華系車刮目相看!
-
9 # Ja不假
耐的地方過耐,不耐的地方過不耐;讓你想不到哪裡可能耐,哪裡不耐;你不知道耐的為啥耐,不耐為啥不耐。總之不服從常規。
-
10 # 侃聊車吧
中國產車耐不耐開從幾個方面來說這個車,首先車輛的故障率,作為中國產車,近些年在相關的投訴網站上面很少看到中國產車的投訴了,雖然有但並不是排名在最靠前的,車輛的整體的故障率相對於前些年來說也是有所下降的。其次從車輛的三大件上面去分析,中國產車的三大件這些年的進步還是很大的,已經從搬運車輛的底盤和構造上面轉變了過來,在車輛的造型構造上面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存在的。
就拿發動機為例,過去車輛的發動機基本上都是逆向而來的,但在這些年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下面,不少的車企都有自己的發動機,如奇瑞ACTECO,長安系列的藍鯨發動機等,雖然與主流合資水平仍然有明顯差距,但國車的的努力是我們看得見的,在發動機設計和壽命上面都有著長久的耐用效能,這也是值得我們為之稱讚的。
雖然對於中國產車來說還有著不足的地方,但從車輛銷量等方面去看,中國產車近些年的熱度依舊不減,從這些方面去分析,也足以證明中國產車的耐用性。
-
11 # 青鑑
10年2月買的奇瑞兩廂a3,當時要顏值有顏值,要效能有效能,從外形看,今天也不落後。目前還在開,沒有什麼大毛病,小毛病還是有的,如:
換了幾次電瓶;
修過2次玻璃升降器;
扎過幾次輪胎;
在高速服務區撞過欄杆,當時新手把握不好停車距離。
去年還被追過一次尾。
大概就這麼多。感覺質量還行吧。當然我開得少,只有上下班開,長途最遠也就500公里。缺點就是最近發現車漆有氧化現象,出現了生鏽的地方。
老舅經常埋汰我,開個破奇瑞,多沒面子。我每次只是笑笑而已。車只是一個代步工具,能夠安全的進出是最重要的,僅此而已。最近有了換車的想法,在考慮要不要置換,準備在瑞虎七和八之間選擇,在糾結,不太喜歡中型的,感覺駕馭不了。
其實最先特中意沃爾沃的xc40,後來考慮到環保標準升級很快,用不了幾年變成黃牌車,面臨淘汰的結局,花太多錢在車上感覺不值得。
-
12 # aleckyao
2013年底購入榮威350自動訊達版,目前已經行駛了12萬+公里,早幾天換的輪胎,還是13年39周出廠的輪胎,感覺整車的耐久性不錯,發動機變速箱都沒有出現衰減的跡象。
-
13 # 泊車港
廠裡的瑞虎3,20多萬公里,大家都不愛惜,亂開,使勁折騰,不保養,車子仍然好好的,一直開不壞。舊車不壞,新車不來,僅有的兩輛好車輪不到普通員工開,於是你懂的。我記得從2015年夏天那會兒,差不多就這麼惡性迴圈了,到今天為止,公里數變成36萬多了,瑞虎3還在服役,只是開瑞虎的小年輕已經換了一波人了。曾經一起開車的週週、大奇、還有小謹都離開了,哎,都是青春啊。那時候的中午,四五個人擠在車上開黑,滿滿的回憶。
話說回來,雖然都是中國產車,但中國產車也是分等級的。如果買到垃圾中國產車,肯定會非常頭疼的。提醒大家買車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避雷——很小眾的車,海馬、眾泰、華泰、大乘、漢騰、Mustang(中國產Mustang不是福特Mustang)品牌滲入。
如今混得不錯的中國產品牌,車的質量還是可以的,基本都與合資車差不多。四五年沒有任何修理體驗的車主大有人在,而且是奇瑞、長安、長城、比亞迪各家車企都能做到這一點。
比如,同事2015年買的比亞迪秦dm,到目前為止僅僅發生過一次撞車事故進了修理廠,其他都是正常的保養,沒有額外花過什麼錢。前幾天還坐了這輛車,車的外觀、內飾都還不錯,沒有快速老化的跡象。
也見過比較煩人的車,海馬。車上異響很多,動力很弱,油耗還比較高,在高速的時候顯示也是百公里十個油。車上的音響壞了,玻璃升降器也容易失效,有一次,順風車帶著我在寧合高速上就遇到了玻璃關不上去的事情。。。那傢伙,風吹的人呼呼的,本來就不多的頭髮又刮跑了不少,一趟車坐下來,髮際線直接高了3釐米。
聽司機吐槽的:他這車還有氣門芯老化的問題,間隔兩三天要打氣。還發生過車輛易跑偏,做了四輪定位,效果也不是很好。還有,車燈燈罩發黃很嚴重。車身的很多電控系統,說不準啥時候就失效了,鎖了車之後都要手動檢查一下車門到底有沒有關好,強迫症了都。。。。
-
14 # 兵哥說事奇瑞瑞虎
懶得和你槓自己去你的人生裡慢慢體會吧!
-
15 # 石門車談
車輛是一個使用週期很長的物品,並不像是手機、電腦或者一些電子產品一樣,車輛有不同的使用場景,使用環境,各個人的使用方式都不同,造成的損耗也自然不同,所以沒辦法單獨的說中國產車質量怎麼樣,到底耐不耐開這個問題。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比較寬泛,您應該在意的是車輛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建議可以從相關產品質量網站了解一下自己心儀車型的市場實際狀況表現。當然,目前自主品牌的車已經做的非常不錯了,但偶爾的小問題還是很難避免的,但至少在發動機和變速箱硬體層面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