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事檔案
-
2 # 正史漫談
藩兵藩將——即少數民族將士,一直是唐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安祿山作為唐玄宗時期北方三大軍鎮(范陽、平盧、河東)的統帥,麾下的唐軍自然也是多民族組成的,不過其中胡人比例的比較高。
初唐,蕃兵是唐軍的有效補充公元630年,唐太宗滅東突厥,周邊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紛進朝,尊李世民為“天可汗”;而作為藩屬國,其後唐軍對外積極進攻時,這些政權連同被降服的突厥人,經常會被要求一同出戰。以突厥阿史那社爾、鐵勒契苾何力為代表,大量歸順的少數民族將領、士兵,更是成為了編制內正兒八經的唐軍。
比如,在公元644年,李世民準備御駕親征高句麗,當時的唐軍組成是這樣的:
刑部尚書張亮擔任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江、淮、嶺、硤兵(江南擅長水戰區域)四萬,長安、洛陽招募的壯士三千,從海路進軍;
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從陸路殺向遼東。
可見,此時隊伍中有一定數目的胡人將士;右衛大將軍李思摩(即突厥首領阿史那思摩),將軍契苾何力都在其中,兩人甚至都在白巖城之戰中光榮負傷。他倆都在,他們麾下的部族將士自然也會隨行。
此外,藩屬國的軍隊也被勒令配合唐軍的行動:
甲寅,詔諸軍及新羅、百濟、奚、契丹分道擊高麗。
其中,新羅、百濟是高句麗南邊的半島政權,契丹我們比較熟悉,那時它和奚族,都是東北地區的小部落。
當時,在唐太宗的經營下,大唐府兵制完善,軍人閒時為農,戰時入伍;唐軍對外作戰雖頻繁,但基本採用以精兵突擊的方式,每次軍隊規模不需要很大,將士們能得到適當休整。同時,中原承接南北朝的風氣,加上皇帝本人出身軍旅,軍人地位較高,尤其那些宿衛皇宮的府兵更是廣受尊重。所以那時的軍人身份代表著榮耀,能參軍的都是“良家子弟”。
因此,那時的唐軍的主力還是漢人,胡人將士只是被視為有益補充。
到了唐玄宗時期,番兵藩將角色一步步吃重但到了唐高宗後期、武則天時期,對外壓力日趨加大,戰事日趨頻繁、對外防禦線過長,兵役日趨繁重,原本還可以輪休的府兵此時已經被強留在軍隊,多年難以回鄉;同時家中該承擔的徭役卻並沒有被豁免,導致府兵家庭越來越難熬,以至於發生了很多人逃亡的情況:
諸衛府兵,自成丁從軍,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雜徭,浸以貧弱,逃亡略盡,百姓苦之。
同時,土地兼併日趨嚴重,府兵制存在的基礎也被逐漸破壞。在擅長破壞規則、刻意打壓傳統軍隊勢力的武則天掌權後,情況進一步惡化:原本尊貴無比的皇宮衛士,竟然淪為被貴族當家丁役使的地步,府兵社會地位一落千丈,百姓紛紛以當府兵為恥。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公元722年,採用宰相張說的建議,全面推行募兵制:
張說建議,請召募壯士充宿衛,不問色役,優為之制,逋逃者必爭出應募;上從之。旬日,得精兵十三萬,分隸諸衛,更番上下。兵農之分,從此始矣。
也就是說,從這時開始,唐軍逐漸與農業脫鉤、趨向專業化。而招募的物件,主要集中於尚武精神濃厚的關中、河朔等漢人地區,以及自幼弓馬嫻熟、以作戰為樂趣、不適應農耕的內附少數民族。
據史料記載,到了公元742年,大唐共置十節度、經略使,鎮兵共四十九萬人,馬八萬多匹,越靠北、西,隊伍中蕃兵的比例就越高。
不過那時的唐軍統帥還是以漢人為主。後來,李隆基忌憚邊將與朝內勢力(尤其是太子)聯合、威脅自己地位;宰相李林甫則擔心邊將入朝為相影響自己權位,倆人一拍即合,大量起用藩將掌握軍鎮大權。
安祿山之所以發家,正是由於這一原因:
至是,諸道節度使盡用胡人,精兵鹹戍北邊。
除了安祿山外,當時的著名將領哥舒翰、李光弼、安思順、高仙芝等都出自少數民族。雖然他們大部分人都視自己為唐人、對大唐忠心耿耿(其後多人參與了平叛),可惜的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掌握了北方三大軍鎮的安祿山,足以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安祿山手下蕃漢並存安祿山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大節度使,其中前兩個主要任務是鎮撫奚、契丹、室韋、靺鞨等東北少數民族,蕃兵佔據了較大比例。安祿山本人,自稱是“父胡,母突厥”,即為:雜胡;而其種族的學名,則是粟特人,出自“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原住祁連山北昭武城,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故稱昭武九姓)
安祿山掌握北方軍權後,早就心懷異志,也為此進行了多年的準備。
《新唐書》稱他策劃謀逆十餘年,對投降大唐的各少數民族人員恩威並用。對其中願意為自己服務的,他親自鬆綁、安撫,精神、物資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把他們轉化為自己個人的武裝力量,“躬自尉撫,皆釋俘囚為戰士”;不服自己的,則赤裸裸的以武力威脅。他甚至還建立了一支特種兵:曳落河,意思是胡語中的“壯士”,主要人員來自他招降的同羅、奚、契丹等部族。
再加上安祿山本人精通胡語,與胡人將士溝通交流毫無障礙,在他多年的苦心經營下,手下將士對其極為忠心:“故其下樂輸死,所戰無前。”
公元754年,打定主意反叛後,安祿山刻意找李隆基要了500個將軍、2000箇中郎將的名額,用來加封給自己的親信將領。
公元755年十月,安祿山正式起兵,當時他手下的兵員情況是這樣:
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
其中有不少漢人將士,筆者的依據如下:
其一,安祿山的軍師嚴莊、高尚,將領崔乾祐(在潼關擊敗哥舒翰大軍)、田承嗣(安史之亂後擔任了微博節度使)等,都是漢人。
其二,安祿山宣佈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起兵時,手下將領的反應是:“愕然相顧,莫敢異言”,也就是很震驚,但沒人敢表態;其後安祿山下令,有人敢提出異議,將被“斬及三族”。
於是,全部人馬被他裹挾著南下,將鼎盛大唐腰斬的“安史之亂”就此開始。
在安史之亂後,蕃兵藩將的地位逐漸下降。但在晚唐,由於形勢的需要,沙陀人李克用一族逐漸崛起,甚至在五代十國時期成了主宰中原的頭號力量。大唐的開放政策並無不妥,但這一政策的基本前提,是自身得有足夠的實力,以及穩定、清明的政治,否則無異於引狼入室、玩火自焚。
-
3 # 每日簡報
安祿山手下的叛軍,是否都是胡人?不是,身為唐軍,構成比較多元
藩兵藩將——即少數民族將士,一直是唐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安祿山作為唐玄宗時期北方三大軍鎮(范陽、平盧、河東)的統帥,麾下的唐軍自然也是多民族組成的,不過其中胡人比例的比較高。
初唐,蕃兵是唐軍的有效補充
公元630年,唐太宗滅東突厥,周邊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紛進朝,尊李世民為“天可汗”;而作為藩屬國,其後唐軍對外積極進攻時,這些政權連同被降服的突厥人,經常會被要求一同出戰。以突厥阿史那社爾、鐵勒契苾何力為代表,大量歸順的少數民族將領、士兵,更是成為了編制內正兒八經的唐軍。
比如,在公元644年,李世民準備御駕親征高句麗,當時的唐軍組成是這樣的:
刑部尚書張亮擔任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領江、淮、嶺、硤兵(江南擅長水戰區域)四萬,長安、洛陽招募的壯士三千,從海路進軍;
李世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帥步騎六萬及蘭、河二州降胡從陸路殺向遼東。
可見,此時隊伍中有一定數目的胡人將士;右衛大將軍李思摩(即突厥首領阿史那思摩),將軍契苾何力都在其中,兩人甚至都在白巖城之戰中光榮負傷。他倆都在,他們麾下的部族將士自然也會隨行。
此外,藩屬國的軍隊也被勒令配合唐軍的行動:
甲寅,詔諸軍及新羅、百濟、奚、契丹分道擊高麗。
其中,新羅、百濟是高句麗南邊的半島政權,契丹我們比較熟悉,那時它和奚族,都是東北地區的小部落。
當時,在唐太宗的經營下,大唐府兵制完善,軍人閒時為農,戰時入伍;唐軍對外作戰雖頻繁,但基本採用以精兵突擊的方式,每次軍隊規模不需要很大,將士們能得到適當休整。同時,中原承接南北朝的風氣,加上皇帝本人出身軍旅,軍人地位較高,尤其那些宿衛皇宮的府兵更是廣受尊重。所以那時的軍人身份代表著榮耀,能參軍的都是“良家子弟”。
因此,那時的唐軍的主力還是漢人,胡人將士只是被視為有益補充。
到了唐玄宗時期,番兵藩將角色一步步吃重
但到了唐高宗後期、武則天時期,對外壓力日趨加大,戰事日趨頻繁、對外防禦線過長,兵役日趨繁重,原本還可以輪休的府兵此時已經被強留在軍隊,多年難以回鄉;同時家中該承擔的徭役卻並沒有被豁免,導致府兵家庭越來越難熬,以至於發生了很多人逃亡的情況:
諸衛府兵,自成丁從軍,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雜徭,浸以貧弱,逃亡略盡,百姓苦之。
同時,土地兼併日趨嚴重,府兵制存在的基礎也被逐漸破壞。在擅長破壞規則、刻意打壓傳統軍隊勢力的武則天掌權後,情況進一步惡化:原本尊貴無比的皇宮衛士,竟然淪為被貴族當家丁役使的地步,府兵社會地位一落千丈,百姓紛紛以當府兵為恥。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公元722年,採用宰相張說的建議,全面推行募兵制:
張說建議,請召募壯士充宿衛,不問色役,優為之制,逋逃者必爭出應募;上從之。旬日,得精兵十三萬,分隸諸衛,更番上下。兵農之分,從此始矣。
也就是說,從這時開始,唐軍逐漸與農業脫鉤、趨向專業化。而招募的物件,主要集中於尚武精神濃厚的關中、河朔等漢人地區,以及自幼弓馬嫻熟、以作戰為樂趣、不適應農耕的內附少數民族。
據史料記載,到了公元742年,大唐共置十節度、經略使,鎮兵共四十九萬人,馬八萬多匹,越靠北、西,隊伍中蕃兵的比例就越高。
不過那時的唐軍統帥還是以漢人為主。後來,李隆基忌憚邊將與朝內勢力(尤其是太子)聯合、威脅自己地位;宰相李林甫則擔心邊將入朝為相影響自己權位,倆人一拍即合,大量起用藩將掌握軍鎮大權。
安祿山之所以發家,正是由於這一原因:
至是,諸道節度使盡用胡人,精兵鹹戍北邊。
除了安祿山外,當時的著名將領哥舒翰、李光弼、安思順、高仙芝等都出自少數民族。雖然他們大部分人都視自己為唐人、對大唐忠心耿耿(其後多人參與了平叛),可惜的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掌握了北方三大軍鎮的安祿山,足以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安祿山手下蕃漢並存
安祿山兼任范陽、平盧、河東三大節度使,其中前兩個主要任務是鎮撫奚、契丹、室韋、靺鞨等東北少數民族,蕃兵佔據了較大比例。安祿山本人,自稱是“父胡,母突厥”,即為:雜胡;而其種族的學名,則是粟特人,出自“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原住祁連山北昭武城,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故稱昭武九姓)
安祿山掌握北方軍權後,早就心懷異志,也為此進行了多年的準備。
《新唐書》稱他策劃謀逆十餘年,對投降大唐的各少數民族人員恩威並用。對其中願意為自己服務的,他親自鬆綁、安撫,精神、物資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把他們轉化為自己個人的武裝力量,“躬自尉撫,皆釋俘囚為戰士”;不服自己的,則赤裸裸的以武力威脅。他甚至還建立了一支特種兵:曳落河,意思是胡語中的“壯士”,主要人員來自他招降的同羅、奚、契丹等部族。
再加上安祿山本人精通胡語,與胡人將士溝通交流毫無障礙,在他多年的苦心經營下,手下將士對其極為忠心:“故其下樂輸死,所戰無前。”
公元754年,打定主意反叛後,安祿山刻意找李隆基要了500個將軍、2000箇中郎將的名額,用來加封給自己的親信將領。
公元755年十月,安祿山正式起兵,當時他手下的兵員情況是這樣:
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
其中有不少漢人將士,筆者的依據如下:
其一,安祿山的軍師嚴莊、高尚,將領崔乾祐(在潼關擊敗哥舒翰大軍)、田承嗣(安史之亂後擔任了微博節度使)等,都是漢人。
其二,安祿山宣佈以討伐楊國忠為名起兵時,手下將領的反應是:“愕然相顧,莫敢異言”,也就是很震驚,但沒人敢表態;其後安祿山下令,有人敢提出異議,將被“斬及三族”。
於是,全部人馬被他裹挾著南下,將鼎盛大唐腰斬的“安史之亂”就此開始。
在安史之亂後,蕃兵藩將的地位逐漸下降。但在晚唐,由於形勢的需要,沙陀人李克用一族逐漸崛起,甚至在五代十國時期成了主宰中原的頭號力量。大唐的開放政策並無不妥,但這一政策的基本前提,是自身得有足夠的實力,以及穩定、清明的政治,否則無異於引狼入室、玩火自焚。
回覆列表
安祿山出生於西域康居國,後父親早逝,母親阿史德氏改嫁於右羽林大將軍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安祿山跟隨母親來到安家,從此改為安姓。
安祿山是唐朝玄宗時期的最有權力胡人節度使。在他身上有具六個有關鍵意義的官職為:范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河東節度使,押兩蕃、渤海、黑水四府經略處置使、平盧、河北轉運並管內採訪等使以及知群牧總監。
安祿山擔任河北轉運並管內採訪使,在一定程度上為他提供了河北地區的行政權與財政權,從而強化了安祿山對河北的控制,也為之後的安史之亂奠定了基礎。
公元741年(唐·開元二十九年),安祿山最初就任的節度使是平盧節度使。
公元744年(唐·天寶三年),裴寬辭去范陽節度使職務,隨後安祿山繼任此職務,安祿山便成為東北軍事最高指揮官。
公元751年(唐·天寶十年),作為右羽林大將軍的安祿山,但任了河東節度使。
安祿山身兼三鎮,獨守北疆,在叛亂之時擁有著極為強大的權勢。
擔任河東節度使後,接管北方戰線的安祿山獲得了節制北方各部族的權力。至此,安祿山的統治範圍幾乎包括了整個北方的各少數民族,而這些民族也為安祿山的軍事實力提供了充足的作戰力量。
所以,安祿山部隊:少部分漢人、胡人、蒙古、同羅部、奚部、和契丹組成,因此,這些部落成為安祿山部的精銳。手下的將領基本是由胡人或胡化漢人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