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據考,杜甫最有名氣的祖先是晉時的著名徵南大將軍杜預。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是武則天時期的著名文學家,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叔叔杜並因為拯救被長官構陷的父親,刺殺了仇家而身死,贏得天下孝名。杜甫的出身家庭環境相當好,自己也為之自豪。
自身條件也不錯,“甫”字在古文中,本來就是有美男子的意思,不然都不好意思把字弄成子美。反正在那個時候,杜甫應該算的上是一個英俊不凡、而又有文化的官後代,不同於那些紈絝子弟。
作為名門之後,杜甫肯定是要出名的。在當時最正經的道路就是參加科舉。唐代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講的就是科舉制度的嚴格。在杜甫參加科舉之前,唐朝還在其頂峰階段,少年時候的經歷給杜甫極大的文化薰陶,也給杜甫的詩歌之路鋪上了厚厚的基石。最有名的是杜甫在他很小的時候便看過公孫大娘舞劍,直到後來又遇到了公孫大娘的徒弟李十二孃,才有了千古名作《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開元十九年(731年),杜甫19歲,開始了他的旅遊生涯,第一站從山西臨猗開始,而後往東往南,反正家庭條件好,經得起折騰。數年時間裡面,遊遍了江浙一帶,這種讀完書之後再行萬里路的方式,是典型的文人出道之前的準備。在外面見識了四年的大好河山和民生風景,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23歲,回故鄉參加“鄉貢”。開元二十四年(736年),24歲,杜甫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
考試沒考好不要緊,反正家裡有礦。杜甫這次又出去旅遊了,方向變成了他父親做官的兗州方向。在此後的將近十年間,杜甫“裘馬輕狂”,快意人生,在旅行中發洩自己的鬱悶,也領略到了不同於南方鶯歌燕舞的雄壯風景。這個時間段的杜甫寫下了很多詩歌,在詩歌中抒發了一個年輕人對自己以後生活的嚮往,人生的追求,當然還有政治上的理想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望嶽》。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可以看的出來,這個時候的杜甫對於他以後的生活是充滿了豪情和期待的,當時的他已經30多歲了,已經是一個人精力最旺盛,閱歷也漸漸成熟的時候,古人又云“三十而立”,只是杜甫恐怕沒有想到,後來的日子,更多的苦難還等著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杜甫和李白兩位大詩人碰面了兩次。兩顆閃耀的星星碰撞在一起註定了有不一樣的光彩。兩人在相會之期討論詩歌,估計還有些男人之間的私密話題,也互送詩詞。特別是在第一次見面後,又碰到了邊塞詩人高適,三人同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大好的祖國河山也差不多看遍了,該幹正事兒了。但是科舉前前後後抽空考了幾回,都是名落孫山。在天寶六年(747年),杜甫35歲,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可是不巧的是,當時的主考官是李林甫。李大宰相為了拍唐玄宗的馬屁,搞出了個“野無遺賢”的鬧劇,當年所有的考生無一錄取。被科舉傷透了心的杜甫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轉走權貴之門,投贈干謁等,但都無結果。他客居長安十年,中間加上家道中落,自己又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
轉機出現在天寶十年(751年),杜甫39歲。在唐玄宗舉行祭祀太清宮、太廟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時,杜甫在頭一年獻上的《大禮賦》得到了賞識,命待制在集賢院,然而僅得“參列選序”資格,等候分配,因主試者仍為李林甫所以沒有得到官職。
但是,天寶十四年(755年),杜甫43歲,由於杜甫不願意做河西尉這種小官,朝廷改任他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實際上也是個低階官職。杜甫由於生活所迫,接受了這個任命,畢竟有了工作就有了收入,家人過的就不會那麼的清苦。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年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陝西省蒲城縣)省家,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
自古最傷人的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杜甫悲從心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玄宗倉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年號至德,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這時的杜甫已將家搬到鄜州(今陝西富縣)羌村避難,他聽說了肅宗即位,就在八月隻身北上,投奔靈武,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
至德二年(757年),杜甫45歲,四月,郭子儀大軍來到長安北方,杜甫冒險從城西金光門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今陝西寶雞)投奔肅宗。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以後看到這個名字就能想起杜甫這個勇敢的行動。
在這段歷史中,實際上是杜甫後來成為詩聖的最重要的一段時期。他早期年少時的意氣風發已經不見了,剩下的是對現實的清醒認識和對大唐帝國的迷茫,還有的就是對官僚的不屑以及對老百姓的同情。
期間,寫下了《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為剿滅叛軍出謀劃策;聽到有武將不知天高地厚奏皇室專用音樂,為我們留下了“此音只應天上有”的詩句;還有那首著名的《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就像個勇敢的愛國戰士。
當上了左拾遺的杜甫在官場也不是就一帆風順了。因營救房琯,觸怒肅宗,被貶到華州(今華縣),雖然經宰相張鎬力救而得釋放,但是於乾元元年(758年)六月仍舊因為舊案子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46歲,他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均在今河南省)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今河南安陽)之戰爆發,唐軍大敗。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便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這次的路程完全不同於年少時候的那幾次的旅遊。滿目瘡痍、民不聊生帶給杜甫的是巨大的心靈衝擊和內心深處強烈的挫敗感。儘管自己生活已經不易,但他還是為老百姓的苦難生活而感到痛徹心扉。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華州及關中大旱,杜甫在47歲時寫下《夏日嘆》和《夏夜嘆》,憂時傷亂,詠歎國難民苦。這年立秋後,杜甫因對汙濁的時政痛心疾首,而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也稱“浣花草堂”。
廣德二年(764年)春,杜甫53歲,嚴武表薦杜甫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做了嚴武的參謀,後人又稱杜甫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辭了職。這五六年間,杜甫寄人籬下,生活依然很苦。他用《狂夫》來形容自己當時的生活境地,其中“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一句寫出了說不盡的悲涼。不過在這種艱難的生活條件下,杜甫依然以博大的胸襟寫下了千古名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其中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不知道感動了多少痴情寒門學子。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嚴武去世,杜甫當時已經54歲,卻不得不離開了成都。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到達夔州(奉節)。由於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杜甫得以在此暫住。在此地,杜甫回顧自己這一段時間的顛沛流離,回想自己的年輕時節,不由哀嘆自己的生活多舛,寫下來被譽為唐代七律第一的《登高》。
大曆三年(768年)到大曆五年(770年),由於思鄉之情作祟,有加上戰亂,杜甫一直在奔波。從夔州到江陵,從江陵到公安,途經湖南嶽陽,登上了岳陽樓,寫下了被稱為“中堂第一五律”的《登岳陽樓》。但由於形勢所迫,不得不由岳陽到潭州(長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陽),復折回潭州。在大曆五年(770年),杜甫又逃往衡州,準備投靠親戚,但由於被江水所困,只好到耒陽,後由於交通不便折回潭州。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 時年59歲。
杜甫的詩早期以明快輕柔為主,間或著帶寫點田園詩,後期的作品大多與實時政治、內心所思、家庭環境有關。這也應證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詩是生活的提升和昇華,沒有生活的沉澱,沒有來自內心的思考,也就不會有這麼多流傳千古的詩文。
後人稱杜甫為“詩聖”,一方面是說,杜甫的詩概括面廣,題材豐富,和其它同期詩人交流甚多,流傳下來的詩歌也是數量不少;另一方面,主要評價的是杜甫中後期的詩歌。內容主要以民生為主,以一個儒家弟子的眼光來觀察審視這個世界,儒以聖為尊,所以給杜甫冠以“詩聖”的稱號,也是實至名歸。
杜甫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如果他能夠活在盛唐早起,或許,詩中的絢麗雖可能不及李白,但是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樂觀主義精神保證了他在任何時期,都有牢不可破的位置。
1.出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據考,杜甫最有名氣的祖先是晉時的著名徵南大將軍杜預。杜甫的爺爺杜審言是武則天時期的著名文學家,與李嶠、崔融、蘇味道被稱為“文章四友”。叔叔杜並因為拯救被長官構陷的父親,刺殺了仇家而身死,贏得天下孝名。杜甫的出身家庭環境相當好,自己也為之自豪。
自身條件也不錯,“甫”字在古文中,本來就是有美男子的意思,不然都不好意思把字弄成子美。反正在那個時候,杜甫應該算的上是一個英俊不凡、而又有文化的官後代,不同於那些紈絝子弟。
2.成長作為名門之後,杜甫肯定是要出名的。在當時最正經的道路就是參加科舉。唐代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講的就是科舉制度的嚴格。在杜甫參加科舉之前,唐朝還在其頂峰階段,少年時候的經歷給杜甫極大的文化薰陶,也給杜甫的詩歌之路鋪上了厚厚的基石。最有名的是杜甫在他很小的時候便看過公孫大娘舞劍,直到後來又遇到了公孫大娘的徒弟李十二孃,才有了千古名作《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開元十九年(731年),杜甫19歲,開始了他的旅遊生涯,第一站從山西臨猗開始,而後往東往南,反正家庭條件好,經得起折騰。數年時間裡面,遊遍了江浙一帶,這種讀完書之後再行萬里路的方式,是典型的文人出道之前的準備。在外面見識了四年的大好河山和民生風景,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23歲,回故鄉參加“鄉貢”。開元二十四年(736年),24歲,杜甫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
考試沒考好不要緊,反正家裡有礦。杜甫這次又出去旅遊了,方向變成了他父親做官的兗州方向。在此後的將近十年間,杜甫“裘馬輕狂”,快意人生,在旅行中發洩自己的鬱悶,也領略到了不同於南方鶯歌燕舞的雄壯風景。這個時間段的杜甫寫下了很多詩歌,在詩歌中抒發了一個年輕人對自己以後生活的嚮往,人生的追求,當然還有政治上的理想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望嶽》。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可以看的出來,這個時候的杜甫對於他以後的生活是充滿了豪情和期待的,當時的他已經30多歲了,已經是一個人精力最旺盛,閱歷也漸漸成熟的時候,古人又云“三十而立”,只是杜甫恐怕沒有想到,後來的日子,更多的苦難還等著他。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杜甫和李白兩位大詩人碰面了兩次。兩顆閃耀的星星碰撞在一起註定了有不一樣的光彩。兩人在相會之期討論詩歌,估計還有些男人之間的私密話題,也互送詩詞。特別是在第一次見面後,又碰到了邊塞詩人高適,三人同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3.做官曆程與安史之亂大好的祖國河山也差不多看遍了,該幹正事兒了。但是科舉前前後後抽空考了幾回,都是名落孫山。在天寶六年(747年),杜甫35歲,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可是不巧的是,當時的主考官是李林甫。李大宰相為了拍唐玄宗的馬屁,搞出了個“野無遺賢”的鬧劇,當年所有的考生無一錄取。被科舉傷透了心的杜甫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轉走權貴之門,投贈干謁等,但都無結果。他客居長安十年,中間加上家道中落,自己又奔走獻賦,鬱郁不得志,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
轉機出現在天寶十年(751年),杜甫39歲。在唐玄宗舉行祭祀太清宮、太廟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時,杜甫在頭一年獻上的《大禮賦》得到了賞識,命待制在集賢院,然而僅得“參列選序”資格,等候分配,因主試者仍為李林甫所以沒有得到官職。
但是,天寶十四年(755年),杜甫43歲,由於杜甫不願意做河西尉這種小官,朝廷改任他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實際上也是個低階官職。杜甫由於生活所迫,接受了這個任命,畢竟有了工作就有了收入,家人過的就不會那麼的清苦。萬萬沒想到的是,當年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陝西省蒲城縣)省家,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
自古最傷人的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杜甫悲從心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第二年六月,潼關失守,玄宗倉惶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於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年號至德,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這時的杜甫已將家搬到鄜州(今陝西富縣)羌村避難,他聽說了肅宗即位,就在八月隻身北上,投奔靈武,途中不幸為叛軍俘虜,押至長安。
至德二年(757年),杜甫45歲,四月,郭子儀大軍來到長安北方,杜甫冒險從城西金光門逃出長安穿過對峙的兩軍到鳳翔(今陝西寶雞)投奔肅宗。五月十六日,被肅宗授為左拾遺,故世稱“杜拾遺”。以後看到這個名字就能想起杜甫這個勇敢的行動。
在這段歷史中,實際上是杜甫後來成為詩聖的最重要的一段時期。他早期年少時的意氣風發已經不見了,剩下的是對現實的清醒認識和對大唐帝國的迷茫,還有的就是對官僚的不屑以及對老百姓的同情。
期間,寫下了《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冠形勢圖狀》和《乾元元年華州試進士策問五首》為剿滅叛軍出謀劃策;聽到有武將不知天高地厚奏皇室專用音樂,為我們留下了“此音只應天上有”的詩句;還有那首著名的《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就像個勇敢的愛國戰士。
當上了左拾遺的杜甫在官場也不是就一帆風順了。因營救房琯,觸怒肅宗,被貶到華州(今華縣),雖然經宰相張鎬力救而得釋放,但是於乾元元年(758年)六月仍舊因為舊案子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46歲,他暫離華州,到洛陽、偃師(均在今河南省)探親。第二年三月,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今河南安陽)之戰爆發,唐軍大敗。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的途中,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和人民忍辱負重參軍參戰的愛國行為,感慨萬千,便奮筆創作了不朽的史詩—“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這次的路程完全不同於年少時候的那幾次的旅遊。滿目瘡痍、民不聊生帶給杜甫的是巨大的心靈衝擊和內心深處強烈的挫敗感。儘管自己生活已經不易,但他還是為老百姓的苦難生活而感到痛徹心扉。
乾元二年(759年)夏天,華州及關中大旱,杜甫在47歲時寫下《夏日嘆》和《夏夜嘆》,憂時傷亂,詠歎國難民苦。這年立秋後,杜甫因對汙濁的時政痛心疾首,而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也稱“浣花草堂”。
廣德二年(764年)春,杜甫53歲,嚴武表薦杜甫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做了嚴武的參謀,後人又稱杜甫為杜工部。不久杜甫又辭了職。這五六年間,杜甫寄人籬下,生活依然很苦。他用《狂夫》來形容自己當時的生活境地,其中“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一句寫出了說不盡的悲涼。不過在這種艱難的生活條件下,杜甫依然以博大的胸襟寫下了千古名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其中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不知道感動了多少痴情寒門學子。
永泰元年(765年)四月,嚴武去世,杜甫當時已經54歲,卻不得不離開了成都。於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到達夔州(奉節)。由於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杜甫得以在此暫住。在此地,杜甫回顧自己這一段時間的顛沛流離,回想自己的年輕時節,不由哀嘆自己的生活多舛,寫下來被譽為唐代七律第一的《登高》。
大曆三年(768年)到大曆五年(770年),由於思鄉之情作祟,有加上戰亂,杜甫一直在奔波。從夔州到江陵,從江陵到公安,途經湖南嶽陽,登上了岳陽樓,寫下了被稱為“中堂第一五律”的《登岳陽樓》。但由於形勢所迫,不得不由岳陽到潭州(長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陽),復折回潭州。在大曆五年(770年),杜甫又逃往衡州,準備投靠親戚,但由於被江水所困,只好到耒陽,後由於交通不便折回潭州。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 時年59歲。
4.詩壇地位杜甫的詩早期以明快輕柔為主,間或著帶寫點田園詩,後期的作品大多與實時政治、內心所思、家庭環境有關。這也應證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詩是生活的提升和昇華,沒有生活的沉澱,沒有來自內心的思考,也就不會有這麼多流傳千古的詩文。
後人稱杜甫為“詩聖”,一方面是說,杜甫的詩概括面廣,題材豐富,和其它同期詩人交流甚多,流傳下來的詩歌也是數量不少;另一方面,主要評價的是杜甫中後期的詩歌。內容主要以民生為主,以一個儒家弟子的眼光來觀察審視這個世界,儒以聖為尊,所以給杜甫冠以“詩聖”的稱號,也是實至名歸。
杜甫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如果他能夠活在盛唐早起,或許,詩中的絢麗雖可能不及李白,但是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樂觀主義精神保證了他在任何時期,都有牢不可破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