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豪諾媽媽育兒記
-
2 # 靜待花開20999
我覺得吧,
首先是尊重孩子,你把孩子當做平等的溝通物件,而不是說教。重要的還是說話技巧,而是你用心了沒有,總是站在大人的立場,自以為言簡意賅,實際上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其次,在和孩子講話的時候,用他的方式看得事物,才能獲得同樣的視角,在這個基礎上去想,怎麼去組織你要說的話,講得直白,有趣些
再次,整合生動的肢體表達,去做一些孩子能看懂的動作去表達你的意思,讓孩子感興趣,專注的聽你去講,多說些孩子喜歡的東西。
最後,要耐心些,不要總想著每次去說教,去講大道理,慢慢引導,一點點順著孩子的思緒去說。
-
3 # 藍藍湖
我覺得首先要有一顆童心,能用快樂開心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事物,這樣就能最大限度的接近孩子的思維。
其次可以多唱兒歌、看繪本故事,學會用孩子的口氣說話,看看孩子眼中的動物、植物等都是什麼樣的。
第三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很多時候大人高高在上,總覺得孩子是無理取鬧。比如孩子看演出,他說看不見,家長要蹲下來看看是不是真的看不見。這樣就能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就不會對孩子書那麼教條、那麼無理的話了。
-
4 # 愛吃糖果的小公主
我覺得跟孩子講話一定要面帶微笑,語氣溫柔。語氣要溫柔,小朋友的世界裡對錯不是那麼分明,他做錯了不要大聲呵斥,要用平靜的語氣幫他指出。比如講一個故事,透過故事引導他去慢慢認識自己的錯誤 小朋友說話時你要當一個好的傾聽者,即使他磕磕絆絆,你可以引導他的語言表達,但不要否定他的內容,好好保護他的美好世界吧。 鼓勵他勇敢表達自己,並多做表揚,少做懲罰 成為孩子世界裡的一員,在這個世界桌子會跑,樹會說話,鳥兒是美麗的仙女,一切都是美好的生命。當了媽媽之後,自然就會拉。
-
5 # 鳳鳳134294698
刻板,是自己給自己貼了一個標籤。讓自己從這個標籤裡面跳出來。首先,在你跟孩子交流的時候,能不能做到平等面對他?也就是說,你能蹲下來和他說話嗎?這是最基本的。不要讓孩子對你有仰視的感覺。其次,語氣要溫和。用孩子喜歡的溫柔的聲音跟他交流,但是不建議可以用“騎馬馬”“坐車車”這樣的疊詞,還是要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再次,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在孩子們的眼裡,昆蟲、植物都是和人類一樣的,可以多走進孩子的這個童話世界去看看,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說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
-
6 # 漫天飛雪52066205521
首先,大人在跟孩子講話的時候,必須先以他的方式看待事物,這樣你才會獲得孩子視角,然後在此基礎上考慮以什麼方式組織語言。一般我不用“車車”、“坐坐”之類的媽媽語與孩子們溝通,因為我畢竟還要起到引導語言能力發展的作用,但是孩子們能聽懂。
其次,你還要講得直白,若再能有趣些就更好了。一個講話直接卻無趣的大人,不會吸引幼兒的注意,就算被你用教具吸引住了,也持續不了多久。
最後,我始終認為,要走進孩子的世界,必須先放下成人的無禮,從觀念上、從行動上。如果你真喜歡教育這份工作,那就拋棄“我天生講話直來直去”的理由,從學做一個小孩開始,接近孩子,理解孩子,做到這些,你講話就不刻板了。
-
7 # jollyswan
如何與孩子溝通是每個家長都在思考的問題。
因為很多家長都屬於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一類,默默付出型。尤其是在海外的留學生們,離開了父母一日三餐的關懷問候,溝通就更有需要提升到日程上來。
親密關係的養成
童年是一個人至關重要的階段,一個人的性格養成在童年,而童年的影子會伴隨他們一生,如何使他們在童年不受傷害。有小留學生的家庭更應該注意這個問題。
在學習之外,這一階段也是他們學習如何建立親密關係、維護親密關係的重要時刻,而這主要來自於父母的言傳身教。而父母的關注和關懷都是他們以後處理情感問題時要模仿的榜樣。
對於現在的青年人,人際關係障礙、假性親密關係、無法建立親密關係等問題已經逐步的凸現出來,心理問題出現在各個年齡段。建議大家可以搜尋“原生家庭”,來了解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容易被忽略的關注
這種關注並不只僅僅侷限於學習。
一些孩子對學習產生叛逆心理,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吸引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儘管他們自己可能並認識不到這一點。關注也是一種激勵,可以提升孩子的表現欲。而在生活細節上的關懷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孩子愛吃什麼、喜歡玩什麼等等都要記住,細節體現愛。
偶爾護護短,允許孩子犯錯
當孩子犯了錯誤,在人前可以偶爾“護護短”,但回家一定要教育,給他講道理,這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讓她覺得犯了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可以拉近親子雙方的距離。
既要親密無間,又要保持距離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這毋庸置疑,但是現在的孩子太早熟了,也太早的開始思考人生,比如生命的起源、親子關係等,尤其是在父母詞嚴厲色的樹立家長權威時,是孩子對親子關係懷疑最勝的時候,如果這時候,父母沒有及時的表達自己,就是對親子間親密關係的傷害。
但孩子也有自己的小秘密。無論他多大,如果他願意將秘密說給你聽當然好;如果他不願意,也不能強求,尤其是與他人有關的秘密。如果堅持讓他打破承諾,他會對自己的品格產生懷疑。
不貶低孩子的自我價值
激動的時候容易口不擇言。尤其是在被孩子激怒的時候。
每個孩子在本性上都是想當一個“好孩子”的。父母要營造他的成就感,而不是總記著錯誤的地方不放。
所以有一些話,父母千萬不要掛在嘴邊……比如:
笨蛋,你怎麼這麼笨。(影響自我認知)
一看就沒什麼出息,長大了就撿破爛吧(自卑心理形成)
就知道玩,一提學習就沒了精神(會形成心理暗示)
心理學上說,大多數人都會長成別人期望的樣子,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師都強調錶揚的重要性。
多多和老師溝通
老師對孩子學習方面的影響是巨大的,至關重要的。
如果孩子喜歡這個老師,成績自然會上去,因為在課上會更專注,仔細,更有表現欲;而如果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也會連帶著排斥這堂課,成績自然下降。
多多和老師溝通,既可以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態,表示你對孩子的重視,也可以發現老師和孩子之間可能潛在的問題,並解決它。
怎麼向孩子提出要求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有權威的。在你強大的時候,還能耐心的徵求他的意見,這是愛的表現,更有利於拉近關係,做“朋友”。
對於孩子的選擇,多多提出參考意見,而不是“命令”,講道理是行的通的,別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
而提出要求時,切忌簡單粗暴,比如:別問為什麼,聽我的就對了。
這會讓孩子變得沒有判斷力,沒有主見。正確的步驟是提出問題——說明原因——以及提出參考意見。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執行力,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幹,做起來才會有動力。
願意傾聽,引導孩子傾訴
在憤怒之前,請先深呼吸。弄清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比訓斥孩子一頓來的更有效。
在以後的學習中,發現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這是中國孩子普遍缺乏的能力,因為他們的教育生涯以及家庭生活基本都在被“灌輸觀念”中度過,而很少輸出問題。
當孩子有疑問並向你提出時,希望您能耐心的解答,和孩子構成良性的互動,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但卻可以培養他們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習慣。
這也是國外教育和國內教育的不同之處。
-
8 # 飛燁媽媽
從這個問題,我似乎感到了提問者的焦慮,太想讓孩子認可喜歡你了,通常抱著這個目的去做,就會討好孩子,總歸是“乞討”,帶著這種目的去做,恐怕孩子是不會買賬的,而且小孩子也會看眼色行事的,估計他們也不會重視這種溝通,甚至會覺得你好欺負。所以真誠是待人的基本,對小孩子更是如此,發自內心的和小孩子溝通玩耍遠比討好更能讓小孩子喜歡你。和小不點溝通也是有技巧的就是和他們玩,投其所好,喜歡運動的就和他比賽,喜歡洋娃娃的就一起扮家家,喜歡閱讀的就給他講故事,喜歡汽車的就一起玩汽車,小孩子都是行動派,不用多說玩吧。
-
9 # 繁華消盡
我覺得要想很好的與孩子交流,無論你用哪種語氣,首先得走進他們的內心,讓他們認可自己,這樣無論說什麼都會得到他們的歡心。比如說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誇獎一下他喜歡的玩具,徵求意見陪他一起玩等等,我相信他會樂於接受的。其次就是說話的語調儘量緩和一點,面帶笑容,一個孩子永遠不會拒絕一個和藹可親的人,當然了這種笑不是討好的笑,而是友善的笑容。最後就是積極的迴應孩子,不要面露不耐煩,孩子都很聰明,會透過表情看出這個人是否願意與自己親近。我孩子無論遇到誰,只要人家笑著跟她打招呼,面露喜色,她都會積極的去迴應人家;但是有時候她主動叫別人的時候沒有得到迴應,她往往都會感覺到失落。所以應該尊重孩子的熱情,提升自己的熱情來對待孩子。
-
10 # 船兒媽媽
幼兒時期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孩子眼裡的萬事萬物都是靈動的。孩子的心靈世界充滿童話和神話色彩。孩子是有洞察世界的慧眼的。曹文軒老師說:孩子是離哲學最近的。
不知道孩子身上的靈性和哲學天性大人發現了沒有?我是有體會的。
記得三歲給船讀《失落的一角》有近一個月的時間,有一次他問我:媽媽,為什麼他的嘴巴不合上?
我不假思索地說:因為他還沒找到那失落的一角呀。
船答:不對。是他想合上就合上,他不想合上就不合上。
不簡單吧,孩子的心靈世界其實是智慧深邃而複雜的!
基於此,我們與孩子的交流怎樣才能不刻板不單調不乏味不枯燥呢?
怎樣才能呵護保護好孩子們的心靈成長花園呢?
簡單說就是:放下自己 傾聽孩子 同頻孩子 配合孩子 和孩子一起遊戲 一起幻想 站在孩子的視角看世界看問題。
因為成人也好,孩子也好,我們相信的世界比真實的世界更重要!
回覆列表
跟幼兒說任何事情雖然零至三歲的幼兒未必能以說話迴應家長,但家長應善用任何情境,多與幼兒說話,我們可以:-形容自己及幼兒的動作(「媽媽飲水﹗」)-形容自己及幼兒看到的事物(「有麻雀呀﹗」)-形容自己及幼兒的感受(「BB好開心﹗」)值得留意的是:家長鬚要先吸引幼兒的關注(attention),再跟幼兒說話。因為幼兒必須專注於當時的環境及家長的說話,才能有效學習。(二)跟隨幼兒的喜好家長宜依照幼兒的喜好發展話題。如果幼兒喜歡火車,家長可以跟幼兒多說火車的事情,以提升幼兒說話的動機。家長亦可以依照幼兒當下的興趣開展話題。例如,當幼兒正在凝望一群鴨子,家長可以說關於鴨子的事情。例如:「有鴨子呀﹗在游泳喎﹗」(三)不要問過多的「是非題」「是非題」並不是最理想的提問方式。以在公園看見鴨子為例,如果家長問:「是不是有鴨子呀?」,幼兒只會迴應「是。」。這樣家長便失去擴充套件話題的機會。家長可以運用「開放式問題」(open question)去詢問幼兒,因為這些問題能刺激幼兒思考及應用語言。例如,家長可以詢問幼兒「有什麼呀?」及「在哪裡呀?」等等。(四)多說一點,再多說一點家長在親子互動時的說話次數與幼兒的語言能力有正面關係:親子交流越多,幼兒的語言能力就越高﹗Weitzman和Greenberg(2002)進一步點出:幼兒未必能處理太長或太複雜的句子。所以家長應該依照幼兒的能力,用單字或短句和幼兒溝通。(五)享受與幼兒互動
正面的親子關係才是成就幼兒成長的關鍵﹗家長不要把親子互動變成一項工作。 學習在親子互動中當然重要,但喜悅和愛護更是重點。家長可以運用不同的音調及聲線吸引幼兒,讓幼兒感受到互動的喜悅。切勿忘記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