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柳莊筆談

    如果孫傳庭不在崇禎強迫下出關迎敵,他大機率就不會被李自成擊敗。孫傳庭的陝軍是明朝最後一支忠於朝廷且有較強戰鬥力的部隊(至於左良玉之流只能算軍閥,對崇禎的勤王命令都置之不理的那種),陝軍覆滅後,崇禎失去了固守北京最後的希望。隨後,突破潼關的李自成一路勢如破竹攻取北京,崇禎選擇在煤山自盡——李自成奪取北京之旅是有很大運氣成分的。

    如果李自成沒有入主北京,自然就不會有吳三桂一家被李自成部將劉宗敏欺辱一事,特別是吳三桂愛妾陳圓圓也就不會被劉宗敏霸佔。陳圓圓沒有被霸佔,吳三桂自然也就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在回北京路上突然宣佈投降清朝,並開啟山海關迎接清軍。

    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雄關,如果吳山桂安心防守,清軍是沒有辦法正面突破山海關的。這一系列連鎖反應,讓清軍輕而易舉入主中原,實在可悲可嘆。

  • 2 # 內蒙農夫

    明朝孫傳庭的陝軍不出潼關,崇禎不讓,而出了潼關又大有風險,最終兵敗於李自成之手,使闖王的軍隊進入北京,這也是崇禎皇帝的剛愎自用所致,要不是他殺了袁崇煥等大將,李自成,大清也不好入關,最後死於煤山,這也許是大明氣數己盡,對於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如嚴格要求屬下,保護好吳三桂家小,再說服吳三桂,如大清委以重任,後出兵滅清,哪還有後來的大清國,看來,李闖王的失敗也是難免的,胡做非為的下場所致,大清入主中原成了必然。

  • 3 # 江湖小曉生

    崇禎15年,孫傳庭拜陝西都督,加兵部尚書銜。與此同時,手握7省軍隊,負責鎮壓李自成的起義軍。

    明朝當時的確還有百萬雄師,可是大多數已經不聽崇禎調遣了。可以說孫傳庭手裡的10萬大軍,是崇禎最後的籌碼。

    為此孫傳庭不敢輕易出潼關,他不想將崇禎的全部家當拿來當賭注。賭贏了還好說,一旦賭輸了,那孫傳庭可就是大明朝的千古罪人了。孫傳庭不願倉促出戰,可是崇禎帝卻急切地想要解決李自成。剿匪這麼多年,李自成是一天天做大,崇禎皇帝不知道花了多少錢在這件事上,他想要做個了結了。當時留給孫傳庭的路根本就不多,如果輕易出兵,極有可能折了老本,如果不出兵,那麼崇禎極有可能臨陣換將。為此孫傳庭只能硬著頭皮兵出潼關,尋找李自成決戰。

    結果我們都知道,孫傳庭兵敗汝州,大明5萬精銳活活戰死,李自成一路追殺了400多里地,最終51歲的孫傳庭戰死沙場。

    崇禎不知道的是,整場戰爭,最大的弊端,就是他催促決戰的命令。事後崇禎甚至認為孫傳庭是詐死,所以沒有給孫傳庭任何贈蔭。

    孫傳庭不出潼關,那就是三分天下。

    崇禎皇帝很傻的,他把自己手裡唯一剩下的籌碼,拿去跟李自成做殊死較量。說個不好聽的,即使這幫人打贏了李自成,如果損失慘重的話,那崇禎皇帝的籌碼還是沒了。

    指望著其他人來勤王嗎?想都不要想了。湖北的左良玉、山海關的吳三桂、福建的鄭芝龍哪個不是擁兵自重的主?

    見風使舵是他們的本性,如果崇禎手裡有足夠的實力,那麼這幫人還勉強壓制住野心,不敢造次。可是一旦崇禎手裡失去了有生力量,那麼對不起了,他們也不可能聽崇禎的。

    傳庭既已誅殺人龍,威讋三邊,日夜治軍為平賊計,而賊遂已再圍開封。詔御史蘇京監延、寧、甘、固軍,趣傳庭出關。傳庭上言:“兵新募,不堪用。”帝不聽。傳庭不得已出師,以九月抵潼關。大雨連旬,自成決馬家口河灌開封。開封已陷,傳庭趨南陽,自成西行逆秦師。---《明史》

    李自成快到北京城的時候,吳三桂得到了勤王令,卻在路上慢悠悠地走著,左良玉、鄭芝龍這些人根本就沒來。可見這幫人見崇禎大勢已去,根本就不願意為他效力了。

    由此可見,崇禎就不應該把自己的嫡系人馬都放在決戰的戰場上。看看多爾袞是怎麼做的?山海關一片石大戰中,多爾袞遲遲不肯出兵,先讓吳三桂和李自成火併,等兩家死傷得差不多的時候,多爾袞再衝出來收拾殘局。

    這麼一來多爾袞既能夠輕而易舉地擊敗李自成,又能夠儲存自己的實力,而且還能夠在日後壓制吳三桂的時候,充滿優勢。

    崇禎皇帝也應該這麼做,天下兵馬那麼多,當時還是聽從崇禎調遣的,完全可以命令那些不是嫡系的人馬衝在最前面,而孫傳庭的人馬在關鍵時刻再出手。

    這麼一來的話,那麼天下三分的局面就可以形成了。李自成佔據西北,多爾袞佔據東北,而崇禎依舊佔據中原地區。再差也能保證北宋時期的地盤大小。

    孫傳庭不出潼關,多爾袞也無法入關。

    李自成擊敗孫傳庭以後,長驅直入,從河南北渡黃河直奔山西而來,透過山西這條路前往北京城。一路上雖然也遭受了一定的打擊,比如說在代州遇到的周遇吉就是一條硬漢。

    但是山西地區的佈防實在是太鬆懈,再加上大同的姜瓖和宣府的王承胤都選擇投降李自成。為此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可以說是非常順利。崇禎無奈上吊自殺,李自成奪取了大明的江山。這個時候吳三桂的內心也動搖了,他打算投靠李自成,沒想到李自成的手下大將劉宗敏,居然把吳三桂全家都給抓了,還霸佔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士可殺不可辱,為此吳三桂這才投降了滿清,帶著5萬關寧鐵騎和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戰。多爾袞是在這種契機之下,才有了入關的機會。

    由此可見,一切事情的根源,就在於孫傳庭出潼關被李自成殲滅。那麼如果當初孫傳庭保留實力不出關決戰的話,那麼李自成就沒辦法打進北京城。

    李自成進不了北京城,那麼吳三桂對崇禎就還是忠心的。雖然調動上存在困難,但是絕對不會主動背叛崇禎。

    這麼一來多爾袞要想入關,可就成了一件天大的難事了。因為吳三桂不叛明,那麼多爾袞的大軍就算在山海關和吳三桂火併,那也沒有實力再入關角逐天下了。

    初,傳庭之出師也,自分必死,顧語繼妻張夫人曰:“爾若何?”夫人曰:“丈夫報國耳,毋憂我。”及西安破,張率二女三妾沉於井,揮其八歲兒世寧亟避賊去之。兒逾牆墮民舍中,一老翁收養之。---《明史》

    所以說孫傳庭不出關決戰,那麼李自成也沒法子進入北京城。崇禎皇帝依舊穩坐釣魚臺的話,那吳三桂就不可能叛明,從而多爾袞依舊只能龜縮在東北。

    崇禎兜裡沒錢了。

    其實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全部都是因為錢。一旦有錢了,基本所有問題都能夠得到妥善解決。比如說孫傳庭出關這件事。

    崇禎難道不知道這是一場豪賭嗎?當然知道。他對全國的局勢自然是有一定把控能力的,但是為什麼崇禎還是要冒險賭一場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崇禎沒錢了。打仗需要花錢,而且是巨資。孫傳庭的人馬每天守在潼關不出去作戰,那麼每天就等於是在浪費國庫裡的錢。

    崇禎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一邊要對付東北的多爾袞,需要消耗大量遼遼餉,一邊要對付李自成、張獻忠這幫起義軍,需要消耗大量剿餉。此外地盤被李自成、張獻忠搞得七零八碎,收稅成了大問題。

    而且當時還遇到了小冰河期,糧食嚴重減產。在這種情況下,崇禎手裡是真的沒錢了。他想到了跟朝臣們借錢,可是沒有人願意借給他,這幫明朝的大臣一邊在哭窮,一邊在娶第十個小老婆。

    沒錢的崇禎,除了豪賭一把,似乎沒有第二條出路了。如果賭贏了,那崇禎就有了翻本的機會了,可惜結局還是失敗了。

    總結:和長平之戰很類似。

    其實這一戰,和戰國長平之戰很類似。趙孝成王不斷催促廉頗決戰,可是廉頗和秦軍在長平對峙三年,遲遲不肯決戰,就是擔心全軍覆沒。

    趙孝成王也知道這一點,但是他認為趙國的國庫都被掏空了,再對峙下去趙國就要亡了,所以才把廉頗給換了,用趙括為將去決戰,結局當然也是敗了。

    參考資料:《明史》

  • 4 # 心向青山

    傳庭死,而明亡矣!

    出自《明史》的這句話說明了孫傳庭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但如果孫傳庭不出潼關,或者說有了孫傳庭大明便不會亡了嗎?

    這個問題,李自成的一句話可以回答: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孫傳庭的存在,只能暫緩明朝滅亡的腳步,而沒有能力扭轉乾坤,因為大明的決定權在崇禎手裡。

    1、崇禎並非中興之主

    崇禎在位十七年,勵精圖治,事必躬親,一心想要中興大明,所以受到了普通的同情。但我們也需要看到崇禎確實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同時又嚴苛而多疑,其在位17年間竟然換了50個內閣大學士,風雨飄搖的大明並未在其手中有一絲的好轉。

    同時,大明的官僚集團大多是一群見風使舵之徒,在大明、大順、大清之間任意搖擺,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誰,後來清朝還專門為此修了《貳臣傳》來噁心他們。

    大明之亡,起於天災,終於人禍。在天下到處都是饑民的同時,崇禎的苛捐雜稅依然層出不窮,致使流民造反此起彼伏。中國的老百姓做慣了順民,但凡有一口飯吃是不會造反的,而崇禎無力解決農民的吃飯問題,連大明官軍的軍餉也解決不了,所以許多官軍不斷倒戈跟著李自成造反,於是農民軍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強。

    在這種危急存亡之際,崇禎和大明的官僚集團卻依然一個比一個摳,崇禎讓朝臣捐軍餉,一個個全部哭窮,只捐出二十萬兩,而李自成進京之後卻搜出來7000多萬兩。

    所以,崇禎無力迴天,孫傳庭更不能力挽狂瀾。

    2、大明要想三分天下,崇禎死後也可以。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自縊。

    但此時的大順也只是佔領了北方而已,大明在南方依然有半壁江山,南京還有完整的一套行政班子,擁有數十萬大軍,其割據江南的實力要比東晉、南宋強的多。

    但就是這樣一個大好之局,硬是被南明君臣活生生的敗壞了。南明繼承了明末所有的缺點,尤其是黨爭,內鬥,即使清軍逼近之時也從不止歇。

    無休無止的內耗,使南明在清軍的攻擊下迅速土崩瓦解,若非清朝實行剃髮易服和農民軍的加入南明,南明根本堅持不了18年。

    所以,最低三分天下的南明,被南明的一個個小朝廷就這樣在內耗中斷送了。

    因此,大明末年確實已經爛到了骨頭裡,讀明末歷史除了嘆息和罵人之外還能怎樣?大明官軍都打成了大清官軍,而南明最後靠當年的農民軍維持,就明朝這些人的氣節還想三分天下?

    我不否認孫傳庭本人的軍事才能,也無意否認史可法等人的氣節,但個別人物真的已經左右不了大明最終的衰亡了。

    孫傳庭不出潼關,孫傳庭不死,一樣阻擋不了李自成。因為當時的李自成已經稱王,已經不是“吳下阿蒙”,而崇禎逼孫傳庭出潼關除了想要讓孫傳庭和左良玉夾擊李自成外,就是對孫傳庭遲遲不出戰的懷疑,孫傳庭擋不住李自成的。當時北方的大明官僚已經開始將李自成視為劉邦、李世民再世,紛紛倒戈打算做新朝的開國元勳了。

    而當清軍入關之後,他們只不過將這一套又做了一遍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國服迴應懷舊服排隊問題,明確表示:“伺服器並未縮容”,為何一些玩家卻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