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99104690076

    應該不誇張的說 考上國內頂級985的理論物理專業的碩士生才可以稱得上量子力學剛入門。量子力學複雜 需要多維度思考,其學科建立過程十分艱難 玻爾 德布羅意 薛定諤 普朗克 迪拉克 愛因斯坦這些頂級的大腦經過幾十年的探索才建立了量子力學的雛形,其任務量之巨大超出了一個頂級物理學家的能力所限,即使是愛因斯坦也不能獨立完成。樓主要慢慢來呀。要是你覺得比這些大師還要牛就可以試試。

  • 2 # 該名字已存在382

    1高等數學。其實就是微積分+簡單的微分方程。這屬於一個想學量子力學的人所應具備的數學思維方法和背景的範疇,具體用到哪些知識點已很難挑選。

    2線性代數。行列式、解方程之類的計算知道就行,關鍵是高維線性空間的概念要建立。

    3機率論。知道一些簡單的概念即可。任何一本數理統計的書都行吧。

    4數學物理方法。複變函式大致看完,數理方程簡單看,以後可回頭重新學。推薦吳崇試《數學物理方法》。

    5普通物理。力學,經歷從高中物理到大學物理的思維轉換,分析力學能看就看。電磁學到電動力學,學習感受理論物理的思想方法,熟悉波是什麼。熱學、光學可暫不管。原子物理當故事看看,知道一點舊量子論的黑歷史有好處。可看趙凱華的新概念物理系列。

    6力學和高等數學同時看,數學多花點時間,看電磁學前應該已經學完高等數學。

    當你把這六條全學精通了 你就會發現 這些都是些什麼玩意

  • 3 # 天觀易3階控制論創新

    $100000,十萬美充徵求量子計算機不可能的廣告

    量子計算目前是一個主要的研究領域,但這一切都是浪費精力嗎?現在,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家斯科特·阿隆森(ScottAronson)為任何證明量子計算機是不可能的證據提供了100,000美元的獎金:“我現在為演示提供了100,000美元的獎勵,讓我信服,可擴充套件的量子計算在現實世界是不可能的。”注意到兩個重要的條件——“物理世界”和“可擴充套件”。"證據不一定要排除"玩具"量子計算機,只有那些能做任何有用工作的電腦

    Quantum computing is currently a major area of research — but is this all a waste of effort? Now Scott Aaronson, a well-known MIT computer scientist, has offered a prize of $100,000 for any proof that quantum computers are impossible: "I"m now offering a US$100,000 award for a demonstration, convincing to me, that scalable quantum computing is impossible in the physical world." Notice the two important conditions — "physical world" and "scalable." The proof doesn"t have to rule out tiny "toy" quantum computers, only those that could do any useful work

  • 4 # 物理思維

    以下給出一個高中起點學習量子力學的建議。

    首先需要學習一點高等數學的知識,現在不少高中學生已經學過點簡單的微積分了,有了這個基礎學習普通物理勉強還夠,但要正兒八經地學習量子力學則稍微有點不足。

    高等數學的書很多,隨便找一套大學的教材即可。我在亞馬遜上搜了一下,有一套同濟的書,像這種就可以。

    在學習高等數學的同時,可以學習普通物理,比較好的普通物理教材是趙凱華編的新概念物理,有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也有量子物理。

    這套書比較優秀的高中生就可以自學,另外我不建議大家學普物上手就看費曼物理講義,費曼物理講義是三大厚本,基本對應我們所說的普通物理,但費曼作為大物理學家,思維是很有特質的,等我們學完了普物,從欣賞的角度去讀,去學習可能收穫會更大。

    換句話說在你學完高等數學和普物之後,可以在學習理論物理的同時讀讀費曼物理學講義。

    普物是所有物理的基礎,一般來說需要有Lab課程予以配合,換句話說有些東西是自學無論如何都學不到的,Lab課程就算其中之一吧。大學的價值很可能就是提供了Lab課程,一流大學和普通大學的區別很可能也是Lab課程,好的Lab訓練系統而豐富,並且非常消耗時間和精力,但它的收穫是可以迅速把你帶到科研的前沿(當然理論物理除外,當然理論物理學家仍然需要學習Lab課程,否則他對新東西會缺乏感覺。另外也許有人會爭論說某些理論物理學家確實可以獨立於實驗去做工作,對這部分理論物理學家我一般不視為物理學家,而視為數學家)。

    然後,你就可以學習理論物理了,理論物理就是通常所說的四大力學,分析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和量子力學。

    分析力學的標準教材是,戈德斯坦的書(Herbert Goldstein, Classical Mechanics)。

    電動力學的標準教材是,傑克遜的書(J D Jackson, 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統計力學的標準教材是,帕斯瑞的書(R K Pathria, Statistical Mechanics)

    最後量子力學的標準教材是,櫻井的書(J J Sakurai, 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另外有一本格里菲斯的量子力學也不錯,這本書和櫻井書都有中譯了。但仍然推薦看英文版。

    但有個問題讀完這些書,有可能你還是認為你不懂量子力學,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壓根不適合學物理,因為大多數物理系的學生這麼一點一點按部就班學上來是可以掌握得很好的。另一種是你很可能真的可以做比較開創性的物理研究了,因為你對現有的解釋都不太滿意,這意味著你可以有很多創新性的嘗試。

    如果你是後者,可以繼續往後學更高階的課程。但說實話如果你不是想做理論研究的話,這個基礎就已經可以進實驗室做實驗了,並在游泳中逐漸學會游泳。

    你有可能永遠也不懂得量子力學,但日子還要照樣過。

  • 5 # 靈遁者國學智慧

    見微知著

    ——靈遁者

    我很難想象,自己為什麼又要動手寫這樣一本書,我給它命名為:《見微知著》。從這本書的名字大家可以看出,這是一本要描述微觀世界的書,透過微觀世界來看宏觀世界。

    是的,我要寫一本關於量子方面思考的書籍。寫多久,寫多少章,寫多少字,我都不知道。寫吧,寫到什麼時候算什麼時候。

    很難想象我會去寫這樣一本書的原因是我不是科研者,也不是專業學校出來的。一個外門漢要做這樣一件事,難免被笑,被吐槽。就像我的另一本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一開始我也不知道會寫成什麼樣,會寫多少章,但終於寫完了。斷斷續續大概4年吧,前12章寫完之後,我以為就這樣了。停了一年多,又開始寫。尤其是16年和17年初思想有了新的構想,最終寫了大概14萬字,41章的內容。

    我深信雖然我查了好多資料,也轉用很多別人的詞,但我的思想是獨一無二的。我要表達的觀點是前人所沒有表達的。關於慣性的本質,我說是因為引力;關於引力的本質,我說是因為時空;關於光的本質,我說光是一種束縛態;關於時間的本質,我說是一種時空和運動的度量;關於相對論的研究,我說要去特殊化……

    《變化》確實是完成了我初中時候留在自己心裡的一個念想,這讓我覺得不遺憾。

    但讀過《變化》這本書的人,都知道它是描述宏觀世界的書,微觀的東西很少。所以這本書寫完之後,心裡老是糾結,就好像自己要畫一個圓,現在只畫了半個,不完成它心裡不得勁。

    也許我是那種胡思亂想的人,我自己跟朋友開玩笑說很多人買我的書《變化》,買的不是書——是想象力!

    是的,我認為我在賣想象力,賣新思維,不是你要在課本中看到的東西,我給你的是課本之外的東西。

    它是不是真理,我不計較。在我的哲學理念中,也沒有絕對的真理。

    可是有人可能會問了,你連高等數學都不會,你連實驗室也沒有,你弄啥嗎? 你能想出來,那還要科學家幹嗎??

    我想起了初中學的一篇課文叫《曹劌論戰》。齊國攻打魯國,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同鄉說:“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於是請見,然後就有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名句。

    是啊,也許科學家忙別的研究,也許科學家想問題的方法和我不一樣,也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也許我《變化》中的觀點都是對的,我基於此開展微觀的思考,會更好呢。

    所以我有千萬個理由,開始動筆寫這樣一本書。當然也有一個理由不去寫這本書,就是我太懶。

    還有一個問題是我不寫,我找不到這樣一本新思維的書。我自己看的科普讀物,都不得我心。甚至包括《時間簡史》,就是在闡述物理史,而不是告訴你宇宙是怎樣的。真正的科普是能帶你一起思考,來認識宇宙。

    問題永遠沒有最後一個,但我的時間總會有最後一天。所以在乎別人說什麼,我永遠不能寫出這本書。所以寫吧,從《變化》到《見微知著》我不敢想象,會有什麼奇妙的思想跑到我的腦海中來,不過我確實很期待,我也會努力去完成它。

    我經常把寫書比作生孩子,有時候甚至是難產。就坐在那,資料也查了,可是就是沒有頭緒,解釋不通,內傷日久,怎能不難產。

    積極點看,好在是難產,起碼還有產出的希望。見證一個“新生命”,一個“新發現”,一個“新想象”的時刻,真的很精彩。精彩到能讓一個九尺大漢捂嘴流淚。

    所以說人類最經不起觸控的還是我們的思想,人類最高貴的也是我們的思想。如果哪一天思想和想象力都不值錢了,我們就真的頹廢了。

    2017年了,我希望到2027年的時候,我還活著,而且還非常為能寫《見微知著》這樣一本書而開心。祝大家也開心。

    2017年5月4日夜。

    摘自獨立學者,科普作家,靈遁者量子物理科普書籍《見微知著》序言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極品裝備”已經無法吸引玩家的目光,排除裝備後,魔獸世界懷舊服還剩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