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之策
-
2 # 高山流水116820061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信仰佛教就意味著清心寡慾,私生活不可能太混亂。而作為東南亞一個比較知名的佛教信仰國家,泰國不僅有紅燈區,還有舉世門聞名的人妖。更有甚者,根據權威機構的一項調查,泰國的出軌率竟高達56%,列世界所有國家第一位,在這方面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冠軍。(泰國寺廟)
那麼,既然信仰佛教,而且還非常虔誠,為什麼泰華人如此放縱自己呢?其實,佛教是有分支的,信仰佛教的每個國家對佛教教義理解並不盡相同。比如在泰國,規定男子一生必須至少出家當和尚一次,不過,泰國男子絕大多數只是短期出家,很快就會還俗娶妻生子。所以,泰華人信仰佛教只是崇尚其中勸人向善的一面,對於清心寡慾,則被泰華人自覺地摒棄了。
另外,泰華人還領會到佛教中對萬事萬物都要包容的一面。因此,無論是東方文化,還是西方文化,泰華人都很包容。這也就不難理解,泰國一面寺廟林立,另一方面紅燈區盛行。
所以,泰華人的思想是很自由隨意的,由此也產生出世界獨一無二的人妖文化,和一直引起非議的租妻現象。
正是由於性觀念的開放,泰國對待夫妻關係就不那麼嚴肅了。出軌和被出軌成為普遍現象,而一旦發現配偶出軌,泰華人表現的非常平靜,一般都選擇離婚了事,而不是採取暴力手段解決問題,這一點也和信仰佛教有一定的關係。
不過,出軌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在泰國,由於出軌率高導致離婚的人也很多,這就使得家庭關係不穩定,對於整個社會的文明向上和生產發展都會造成不利影響。並且,過多的出軌形象,很多年輕女性養成享樂主義和攀附富貴的不良風氣。比如,很多泰國女子情願委身國外老男子,做人家的臨時妻子,也不想出去工作,這一點確實讓泰國的奢靡之風愈演愈烈。
奢靡之風太盛,是不利於整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所以泰國的經濟發展並不快。好在泰國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優越,加上人妖、租妻等異於別國的奇特文化現象,吸引了大批歐美人士來此旅遊,因此,旅遊創收成為泰國主要經濟支柱之一。不過,提到泰國,首先就讓人想起人妖、租妻,現在又多了一頂出軌世界桂冠,這怎麼說也是不很光彩吧。
-
3 # 閒客亭
泰國的佛教是小乘佛教,主張個人修持,不重視普渡眾生。不干預人的社會屬性。是可以吃肉也可以結婚的佛教,當然也可以出軌!但泰華人的性放縱與佛教無關,而與社會風俗有關!
-
4 # 江淮聖手
在亞洲,有很多信佛的國家,泰國就是其中之一。在《佛經》裡,明文規定佛教徒務必戒色,不可亂性。泰國作為佛教盛行的國度,理應民風淳樸,思想趨於保守傳統,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泰國不僅是個“好色”國家,國民出軌率竟然多達56%,意味著每100個泰華人就有56人有婚外情,遠遠高於西方發達國家丹麥、法國、挪威、西班牙等。
這就奇了怪了,既然信佛,應該是毫無雜念,一心修佛,極為虔誠的,怎麼會對“性”感興趣呢?並且還出格的教人刮目相看!其實不然。雖然泰國要求該國男女一輩子起碼出嫁做一回和尚、尼姑,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早已不像以前那麼過分嚴格了,在他們看來只要心中有佛、樂善好施足矣,至於清心寡慾,那就免了吧。
泰國是一個融東西方文化於一體的國家,寺廟、紅燈區各佔半壁江山,信佛的人雖然想靜心拜佛,但燈紅酒綠的夜總會怎能不激起春心蕩漾、心馳神往?
再說泰國獨特的人妖文化和時尚的租妻現象,都在顛覆著人們的三觀,不想過多付出勞動,儘想不勞而獲、盡享人生之樂,就成了國民的主題。
泰國海島多,氣候宜人,51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上竟有500多處旅遊景點,並且泰國7000萬人口中美女如雲,加上開放的自由空氣,這就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歐美人士,他們並不是來拜佛的,而是來享受這裡浪漫生活的。那些妖嬈的女子也不管外國男人是老態龍鍾,只要有錢,就願意成為“情婦”,做他們的臨時妻子。
鑑於此,泰國離婚率也是蠻高的,只不過大家心知肚明,又是佛教徒,不便聲張和使用家暴,也就和平分手了事。
泰國至今還是君主制國家,國王就是廣大臣民的父母官。十世王哇集拉隆功就是個“流氓國王”,他見一個愛一個,“娶妻納妾”,見異思遷,這就打破了原來的一夫一妻制,還在網上公佈自己和愛妃的高畫質私照,無意中帶壞了百姓,國民豈有不效仿之理?
總之,諸多因素造成了泰國出軌率居高不下,儘管該國是一個信佛的國度,但人們的思想觀念已不再侷限於教義了。
-
5 # 李建秋的世界
大家知道,泰國是一個有皇室的國家。
普通泰華人私生活多混亂,2013年泰國統計,超過80%的泰國女性在12歲就有了第一次性行為,男性在13歲。
各位13歲是不是還在玩泥巴?
泰國皇室反正我也不會去泰國------不然說泰國皇室的壞話,是被抓進去判刑的。
就不說別人,就說泰國皇室,現在的泰皇:瑪哈·哇集拉隆功,拉瑪十世,此人私生活簡直是混亂到無以復加,泰國皇室迄今為止居然還可以納妃----就像你今天看到的什麼《甄嬛傳》之類的。
哇集拉隆功早在1977年就和宋詩哇麗·吉滴雅空結婚,此女還是拉瑪十世的表妹,此後在1980年離婚。
然後哇集拉隆功又和餘娃希達·豐拉索同居15年,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並且在1994年結婚,又在1996年離婚。
哇集拉隆功又和西拉米·瑪希朵·納·阿育他耶王儲妃在2001年結婚,2005年生了一個小孩,2014年離婚。
2019年5月,這時候哇集拉隆功都應66歲了,和王室衛隊的副指揮,41歲的蘇提達結婚,並且授予王后頭銜
就是這位。
這還沒完,2019年的7月28日,哇集拉隆功又釋出詔令,冊封泰國皇家護衛隊女少將詩妮娜·披拉薩甘婭妮為“貴妃”
趴在地上的那個,就是現在的泰國貴妃
坐在椅子上的,是泰國的皇后。
目測這泰皇是要搞三宮六院了。
我感覺都要回到大清了。
泰皇尚且如此,下面的老百姓不要談了。
英國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離婚的時候,炒的滿世界沸沸揚揚,新聞都爆炸了,人家也不過是離個婚罷了,這泰皇厲害啊,離婚不斷也就罷了,找了王后還能納妃。
說起來你不相信,這個紋身的人,就是泰皇。
我只能說,很有皇室風采。
泰國妻子現在有三種:
一種叫“mia klang muang”,泰語“เมียกลางเมือง”,就是正室
一種叫“mia klang nok”,泰語“เมียกลางนอก”,就是妾
還有一種“mia klang thasi”,泰語“เมียกลางทาสี”,這個就比較慘了,窮人家把自己的女兒賣給富人家,你可以理解為“通房丫鬟”。
婚姻都這樣,私生活混亂,那叫一個事?
-
6 # 培君走世界
“世界國家出軌率”不知道是哪個國際權威機構操作的?出軌的問題挺複雜,不是那麼好用科學資料來論證的。首先如何定義出軌就很難。身體出軌固然算,精神出軌算不算?出軌一次算不算?出軌了外人不知道算不算?諸如此類……
泰國是個信佛教的國家。80%左右的人都信佛教,也有一部分人吸引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等。泰國信仰的佛教和我們信仰的佛教不太一樣。我們是大乘佛教。教義的核心是“渡人”。就是要普渡眾生。而泰華人所信佛教為小乘佛教,教育的核心是“渡己”,就是要自我完善。泰國法律並沒有要求所有泰國男人都“出家”。但是泰國男人會把出家看作是一種“修行”和“孝順”,不僅可以給自己增加福分,還有助於自己的父母將來昇天之後,可以在另外的世界過上好日子。所以如果男人不出家一次,就是對父母的不孝。泰國小乘佛教的門檻不高,只要是泰華人都可以出家。不分男女。出家的時間也不限。可以是一週,一月,一年,或者是一輩子。小乘佛教沒有大乘佛教那麼多清規戒律,小乘佛教可以吃肉,雞鴨魚肉都可以吃。出家時應該“戒色慾”,但是對男人來說今天可以入佛門。過兩天可以也出佛門,來去自由,色慾也就無法戒了。“色慾”如何戒?那就看自己的修行和想法了。說這些的意思不為別的。只是想說泰華人“出軌”,和泰華人“出家”,信不信佛教關係不是太大。
那麼泰華人出軌,甚至成為“世界第一”,我們可以想到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有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原因。
泰國從建立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起,迄今也有好幾百年了。從第二個阿瑜陀耶王朝開始,就有西方人,比如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泰國居住,做生意,搞貿易,就有了和泰華人的結合,西方人的開放,生活習性,也烙印在泰華人的骨子裡。儘管泰國4代王朝都是封建王朝,但很多泰華人骨子裡是屬於開放型的。
二是經濟的原因。泰華人基本思想還屬於小農經濟思想。泰國經濟雖然在東南亞地區發展還是比較好的,算有一點錢的國家。但是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那還相差很多,很多地方還很窮,特別是北部山區。但是泰國又屬於比較開放的國家,特別是旅遊佔泰國經濟的百分之20以上。旅遊讓泰華人開了眼界,見識了世界的人,也見識了世界的財富。所以現在的泰國年輕人,就產生了追求西方享樂的思想,在泰國奢靡之風慢慢興起。於是有不少泰華人就挺愛錢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掙錢的就是好貓……原來人妖在新加坡最早興起,後來被新加坡政府取締,泰華人看這玩意兒來錢快,於是就把人妖接盤過來,至今仍然發揚光大,形成一種產業,或者說一種文化。
三是思想的原因。泰華人沒有把出軌看成洪水猛獸。也沒有把離婚看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和失敗。他們覺得不算事兒。雖然泰國法律並不允許找小三小四,但是泰國民間,如果有權有勢,外面養個“偏房”,一般的“正室”也不會有太多的意見。前兩天,泰國政府官員公佈自家財產,不是就有一位議員公佈出自己有兩位老婆嗎?泰國男人不如女人能幹,甚至有的是女人養家,男人沒有什麼本事,女人掙錢的機會、場合比男人有優勢,就讓女人發揮優勢吧。一切一切,都習以為常。中國笑娼不笑貧。在泰國,既不笑娼,也不笑貧。泰華人思想上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各家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所以對於人妖什麼的,泰華人並沒有感覺到反感。覺得這也是人的一種生存方式。隨他去吧!大家的思想基本一致,都是開放型的,有什麼辦法呢?泰華人就是這麼走過來的。一天天,一年年……
如果再往下究其原因,或許還可以說出若干,還是少說兩句,讓大家說吧。
-
7 # 木春山談天下不過從客觀來說,信仰和出軌沒什麼必然聯絡。
這就如同一間教室,老師講授同樣的課程,有的學生考100分,有的不及格。
你不能怪老師的講課有問題,而是要看個人。
回答這個問題,本質還是要看個體,這和社會的普遍信仰沒啥關係。
木叔去泰國的時候,對當地佛教信徒彬彬有禮很有好感,但這也不能改變所有人的心態。
比如常去的曼谷四面佛地區,曾有爆炸襲擊案發生,這種嚴重犯罪出現在全民信佛的泰國,自然和宗教就沒什麼關係。
(泰王和王后)
任何正規宗教都是教人向善的,都會讓人遵守基本的人倫道德,行為規範要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這才是這些宗教能被全球的國家和社會乃至個人所認可,所信奉的原因。
只有那些打著宗教幌子的非宗教才動不動宣揚什麼末日論,給社會帶來很大危害。
所以無論是信佛還是信其他宗教,都在客觀上維護了社會的基本穩定和秩序。這是宗教具有積極意義的一方面。
但不是說只要信教的,都是善人,都不做錯事,都不犯法。這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木叔提到的個體和個案原因。
比如歷史上西方國家發動的很多次侵略戰爭,很多時候都伴隨著宗教的傳播。這些戰爭有幾個是帶有正義色彩的?這些宗教的傳播難道也完全符合教義教規?
而西方國家的信仰也是要求人們符合社會道德和基本的規約,不能恃強凌弱,不能欺騙搶劫偷盜。但他們在殖民時代所做的事情,幾乎都違反了這些宗教的規定。
在長遠一點看,1000多年前十字軍東征進入中東,更是直接打著宗教向善的旗號,來對當地進行佔領和屠戮。這更是嚴重違反了宗教教義。
所以,這不是他們所信仰宗教的問題,而是個人根本沒有按照宗教的意識形態辦事罷了。或者說宗教被某些人利用當成工具了。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就可以面向未來。過去西方國家的一些戰爭行為違反了基本的宗教邏輯和規約,那麼如今泰華人普遍信佛,就沒有偷盜、欺騙、刑事案件或者類似題目所言的出軌問題?顯然不是,因為人和人是不同的,利益也不同,面對宗教規約就會有很多步同行為表現。
能理解過去,就能理解現在了。
-
8 # 福垊
(泰國國王、王后、貴妃)
首先,泰華人信佛的原因。
信佛的原因?你是不是很驚訝啊!信佛不是講究無欲則剛嗎?從思想層面來看,絕大多數泰華人都信奉佛教,他們應該清心寡慾啊?但真相就是這麼驚人,信佛正是泰華人出軌率高的重要原因。一直以來,泰國就有“千佛之國”的美名,各種佛寺遍佈泰國的各個角落。但是,佛教也分很多種,包括了南傳、漢傳、藏傳、回鶻佛教。各個教派之間教義有些許差別。
第一、泰華人信仰的是南傳佛教,也稱小乘佛教或上座部佛教。這和中國的漢傳佛教有不少差別。南傳佛教認為,只有人、天善趣有情,才有望在此生解脫。也就是說,泰華人往往追求現世的享樂,而非為清修苦行,為來世積福。在這種信仰下,泰華人的思想非常自由,喜愛享樂的生活,出軌率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第二、根據泰國佛教——南傳佛教的教義。其一、泰國和尚可以結婚,往往是出家前都結婚了。其二、煙花女子若是為了幫助家庭生計或者捐助寺廟,那麼賣笑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如果她們按時寄錢回家或是定期去廟裡做功德,那麼也能獲得心靈上的愉悅。泰國佛教對性交易的寬容態度,與我們印象中清心寡慾、遠離世俗的佛門大相徑庭。在這種思想下,泰華人的觀念開放,相關產業發達,不以出軌為恥,自然也就容易出軌了。
其次、泰國現實生活層面上的原因。
第一、泰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男性較少,這時男人也就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不僅優秀的男人會受到更多女性的青睞,擁有更大的選擇權,就連普通的男人也有一定的選擇權,再說男人基本都“博愛”,您說泰國的隔壁老王能會少嗎?尤其是泰國國王還帶頭,比如最近泰國國王拉瑪十世大張旗鼓地冊封了護衛隊女少將詩妮娜為“貴妃”,首次公開承認了一夫多妻制,引發了全世界的好奇與關注。
第二、泰國雖然法律規定了一夫一妻制,但由於泰國男女比例失衡,上到國王,下到百姓,很多男人都擁有多個妻子。泰國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一夫多妻國家之一。
-
9 # 花木童說史
2017年,“套界一哥”杜蕾斯和一家知名線上“約炮”網站展開了一次調查,評選出了全球出軌率最高的十大國家。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泰國以高達56%的出軌率,力壓經歷“性解放”的歐美國家,奪得桂冠,並比第二名的丹麥高出十個百分點。
都知道泰國是佛教國度,素有“黃袍佛國”的稱號,全國有95%以上的人都是佛教徒。而佛教講究修身守戒,為什麼泰國會成為一個性開放的國家呢?
其實泰國的佛教與中國信奉的佛教有所不同,中國信奉的是大乘佛教,講究的普度眾生,而小乘佛教講究自我完善與解脫,度不得別人。
泰國佛教歷史悠久,早在素可泰王朝時期,佛教信仰就已在泰國盛行,但那個時候泰華人信奉的是大乘佛教。
阿瑜陀耶王國崛起,吞併素可泰建立了大城王朝。而阿瑜陀耶王國是個開放的國度,包容一切外來文化。
於是新的大城王朝引進了小乘佛教、婆羅門教,同時也有了妓院。
鄭和下西洋後,大城王朝和大明貿易逐漸密切,大量華人遷入,使當地的性產業得到了蓬勃發展。
大城王朝滅亡後,華人鄭信的女婿查庫裡將軍成了查庫裡王朝的第一世國王,自稱拉瑪一世。
查庫裡為了鞏固統治,確定了小乘佛教為國教,並融合了一些印度婆羅門教的統治思想,讓國王同時成為了世俗和宗教的最高領袖。
18世紀末期到越戰時期,大量西方人進駐泰國,讓泰性產業達到了空前繁榮。
以前是少數女性為生活所迫,從事色情業,“佛”還可以理解,如今變成了一種職業,這明顯有悖於佛家思想,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最高領袖國王賦予了佛教新的教義,性工作者只要是為了家庭生計或捐贈了寺廟就是積功德,而且國家經濟好了,佛教業自然發達,這也算善事一件。
這一“奇葩”教義,從思想上徹底解放了泰華人,也直接鼓舞了更多人從事色情行業。
從思想上的解放,到國家及佛教教義對性的寬容態度,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泰國色情業發達和出軌率那麼高了。
當然破壞婚姻,泰國也會經常發生正室對小三的撕逼大戰。
但與別的國家不同的是:在泰國公開辱罵小三、公開小三隱私,或者直接到小三的工作單位、家中進行騷擾、打罵,都是違反法律的。
如果小三能提供實際證據告你,正室最高將被判5年有期徒刑及10萬泰銖罰款。
佛教教義和法律都“包容”,好像出軌率想不高都難,看來泰國不僅是“黃袍佛國”,還是一個“綠帽王國”。
-
10 # 廣雅君觀世界
泰國是一個東南亞國家,其面積51.3萬平方千米,人口有6900多萬。雖然泰國事實上是多種宗教並存的國家,不過由於歷史發展的影響和現實環境的原因,泰國民眾普遍信仰的還是佛教。佛教與世界其它主要宗教一樣清規戒律非常多,特別是在要求信眾戒色方面是很嚴的。加上佛教長期在泰國盛行,使得自覺戒色成為了大多數泰華人基本的道德行為規範。
泰國信佛教的人雖然很多,但真正虔誠的信徒是不是很多可就不好說了。畢竟對於大多數泰國老百姓來說,本來為了一日三餐去打拼就已經夠辛苦了,還要在精神上受到那麼多清規戒律約束,他們心裡面能舒暢嗎?而且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有正常的生理需求並不是很丟人的事情,何況老百姓又不是修行很高的聖人。你佛祖要求所有人都戒色,那人們正常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間一久不生病才怪呢。另外,大夥都戒色了,那麼還能繁衍後代麼?因此筆者認為泰國真正修行高堅定戒色的人肯定有,但不會很多;多數泰華人應該不會那麼嚴格守規矩的吧?
由於泰國整體上濃郁的佛教環境,如果有人公開弄些有傷風化的事情,事實上還是會被千夫所指的。既然這種事情明著不好弄,很多人自然就選擇來暗的。特別是一對夫婦中如果有一方特別聽佛祖的話、特別守規矩的話,另一方生理需要或者情感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那麼他(她)就有很大的出軌可能。同時,泰國現在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對公民基本權利還是比較尊重的,有些人雖然出軌了但是還沒有觸碰到法律底線,恐怕司法機關還不能拿出軌者怎麼樣,這就難免使得一些出軌者會肆無忌憚。
近些年來,由於西方文化傳入泰國,泰國一些地方發展成為了“風情旅遊(大夥應該明白那是怎麼回事)”的“勝地”,其中最大名鼎鼎的應該是芭提雅了,連很多外華人都去芭提雅享受“別樣風情”呢。像芭提雅這樣的地方那麼開放,這在客觀上給一些愛出軌的人們創造了條件。因此筆者覺得泰國那旮沓出軌者還是不少的;但究竟有沒有達到出軌率世界第一,那要看權威資料出來後才好下結論。
-
11 # mutandgut
你搞錯了,佛教認為有緣起就有緣滅,婚不婚都一樣會最終一個人走,所以有天主教婚禮,但從沒佛教式婚禮。所以多幾個情人很正常
回覆列表
泰國首都曼谷被稱為“佛教之都”,作為佛教盛行的國度。根據2016年調查資料,泰國的出軌率高達56%,位居世界第一。
其實出軌與否和佛教的聯絡不是特別強,換句話說,泰國是佛教聖地,並不能影響泰國出軌率依然是世界第一的情況。
其實,除了出軌率高之外。泰國還有人妖文化和租妻文化。人妖文化不必多說,所謂的租妻文化指的是可以出租“老婆”。而這些從業者通常被叫成黑珍珠,在泰國有著一個不小的市場。
然而,無論是人妖或者是租妻,其實並不能影響到出軌率,關鍵還是文化的問題。
截止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泰國仍然實行著一夫多妻制度。儘管後來被廢除了,但是這種文化已經根深蒂固。最起碼需要1~2代人的努力,才能徹底改變一夫多妻制的思想。
就拿現任泰國國王來說,在登基之後,先是冊封了王后。然而,僅僅是過去幾個月的時間,又重新冊封了王妃。正如上文所述,泰國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廢除了一夫多妻制。
而作為一國國王的泰王,接連冊封皇后和王妃,難道不是在光明正大地承認一夫多妻制嗎?實際上,泰國民間地區仍然延續著一夫多妻制度。
畢竟廢除一夫多妻制度不過是六七十年,這不像是中國的裹腳,說廢除就能廢除的。因此,泰國出軌率最高,還和延續很多年的一夫多妻制有關。
除了從文化方面考慮,也可以用現在的科學去探討泰國的出軌率。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出軌率的高低和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80%的出軌,都和第三者主動介入有關。但是,也有50%的資料顯示,出軌可能並非是主觀意願。
何為主觀意願?簡單理解,就是本來沒有出軌的想法,結果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發生了出軌的事實。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去理解周圍環境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接觸資訊的方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方便。沒有通訊裝置,本應該是老死不該見面的兩個人,突然被通訊裝置連線了起來。
再加上生活上的不滿意,很容易沉迷於網路。說白了,當人在生活當中備受打擊,就會把自己的精神寄託在網路上。而隨著這種人群在網路上的增多,碰到的可能性也會越大。
時間長了,兩個在現實生活中不得意的人,反而是在網路上找到了能夠互相扶持,甚至是心心相印的“陌生人”。日久生情之下,自然會增加出軌率的發生。
其實話說回來,後面的原因並非是出軌率的主因。個人認為,泰國出口率之所以高還是和文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