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量子科學論

    海扁蟲的得名就是因為他們是扁平的蠕蟲,有著原始的身體結構,沒有內部的體腔,只有很少的器官,它們透過簡單的氣體擴散來呼吸,透過直接接觸來消化食物,而不是在體內消化,也就是把消化液直接排洩到食物上,它們甚至連大腦都沒有,只有兩個神經節在控制身體。

    當然也沒有由視網膜和視錐細胞組成的“眼睛”,只有一個能夠探測到光的細胞塊,用來區分光的強弱。扁蟲體型非常小,大多在10 - 50mm之間,通常不到1mm厚,這使它們非常脆弱。因為它們呈扁平狀,所以很容易移動,可以擠進許多縫隙中,很難被發現。

    雖然這種生物如此簡單,但也有其獨到之處,海扁蟲是一種非常美麗的生物,五顏六色,與其他動物體內寄生的邋遢扁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海扁蟲可以從食物中攝取色素,為自己提供偽裝,以提高生存的機率。

    這種簡單的水生生物,被我們關注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它們生殖繁育的方式真的很獨特,在我們人類的眼裡簡直很奇葩。

    生活中,包括我們熟知的動物都由性別之分,也就是一出生就決定了性別,透過雌雄交配來繁育後代。而海扁蟲是雌雄同體,也就是每隻扁蟲有兩套完整的生殖系統,既可以當“爹”也可以當“母親”,但它們不能獨自完成繁育任務,也就是自己讓自己受精。而需要另外一隻來配合。這就是出現了題目中爭著當“爹”的故事。

    那麼當“爹”有什麼好處呢?或者說當“母親”有什麼弊端呢?

    這就是自然界中生殖成本的問題了。

    在自然界中雄性所產生的精子數量遠大於雌性的卵子,這一點我們深有體會,每次可以說數以億計。而且庫存時刻都飽滿,隨時都可以發貨。相反,卵子就比較珍貴了,以人類來說一月一個,最多兩三個算是特例了,產量稀少。在經濟學上,物依稀為貴,這個說法在大自然中也成立。如果再加上雌性個體數量少的話,那更是雪上加霜。

    還有雌性如果受孕以後,會進入長達幾個月的受孕和哺乳期,不再產生卵子或者停止交配。這時的個別雄性,由於社會地位高或者擁用更加強壯、健碩的體魄, 還擁有更多的交配權力,廣撒網式的播種,以延續自己後代。

    這就造成雌性資源的緊缺,而雄性都想延續後代,所以在自然界爭奪配偶和交配權的戰爭跟捕食、吃口飽飯一樣激烈。經過漫長的演化,雄性也進化出了各種求偶的意識,讓自己變得更加漂亮、更能展現雄性得魅力、在社會群體中爭奪更高得地位。甚至在多個雄性面對一個雌性的時候,一場戰爭在所難免。為此丟掉性命的比比皆是。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雌性為了為了傳遞基因在繁育後代的過程中付出的成本更大,在充滿危險的大自然孕育生命談何容易,要獲得更多的營養,就要吃更多食物,不僅勞累潛在風險也大,並且在哺乳期還要照顧幼崽,而雄性大部分只負責撒種子,然後拍屁股走人,然後繼續過單身的瀟灑生活。因此在這件事上雄性的獲得的利益最大。

    溫馨提醒:以上指的是人類以外的東西,人類目前正好相反,男性成本最大!

    那麼海扁蟲如何解決爭端呢?明顯當“爹”自由啊!

    海扁蟲的解決矛盾的方式也很直接,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它們都有雄性的生殖器,於是就互相“打鬥”,這個打鬥其實不是真的打架,誰輸就乖乖當“母親”。

    而是雙方有雄性生殖器然後互相刺對方,在這個過程中,你來我往,互相躲避,跟打架一樣,就像人類的擊劍一樣,誰先刺破對方的身體,將遺傳物質注入對方體內,誰就獲勝。對方就只能心有不甘的當“母親”。肩負起繁育後代的責任。

    獲勝的那一個就會快樂的厲害,繼續自身的自由生活,尋找下一個目標。

    總結:

    看到這裡,就覺得我們人類其實聽幸運的,不用經歷自然界那麼殘酷的求偶方式。但是難免也有個例,為了對方打架的事情也常有發生,如果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請想一下自然界的動物,再想一下我們人類的身份,打架真的不值得。那跟動物有何區別。

    還有人類社會的一夫一妻制,其實是為了保護我們廣大的雄性朋友,不必被其他強勢的個體過多的掠奪資源。

  • 2 # 不入流的大劉

    扁蟲,是扁形動物門的無脊椎動物。它們沒有消化系統或者呼吸系統。它們最讓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雌雄同體。

    而雌雄同體讓它們產生了三種神奇的交配方式——

    1.自產自銷

    圖1.自產自銷的海扁蟲

    是的,你沒有看錯!在廣袤的大海深處,小小的海扁蟲很難找到同類。於是它們在繁育後代的時候,會選擇自產自銷的方式,戳破自己的體表,注入精液,以保證後代延續。

    2.一決雌雄

    體型相對比較大、體力比較充沛的海扁蟲,會更加積極地去尋找同類進行交配。

    圖2.拼刺刀中的海扁蟲

    根據生物學家安格斯·約翰·貝特曼的理論:雌性在生育後投入的精力更多。雄性的精子無論是量還是產出的頻率都遠比卵子大。換言之:精子比卵子更加廉價。

    於是,對於雌雄同體的那些動物們來說,如果可能,都更願意做雄性。

    比如我們的主角:海扁蟲。比如我們熟悉的蝸牛,比如《海底總動員》的主角尼莫(小丑魚,雄性可變成雌性,雌性無法變成雄性。)

    圖3.尼莫的爸爸將來可能成為尼莫的後媽;尼莫也可能成為自己的後媽(好繞...)

    而海扁蟲呢,它們透過“拼刺刀”來決定誰當爸爸!

    圖4.拼刺刀,誰贏了誰是渣男!

    妖嬈的身段、風騷的走位,讓這種低端的生物,在曠日持久的交配大戰中,一旦一方的雄性生殖器刺破另一方的體表。那麼另一方即使不願意,也只能成為“媽媽”,被對方的精液注入體內,而懷孕。

    一決雌雄,這個成語是不是突然畫面感更強了呢?

    3.和平共處

    這第三種方式,就是雙方都受孕,都成為偉大的母親。當然,往往這種情況也有“一決雌雄”的方式失敗,而導致兩敗俱傷。

    對於懷孕了的海扁蟲,它們為了生育,要攝入更多的能量,為了活下去付出的也更多。所以,海扁蟲更加願意在第二種交配方式下,成為成功的“渣男父親”!刺破對方的體表後,揚長而去。

    不過,事與願違,誰知道今天的爸爸,會不會一不小心,成為明天的媽媽呢?

  • 3 # 獵奇動物社

    在殘酷的大自然中,大多數雌性總是比雄性的責任和風險要大很多,因為大多數雄性動物只負責交配,完成後就會離開,留下雌性獨自度過漫長的妊娠期和極度虛弱的生產期,而且對於食物鏈底端的動物來說,雌性生產是一生中最危險的時刻,此時伴隨著後代出生的還有大量的體液,而體液會釋放出濃重的氣味,此時食肉動物們就會順著氣味前來捕殺。所以,無論是在自然界中還是人類社會,當“媽”都不容易。

    但是,大多數動物都是雌雄兩態的,它們生下來之後的性別就已經決定了,所以雌性動物沒辦法天生就是要當媽媽的。那麼,有沒有透過競爭來決定誰當媽的動物呢?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海扁蟲。

    海扁蟲

    海扁蟲顧名思義就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種扁蟲,而扁蟲是動物界扁形動物門下所有動物的總稱,在該門下有三個綱:絛蟲綱、吸蟲綱以及渦蟲綱,而海扁蟲就是渦蟲綱下的一種海洋動物。

    從外觀上看,海扁蟲就像是一節海帶一樣,它的體色呈黑色,身體扁平,通常會在海底的礁石上爬行覓食,它們的主要食物主要以有機物碎屑為主,不過也有一些海扁蟲的體色比較鮮豔,就像上面我們的配圖一樣。

    海扁蟲是一種偏晝伏夜出的海洋生物,它們白天大都棲息在礁石的底部,夜晚會爬上礁石覓食,一旦遇到危險,它們就會像我們淡水中常見的螞蟥那樣以波浪形的姿勢遊走。

    “誰來當媽”?

    所有的扁蟲均是雌性同體的動物,不過雌性同體也有兩種繁殖方式:一種是同體受精,一種是異體受精。對於同體受精的雌雄同體動物來說,它既當爸又當媽,這是沒的選的,但是對於雌性同體異體受精的動物來說,它們就有可能透過某種方式來決定“誰來當媽”。

    畢竟懷孕之後的動物本體的食量會增加,而且面對天敵時的逃跑能力也會變弱。所以,為了決定誰來當媽,海扁蟲發明了一種奇葩的方法“擊劍”。

    奇葩的繁殖方式

    既然在自然界中,當“媽”有諸多的不便,那麼,對於可以選擇誰來當媽的動物來說,當然需要透過競爭來決定了。因此,海扁蟲發明了一種“擊劍”的方式。所謂的“擊劍”就是在繁殖期,兩條海扁蟲用自己的雄性生殖器來決鬥的方式決定“誰來當媽”。在繁殖期,兩隻亦雌亦雄的海扁蟲相遇了,它們先是友好的透過身體蠕動的方式來打招呼。

    但是,很快這種和諧的氛圍就會打破,此時,兩隻海扁蟲會從自己尾端腹部下方亮出自己白色的、尖銳的“匕首”,而且一亮就是兩把。這兩把“匕首”的形成比較的複雜,首先海扁蟲位於輸卵管兩側有大量的圓形精巢,與每一個精巢相連的是輸精管,這些輸精管在海扁蟲生殖腔的兩側形成了龐大的儲精囊,多個儲精囊共同在生殖腔前方彙集成為了雄性生殖器,這就是它的“匕首。”

    兩隻海扁蟲會透過不斷的與對方周旋的方式,趁機將“匕首”插入對方的體內。這是一場高質量的“擊劍比賽”,它們不但要趁機攻擊對方,還要時刻警惕對方的“匕首”。直到一方找到空檔,將“匕首”插入對方體內,這場戰役也就結束了。隨著戰鬥的結束,勝利的一方就成為了雌性同體的“爸爸”,而另一方就成為了雌雄同體的“媽媽”。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會有疑問:海扁蟲隨便在另一方的身上插一下就能完成繁殖嗎?

    答案是肯定的。由於海扁蟲屬於比較低階的生物,它們的整個身體構造非常的簡單,它們沒有呼吸系統,也沒有迴圈系統,甚至沒有排洩器官,在進食時,它們會透過體側的一個開口進食,而有機物在身體內是透過滲透吸收的,吸收後的殘渣也是從開口排出的。

    因此,當兩隻海扁蟲決鬥完成後,身上滿是孔洞的海扁蟲體內就會佈滿了精細胞,這些精細胞會透過滲透進入海扁蟲的卵巢內,與卵結合從而形成受精卵。這在生物學上被稱為“創傷式授精”。

    雖然表面上看,海扁蟲這種繁殖的行為有些另類,甚至讓人很難接受。但是,這恰恰就是“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因為在決鬥中,顯然擁有更靈活的身體,“匕首”更堅硬的海扁蟲能夠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這樣它們的後代相對來說也具有較好的基因。

    只有海扁蟲才會用這種“創傷式授精”的方式嗎?

    答案是否定的,在自然界中,用“創傷式授精”手段完成受精的動物並不是只有海扁蟲一種,我們常見的臭蟲就會用這一招。臭蟲是雌性異體異體受精的昆蟲,但是它們卻不像其他異體受精的動物那樣透過生殖器官完成繁殖,而是透過自己堅硬的雄性生殖器任意選擇雌性身體的一個部位刺下去,有時候,它們還喜歡多換幾個位置,這樣在授精完成後,雌性也變得傷痕累累了。

    為了不讓自己的傷口被細菌感染,雌性臭蟲會在傷口的位置分泌一種殺菌的蛋白質,讓自己的傷口快速癒合,同時也能防止細菌感染。

    總結

    海扁蟲確實是透過決鬥的方式來決定“誰來當媽”的,而且一旦失敗的一方除了當媽外,身上還會傷痕累累。但是這就是海扁蟲的生存手段,相比較那些自己扎自己的海扁蟲,它們已經算幸福的了。

  • 4 # 鍾銘聊科學

    大多數生物,在出生之前就已經確定了性別;即使是那些在後天可以變性的生物,同一時間也只會保留一種性別。

    但海扁蟲是個例外,它們體內同時擁有雌雄兩套生殖器官,這就意味著它們既可以當父親,也可以當母親。

    我們知道, 大多數情況下,在繁衍後代時,付出精力較多的一方通常是母親。

    比如:雄性在繁衍後代時,通常採取”廣撒網“的模式,將自己的精子儘可能地散播出去,所以它們的精子裡營養物質少,但數量多。而雌性由於需要承擔養兒育女的責任,再加上它們每次產生的卵細胞有限,但營養物質多,因此它們更願意精心選擇配偶,為每一顆卵子都找到優質的精子受精。

    由於大多數物種在出生前就已經確定了性別,所以在交配時遵循著雌性挑選配偶,雄性向雌性展示自己。

    比如:雄性孔雀會向雌孔雀展示自己漂亮的尾巴;雄性園丁鳥會向雌性園丁鳥展示自己精心搭建的涼亭;雄性獅子會透過趕跑其他雄獅子 ,以獲取母獅子的交配權。還有一些鳥類,透過舞蹈吸引雌性的注意。這些都是兩性生物在交配時使用的策略。我

    但如果是雌雄同體的物種呢?它們會怎樣選擇誰當父親,誰當母親呢?海扁蟲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海扁蟲:誰輸誰當媽

    海扁蟲體內擁有兩套生殖器官,而且這兩套生殖器都能同時孕育精子和卵子,當它們想要繁殖時,不會像兩性動物一樣挑選配偶,而是任意兩隻海扁蟲相互靠近,然後用雄性生殖器“打架”,它們一邊想要把自己的精子注入對方體內,一邊又要躲著另外一方的攻擊,防止對方把精子注入自己的體內,這樣一來,海扁蟲的動作像是打架一般。

    海扁蟲的戰鬥通常會持續一個小時,戰鬥結束後,可能彼此雙方都會受傷,都有可能被注入對方的精子,這樣一來雙方都會當媽;有時有一方的海扁蟲會比較幸運,成功地把自己的精子注入到對方體內,而沒有被對方糾纏上,這樣一來,這個海扁蟲就會繼續尋找配偶。

    除了打架決定父母之外,海扁蟲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們的交配並不像其他動物那樣,有專門的生殖器,它們採用的方式是,用雄性生殖器戳破對方身體,即可注入精子。這種交配方式也叫作“創傷式交配”。

    其實,自然界中不光只有海扁蟲會使用創傷性交配,咱們日常會見到的“臭蟲”,也是創傷性交配,但臭蟲之中有性別之分,雄性臭蟲會利用自己的生殖器,刺穿雌性的外骨骼,完成交配後,雌性體內的精子,會流向卵細胞所在地,完成受精。

    假如海扁蟲生活的環境比較惡劣,周圍沒有別的海扁蟲可以交配時,海扁蟲也可以戳破自己的身體,完成“自我受精”。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己的遺傳物質傳遞給下一代的生物。

    總結

    咱們人類總是追尋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對於大多數生物來說,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存和繁衍,基於這兩點,各個物種們演化出了不同的形式。

    比如一些細菌透過分裂生殖;多細胞生命演化出了兩性生殖;鱷魚演化出了根據外界溫度,決定孵化出的小鱷魚性別。海扁蟲的繁殖方式雖然不常見,但也是為了繁衍下一代。

  • 5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聽說雌雄同體的海扁蟲,交配之前會先打架,誰輸了誰當媽,這是真的嗎?

    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繁衍方式五花八門,就拿繁衍來說,動物們有的雌雄同體,有的會變性,有的交配後雄性被雌性吃掉,有的一生就只交配一次,等等。千奇百怪的背後,都可以歸結為適應自然環境、維持種群數量的需要,為了下一代能夠順利孕育和出生成長,怎麼的都行。

    今天就來介紹另外一種繁殖方式非常特別的動物—海扁蟲。此君是生活在海洋裡的一種低等生物,隸屬於扁軟蟲科,沒有大腦結構,僅在身體裡有少量的神經節,遇到刺激後身體會反射性地以波浪形式滑水前進。它們也沒有呼吸系統和迴圈系統,消化系統非常簡單,腹部只有一個開口供攝食和排洩。海扁蟲平常生活在有礁石的海底,多出沒和棲息在礁石縫隙中。

    海扁蟲是雌雄同體,也就是同時擁有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但通常情況下它們是進行異體受精的。雌雄同體情況下怎麼異體受精呢?這就需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誰來提供精子、誰來負責接受精子孕育受精卵。

    透過觀察,海扁蟲好像誰也不願意當“母親”,當兩隻海扁蟲靠近時,它們都會亮起雄性生殖器官作為武器,雄性生殖器官就像匕首的形狀,用這個武器它們就立即打起架來,在勢均力敵情況下有時戰鬥可以持續一個多小時。

    在戰鬥過程中,如果一方能夠用雄性生殖器官刺破對方的身體,那麼就會順勢把精子大量注入,戰鬥此時嘎然而止,完成交配。注入的精子在受體身體內,會向著卵細胞的方向遊動完成受精,從而被注入精子的一方,會承擔起孕育下一代,也就是母親的光榮使命。

    海扁蟲的雄性生殖器官還有另外一個用途,那就是用它來捕獲獵物供自己享用,可謂一器多用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算在1-2k到底是購買墨倉式印表機還是鐳射印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