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臭寶她娘
-
2 # 專業監理工程師
中年人身心疲憊主要是各種主客觀原因造成,而且主觀原因佔多數,比如說因為慾望、工作不夠努力、個人知識儲備不足無法勝任工作,沒有良好心態等等。老人身心疲憊更多的是客觀原因,比如老無所依,背井離鄉給子女看孩子,體弱多病不能自理等等。所以,老年人時期的無助更不容易。
-
3 # 緣子與墨
在我看來老年時期的無助要更不容易一些。
1.中年時期的身心疲憊中年時期的身心疲憊,會讓身富力強的成年人囤住手腳,內心迷茫不安,畢竟中年時期是肩上擔子最重的時候,有人說中年人像個夾心餅乾,上面壓著的是父母,下面貼著的是子女,外界的壓力越大,自己被擠得越是面目全非,這還沒有提及夫妻關係。
正是壓力越大,爆發力也大,這個時期也最容易改變一個人。
過去早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到來,哪一天真氣一提:我再也不要這樣活!時運便開始往上坡走,正當年的人有的是衝勁、精力與果敢,雖有百般不易,但是佳期可待!
2.老年時期的無助昨天剛好同朋友閒聊中談到老年人這個話題,先從他的媽媽說起吧,她已經是80多歲的人了,像個小孩子一樣。每次,見他們幾姐弟回去,立馬裝病!裝病幹嘛?要錢!
由於子女在外地工作,大城市的生活她不習慣,堅持在老家生活,他們請了村裡的鄰居照顧她,工資三千子女出,月零花錢兩到三千塊,由於是農村,每天菜錢二十來塊就可以了。但她還是要錢,據說她身上有小二十萬塊錢。
一個老人住著三層樓房,身邊有人貼身照顧,有什麼事一個電話,孩子們馬上回到身邊,她還是沒有安全感。我以為她可能真得變成老小孩了。但我朋友說他們那裡老人沒有錢,子女不近前;老人有錢孩子才圍著你轉。
我猛一聽還挺詫異,因為他們發展都挺好的,誰都不缺那十幾二十萬塊錢,怎麼也這樣想。朋友就跟我講了,他們村子裡那些沒有錢的老人家的悽慘晚景。
有一個大爺七十多歲,四兒三女,每天輪流著到四個兒子家吃飯,兒子倒還好媳婦不賢惠,到點吃飯隨便盛一碗丟給他,,正屋都不能進,他就這樣一天天的像討飯似的生活著。
另一個大爺兩個兒子幾個女兒,女兒是從來不回來看他的,兩個兒子像餵狗一樣的養著他,一個兒子家輪一個月,都說好的子女都是比著好,不好的子女都是比著孬。小的像大的不待見,小的跟著學,給他吃得都是冷飯剩菜,說話夾槍帶棒,大爺最後受不了兒子兒媳們的醜惡嘴臉,滿臉嫌棄,上吊自殺了。
這個說起來忍不住讓人氣憤!說的是一個阿婆,她有兩個兒子,這兩個親生的兒子比狼還狠,他們不但不盡孝心,還打老孃,幾十歲的老人啊,走到哪家哪家打,嫌棄她,問她怎麼還不死。看著辛苦養大的孩子,自己一天天年老體弱,得不到親人一絲溫情暖語,最後逼得阿婆心寒,喝農藥死了。
最後這家的兒子一個出了車禍,沒死成,撞傻了,傻了幾年又好了,後來還發跡了,發跡沒幾年聽說是得了很嚴重的病,後來就走了。另一個也沒好到哪兒去。
聽了這幾件真人真事,我也能理解朋友的媽媽的做法了,這都是在她身邊發生的事,她在這世上活了80多年,什麼事她沒見過,就因為她知道人性的可怕,所以,才把錢看得那麼重要。
老年人的無助,一是身體不好,二是沒有錢,三是子女不孝,這其中最讓人寒心的是子女不孝,他們都已經是成年人,不需要再依靠你,你需要看著他們的臉色過活;如果你有錢倒也好了,除了孤單些,基礎的溫飽,舒適的居所還是有的,做人的尊嚴也還是有的;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逐漸走下坡,沒有個好身體,子女又不孝,你怎麼過活?
七八十歲,還有多少個明天?你跟人做工,也要做到一個月才有工錢的吧,等你做了,領工資你都不一定等得到,再說,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有誰請?
在我看,老年時期的無助才是最最讓人絕望的!
趁我們還年輕,珍惜當下的生活吧!
-
4 # 豐收月
老年的無助更不易,中年人最起碼比起老年人年輕,還有精神力氣去做事,老人尤其沒伴的更無助,所以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少年時精力旺盛,身體無痛無病,頭腦反應快做啥都得心應手,不需幫忙,而老人就是做啥都力不從心,兒女離開又孤獨,在相互扶持幫助的情況下才感情漸增,相互依賴陪伴,經常聽到“老年人是真的可憐,到時就知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們多陪陪他們吧!
回覆列表
老年時期的無助更不容易!
中年的身心疲憊可以調整,可以再次創業,但老年的無助是一種深刻的悲哀!
我見過面對面躺在病床上的老夫妻,那種眼裡的死寂嚇到了我,那是一種絕望的悲哀,一種深入骨髓的無助。
請善待老人,請多陪陪父母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