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慕大BMD
-
2 # 文遊樂
我個人的意見是:把它看作是一個方面的看法,不用去猜是誰。許多事都因為猜而壞事。同樣也把方方的日記看作是一種觀察、一種想法。不貼作家的標籤,大家就都“輕鬆”了。方方也沒端著作家的樣子,她只是發表了一些“坐家”聽聞後的個人想法。
-
3 # 木子君的小屋
我是木子君,前來回答問題。
《方方日記》因為描寫疫情下的武漢而大火,而她的視角和一些對於事件的描述以及態度,也帶來了爭議。
其中就有一個自稱的16歲中學生給作者方方寫信,對她的一些觀點進行批駁,甚至置疑,她到底是不是一個作家!
於是有人問,這個16歲的中學生到底是什麼人?
網上眾說紛紜,好多人都懷疑這個16歲的中學生是假冒的,因為覺得其觀點暮氣橫秋,不似一十六歲高中生。
我個人認為,也很有可能就是一高中生。為什麼呢?如果是一個大人,完且可以匿名,和一個專業作家探討,直接辯論或者攻擊即可,哪怕用一個只有小學文憑的掃地工,一個一線工作人員,一個志願者,不比一個高中生有說服力?
再看行文,觀點比較主旋律,說方方的日記中比較灰調子,不夠積極,不能家醜外揚。
再看裡面的行文,動不動老師說,又強調自己是一個理科生等等。再加上比較幼稚的寫法,很有可能是一個高中生。
並且,貌似高中的男生不太關心這些訊息,更關注於王者農藥及吃雞,所以,我很懷疑是一個高中的女生,甚至是一個班幹部之類的。因為文中一番說教的口氣嘛。
當然,不管是誰,意義大嗎,不管是誰,只要不踩紅線的基礎上,都可以透過網路發聲,不是嗎?
作家方方可以寫日記透過自己的視角來描述疫情下的武漢,並發表自己的看法。為什麼別人就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呢?
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不管是不是一個十六歲的高中生,他寫的文,我們為什麼就是能看呢。我們未必同意他/她的說法,但是我們要允許她/他有說話的權利吧。
我是木子君,感謝您聽到我的看法。
-
4 # 理性正能量的胖大叔
言語陰陽怪氣,即使是中學生,也一定不是一個思想自由的青年,太過世故主觀。我們的年輕一代如果很多這樣的觀念,應該反思一下了
-
5 # 清風明月91300
猜這個毫無意義!主次不分!我更想猜猜這個所謂的作家是想把日記當做小說發表,還是作為紀實作品發表?是想在疫情困住自己的情況下舒緩個人抑鬱、頹廢的情緒,還是藉機在社會上散播負能量,影響抗疫大局呢?是真正心繫抗疫工作,關心病患安危,還是找個手裂為藉口,不願到一線做個志願者,更不願親身體驗她所道聽途說的一切呢?我們需要不同的聲音,但不需要拿個假訊息假圖片來危言聳聽的所謂日記。如果她真的覺得自己所言無虛,要告別人的話,我倒真正欣賞她,也請警方儘快介入調查,還她一個清白!
-
6 # 歐比旺羅克
那篇寫給方方的信沒敢找完整版來讀,因為恐懼,即使看那封所謂“信”的片段已經引起了生理不適,噁心、脊背冒涼風,類似第一次看1962年版《畫皮》的恐怖,看《生化危機》、《異型》和一切喪屍電影時感受的那種恐怖。
電影是虛構的文學作品,但現實版的活劇永遠比小說家虛構的荒誕離奇,因為現實生活的資料量樣本更大,不確定性更強,還不需要邏輯去演繹。
文如其人。在正常的文化世界裡,十六歲是花季年華,一面是Sunny,一面是羞澀。以自己是一個高中生——還十六歲作開場白已經很罕見,然後表面上小嘴挺甜,一口一個阿姨叫得肉麻。跟在阿姨兩個字後面的話卻陰陽怪氣、挾槍帶棒、冷氣森森、指桑罵槐、每個字都恨不得把這位阿姨至之於死地,再踏上億萬之腳,讓她永世不得翻身。
踏上億萬之腳,永世不得翻身,這是那人不可言說時代的熱詞,藉助現代傳媒,把這種伎倆搬到網上是新時代的發明,但怎麼看都像借屍還魂。不錯,該同學耍弄的是半個世紀前流行於下至16歲、上至25歲人的文風,這種文風不訴諸於統計資料和真實資料,不講事實和邏輯,主攻非理性的感情世界,打黑棍、放冷箭,語不驚人死不休,其靈魂——如果有的話,遊走於人妖之間,終其一生也無法聚攏成清晰的面目。
這封信的寫手也許是高中生,也曾經歷過16歲這個花季的年齡,但絕不是現在的高中生,而是批鬥老師那個年代的高中生。此番不過是把老師稱為阿姨而已。
-
7 # 南郭學生
以一個高中生的身份,向大作家有禮貌地寫信。是一個有正義感,有責任心,勇於表達自己心聲,的好青年。他寫的信我看了多遍,心平氣和,有理有據,說服力強,表達觀點真實正確。從他信裡我看到,少年強,中國強。
-
8 # 4323103
感覺這篇文章不太像高中生寫的,至少不像獨立完成的。但也不像思想很成熟的人寫的。想說的太多,論述紛雜,重點不突出。以我之見,可以把中心意思提煉出一句話:“你對黑暗的描述或許是真實的,但走向光明不是靠你這種人。”
-
9 # 小乙哥820
一個16歲的高一學生,竟寫出如此洋洋灑灑有理有據的雄辯文章,今年狀元非此子莫屬,北大清華不是任其挑選,哈佛牛津也易如反掌。真是100年後續某彪後又出的一個天才,其前途不可限量。實在是中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
10 # 1皇城老根1
二戰時期,美國巴頓將軍有段很著名的演講。具體內容記不住那麼多,大意就是讓士兵們拋開恐懼與種種不利因素投入戰鬥。
(二戰中,美國傷亡慘重,特別是珍珠港事件。巴頓沒有細數這些傷亡,而是鼓舞士氣。如果美華人在二戰中也冒出個方方,那是個很糟糕的事情。)
戰爭如此,疫情也是一樣!
也許方方日記描述真實,但是在全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時候,發表這種東西,簡直就是扯後腿!
這個方方,頭髮長見識短,被一箇中學生“教育”一下也是應該的!
回覆列表
看了昨天的方方日記,方方說她想笑,她覺得這個中學生很神秘,這個中學生還有無數個跟信的“親戚”,所以說這個給方方寫信的中學生到底是誰很難知道。時間會有答案吧。